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3-27 生效日期: 2006-03-27
发布部门: 安徽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皖政[2006]2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一五”规划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指导我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市场、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要将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作为本地区的工作重点,在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时分解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推进规划顺利实施。省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及时研究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重大问题要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并向省政府报告。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纲要》,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纲要》,全省上下都要深化对《纲要》的理解,增强执行《纲要》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安徽奋力崛起而努力奋斗!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十五”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十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正确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安徽实际相结合,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淮河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省力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861”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重点建设全面展开,增长基础日趋稳固,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十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十一五”时期安徽奋力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使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专栏1“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省具备加快发展的很多有利条件。国际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与周边地区互利合作、加快融合的趋势增强,有利于我省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必将推动我省更快更好发展。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我省奋力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861”行动计划积蓄的能量持续释放,为加快发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我省发挥后发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全省人民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意识日益浓厚,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合力正在形成。
  “十一五”时期,我省发展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我省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和经济外向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薄弱,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就业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较低,且分配中矛盾较多,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保持“十五”良好的发展势头,开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任务光荣而艰巨。在这一重要阶段,必须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省力,为安徽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安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要把握以下要点:
  至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和“六个必须”,立足科学发展,实施六项战略,促进社会和谐,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至推进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逾越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和过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缩小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至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创家业、创企业、创事业,鼓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形成创业光荣、发展有责的社会氛围。
  至提升“861”行动计划。按照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依靠技术进步,提升项目层次,丰富和完善8大产业基地和6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内容,锻造优势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集聚,以此为抓手,形成具有国际国内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实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1万亿元目标。
  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革除阻碍发展的各种体制弊端,强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充分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东向发展的战略要求,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至着力建设和谐安徽。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于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中。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章 发展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至经济发展既快又好。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财政收入1300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8?66%,淮河、巢湖水质达到三类,城镇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315天。
  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2∶45∶4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调整到40∶25∶35。城镇化率提高到42%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至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继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进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以上。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30亿美元,累计利用省外资金5000亿元。
  至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健全。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7%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38万人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争取达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分别达到200万人和30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扩大到400万人,失业保险覆盖人数达到37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至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分别达到12000元、3800元,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5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之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以上。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至社会文明和谐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继续好转,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40%,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良好保障。
  专栏2“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专栏3规划指标的属性
  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类。
  ◆导向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性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
  ◆预期性指标是在导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各市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二篇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抓住深化改革、技术进步、结构升级、规模扩张和产业集群五个关键环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的主导工业体系,全面完成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的历史性任务。
  第四章  发展先进制造业
  第一节  汽车产业
  抓住国家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政策机遇,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大关键技术开发、自主开发技术的产业化等方面,重点支持奇瑞、江汽、华菱等骨干整车企业和专用车企业发展,推进骨干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重要力量。争取建设国家汽车工程实验室和国家汽车出口基地,开发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发挥整车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形成汽车配套产业集群。建立国际化营销体系,促进海外投资办厂,扩大产品出口。到2010年,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其中轿车120万辆。
  第二节  化工产业
  按照系统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原则,积极落实煤化工关键技术来源,促进我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煤化一盐化一体化、大型干熄焦、煤制甲醇及烯烃等重大工程,加快化肥原料结构调整步伐,建成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进一步做精、做优、做大安庆石化,在“四建、四改、四配套”的基础上,配套建设甲基丙烯酸甲酯、工程塑料等项目,积极推进100万吨乙烯工程前期工作。大力发展橡塑化工,提高高档产品比例。发展精细化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硫、磷化工。到2010年形成3000万吨原煤的深加工、60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的生产能力。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
  依托重点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巩固叉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加快发展大型液压机、成套电缆设备、大型潜水电泵、电站锅炉、玻璃制造设备等特色优势产品,开发数控机床、电器设备、环保设备、船舶及船用柴油机、农用机械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争取在电力设备、建筑机械、新型农业机械、矿山设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专栏4加工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交通运输设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船舶及船用柴油机等船用设备、铁路车辆及关键部件。
  ◆工程机械。叉车等工业车辆、挖掘机、装载机、起重设备等,掌握液压传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
  ◆电器设备。电站锅炉等发电设备、大容量超高压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变电站自动化、电线电缆、高性能电机等。
  ◆数控机床。大吨位数控快速液压机床,中高档加工中心、车削中心、数控镗/铣床、焊接机器人、模具等。力争关键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开发生产取得突破。
  ◆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农用耕作机、收割机、粮食深加工机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灌溉机械。
  ◆环保设备。大气污染治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大型环保设备。
  ◆自动化控制系统。化工、钢铁等连续型行业自动化控制,汽车、家电等离散型行业装配自动化控制,物流自动分检系统,汽车模拟驾驶检测自动化系统等,争取精密测试仪器开发生产有所突破。
  ◆其他专用设备。天然气储气站、加气站和低温工业气体设备等压力容器装备、电缆设备、包装机械、水泥设备、冶金设备、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化工设备、矿山设备等。
  ◆煤化一盐化一体化工程。年产440万吨焦炭、144万吨电石、80万吨烧碱、100万吨PVC,配套建设4×30万千瓦矸石电厂。
  ◆100万吨乙烯工程。
  ◆四建、四改、四配套。包括年产10万吨乙苯/苯乙烯、25万吨丁辛醇、60万吨连续重整、200万吨蜡油加氢脱硫装置;年产一套气体分馏40万吨扩能改造、一套焦化100万吨更新改造、催化裂解100万吨扩能改造、二套硫磺回收3万吨更新改造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储运系统及环保设施配套。
  ◆生物质能源和材料工程。建设100万吨工业乙醇、100万吨生物乙烯及衍生产品和100万吨L一乳酸及衍生产品等项目。
  ◆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年产170万吨甲醇、53万吨聚丙烯、14万吨汽油。
  ◆化肥原料路线及动力结构调整。60万吨/年合成氨壳牌粉煤气化技术及18万吨/年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原料路线调整,410吨/时流化床锅炉动力结构调整。
  ◆农药结构调整。年产300吨精喹禾灵原药及其制剂,150吨精恶唑禾草灵原药技术改造,1万吨三唑磷项目。
  ◆橡塑制品加工。形成200万吨塑料制品、1500万条子午轮胎、30亿件橡胶件生产能力。
