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徐荣凯省长秦光荣副省长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16 生效日期: 2003-04-16
发布部门: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云政办发[2003]53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推动我省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的大发展,最近,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召开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会上,徐荣凯省长、秦光荣副省长就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创新发展思路及其他政策措施提出了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两位省领导的讲话,对于今后一定时期我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徐荣凯省长、秦光荣副省长讲话印发给你们,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在实施大项目、加快大建设,推动大发展中作出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四月十六日

  深化改革,创新思路,以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快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至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长 徐荣凯
  同志们: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握大局,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要力争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好步、开好局,希望很大,但任务也十分艰巨。加快云南经济发展,要靠投资和消费双拉动,缺一不可。但从我省实际出发,投资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专门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充分认识全面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性,抢抓机遇,善抓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扩大经济总量的客观需要
  加快云南发展,关键是要全力增加投资,扩大云南经济总量。在影响云南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总量偏小是重要原因之一。2002年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扭转了经济增幅持续走低的不利局面,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32亿元,同比增长8.1%,保持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增长速度居西部和全国的后位,届中等偏下水平。近几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减缓,大大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8亿元,居全国第22位,西部第6位。云南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经济总量的主要动力。在总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又居决定性的地位。因此,可以这样断言,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云南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是夯实发展后劲的基础。这个认识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实践告诉我们的。从云南经济增长的轨迹分析,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投资增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年到1995年的高速增长时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此前的76亿元增加到381亿元,5年增长了4倍,其中1993年实现了78.7%的超高速增长。与此相应,这5年我省GDP年均增长10.2%。第二阶段是1996年到1998年的快速增长阶段,投资规模增加到673亿元,3年之中增长了77%。这3年我省GDP年均增长9.3%。第三阶段是1999年到2001年,全省连续3年没有完成投资计划,其中2000年还出现了2.7%的负增长。这3年我省GDP年均增长仅为6.9%。2002年由于我们加大了投资力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水平,GDP相应增长了8.1%。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一高度的正相关联系,云南要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健康的增长,扩大经济总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紧紧抓住投资增长这个“牛鼻子”,创造条件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长。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三大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关键,是要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在明确目标、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布局一批绿色资源培育、开发、加工的龙头项目,才能以大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花卉、绿色食品以及生物化工等产业。今年就要抓紧开工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努力把云南建成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也必须有民族文化产业作支撑,也必须重点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大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今年就要抓紧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民族文化工程和千里边疆文化长廊二期工程,加快民族贫困地区文化馆(站)、图书馆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投入支撑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建设国际大通道,更必须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抓紧构建迅捷、通畅的交通、通信网络,加快昆曼公路、泛亚铁路、昆明第二国际机场、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昆明通信枢纽等一批关键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国际大通道建设铺平道路。
  (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培育支柱产业的重大举措
  云南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的问题要抓紧培育和壮大群体支柱产业。而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同样必须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增加投资带动存量调整,壮大产业基础。烟草产业要实现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加大技改投入,努力再创新辉煌;有色、冶金、磷化工及建材等产业,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需要更新装备和更多的技改资金支持,鼓励这些产业通过产业整合,积极吸纳国内外资金,走联合开发、矿电结合和深加工、精加工的路子;加快我省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抓住旅游业提质增效这个重点,推进全省旅游信息化、旅游厕所工程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澜沧江一湄公河黄金旅游线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电力支柱产业也是如此。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我省电力将迎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的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加快电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使电力装机10年翻一番,20年达到3800万千瓦以上。
  (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城市化水平低,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全国的一个重要表现。省委、省政府已经决策,要千方百计加快云南城市化进程,集中力量发展大中城市,加快速度建设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这就必须创新思路,搞好规划,突出重点,多方面筹集资金,在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信息通讯、城市设施配套、城市美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要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着力加快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城市群、以个开蒙为核心的滇南城市群,以曲靖为核心的滇东城市群和以大理为核心的滇西城市群的发展,同时,推动有条件的地州市府所在地逐步成长为中等城市,通过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带动100个左右中心城镇的发展,切实提高我省的城市化水平。
