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9-16 生效日期: 2002-09-16
发布部门: 浙江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浙政发[2002]22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中国21世纪议程浙江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
二00二年九月十六日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21世纪议程浙江行动计划 二00二年九月)

  序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后作出的必然抉择。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为基本内容,把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索推向实施阶段。199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率先实施《全球21世纪议程》的国家之一。我国制定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三大基本国策,并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发展的两大战略,使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国家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浙江省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组织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等 30多个单位,在进行各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厂《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中国21世纪议程浙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纲要》)。
  《可持续发展纲要》依据《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要求,从浙江实际出发,提出全省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包括农业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通信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与地区协调发展,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国土整治与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纲要》基础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计划大体上按三个阶段推进:近期2001-2010年,中期2011-2020年,远期2021-2050年。在规划的内容上,突出近期与中期,尽量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可操作性;贯彻了全省“十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决策。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作出厂“建设‘绿色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可持续发展纲要》的制订和实施,是贯彻这一决策的重要内容。建“绿色浙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正成为向现代化迈进的浙江人民的自觉行动。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崭新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发展,其基础是“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谋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是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是在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浙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增长减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1.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78年至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长到6036亿元,年均增长13.2%,在全国的位数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总收入由27亿元增加到658亿元,年均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279元和4254元,年均实际增长7.4%和8.8%。浙江已经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小省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并开始走向富裕。
  2.人口增长速度显著下降。
  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8年的12.34‰降到2000年的4.17‰。优生优育和科教、文卫、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3.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
  加大耕地合理开发和保护的力度,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进行围垦造地、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连续五年实现全省耕地动态平衡。兴建多种水利灌溉工程,兴利库容约185亿立方米,年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达200多亿立方米。全面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浙江”目标,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超过105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近60%,居全国前列。
  4.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行政府领导环保工作责任制,以工业污染防治、水环境和大气污染整治、城镇环境保护为重点,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公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成效显著。全省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100余万吨,县以上所在城镇都陆续建设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29处(面积13.22万公顷)、森林公园57个(面积26.7万公顷)。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环保工程取得成效,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势头有所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5.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2万平方公里。累计整修加固江堤海塘7000多公里,建设水库3828座,总库容353多亿立方米。1840公里的大陆沿海基于防护林带基本合拢。加强了对地震及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防御台风暴潮、水旱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人口规模过大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环境承受巨大压力
  浙江人口密度较大,达到442人/平方公里,是全国的3.35倍。长期以来,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人均占有水平已经很低的资源、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可持续发展存在着较大隐患。
  1.人口规模过大,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
  2000年全省总人口4501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8.92%,就业压力逐步加大,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资源需求和废弃物排放量将大幅上升,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2.水、土地等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矛盾突出。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142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且时空分布不均,水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资源总量减少,人均耕地仅0.036公顷,不及全国的一半。后备资源有限,人增地减矛盾愈趋尖锐。与其他地区相比,我省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更大的压力。
  3.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森林植被质量不高,树种结构和林分类型不合理,人均森林面积0.123公顷,蓄积量3.1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和全国的人均水平,近海渔业资源锐减,四大经济鱼类已难以形成捕捞旺季。水土流失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32.2%。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台风暴潮和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部分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
  4.局部区域污染继续加剧。
  2000年全省污水排放总量为21.3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61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为1390.2万吨。平原河网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省流域性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煤烟型大气污染和酸雨问题严重,酸雨污染、频率和强度未有大的消减。城市机动车尾气正成为城镇大气主要污染源。近岸海域和部分港湾海水污染加大,有些海域已成为赤潮多发区。
  (三)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迈入21世纪,浙江省进入了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竞争优势和文明富裕的地区之一,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起来。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条件。
  21世纪初是浙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经济时,绝不能忽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条件。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相当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追求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强调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要从浙江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坚持不懈地进行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以结构提升和质量提高为主的发展转型期。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向更多地依靠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生产力布局从相对分散向以城市为中心相对集聚转变;要素配置和产品销售从主要依靠国内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发展目标从主要追求经济增长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转变。面对国际国内发展背景的变化和浙江可持续发展的形势,特别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向,在新世纪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中国21世纪议程》,认真贯彻三大基本国策,从浙江实际出发,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法制保障,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强调发展的同时,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使用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观念,以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和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要关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再生能力,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2.注重科技先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资源型经济为效益型经济,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实现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3.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要把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围绕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4.因地制宜,整体协调。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力求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5.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可持续发展纲要》构筑了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和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行动计划和对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局观念,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和分步实施的原则。
  6.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法制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要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依靠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总体目标
  组织和动员全省人民,在《可持续发展纲要》的指导下,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绿色浙江”,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法制保障,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并与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可持续发展纲要》大体上分为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规划阶段:
  1.近期目标(2001-2010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全省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福利和公益设施基本完善,大多数社会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彻底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2.中期目标(2011-2020年)
  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初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结构、产业体系、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管理体系,力争使全省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状况适应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3.远期目标(2021-2050年)
  在实现中期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巩固、完善、提高,基本形成适应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二)战略重点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逐步建立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集约型、生态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2.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
  坚持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老年福利事业,努力做好老龄人口工作。
  3.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运用市场机制拓展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
  4.强化污染治理,加快生态建设,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对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提高企业“三废”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环境系统。
  5.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法制保障。
  努力推进体制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积极鼓励公众参与,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尽快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执法能力,努力构筑起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法制保障体系。