  第五章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家电、软件和终端产品、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在数字化音视频、网络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发展上实现重点突破。积极发展生物产业,面向健康、食品、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重大需求,实施生物产业化专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建设创新型园区。实施“重点跨越科技工程”,加快合肥软件和生物医药、淮南生物医药、芜湖新材料、铜陵电子材料、亳州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实现1000亿元,其中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
  第六章  发展材料产业
  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新型建材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原材料产业优势,以提高附加值为目标,加强新型材料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钢材短缺品种、铜材精深加工、纳米粉体材料、新型干法水泥、玻璃深加工、新型软包装等产品,建成马钢500万吨薄板带、铜陵有色铜材深加工和海螺水泥熟料生产等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省内资源的勘探和整合,优化铁矿、铜矿等矿山资源配置,有序开发霍邱铁矿和庐南铁矿,落实稳定的原料供应。积极开发方解石、石英砂、煤系高岭土、凹凸棒等非金属矿资源,提高加工深度,形成在国内领先地位。到2010年马钢集团钢生产能力力争达到2000万吨,板带比提高到60%以上;铜陵有色集团电解铜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深加工率提高到50%以上;海螺集团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以上。
  第七章  发展轻纺产业
  家用电器制造业。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努力占领高端产品市场。大力发展环保健康空调、节能保鲜冰箱、仿生节水洗衣机、数字高清电视等绿色、新型智能家电产品和小家电产品。支持省内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快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件产业。努力扩大产品出口。重点建设荣事达、海尔、美的、康佳等产业园区或出口基地。
  食品工业。发展绿色、安全食品,应用现代生化技术,发展各类有机酸、淀粉糖等食品原料,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巩固提高白酒、卷烟的品牌优势,稳定生产能力,提高高档产品比重。
  纺织、造纸工业。巩固棉纺、布等产品优势,推广应用紧密纺,积极发展服装及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形成一批优势品牌。加快实施安庆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发展涂布白板纸、印刷书写用纸、高强瓦楞原纸等高附加值产品。
  第八章  加快产业技术进步
  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 实施项目带动,立足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企业集聚,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支持大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到 2010年大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5%。推进产业信息化,提高机电装备数字化水平,强化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控制,加快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
  第九章  促进产业集群和企业集聚
  第一节  着力培育骨干大企业
  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支持大企业加大增量投入,盘活存量,推进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品牌战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到2010年形成5户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15户左右超100亿元及一批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
  第二节  促进产业集群
  发挥大企业的骨干、带动和辐射作用,强化配套协作和产业链延伸,提高零部件配套和原材料深加工水平,加快产品集聚。重点推进以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沿淮煤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沿江金属材料和以池州为主的沿江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安庆、淮北、芜湖、铜陵、阜阳、马鞍山、滁州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以芜湖、铜陵、合肥、马鞍山、滁州为主的服装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中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皖北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皖南、皖西生态产业集群等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完善、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重点产业集群。
  第三节  推动中小企业集聚
  把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提高到战略地位。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博望刃具、天长电子元器件、桐城塑料、宁国耐磨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块状经济,形成与大型企业集团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大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力争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数量翻一番。

  第三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十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建成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0亿斤左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作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扩大优质稻谷、专用小麦和玉米、优质棉花和油料、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显著提高畜牧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以畜禽养殖小区、饲养场和渔场为载体,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水平。积极发展林业,建设木本粮油基地、种苗花卉基地。把提高农产品加工度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继续实施“121强龙工程”,发展壮大丰原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到2010年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提高到1∶1?3,培育若干销售收入超20亿元和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形成2000万吨粮油、1000万头猪、150万头牛、40万吨乳制品的年生产和加工能力。
  专栏5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重点工程
  ◆粮食加工。推进企业间资源整合,强化产品开发,形成若干规模化的玉米加工,面粉、饲料生产,粮食深加工布点,扩大加工能力。
  ◆油料加工。重点支持建设2一3个规模化油脂加工基地,提升全省油料资源开发水平和加工能力。
  ◆肉类加工。扩大肉类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原料基地,强化防疫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乳品加工。扩大奶源供应规模,促进骨干企业提升加工水平。
  ◆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发挥沿江和黄淮海平原林木资源优势,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优化调整造纸工业原料结构。
  ◆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改善农田水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优质粮产业工程。在全省31个县(区)实施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加强良种繁育、标准粮田、病虫害防治和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
  ◆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基地建设。
  第二节  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着力将皖北、皖东地区建成全省优质粮仓和集中连片的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继续推进沿江和江淮优质油菜基地、皖北无公害黄牛集约化养殖、皖江水产品基地、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资料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优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节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强化政府提供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责,加快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市场、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农业服务体系。强化面向农村的科技、金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综合管理系统和农业决策数字支持系统。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储藏、运输等产业和农村建筑业。搞活农村流通,做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省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农膜。
  第十一章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第一节  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继续实施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新汴河等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实施淮北平原井灌区恢复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江淮丘陵区和部分山区灌区的节水改造。进一步加大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到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5110万亩,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80万亩。
  改善乡村面貌。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集约土地、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为重点,注重保护乡村和地方特色,开展村镇整治,加大并乡并村力度,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消除等外路、无路面路,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质量和通达深度;加大农村机耕道路建设力度。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给排水、垃圾处理等生活设施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农村通信设施和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互联网、有线电视进入农家;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立农村电网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用电保障;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能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规划建设新型农村住宅。
  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开发农业。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办法,扩大补贴品种,逐步扩大补贴规模。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开展自身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推进灌区农业水费征收体制改革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政府对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兴建水利设施予以补助。全面推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
  第二节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经费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2007年底前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和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引导农村教育资源向中心集镇和中心学校集中。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使我省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专业培训。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本覆盖全省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民人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加快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力度,改善村卫生环境。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增强县级综合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技术和能力,建立城市医院与农村乡镇医院结对帮扶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合作医疗补助制度。
  继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推进个人养老储蓄,弘扬家庭养老传统。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为突破口,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规定。建立贫困户、五保户、军烈属等救助制度。
  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扶持民间文化团体。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2131”工程,巩固和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增加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第十二章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一节  提高经营性收入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功能,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
  第二节  加快劳务输出