  (五)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加突出。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给予倾斜的机遇,下大力气积极争取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资。只有在继续加强全省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及综合治理基础上,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禁伐、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水系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实施一批能较快实现生态效益的重大项目,才能营造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加投资,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增加投资。云南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更需要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只有围绕切合云南发展实际的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精心选择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扶持一批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和支柱产业技术升级的产业化科技项目,才能推动云南科技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保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投入,推动昆明大学园区、软件学院等重点校区建设,才能尽快改变云南教育的落后面貌;只有继续加强基层文化、农村医疗卫生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优势,促进我省社会事业的全面繁荣。

  二、明确任务,抓住重点,确保实现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和发展目标
  今后3年,我们要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必须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以赴抓好。根据“十五”计划,2001年到2005年全省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12%左右,即2005年的投资规模应在1230亿元左右。但由于前两年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水平,给后3年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对此,我们要以更大的气魄、更新的工作思路、更大的工作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超额完成投资任务,使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大的作用。从今年起,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投资规模有明显扩大,使3年的年均增长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2005年总规模达到1400亿元以上,比“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增加200亿元左右;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年均达到20%左右,比“十五”计划预期增长速度高8个左右百分点。
  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突出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设一批大项目这两方面的工作。关于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及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的问题,光荣同志还要专门讲,我这里主要谈改革和完成今年投资计划的问题。
  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是我省投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说得再直接一点,云南投资近年来形成了“投资靠政府、项目靠审批”这样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局面,政府资金的导向性差,投资的市场主体(企业和社会)活力不足,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乏力。投资的增长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投融资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最近一段时间,省级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的要求,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借鉴省外经验,基本形成了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框架。总体要求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培育多元投资主体为基础,放宽投资领域和拓宽投融资渠道为重点,完善投融资宏观调控、创新投融资方式为核心,营造有利于投融资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建立适应云南发展的新型投融资管理体制。主要目标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市场化、投资决策程序化、项目管理专业化、中介服务社会化和政府调控透明化,促使民间投资和利用外资的比重逐年上升,资金来源结构有明显改善。今年改革的重点是:科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重点、方向和范围;改革投资审批制度;创新、强化、放大前期工作;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化;改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扩大民间投资;建立投资工作激励机制;成立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组建公路、城建和科技开发3个投资公司。即:突出七个重点,成立一个中心,组建三个公司
  为使大家更好、更集中地讨论,我着重强调以下八点:
  (一)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和范围
  主要内容是:省预算内建设资金安排,要体现政府发展战略与宏观调控意图,在安排原则上要体现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政府投资既要发展公益性事业,又要在扩大内需、培育产业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既要坚持按财权事故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又要结合云南实际,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别对待。既要强调社会效益,更要重视经济效益。政府投资要做到既不“错位”,也不“越位”和“缺位”,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
  对建设项目,主要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和部分经营性三种性质确定不同的投融资方式。政府建设性投资分为集中或直接投资、部分投资、贴息和补助四种。减少和限制政府直接投资的资金和范围,增加和扩大贴息、补助、部分投资的资金和范围。公益性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经营性和部分经营性项目通过补贴或贴息方式给予引导和扶持。通过政府补助或政策引导吸引社会投资,强化市场化运作,使企业成为投资和创新主体;对收费难以补偿投资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可进行适当补助、贴息和政策承诺等引导,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进入。
  政府建设性投资优先安排国债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给予扶持的项目;省委、省政府决定的重大项目;对盘活存量和促进产业升级起重要作用的项目;事关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局的项目。省级建设性投资主要集中投入省级重大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引导和鼓励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明显带动和促进作用的重大项目;有针对性地扶持地县公益性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特色经济发展的项目。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基础教育;重大工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信息化;支柱产业等领域。
  (二)最大限度地放宽民间投资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和范围,就是要体现政府“不与民争利”的原则,最大限度放宽民间投资领域,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我省经济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总的思路是,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外,其余行业和领域均允许民间资本投资。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产业,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凡是民间资本参与能源、交通、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及农、林、水等农业综合开发的,比照享受国有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参与东西部引资项目、利用外资项目,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向社会开放的重点投资领域主要有7大类:第一类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类是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与经营;第三类是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第四类是高新技术产业;第五类是国有企业改革;第六类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第七类是境外投资。
  这次会议提交讨论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的若干规定》,在信息引导、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此外,会议还要讨论《云南省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的实施办法》,这个办法对取消审批的范围、登记备案的工作程序、工作规范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对扩大民间投资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化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大、回收期长。不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我省就难以实现大建设、大发展。上海、广州、浙江等沿海发达省市正是推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千方百计吸引社会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了以民间投资为主,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的新型投融资机制,实现了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在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化中,要借鉴国际通行的评估方式,引进和培育有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对重大项目进行转让(投资)标的及收益基准评估,面向社会招标确定项目业主,建立公开、公正的竞争秩序。政府对低于基准收益的采取补助、综合补偿、税收优惠等措施进行扶持。要抓紧制定《云南省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质押和经营权转让暂行办法》,建立完善收费承诺和补偿机制。明确鼓励民间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收费承诺。