  按照整合资源、面向就业、注重实效、民办公助原则,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1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比“十五”翻一番以上。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挥劳务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强化各级政府扶贫职责。解决好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将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开发对象。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扶贫效率。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实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化扶贫、林业绿色扶贫开发,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在深山区、库区实行易地扶贫开发,抓好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工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培训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注重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扶助,通过寄宿教育、家庭寄养、社会托养、免费职业教育等方式,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遏制贫困代际传递。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扶贫功能,扩大小额信贷规模,开辟有效增收途径。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鼓励社会各界扶贫济困。
  加强民族团结,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投入的力度,明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争取到2010年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乡村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第十三章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一节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对征地后人均占有耕地低于0?3亩的农民,列入就业和社会保障对象。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鼓励和扶持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以吸引农户入股或共同组建股份制企业的方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加快国有农场、畜牧场、林场、渔场等改革。
  第二节  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全面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粮棉流通体制、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等改革。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农村覆盖,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产业与农村对接,建立农村基层工作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把农村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提供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开展乡(镇)长由全体选民直选试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专栏6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种养业良种工程。继续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工程,配合国家投入建设畜禽水产良种场、遗传中心、种质资源及检测中心等。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及残留监控、防疫支撑、防疫保障六大系统。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省级综合农产品质检中心、区域农产品检测中心和县级农产品检测站。
  ◆农田水利工程。加快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等大型灌区、淮北平原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展江淮丘陵区和部分山区灌区的节水改造。实施沿淮、沿江等地的上桥、凤凰颈、城西湖等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积极开展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江心洲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力争解决5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沼气。建设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力争使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6%。
  ◆农村公路。在巩固县乡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建设乡(镇)到行政村公路,提高通达深度,改善通行条件。完成乡村道路建设6万公里以上,使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
  ◆农村绿化。结合长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万里绿色长廓、江淮分水岭地区“把树种上”等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使全省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50%、40%和30%以上。
  ◆农村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体系。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同步建设县医院、县中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建成覆盖全省农村的食品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
  ◆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以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重点,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流动服务车等。
  ◆农村公共文化。实施“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力争建设500个乡镇综合宣传文化中心,实现扫除乡镇宣传文化机构空白点目标。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服务网点覆盖到乡(镇)、村。
  ◆农村通信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20一50户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实施“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工程。

  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四章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推进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快速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依托合肥、芜湖、蚌埠、安庆、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和物流园区。推进物流标准化管理。整合物流资源,鼓励邮政、仓储业、运输业、货运代理和企业物流等向第三方物流转化。到201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互联互通、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全面对接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鼓励流通所有制形式和经营业态多样化,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交易方式现代化和辐射力强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合理调整中心城市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形成以百货和超市为基础,以便利店为支撑的流通业态结构。
  第二节  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
  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引进省外国外金融机构,加快地方金融业发展,完善金融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壮大农村信用联社,推动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努力把徽商银行建成重要的区域性银行,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壮大投资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合作制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发展证券、信托、期货、投资基金、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支持设备租赁公司、典当行、产权交易所等各类融资机构。进一步扩大债券、股票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功能,拓展保险服务领域,提高保险密度和深度。健全地方金融机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努力形成各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地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资本市场比较活跃,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良好局面。
  第三节  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
  规范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拓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发展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服务。支持发展市场调查、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大力发展会展业、广告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扩大商务服务范畴,提高商务服务质量,初步建立功能完备、公正执业的商务服务体系。
  第十五章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第一节  大力发展旅游业
  积极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及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精品旅游线路的对接,加大旅游经营机制创新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开发一批高品位旅游新景区,积极建设旅游救援中心。加快建设以“两山一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初步形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联动开发合肥巢湖旅游资源,打造环巢湖旅游圈,尽快形成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加强世界遗产地保护力度。加强旅游城市建设,积极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形成新的旅游热点。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便捷的旅游网络系统。推动国有旅游企事业单位改革,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到2010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旅游创汇4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为建成旅游大省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规范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加强商品房价格和交易费用管理,使房价处于合理水平,使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提升房地产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房地产开发信贷和住房消费信贷,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融资机制,促进住房消费。 “十一五”时期,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第三节  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
  以方便居民生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市、区、街道、居委会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信息联网,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区。积极创办养老、托幼、文化、健身、医疗、家政、维修、配送、餐饮、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
  第四节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发掘、培养体育人才,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和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中介等为重点的体育服务业。支持合肥市承办2010年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
  第十六章  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
  继续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拓宽领域,优化结构,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就业中的比重。加快国有服务业企业改组改造,逐步实现国有大型服务业企业股权多元化。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服务业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的比重。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型业态的发展。大城市、特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完善信用消费制度,积极开展对教育、汽车等大宗服务产品的信用消费。

  第五篇 加强基础产业建设
  第十七章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  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增加交通有效供给,提升现有线路技术水平,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加强东向通道、沿江和跨江综合通道、合肥辐射通道、皖南旅游通道、煤炭运输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建设,建立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主要交通枢纽,以长江、淮河为水运主通道,国家干线铁路通达所有省辖市,高速公路基本通达县域,油路或水泥路通达行政村的综合交通体系。力争使一半以上的省辖市进入以上海为中心的“三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时期,全省新建铁路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2000公里,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以上,改善航道里程约55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 亿吨,增加机场吞吐能力一倍以上,建成油气管道近2000公里。
  铁路。加快以东向快速铁路为重点的干线铁路建设,增强铁路及枢纽运输能力,提升我省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
  公路。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安徽段建设任务,加快区域高速公路连接通道建设,特别是东向对接通道建设,完善全省高速公路骨架网。
  航运。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加强内河干线航道整治和内河港口建设,加快发展航运业。合理开发沿江岸线资源,调整优化沿江港口结构,建设沿江集装箱、建材、矿石和大宗散货码头。
  航空。优化全省机场布局,改造现有主要机场设施,增加航线航班,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完成合肥机场迁建,建设池州九华山机场,完善黄山、阜阳、安庆机场相关配套设施。争取合肥、黄山机场向外籍飞机开放。
  管道。建成仪征一长岭原油管道安徽段,实现向安庆石化供原油和安庆向合肥输送成品油。加快成品油管线向六安、淮南、阜阳等地延伸。完成西气东输安徽境内全部支线建设。
  专栏7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铁路。建设以合肥枢纽为中心的国家干线铁路,包括合肥一南京、合肥一武汉快速铁路,水家湖一蚌埠复线,并按快速铁路标准改造合肥一蚌埠现有铁路;建设与东部连接的通道,包括南京一安庆城际客运铁路、上海北京客运专线安徽段、铜陵一九江铁路;建设以“两淮”亿吨煤炭基地为重点的煤炭运输通道,包括阜阳一六安铁路、庐江一铜陵铁路、宿州一淮安铁路、淮南矿区铁路,推进阜阳一淮南一合肥铁路和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实施皖赣铁路复线工程。
  ◆高速公路。建设国家高速公路,包括合铜黄高速公路庐江一黄山段、六安一武汉、亳州一阜阳一六安一安庆一景德镇、合肥一六安一叶集、芜湖一安庆、黄山一婺源一景德镇等高速公路;建设连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支撑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包括铜陵一南陵一宣城、芜湖一雁翅、巢湖一马鞍山一禄口机场、扬州一绩溪、亳州一泗县、明光一睢宁、高淳一宣城一千秋关、阜阳一合肥、滁州一马鞍山、蚌埠一淮南等高速公路;建设与其它邻省连接的出口高速公路,包括岳西一武汉、阜阳一新蔡、黄山一祁门一景德镇等高速公路。
  ◆港口。建设安庆五里庙港区三期、安庆马窝港区一期工程、长风铁水联运散货码头,池州港泥州港区二期工程、牛头山散货码头;铜陵港集装箱专用码头、件杂货码头二期扩建,芜湖港裕溪口煤码头扩建、朱家桥集装箱一期工程、西江汽车滚装码头、荻港综合码头,马鞍山港小黄洲锚地工程、马鞍山港六号码头扩建、人头矶散货码头;合肥新港二期工程,蚌埠新港二期工程。
  ◆内河航道。建设芜申运河、蚌埠复线船闸、沙颍河颍上船闸、涡河大寺集船闸。整治淮河、新安江、沙颍河、涡河、浍河、顺安河、漳河等航道。
  ◆过江通道。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
  第二节  大力改善城乡交通条件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启动大城市一体化客运枢纽建设,配套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客货站场等设施,建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与引导系统,改善大中城市交通状况。扩大农村公路网规模,改善通行条件,提高通达深度,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公平性和运输服务的普遍性。
  第十八章  发展能源产业
  第一节  集约发展煤炭
  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构筑安全、高效的煤炭生产体系。建成两淮亿吨煤炭基地,建设顾桥、丁集、潘北、杨柳、刘庄、板集等煤矿。提高煤炭综采技术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励优势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发展煤化工,促进煤炭深度转化。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十一五”时期,全省新增原煤生产能力8000万吨,总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电力
  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发展坑口、港口、路口电站,建设淮南、沿江等大型电站。建设响水涧等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涂山、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建设东、中、西500千伏跨江输电工程和“淮南一皖南一浙北一上海”特高压通道,实现厂网协调发展。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需求侧管理体系。“十一五”时期,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500万千瓦,总装机2800万千瓦以上,皖电东送规模力争达到800一1000万千瓦。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小水电、风能等经济清洁能源。鼓励建设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机组。做好核电前期准备。争取建设成品油储备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建设热电联产和余热发电项目。
  专栏8能源建设重点工程
  ◆煤矿(万吨/年)。淮南市:建设顾桥煤矿(500)、张集煤矿二期工程(300)、丁集煤矿(500)、顾北煤矿(300)、潘北(潘四东、240);规划望峰岗煤矿(300)、杨村煤矿(500)、潘四西(150)、朱集煤矿(400)。淮北市:建设孙疃煤矿(180)、卧龙湖煤矿(90)、界沟煤矿(60)、五沟煤矿(60)、杨柳煤矿(180);规划青东煤矿(180)、袁店一矿(180)、袁店二矿(90)、邹庄矿(180)。宿州市:规划钱郢孜煤矿(240)。阜阳市:建设刘庄煤矿(800)、口孜东煤矿(500)、口孜西煤矿(240)。亳州市:建设板集煤矿(300)、涡北煤矿(120);规划展沟煤矿(240)、刘店煤矿(150)、徐广楼煤矿(180)、信湖煤矿(180)、张楼煤矿(90)。
  ◆电源(万千瓦)。2006年续建项目:华电宿州电厂(2×60)、平圩电厂二期(2×60)、淮南田集电厂(2×60)、马鞍山二电厂二期(2×30)、洛河电厂三期(2×60);2006年核准开工项目:华电芜湖电厂(2×60)、淮南凤台电厂(2×60)、宣城电厂(1×60);2007年核准开工项目:华能巢湖电厂(2×60)、国电铜陵电厂(2×60)、国电蚌埠电厂(2×60)、合肥电厂扩建(1×60);前期工作项目(按项目所在市序位排列):淮北平山电厂一期(2×60)、淮北二电厂二期(2×60)、华电宿州电厂二期(2×100)、宿州汇源电热公司扩建(2×30)及煤电联营(2×60)、阜阳华润电厂二期(2×60)、国投新集刘庄电厂(2×60)、国投新集板集电厂(2×60)、淮南田集电厂二期(2×60)、淮南风台电厂二期(2×60)、华电六安电厂(2×100)、马鞍山第三发电厂以大代小(2×60)、马鞍山联合发电厂(2×60)、马鞍山电厂以大代小(2×100)、芜湖电厂五期(2×60)、国投芜湖电厂(2×100)、华电芜湖电厂二期(2×60)、铜陵电厂六期(2×100)、池州电厂二期(2×60)、安庆电厂二期(2×100)。
  ◆电网。加快500千伏跨江通道的建设,及早建成东、中、西三个跨江通道;加快连接华东主网500千伏及1000千伏新输电通道建设。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型煤泥矸石电厂4 座,装机234万千瓦,年消耗煤泥矸石720万吨;热电联产新增装机60万千瓦;小水电新增装机10万千瓦;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装机3?6万千瓦,年处理垃圾45万吨;每年建设30处大型沼气工程,100处中型沼气工程,全省大中型沼气工程累计达800处;建设2?5万千瓦秸秆发电示范工程4座;累计建设稻壳气化发电机组70 台;建设3万千瓦风力发电示范工程;继续做好核电前期工作。
  ◆石油、天然气。建设安(庆)合(肥)成品油管道和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安徽段工程。建设15条省内天然气支线管道,主要包括利辛一阜阳支线45公里、合肥一安庆支线144公里、利辛一淮北干支线125公里、淮北干支线一宿州支线30公里、淮北干支线一亳州支线60公里、合肥一巢湖支线85公里、铜陵一贵池支线42公里、合肥一六安支线75公里、芜湖一宣城支线56公里。
  第十九章  加强水利建设
  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以确保防洪抗旱、排涝减灾和供水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构建防洪抗旱与排涝减灾体系、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体系、涉水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
  第一节  提高淮河、长江防洪保障能力
  完成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淮北大堤加固、涡河和沙颍河近期治理、白莲崖水库、洪汝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湖洼地及支流治理等工程。实施行蓄洪区调整和改造、一般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平原洼地排涝治淮新三项。实施淮水北调工程,抓紧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到2010年淮北大堤及沿淮重点城市圈堤防洪能力达到100年一遇。
  建设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滁河、皖河、巢湖流域等主要支流的重点工程,实施青弋江分洪道、水阳镇开卡、滁河堤防加固工程,加快华阳河蓄洪区安全建设及下浒山水库、月潭水库、江巷水库等前期工作进度。实施长江干流重点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到2010年长江干流主要堤防能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
  第二节  提高排涝抗旱能力
  新建、改造大型排涝泵站,实施八里湖、焦岗湖、沙颍河等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综合治理工程,扩建、改造沿江圩区重点圩口排涝泵站。到2010年将沿淮重点低洼地排涝标准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加强水源工程、灌区沟渠配套等抗旱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开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完成合肥、安庆、芜湖、蚌埠、淮南等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和马鞍山、铜陵、黄山、阜阳等国家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宣城、巢湖、池州、滁州、亳州、宿州、淮北、六安等市防洪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实施重点县城城市防洪工程。到2010年国家重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重要防洪城市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
  第四节  加快重点水库除险加固
  以确保水库安全和完善水库功能为目标,完成梅山等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积极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
  第五节  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加快皖河上中游、大别山五大水库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管理。加强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防浪林建设,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水功能区划管理制度和水质会商制度,建立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十一五”时期,全省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面积400平方公里。
  专栏9水利发展重点
  ◆水资源配置工程。包括淮水北调工程、沿淮洪水资源利用工程、城镇重点水源工程,力争引江济淮工程立项建设。
  ◆治淮工程。包括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干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沙颍河近期治理工程、涡河近期治理工程、白莲崖水库、奎濉河近期治理、洪汝河近期治理、汾泉河近期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湖洼地及支流治理、一般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行蓄洪区调整和重点平原洼地排涝。
  ◆长江干支流治理。包括长江河势控制工程、长江主要支流湖泊治理、华阳河蓄洪区安全建设和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建设长江江心洲防洪工程。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建设。基本完成梅山、花凉亭、响洪甸等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积极开展重点小型病险库加固。同时,对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在积极论证的基础上,争取开工下浒山、月潭、江巷水库。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重点治理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丘区和江淮丘陵岗地等地区水土保持治理。
  ◆非工程措施。包括洪水预报系统、防汛指挥系统、通信系统、河道维护管理、监测与运行维护体系、水利服务体系和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等。
  第二十章  加快建设“数字安徽
  第一节  建立“数字安徽”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骨干网,整合城域网,发展接入网,建成以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为通道,以高速交换为核心,覆盖全省、安全可靠、功能完备、适应经济国际化的信息平台。高速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延伸到乡镇,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60%,互联网用户达到400万。
  第二节  建立“数字安徽”的支撑、应用体系
  大力开发全省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法人信息、人口信息等数据库,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提高共享水平。以电子政务为先导,着力推进县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加快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建设全省电子口岸系统。
  第三节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强化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密钥管理、网络信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发展咨询、测评、灾备等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健全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和安全准入制度。

  第六篇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十一章  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第一节  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布局
  按照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合肥现代化大城市、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皖江城市群、以“两淮一蚌”为重点的沿淮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加强小城镇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力、综合承载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二节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城市规模与布局要与经济发展、就业空间、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新城建设要与老城改造相结合,人口扩张要与产业发展相同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城市品位提升相促进。城市道路以及供排水、能源、环保、电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协同建设。城市家用轿车普及、道路和停车场建设要同步规划、相互适应。加强城市抗震、消防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危旧住房改造。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
  完善市政设施网络,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供排水和中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提高安全供水能力。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污水再生利用,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加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改造城市燃气管网,提高燃气普及率。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城市品位。
  建立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为中心推进城镇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迁徙自由、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初步形成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十二章  加快建设合肥现代化大城市