  当前,要结合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制定出项目推向市场的分阶段计划,制定产权、经营权、收费权转让的有关规则;针对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制定项目建设、转让后有关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和经营规则。面向社会公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转让的项目目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公开招标方式,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参与我省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权转让引资方式。在城市基础设施、收费公路等领域,积极开展BOT等方式的引资试点工作。同时,出让在建项目股权,并以TOT方式转让建成项目收费权,尽量盘活存量资产。近期,先选择向民间资本转让现有可经营性的、收益前景较为明朗的基础设施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作为我省吸引民间投资的重点,筹集资金用于其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争取选好2-3个项目为政府决策和有序地推进“特许经营权”项目起好示范,以便进一步推广。我省玉溪、红河、曲靖等地州市在城市基础设施、收费公路等领域采用BOT、TOT等方式,引进外资及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省政府将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协调解决政府收费承诺问题。
  在全省推进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按照国家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精神,加大我省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征费力度。对新建项目,要组建企业化运作的项目法人单位,以产业化机制运营;对已从事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运营的事业单位,要在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鼓励通过建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将现有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实现现有经营权转让,盘活存量资产;鼓励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出让土地,实现以地生财,滚动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四)充分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扩大投资规模,要在继续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改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发挥其引导作用。要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将政府直接投资更多地转变为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加大贴息、补助和部分投资的改革力度,明确贴息、补助、部分投资的原则和标准。按不同的项目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营造面向全社会投资主体的公共环境,有效扩大投资规模。要通过贴息资金推进市政公用行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流通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加快发展。今后,要对能够建立产业化运作机制,按照市场化运营的项目优先给予扶持,以此推进投资结构调整,提高投资效益。
  要做大做强投资公司。近几年,省开发投资公司在强化财政投资的资本化运作,为政府提供重大项目的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省开发投资公司在强化财政投资资本化运作和创新投融资运作方面的作用,履行好政府赋予的投资决策、项目融资、资本经营权。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公司做大做强。
  为进一步培育政府投资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我省还要再组建一批专业投资公司,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公路建设投资公司、科技开发投资公司等。有条件的地州市也可组建投资公司。要明确各专业投资公司的定位和职责,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公司》运作。各公司作为省政府授权的省级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的经营者,既对财政投资资本化运作,又可对投资效益好的经营性项目贷款投资、参股、控股、变债权融资为股权融资,从而进一步扩大国内外金融机构融资规模。
  (五)提高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政府的投资方向将逐步转向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由于传统的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为无偿使用,投资效益和投资责任属软约束,加上建设单位同时又是使用单位,使政府对项目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管理和制约手段,自行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情况时有发生,项目投资被迫一超再超。这种情况,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改变。
  对公益性项目实行“交钥匙”工程的方式,在国际上普遍使用,我省有的地方已开始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为加强省级重大公益性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有效控制由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工期,节约建设性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廉政建设,有关部门要研究成立“云南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由专业人才对省级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勘察、设计、造价、监理、施工、评估实行集中管理。将省政府全额或部分直接投资的党政机关、公检法司、文化卫生体育、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环境保护、国防等非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由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进行建设管理。公益性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项目可研报告批准后就开始对项目的初步设计、建设资金、工期、质量等进行全过程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按有关规定向项目使用单位办理资产使用移交手续。
  (六)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要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这一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着力创新融资思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继续扩大开放,引进国内外资金,参与我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争取国外政府优惠贷款、国际商业贷款,把利用国外政府优惠贷款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拿出一批项目,寻求国外政府优惠贷款,要为多用、用好国外政府优惠贷款创造条件。我省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和省外资金投资的政策措施,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改善投资软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要坚持和完善对国内外投资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协调会议制和重点企业领导联系制。
  加强银政、银企合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各级政府及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要重视、关心和支持金融工作,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搞好项目的衔接,积极向金融部门推荐好的项目,并促进公开、公正竞争。充分发挥好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平台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发挥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期限长、数额大、大型项目为主、优质资产和金融效率高的优势,支持经济发展,以政策和好的项目带动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强银行与地方政府的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和个人信用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
  加大证券融资力度。继续做好20家已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企业的工作,主动搞好服务,千方百计推动和促进有潜力、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每年要有2家以上企业上市;充分利用已上市公司资源,规范运作,加快发展,增强再融资能力和“壳”资源的有效利用。按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在修定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选择一批经济效益好、具备到期偿债能力和具有稳定偿债资金来源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抓紧做好企业债券的前期工作,针对不同企业制定上市方案,争取获得国务院特批发行。
  积极探索各种投融资方式。聘请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专门人才为云南提供财务和投融资咨询、顾问服务。以现有项目为操作平台,组建股份公司、组建债券发行主体,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寻求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渠道,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资金增量,强化财政投资的资本化运作,促进民间投资和利用外资比重逐年上升,实现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七)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的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各地州市、各部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争取中央资金、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民间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积极性,省政府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机制,对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地州市政府、省级各有关部门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及个人进行奖励。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新开工重大项目数量、后备重大项目储备、固定资产贷款增长、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工作等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和部门实行分类税后奖励。奖金的使用和分配,可由获奖的地方和部门自行决定。各地也可结合实际,制定对市县和本地有关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奖励制度。
  (八)千方百计确保完成今年的投资计划
  今年初,省人代会确定了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的目标。省委、省政府研究,今年一定要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能补的空白填上去。这不仅对于确保今年全省经济增长8%,力争达到8.5%的目标至关重要。而且对完成整个“十五”计划至关重要。为此,各地、各部门要以新思路推出大项目,以新的举措全面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一要突出抓好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楚雄、昭通等重点地区和公路、电力、水利、技改、城建、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二要尽可能增加省级预算内投资。今年将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17.6亿元,保证收尾、续建、新开工项目以及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并从中拿来出5亿元用于贴息,带动160亿元银行贷款,再安排10亿元资本金贷款。省级投资要早作计划、早下达。同时,要抓紧实施好在建国债项目,为进一步争取新的国债项目创造条件。三要对拟建设的项目实行前期工作时限制,督促项目法人单位限期完成前期工作,金融部门也要限时审批,及时投放贷款。四要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集中人力物力,狠抓施工进度。计划年内竣工的项目要确保按时完成,续建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新开工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尽可能形成更多的工作量。要结合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各项工作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是贯彻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尽快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上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目标。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大投资的总体部署,将扩大投资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其他领导要密切配合。对重大建设项目,各级政府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任务。各级领导要定期到重点建设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了解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省政府领导今后将继续联系1至2个重点建设项目,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具体指导,各地州市以及县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
  二是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省计委、经贸委、交通厅、水利厅、建设厅、环保局等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明确任务,加强指导;涉及项目建设的相关部门,要以大局为重,密切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工作,决不允许推诿扯皮,影响项目建设。各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实地,对重点建设项目逐一进行协调,及时解决影响建设进度的问题,对协调不了的问题要尽快上报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投资计划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投资计划方式,做到投资尽早尽快确定、计划尽早下达,上半年要做好下半年的投资计划,下一年的投资计划必须在上年做好。
  三是认真落实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协调和服务。继续在有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和部门建立和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定目标、定任务、定质量、定进度、定奖惩,真正做到抓紧、抓实、抓好。省计委、省稽查特派办、审计厅、财政厅等部门,要根据省政府与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单位签订的责任书,以及各主管部门与地州市签订的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加强对在建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服务,并按照项目责任书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各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对完成目标责任制,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地州市、行业和部门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或者出现较大工程质量、资金管理问题的,要严肃纪律,追究责任。实行项目责任制不只是经济部门的事,社会事业部门也要建立和实行项目责任制。
  四是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更大的支持。由于我省投资渠道单一,吸引国内外资金和社会资金能力不强,路子不多,加之近几年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我省用于建设的财政资金显得十分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要在较大基数上保持较快增长,压力确实不小。积极争取国债及其他资金,是多年来我省增加建设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要抓住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按照今年中央增发国债的重点投向,抓紧已上报项目的争取工作,同时筛选出一批前期工作扎实、带动和影响大的项目,按程序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衔接,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债项目盘子,得到中央更多国债资金的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配合,积极向银行推荐项目,以争取更多的项目贷款,金融部门也要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问题。我省要实现投资的快速增长,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必须实现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转,必须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为此,要进一步严明政纪,改进政风,把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日,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以下简称《八条禁令》),主要解决的是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中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不作为、乱作为和其他必须严加纠正的违纪错误行为。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要抓住典型,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对违反《八条禁令》,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狠抓《八条禁令》的贯彻执行,以此为契机,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取得大的成效。
  同志们,让我们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团结一致,扎实工作,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三年四月三日

  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以大建设推动大发展--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秦光荣
  同志们:
  这次全省投资工作会,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推动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荣凯省长作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并对今年及今后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按照这个思路,将大大深化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走向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大项目、加快大建设,推动大发展。下面,我在荣凯省长讲话的基础上再讲几个问题。