  充分发挥合肥市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突出的优势,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首位度,形成省会经济圈,在奋力崛起中发挥先锋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集中力量抓好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合肥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科教区域之一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带动全省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确立合肥在国家交通网络中的枢纽地位。树立现代化城市理念,完善城市规划,严格规划执行和监督。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上实现大提升,建设滨湖现代化大城市。力争2010年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9%以上。
  第二十三章  加快皖江大发展
  着力加快沿江城市群建设,推动沿江城市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尽快形成以长江及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群,在实现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力争在“十一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其中“马芜铜宜”要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加快沿江地区公路、跨江大桥、城际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建设,形成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连通中西部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积极开发长江黄金水道,优化整合岸线资源,上下游统筹开发,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不断壮大原材料、化工、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在培育百亿元级企业以及产业集群方面取得新突破。到2010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8%。
  皖东等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要发挥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和强势企业,加速发展上的无缝对接,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取得新突破,努力成为全省东向发展的“排头兵”。
  第二十四章  促进皖北大开发和皖西快发展
  皖北要大力推进沿淮城市群建设,加快构筑“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发展特色制造业,尽快做大做强,使“两淮一蚌”成为皖北地区奋力崛起的龙头。着力振兴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化工和制造业,加速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生物质产业,有重点地培育阜阳生物医药、蚌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沿淮淮北平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建设及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中心城市实力,提高吸纳农业人口的能力。加强皖北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争取成立阜阳大学。支持发展皖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
  皖西大别山区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农业、工业和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丘岗平原地区要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着力打造成为省会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和转移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大铁矿、农林等资源开发力度。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联通省内外的交通网络。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老区跨越式发展。
  第二十五章  促进皖南大开放
  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理念开发开放皖南旅游资源,广泛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本参与建设,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现代艺术品味与传统文化风格相结合,充分展现皖南旅游的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内涵。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旅游城市联动发展,尽快建成无障碍旅游区,形成以黄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建设黄山新城区、黄山和太平湖重点旅游度假区。加强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无污染、低耗能、可循环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第二十六章  振兴县域经济
  把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招商引资为抓手、民营经济为主体、产业集群为方向、培育企业资源为重点、创新机制为关键,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劳务经济、园区经济,努力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带基地、连农户的龙头企业群。立足资源、市场、区域等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中心镇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县级管理体制,赋予县域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有条件的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试点,充分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化解县乡债务矛盾。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成一批经济强县,有的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第七篇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十七章  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设。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效能。在抓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大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增强决策透明度,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省、市、县、乡政府机构设置,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责,强化外部监督体制,实行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改革、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快调整事业单位结构。
  第二节  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健全投资备案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的监管,完善投资风险约束和投资中介服务体系,推行项目联审和期限审理,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建立以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信息发布为基础,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审计等密切配合的投资调控和监管体系。改革省级投资公司
  第二十八章  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突出改革的规范化、整体性和实效性,以省属大企业为重点,以产权为核心,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加大重组力度,盘活存量,推动大企业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展合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直接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条件具备的企业,鼓励国有资本退出控股地位。全面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深化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
  第二节  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制定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地方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以及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有机结合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金融资产等监管体制,实现国有资产产权交易“阳光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加快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支持、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
  第二十九章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重要作用,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讲求诚信,打造品牌,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社会服务效能,完善信用担保、金融等政策,改进政府监管,加强发展指导和政策协调,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民营经济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
  第三十章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调整和规范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巩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乡财县管改革成果。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强化税收征管,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大省级财政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财政困难县乡的基本公共支出需求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十一五”时期,我省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是:农村义务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防灾减灾、防洪排涝、扶贫减贫、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社会保障、重要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技术开发、能源和重要矿产地质勘查、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管理等。重点支持的区域是:中心城市、各级各类开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贫困地区、深山区、库区、重点公益林区、沿淮行蓄洪区、革命老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
  第三十一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一节  健全要素市场
  健全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建立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土地市场,建立土地权属争议协调和裁决机制。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建立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建立全省联网的技术市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
  第二节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发挥价格机制对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调节作用。加快垄断行业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推进水价综合配套改革,合理调整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水和再生水价格,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加快推进电价改革,完善电力价格管理和成本分摊机制,推行电力竞价上网和大用户直购电。完善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办法,加大征收力度。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确定和公布制度以及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制度,改革土地补偿办法,提高土地补偿费用标准。健全价格听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价格基金调节制度,逐步形成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价格调控体系。
  第三节  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偷逃骗抗税、金融诈骗、制假售假、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违法中介等违法犯罪行为。清理整顿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
  专栏10重大改革安排

  第八篇 推进东向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十二章  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
  充分发挥我省毗邻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优势,推进产业互补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主动迎接辐射,形成互利双赢的开放格局。加强经济运行机制接轨,在招商引资、行政审批、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行与东部地区相似或更加灵活适用的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对接,大力建设与东部地区相连的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利用安徽进入国家长江三角洲规划区的契机,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交流与合作,把安徽建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工业基地以及主要面向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能源基地、配套产品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加强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中西部等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全方位扩大开放。