二、近五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回顾
  1998-2002年,我省抓住中央实行扩大内需方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资金支持,努力拓宽资金渠道。投资总规模分别上了600亿元、700亿元和800亿元三个台阶,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0.57亿元,比前五年增加1698.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1%,五年新增固定资产294.7亿元,施工项目8.49万个,建成投产项目6.87万个。投资规模的扩大,使我省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
  (一)持续稳定的投资增长,有效促进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年来,我省累计争取到国债资金211亿元,共安排国债项目608项,项目总投资825.9亿元。截止2002年底,国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0亿元。在国债项目的带动下,一大批项目顺利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投资需求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1998年至2002年,云南省投资需求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74个、3.2个、2.92个、2.83个和3.84个百分点,总投资需求五年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以上。可以说,没有投资需求的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国际大通道建设速度加快。
  1998-2002年,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36亿元,年均增长13.7%。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969亿元,年均增长17.7%;水利投资66亿元,年均增长27.1%;教育文化等完成投资112亿元,年均增长11.4%;电力工业投资290.2亿元,年均增长43.6%。公路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全省公路建设连续四年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到2002年底,全省高等级公路已达3278公里,地州市至县通了油路;所有乡镇和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五年新增和改造二至四级公路4万公里;新建、改造了昆玉、楚大、五元、大保、曲胜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元磨、昆石、嵩待、砚平等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形成了以成昆、贵昆、南昆、内昆、广大铁路和见河米轨铁路为骨干的铁路网,铁路运营里程已达2300公里。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正式通航。改扩建和新建了昆明国际机场和思茅、迪庆、临沧机场。先后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骨干电力项目,大朝山电站机组并网发电,宣威电厂五期建成投产,小湾、马鹿塘、高桥电站、曲靖电厂二期、开远电厂等一批“西电东送”项目正抓紧建设。投资总规模为67.82亿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全省有88个县,474万农户,每户年可减少电费80元。邮电通信初步形成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传输为主,设备、技术先进的电信网和以邮运自办邮件计算机处理为主的现代邮政网。五年完成农、林、牧、渔、水利投资205.61亿元,年均增长49.7%。建成大中型水库32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0座,增加蓄水库容16.8亿立方米。城市公共服务业完成投资155亿元。新增自来水供水能力99.8万吨,排水管道铺设185公里,污水日处理38万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进了云南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步伐,为“十五”和今后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
  (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高度重视,重点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取得新进展。
  全面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天然草场恢复和建设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累计投入国债资金22.9亿元。在66个县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管护天然林1.91亿亩;完成退耕还林431万亩,人工植树造林2370万亩。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中已有32个县完成任务并竣工验收。全省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2002年森林覆盖率已达38%。
  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国债滇池治理项目和世行贷款滇池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滇池水质迅速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抚仙湖、沪沽湖、洱海、阳宗海水质稳定在较好水平;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程海水污染也得到初步控制。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建成农村用沼气池62.2万口。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加强,对1800多户企业实施了达标排放。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更新改造完成投资509.6亿元,完成了红河卷烟厂、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内燃机厂、云峰化学工业公司挖潜改造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昆明钢铁总公司板带等技改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一批支柱产业群逐步壮大起来。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五年来,我省争取到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化项目56项,总投资35.5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培育云南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68亿元。
  重点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0项,完成投资664.29亿元,其中,有52项重点项目建成峻工投产,新增生产能力和效益,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五年,我省加强了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债项目的管理,建立了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对重点项目和国债项目开展认真的审计、监察、稽察,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五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推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投融资渠道单一,机制不活,体制障碍,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没有形成,没有建立起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投资方式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投资增长速度在全国特别是西部省区一直居后位。五年中,全省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在西部省区居第11位,其中,2002年居第12位,有三年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二是建设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面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大项目严重不足;缺乏一批好的大项目支持全社会投资规模的增长。三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项目多,生产性项目少。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不够好。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质项目少。工业投资占投资比重五年间下降了14%,而且工业投资集中在重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制造业、轻工业投资少;更新改造投资年平均下降6%,不适应经济增长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要求。四是政府投资的重点、方向和范围不够明确,投资行为不够规范,投资主要依靠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8%,民间投资启动困难。五是条块分割,资金使用分散,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投资的资本化运作不够。六是项目投资商务成本过高。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投资监督体系,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打入了项目预算,导致项目资金真正用在建设上的部分不多,投资成本偏高。
二、实施大项目,加快大建设,实现大发展
  云南总体上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更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省,扩大投资需求是加快云南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把千方百计保持投资快速增长作为加快我省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要保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必须依靠大项目、大建设支撑。各级政府、各部门的领导,一定要想大事、谋大事、议大事,牢固树立探索大思路,实施大项目,加快大建设,实现大发展的思想。必须围绕加快云南经济发展,在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和质量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今后一段时间,要以昆明滇池环湖截污、环湖交通、环湖生态和环湖新城“四环”工程以及滇西、滇南城市群建设,带动全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要建立多家投资、多元投资的机制,加快“三江”水电开发;要加大技术改造和高技术产业投入力度,推进云南工业化进程;要通过国际大通道建设、滇中调水、生态环保工程等大项目的实施,实现云南的大发展。
  (一)多渠道筹资,突出抓好滇中调水等水利基础设施重大项目。
  力争早日启动滇中调水工程。滇中地区在全省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滇中兴,则云南兴。滇中范围包括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楚雄和丽江,涉及7个州(市)约5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工农业总产值占三分之二,工业总产值占五分之四,粮食产量占三分之一。但是,滇中地区处于金沙江、澜沧江、珠江和红河的分水岭上,是云南降水量比较低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600-900mm,且蒸发量很大,人均水资源量为1150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城市缺水、农业缺水,水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经超过极限。对滇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滇中调水工程完工后,每年可新增供水量25.4亿立方米,满足昆明、楚雄、大理及沿途各县工业和城市发展需水要求;并可根据需要调水置换滇池水体,彻底解决滇池污染问题;可增加灌溉面积2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2万亩。实施滇中调水工程,对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六十年代国务院提出了引金沙江水入滇的构想,1997年提出了部分自流引水入滇的方案。2003年1月,我省《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已通过国家计委审查,虎跳峡水利枢纽被推荐为近期开发工程。经比选,虎跳峡水利枢纽为滇中引水最理想的水源,在正常高水位2012米时,总库容378亿立方米,可实现部分自流引水到滇中的目标。如果水位升到2030米以上,也可能会实现完全自流到滇中的目的。虎跳峡电站和水库的即将实施,为滇中调水工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工程辅设管线总长400余公里,总投资约250亿元左右。我们要加快启动前期工作,突破难点,使滇中调水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润滇工程”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确保思茅大中河、华坪务坪等17件中型水库年内完工;抓好在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21件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12个大型灌区改造配套和节水灌溉示范等项目的续建收尾。争取陇川麻栗坝、双江南等、昌宁大城等8件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通过润滇工程、滇中调水等大项目的建设,推进我省引水、供水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抢抓机遇,把电力产业建设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我省是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可开发量约为957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1/4;目前,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能资源约1100万千瓦,待开发的容量约8500万千瓦,约占全国1/3,开发潜力巨大。云南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好,各电站坝址地质条件较好,交通相对便利,筑坝条件优越,技术经济指标好,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影响小,平均造价5000元/千瓦左右,全国平均造价是6500元/千瓦。而且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枯水期相互错开,分别为4-5月、2-4月、12-2月,互补性和调节性能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加快全国电网联网的建设,实现南北互供,以及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我省“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创造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巨大潜力的电力消费市场的机遇,加大电力建设力度,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大规模开发云南水能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电力产业。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占全省可开发水电资源的92%以上。“三江”干流初步规划41座电站,目前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只有漫湾、大朝山、小湾电站,还有38座电站待开发。云南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居全国第八位,南方省区第二位。其中,曲靖、昭通、红河三地州保有储量216亿吨,适当发展煤电,水火并举,可进一步提高我省电力质量。电力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开发“三江”水能资源,实行流域开发股份化,滚动开发横向化;水火并举,加快电力支柱产业的发展。我省水电的独特优势,使新成立的国家五大发电公司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都表示积极参与云南的水能资源开发,多元投资主体和多渠道投资的机制已初步形成。
  初步规划,2001-2010年开工建设规模约3300万千瓦,其中水电3000万千瓦,火电300万千瓦。2010年云南省水火电累计装机规模达1800万千瓦。2011-2020年开工规模约4000万千瓦,投产规模5100万千瓦。到2020年云南省水火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900万千瓦。经过15-20年的努力,把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培育成云南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流域经过地区的经济发展,把云南建成国家“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能源基地。通过“三江”水电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昭通、怒江、迪庆、丽江、临沧、思茅、保山、版纳、楚雄以及大理等十个地州市受益,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我们要紧紧围绕“三江”电力开发,按照以市场换技术,技贸结合的思路,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作重组改造,引进国外著名制造商及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实施重大装备设计、制造本地化工程。认真抓好500千伏交直流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大型超高压变压器、超高压大容量换流设备、超高压组合电器、组合开关、电缆导线、成套开关控制系统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争取把云南建成全国电力行业相关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基地。
  (三)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我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加快工业化。近几年,全省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发展缓慢,工业增加值增幅持续下滑。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努力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总体看,我省工业除烟草等极少数行业外,大多数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都不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缺乏较强的竞争力。我们要抓住国家支持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研究制定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依托重大项目,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提高关键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装备制造业水平。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有关政策,加快我省10个工业行业的整合步伐。抓紧抓好大红山铜矿二期工程、云南磷复肥基地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纸浆扩建及配套建设100万亩林基地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一食品工业专项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协调服务,及时帮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昆钢大红山铁矿、造纸法烟草薄片、兰坪铅锌矿开发、思茅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业技改项目。用好国债技改贴息和省技改贴息资金,改造一批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抓紧云铝二期、云南冶金集团曲靖铅锌基地建设、昆明云内动力车用柴油机项目、云维5万吨醋酸乙烯项目、云南建材集团水泥生产线等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建设;抓好云南三环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磷铵改扩建、云天化配套50万吨合成氨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的实施,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切实抓好24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20项地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收尾续建;组织实施好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启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抓紧做好云药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资源创新国家产业基地、老挝钾盐矿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工作。