  第三十三章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力争总量上有较大的跨越,质量上有明显的提升。积极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到2010年力争有50家左右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在保持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国外贷款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中心城市建设等。支持民营企业利用国外贷款。把产业集群招商作为引进国内资金的重点,扩大利用国内资金规模和成效。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开展以商招商、项目融资。更加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
  第三十四章  积极发展开发区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和制度创新中的先导作用。完善建设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以提高投入产出为核心,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率、投资强度,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充和省级开发区升级,争取每个县都有一个开发区。鼓励开发区开展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开发区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练好内功,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形成新优势。着力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向开发区集中,提升开发区层次。
  第三十五章  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
  第一节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
  把扩大进出口规模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出口竞争力。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推进科技兴贸,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兴出口加工区。坚持以质取胜,建立和完善出口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加大就业、安全、环保等执法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培育出口名牌。积极发展国际旅游、国际运输、国际技术咨询以及国际医疗、劳务输出等服务贸易,提高国际服务贸易额。按照国家贸易政策和我省经济发展需要,鼓励进口省内短缺资源、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严禁进口工业垃圾及危害生态环境的产品。
  第二节  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
  支持冶金、能源等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采取合作、合资、并购等方式到国外勘测和开采矿产资源,获取资源权益。支持制造业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培育知名品牌和跨国公司。鼓励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资源勘测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扩大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跨境经营,引导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第三节  完善外经贸促进政策
  加强对反倾销、反补贴的磋商和应诉,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产业安全和国家利益。完善外贸行业准入与退出制度、外汇使用与出口退税便利化制度、“大通关”和检验检疫便利化制度。强化金融对外经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民营外贸企业和外经贸中介机构发展,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型生产企业和外贸龙头企业。

  第九篇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优先发展教育,推进科教兴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创新型安徽
  第三十六章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节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进一步培育和提高企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架构。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与省外境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集中力量抓好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奇瑞等骨干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和系统集成,在煤炭瓦斯治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语音及语言工程技术、汽车电子、汽车及工程机械成套制造设备、生物工程、煤化工、电磁环境科学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技术研发和重大装备技术研制专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专栏11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
  ◆集成电路和软件。建设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等,发展基础软件、中间件、系统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和集成系统。
  ◆电子材料与新型元器件。建设电子材料示范工程,支持重要元器件产业化。
  ◆生物医药。建设一批重大疾病防治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现代中药体系,提高新药创制能力。
  ◆现代农业。培育一批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畜禽品种和重要林木品种并实现产业化。
  ◆生物制造。建设生物环保、生物材料、生物医疗设备以及生物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的产业化示范工程。
  ◆信息服务。建设各类信息资源库,促进数字内容产业、互联网产业、系统集成服务。
  ◆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及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推进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
  ◆先进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化。
  ◆新材料。建设高性能新型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
  ◆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新型节水、废水资源化等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电力自动化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第二节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的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和相互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强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同配合,既要鼓励引进技术,更要建立有效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机制。完善省部科技会商制度,发挥中央在皖科研院所的积极作用。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科技共进新体制。加强科学普及。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
  专栏12科学技术重大项目
  ◆重大科学基础研究。开展生命过程、凝聚态物质、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生物资源遗传控制、复杂系统及灾变、能源关键科学问题、材料设计与制造、重大力学问题、信息科学基础等研究。
  ◆重大前沿技术研究。开展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靶标发现、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智能感知、高温超导、高效能源材料、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循环经济技术等研究。
  ◆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纳米、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子器件、软件、数控机床、转基因生物新品种、重大新药等专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磁场装置、微尺度等研究设施。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及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基础平台。
  第三节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弘扬崇尚创新、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风气,大力表彰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快孵化器建设。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形成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着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第三十七章  优先发展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倾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建立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机会公平、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第一节  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加强和巩固义务教育。到2010年,全省城乡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要保持在99%以上,有条件的城市争取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到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中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实训中心,逐步形成以高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高等教育“双百(百所高等院校、百万在校生)工程”,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加工程科技类等学科专业比重,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毕业生竞争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水平。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目标,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技术培训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第二节  完善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并举。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实现民办教育新突破。加快构建以学校、社区、企业为载体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农村、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困难学生倾斜。完善由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制度。推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各级政府要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设在市县、面向农家子弟的中等职业学校。开放学校教育资源,拓展社会教育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完成教师全员培训任务,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专栏13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到2007年,消除全省农村中小学363万平方米D级危房,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现存严重危房,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投资长效机制。
  ◆“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07年,重点支持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新建和改扩建300一400所以中心小学和初中为主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到2007年,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完全小学基本具备教学收视设备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成套教学光盘,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70所左右县级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和若干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及技师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一批职业教育骨干基地。
  ◆安徽大学“211”工程和重点大学建设工程。继续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群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处于学术前沿的新兴和交叉学科,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力提升研究创新能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继续推进省部共建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第三十八章  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人力资源投入保障、结构优化、管理体制改革、环境营造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激励、流动、选拔、评价机制,有效开发、大力引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我省奋力崛起要求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人人享有学习机会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口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转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工作机制。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启动实施县(市)党政正职培养计划、企业家培养工程、安徽杰出人才工程、新技师培养计划等。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人尽其才。

  第十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十九章  全面厉行资源节约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实行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减少资源消耗,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基础上。
  第一节  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强化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重点抓好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电力、轻工等重点行业资源节约工作。政府机构要带头节约,带动全民节约。