特别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优化、整合云药体系,以技术创新和品种开发为核心,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像当年打造烟草产业一样打造云药产业,奋斗五年,使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在占据国内主流市场的高新技术名牌产品,促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工业新产品开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农区域经济合作,将使云南成为中国对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大力开发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工业产品。比如,我们可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一汽红塔公司为主体,整合省内重要零部件及整车企业,积极开发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高原山地型乘用车、中重型货车、农用车。充分发挥我省毗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条件,以“你发财、我发展”的积极姿态,大力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到云南来投资办厂,共同开发适应东南亚、南亚市场的高档耐用工业消费品、日用品,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使我省成为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工业产品制造基地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通道。
  (四)抓紧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争取国际大通道早日建成。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把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作为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更多地支持,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努力形成大交通、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重大公路项目建设,努力构筑“三纵”、“三横”、“九大通道”的公路网络。要加强项目的管理、督促和检查,着力抓好昆石、元磨、砚平、嵩待、澜临等收尾续建高等级公路项目的建设,确保昆石、元磨、砚平、嵩待等四条高速(高等级)公路今年建成通车;积极推进思小、安楚、水麻、平锁、保龙、祥澜、昭待等一批重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进程,争取思小、水麻、平锁公路年内尽早开工。要抓住国债资金安排实施西部地区县际通油路、贫困县公路建设的机遇,提高我省公路等级。
  强化重大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完善云南铁路布局。云南铁路处于全国铁路路网末梢,铁路里程少,路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运力不足,铁路建设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要把铁路建设摆到我省整个交通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尽快完成大丽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内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与铁道部的汇报衔接,促成国家确定云南国际铁路通道(泛亚铁路)玉溪南至蒙自北段的走向和筹资方案,力争2004年开工建设;同时抓紧做好玉溪南至磨憨、大理至瑞丽等重大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尽早批准建设。
  推进重大航空项目加快建设。民航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的发展战略出发,认真做好以昆明新机场为重点的民航机场、旅游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文山机场今年开工建设,争取昆明新机场2004年开工、红河机场“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组织实施好版纳机场扩建工程,争取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并抓紧二期工程准备工作。抓好云南省小型旅游机场规划及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我省小型旅游机场建设纳入国家民航“十五”机场布局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民航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抓紧做好我省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调查研究工作,按国家要求今年完成全省机场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各项改革任务。
  此外,要认真抓好以整治澜沧江和金沙江出境、出省航道和主要码头为重点的水运建设项目,开发旅游航运。
  (五)加快以昆明为重点的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要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列宁同志讲,城市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当今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的战略选择,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按照小康社会的标准,城镇化的水平要达到50%,而我省城镇化水平仅为2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1个百分点,目前世界城镇化水平是47%。因此,我们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用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建立起以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当前要突出抓好昆明特大城市建设。昆明是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昆明好则云南好。昆明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有了一个好的发展基础,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看,城市化水平在35%时,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在50%以下时,城市产业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达到50%以上时,城市建设则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昆明城市化水平已达64.7%,加快城市建设是非常有条件的,因此,加快昆明城市建设是推动滇中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抓好昆明城市建设必须调整建设思路:治理滇池、改善交通、恢复生态、开发新城。利用5-10年,完成环湖交通、环湖截污、环湖生态、环湖新城,形成经济新亮点,带动滇中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强化产业在城镇布局中的作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环滇池城镇发展在合理发展主城区的同时,分步开发呈贡、晋宁、海口三个新城区,发展嵩明、安宁、宜良、富民四个卫星城镇,从而形成以昆明为中心,曲靖、玉溪、楚雄为节点的滇中城市群。把昆明市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城市;推动曲靖、玉溪、楚雄向大城市发展。
  促使滇中地区逐步形成我省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最大的聚散地;引进新技术、开拓新产品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聚集高地;培植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及云药产业的最大聚集区;形成以发展卷烟及配套工业、煤炭、机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优势产业为主的大型集团、大型企业区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龙头区。
  加快个旧、开远、蒙自滇南和大理、丽江、保山滇西城市群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发展战略,加强个开蒙城市群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各项专业规划、详细规划,要紧密结合昆河外向型经济带发展规划,搞好个开蒙城市群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滇西城市群规划和建设,处理好“古”和“新”的关系,保护好古城,建设好新城。以自然景观、古城风味、民族文化等为特点,规划建设好具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优势突出的滇西城市群。抓住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的机遇,加快建设以水富、昭通为主的滇东北城市群。抓紧各项建设项目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百年大计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抓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以完善功能、突出特色、调整结构、美化环境、提高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适度扩大规模为指导,发挥中心城市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科教和文化辐射带头作用,为形成功能分工明显、各具特色的城市群打下基础。推进有条件的地州市府所在地逐步成长为中等城市,通过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带动100个左右中心城镇加快发展,提高我省的城市化水平。
  (六)抓好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抓紧滇池、洱海、抚仙湖环湖交通,环湖截污,环湖生态及其它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湿地保护、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完成昆明城区和西郊排水管网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采莲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抓紧实施环湖污水处理管网配套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流域防护林工程和湖滨带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争取年内启动实施抚仙湖一星云湖出流改造工程。九湖治理项目多,投资巨大,除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外,要多渠道筹资,多种形式融资。要通过设立湖泊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外资,争取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等有关组织援助,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湖泊治理和保护的水价及污水处理费的价格机制;对利用湖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取得的收入,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湖泊治理和保护资金。