  节能。开发推广节能技术。突出抓好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推动建筑节能。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和船舶,加大汽车燃油标准实施力度。鼓励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节水。加强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设施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推进工业节水,重点推进火电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在缺水地区限建高耗水项目。建立适合不同流域特点的节水农业模式,逐步实施集中灌溉。逐步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
  节地。盘活存量,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成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一2020年)的修编工作,强化用途管制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推进工矿和居民点废弃土地复垦。发展节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减少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到2008年所有城市城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节材。积极推广散装水泥。加强金属材料、木材等节约代用。禁止过度包装。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规范并减少一次性用品生产和使用。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
  第二节  强化资源管理
  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注重水资源公平分配、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保护。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科学调配上下游和地表水、地下水。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重点缺水城市和县城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水源工程建设。“十一五”时期,全省年供水能力累计增加45亿立方米。
  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年度检查和动态监管制度。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年度考核,逐步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资产管理。
  加强对重要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依法管理探矿权、采矿权,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从吨煤销售收入中提取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加大煤矿沉陷区复垦和工矿废地综合治理,培育矿产权市场。
  合理开发气象资源,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扩大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覆盖范围。完善云水资源监测系统和省级决策指挥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扩大云水资源利用。
  专栏14节能重点工程
  ◆重点工业行业、企业节能。推进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和化工、建材、酿造、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等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高耗能企业节能工作。
  ◆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
  ◆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开发和推广节能、清洁燃料汽车、节能农业机械,鼓励在汽车上使用天然气。推广应用车用乙醇汽油。
  ◆建筑节能。所有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开发建筑节能与太阳能一体化建筑;鼓励采用高效照明电器和变频节电技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在全社会倡导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室内空调温度提高1一2度。◆商业和民用节能。推行空调、冰箱等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管理,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有水力资源的地方推进水电建设,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发展村用、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
  ◆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对高能耗重点单位实行重点监管,实行节奖超罚。
  ◆加强能源计量工作。依法督促企业加强能源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的管理,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能源检测、培训等服务,帮助、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第四十章  发展循环经济
  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实施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基地和城市开展、推广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式农业模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在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和使用、生产有毒有害化学品的行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循环利用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有害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建立循环经济法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激励约束体系。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特定领域废旧物资回收拆解收费制度,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利用。加强共伴生矿综合利用,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总回采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建筑和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秸杆发电、制板材等综合利用。
  专栏15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试点。在冶金、煤炭、电力、建材、化工、轻工6个行业,选择60户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力争试点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循环经济园区试点。选择10个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试点园区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农业循环经济试点。选择50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区域(实体)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一家一户型试点的重点是,建立沼气一家用能源一有机肥一生态农业等生态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生产基地型试点的重点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实现生态农业商品的成片开发,提高土地产出率。生态环境保护型试点的重点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在皖南山区和巢湖流域发展以保护生态为主的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试点。选择铜陵、淮南等资源型城市开展试点。积极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开展资源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形成以资源为链条的系列主导产业基地。
  ◆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点。以生活垃圾、特种废旧物资和城市中水回收利用为重点,选择5个大中城市开展试点。建立完善价格机制,鼓励采取特许权出让等形式,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中水回用的市场化运作。鼓励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第四十一章  建设“生态安徽
  全面实施《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强制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修复性保护与恢复性保护多管齐下,注重事前保护和自然恢复,初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一节  遏制局部地区生态恶化趋势
  加快完成淮河流域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力争淮河水质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果。把巢湖水污染治理、环湖大道、引江济巢、生态修复、防洪保安、航道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巢湖综合治理与开发。加快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项目建设,遏制长江流域污染加重的趋势。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重点解决化工、造纸、酿造、电力、建材等行业污染问题。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
  第二节  保护好自然生态
  加强沿江和沿淮湿地、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矿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赋予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继续抓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严禁乱砍滥伐山林。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防范生态灾害。积极争取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建设项目。实施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示范工程。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第三节  健全保障支持体系
  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继续增加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支出。加强环境污染应急与预警系统能力建设。严格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公开环境信息,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境保护。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和新型环保材料。
  专栏16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淮河、巢湖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奎濉河污染治理。
  ◆二氧化硫及酸雨控制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
  ◆燃煤电厂老机组烟气脱硫和燃煤锅炉改造工程,实现所有已建电厂二氧化硫达标排放。
  ◆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生活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建设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实现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第十一篇 加强和谐安徽建设
  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努力营造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心齐气顺、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第四十二章  大力促进就业
  继续实施完善扩大就业的优惠政策,走“高增长、高就业”的发展模式。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广开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大力推行“组织起来就业”。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
  加快全省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就业中介机构监管,改进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投入,大力建设就业创业基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转移就业基地,打造安徽劳务品牌。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公平竞争、同等待遇的制度。加强劳动保护、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四十三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保障服务、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再就业服务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帮、残有所助、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实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巩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进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小城镇农转非居民等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将现行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扩大至进城务工和定居的外来人口。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用人单位必须按规定为本单位全体员工建立工伤保险,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0万人。
  强化弱势群体福利服务,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志愿服务、法律援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做好救灾救济工作。
  第四十四章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在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有效调节高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取缔非法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更加关注分配过程的公平,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加强对工资分配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城镇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建立全省居民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监管机制。
  第四十五章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和基本医疗供给职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等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将社区卫生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提高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8/10万。