  九湖治理项目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工程治理为基础,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要手段,突出重点搞好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控制面源污染。积极研究引水工程实施方案,把湖泊治理与引水、调水、供水、灌溉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为我省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及综合治理。抓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加快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建设。以金沙江、澜沧江、珠江、红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重点,抓好以昆明、玉溪、曲靖等城市及重点旅游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三、创新、放大和强化前期工作,千方百计超额完成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各项任务
  今年,我们要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狠抓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步:
  (一)提高和深化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前期工作是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起点和切入点。只有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才能为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圆满完成开好头、起好步。云南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际大通道建设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重大建设项目上取得进展、收到实效,就必须进行超前研究、超前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云南要在西部省区之间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有大手笔和大动作;云南要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上做到科学决策、少走弯路,就必须搞好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有效规避项目的投资与建设风险。可以说,今天的前期工作,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今天的投入可从明天的更大收益中收回,对此,我们要提高认识,通过扎实的前期工作,保证重大项目开工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从整体上为大规模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项目的发展规划。
  要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项目的投入重点,把前期工作延伸到发展规划、项目包装(资产包装、企业债券发行、企业股票上市)等方面。借助国内外好的理念和成功经验,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规划工作。按照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模式,创造性地编制好昆明、玉溪、曲靖、大理、楚雄、丽江、保山、个开蒙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与之相衔接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突出云南的资源优势,编制好三江水电开发、滇中调水相关产业、电力配套产业、矿电结合产业以及支柱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高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规划,以科学的指导性规划,进一步增强投资项目的吸引力。
  (三)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方式。
  要在充分发挥我省决策咨询研究与规划机构作用的基础上,面向国际国内公开招标,引进国内外的权威策划、咨询、规划机构,加快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性项目的规划研究。当前,特别要做好昆明滇池四环工程、三江水电开发、滇中调水等重大工程的规划研究。要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人才,成立高层次的前期工作专家委员会。在抓好重大项目国际国内招标的同时,抓紧做好全省具有收费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部分经营权转让和运用BOT、TOT等形式盘活存量,筹集建设资金的前期工作。要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前期工作来抓。针对目前我省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围绕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各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不仅需要增加投入,更需要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和相互配合。省政府研究室要不断创新理念,做好项目前期的战略性和概念性规划;省计委要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论证工作;省经合办要用一流的营销手段,做好项目的包装和引资工作;交通、电力、农业、水利、经贸、城建和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与部门要做好项目的开工准备和建设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今年都要力争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打一场漂亮的协同战,彻底扭转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深度不够和项目研究、投资、建设与管理相互脱节的被动局面。
  (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
  各部门要与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建立密切的联系,争取中央的支持。在解决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与资金问题上,应当经常到北京去反映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汇报我省关于重大建设项目的考虑和相关计划,要在把工作做细、做实的基础上,将国家各有关部委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发展思路和重大项目上来,努力争取国家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三年,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加快云南发展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大项目、大建设、大发展。抓紧抓实今年的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大朝山电站,昆石、元磨高速公路等12项重点工程按期竣工投入使用;小湾电站、昆明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等16项重点续建项目超额完成投资计划;要创造条件尽早开工建设滇东电厂、景洪电站等一大批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切实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协调、督促、稽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非搞不可,现在这种状况财政将难以为继。我们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投资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投资工作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落实任务分解。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红河、昭通等重点地州市,完成投资额占全省的70%以上,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完成本地州市的投资计划,为全省投资计划的完成作出贡献。其它地州市也要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突出项目重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公路、电力、水利、技改、城建、房地产等重点行业要充分运用好政府改革投入方式,增加贴息资金,扩大贴息范围,实行基础设施市场化的政策,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力争超额完成投资计划。重点地州、重点行业的带头作用发挥好了,投资体制改革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了,超额完成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力争达到1000亿元的奋斗目标就可能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保8%、力争完成8.5%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同志们,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全面完成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分重要。我们要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为契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力争超额完成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以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快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三年四月三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04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