  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实行政事分离、管办分离、医药分开,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城市人口中非医保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积极发展健康产业。健全卫生监管体系,保证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第四十六章  切实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人口工作,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建设。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力争到2010年降到120。
  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努力开发老年服务,实施“银发工程”,建设100家左右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的老年公寓和老年康复中心。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妇女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完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经费投入机制和艾滋孤儿救助安置机制。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
  第四十七章  基本建成“信用安徽”框架体系
  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全面推进三大信用主体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中介服务、财会管理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建成基本覆盖全省企业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和重点人群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促进企业信用规范化发展,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健全信用法制,努力形成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信用环境。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开辟为守信市场主体服务的“绿色通道”。到2010年基本建立政务信息公开披露体系、同业自律维权信用体系、企业自我内控信用体系、社会中介信用服务体系,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区域信用环境根本好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第四十八章  积极创建“平安安徽
  以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公共安全保障有力和法治环境公正高效为目标,全面建设平安安徽
  第一节  加强社会治安工作
  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严密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保持社会安宁有序。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及侵财性犯罪,特别要坚决果断持续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高发势头。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公安基层所队、刑事侦查、禁毒、监狱等基础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决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渗透活动。
  第二节  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加大防灾减灾投入,保证在遭遇风暴、山洪、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气候影响交通、森林火灾、城市公用设施运转失灵、油气输送管道破损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能够及时启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节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搞好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矿山、危险化学品、爆炸物品、放射性物品、消防等安全监管,建立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事故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事故伤亡赔偿标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
  第四节  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抓好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建设,落实武装工作各项制度,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皖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积极稳妥地做好复退军人安置工作。
  第四十九章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事务公开,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二节  坚持依法治省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扩大立法民主,提高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监督机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保证司法机关严格依法行使独立的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三节  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建成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行风,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公民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的大案要案。
  第五十章  加强文化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政府投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省博物馆新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徽文化博物馆、省方志馆、省生物古化石馆、安徽美术馆、安徽新闻中心、安徽数字广播电视中心、安徽黄梅戏艺术中心、省音乐厅等重点文化工程。加强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保护与合理开发。加强档案馆建设、档案资源信息开发利用和续修志书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我省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培育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演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信息业、节庆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大众文化产业,打造以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傩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产业和以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以文房四宝为代表的工艺文化产业等。进一步充实全省文化产业项目库,切实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加强对外文化合作,使安徽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改进对公共文化单位的扶持方式。深化文化企业单位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打击文化侵权和非法出版活动,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积极倡导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五十一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全省城乡进一步抓好形势政策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安徽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成一批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作用。继续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争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风景旅游区,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第五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建设,逐步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强化基层工作的基础地位,健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完善民间组织自律机制,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健全调解制度,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国有企业改制和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
  专栏17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社会救助。建设救助管理设施、流浪儿童保护中心、慈善超市和社会救助接受站等。
  ◆社会福利。建设综合福利中心、社区福利设施、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等。
  ◆易地扶贫。完成 2万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搬迁,配套建设生产和生活设施。
  ◆公共卫生。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社区服务。新建和改建一批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设省、市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省级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治理尾矿、危库、险库和危险性较大的病库,搬迁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
  ◆灾害应急救援。建设省、市、县三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

  第十二篇 加强规划实施
  有效实施本规划是今后五年我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条件下,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根据规划实施的不同领域,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第五十三章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发展重点,是为了给各类市场主体以明确的信号和导向,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各级政府要真正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公平竞争。
  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发展既快又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创新推动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两方面作用来实现。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在这方面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
  规划中确定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开发、兴修水利、促进就业、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基础科研、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改革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职责,主要运用公共资源尽力完成。
  规划中确定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信用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社会管理、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并辅之以经济手段加以落实。
  第五十四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加强统筹协调。统筹协调各种利益主体,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宏观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发挥财政、投融资、产业、价格、社会、区域等政策的组合效应,防止政策部门化。统筹近期发展和中长期发展,在改革体制、制定政策、安排投资时要充分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
  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全省分级分类规划管理体系,明确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功能和定位,增强总体规划的区域调控和约束功能,加强区域规划工作,做深做实专项规划。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建立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和论证制度,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编制程序,加强规划审批管理,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制。
  加强规划落实。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规划在履行政府职能中的作用,按照规划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定工作重点。有关部门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切实加以推进。特别要确保约束性指标的完成。其中耕地保有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指标,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市。
  推进规划与投资的有机结合。有关部门在决策建设项目和安排投资时应坚持“规划带项目”的原则,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任务研究安排建设项目,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规划鼓励和支持的领域。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省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研究年度实施情况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有关部门要跟踪分析相关领域的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省发展改革部门反馈意见。
  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要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形成中期评估报告。经中期评估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规划编制部门应当提出修订方案,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本规划涉及的特定领域或区域规划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专项规划或区域规划也要相应调整和修订。
  “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战略部署。全省人民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而努力奋斗!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55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