第二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在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和优先发展领域之一。
  一、农业发展现状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呈现一派兴旺发达景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17.7万吨、油菜籽产量53.7万吨,蚕茧产量9.51万吨、水果产量170.4万吨、海水产品产量410.5万吨、淡水产品产量59.1万吨。科技兴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左右,谷物良种统供率已达38.8%。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200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87.3%,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99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5.7万台,农用载重车5.6万辆,农用薄膜、除草剂、化肥和农药已广泛使用,农业生产逐步迈向机械化。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已进入了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
  但是,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土地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少。浙江省人均土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0%。随着人口增加和建设占用耕地,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状况将更加突出。
  2.森林质量不高。省内林地生态系统林分结构较差,质量不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等生态功能明显减弱。
  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化肥的不当使用和过量使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大量使用农药、农膜造成环境污染,也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农业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如不能合理转移和安置,势必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稳定增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特别要改变局部地区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和永续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1.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田灌溉和旱涝保收面积比例,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作业;稳定化肥总量、调整化肥结构,改善农药品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改善农村能源供应;加强防护林体系和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2.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以发展效益农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化。
  3.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建成高标准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主要江河防御洪涝、风暴潮能力达到50年一遇以上,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整治。到2005年之前,全省建成标准农田66.67万公顷,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森林、山坡草地、滩涂湿地和水面,切实保护种养殖的动植物品种、野生近缘动植物物种和农区野生物种。加强保护工作体系建设,修订、补充必要的法规、标准,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1.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在全省不同类型地区有针对性地示范和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以全省的国土资源为基础,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发展、大提高。
  2.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制定鼓励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专业化、基地化、现代化发展。
  3.发挥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的示范作用,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在浙东北水网地区,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和河道整治,发展以粮畜渔结构为基础,蔬菜、瓜果、畜禽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浙中丘陵盆地,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发展立体种植、农牧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浙西山地丘陵区,发展以名茶、名果、竹笋、药材、高山蔬菜等作物立体种植为主体、适度发展食用菌生产等生态农业模式。在浙东南沿海港湾平原地区,结合高标准海塘建设,发展以沿海种植业、滩涂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海洋岛屿地区,发展海洋渔业、节水小型种养业等具有海洋海岛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广高效节能灶和农村沼气技术,提高液化气和电能使用比重,妥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度加工,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积极发展以城郊型、外向型和特色农业为导向的新的优势产业体系。在城镇郊区,大力发展肉类、蔬菜瓜果、鱼虾等农产品生产,以及发展花卉园艺和观光农业。充分发挥本省的港口优势,发展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产,特别是蔬菜、食用菌、竹、笋、蜂产品、兔毛和中药材等具有浙江特色的外向型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枇杷、草莓、杨梅、山核桃、香榧、水禽等小宗农特产品。
  5.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严格控制和有效解决化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业面源污染和秸秆焚烧污染,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积极倡导无公害农业,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动植物防疫和进口动植物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6.加强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农政、林政、牧政、渔政等执法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分期分批开展土地整理,把基本农田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严格执行休渔期、禁渔期制度改进作业方式,遏制过度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尽快地更新恢复,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7.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植物和动物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研究与开发,用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提供优良的新种质资源。建立和完善良种选育和繁殖体系、良种繁育基地和新产品、新技术示范推广区。加快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与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合理施肥、施药,积极开发节地、节水、低耗技术。同时有重点地引进国内外的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并进行创新改造,实现农业技术发展的新跨越。充分调动和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鼓励农业和社会科技力量通过技术开发、咨询、技术入股等形式投入农业领域,支持农业科研机构筹组集生产、科研、加工、流通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点和网络的建设。


第三章 工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6604亿元,工业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四位;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占47.7%。但浙江工业经济也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企业小而分散、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存在着一般加工能力过剩与高新技术加工能力不足的矛盾,没有形成在专业化协作基础上大中小企业有机结合的产业组织结构,缺少一批区域性的工业集聚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不足,研发经费投入少,工业发展还没有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浙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优化工业结构
  (一)结构优化的目标
  大力培植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高有特色的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一批战略性的大企业集团,继续重点培育“小型巨人”企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到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到25%,形成一批规模效益明显、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前三位的名牌产品和一批能带动和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大企业集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品。
  (二)结构优化行动计划
  1.根据浙江的科技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植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和环保产业;重点扶持壮大精细化工、交通运输设备、机械成套设备、家电、食品、造纸、服装、丝绸等现有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行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速改造纺织、建材、冶金、煤炭等传统行业,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选择若干家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企业,集中力量培育成能支撑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精、专、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要素获取、市场准入、公平税费等良好的政策环境,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3.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构造能主动适应市场、追求技术进步、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并在地方权限内积极推进财税、金融等宏观体制的改革,扫除资本充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创造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的体制环境。
  4.加大政策调控和引导力度,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目录,加强信息引导;采用行政强制、政策引导、经济激励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将要素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并从落后、过剩的生产领域主动退出。

  二、调整工业布局
  (一)调整工业布局的目标
  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分工、区域互补、政策引导、自我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环境承载和污染防治能力,将调整工业布局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中心城市工业有选择地向卫星镇、郊区等转移,推进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在全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工业集聚水平高、高新技术辐射强的合理布局。到2005年,通过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进一步形成一批集聚同行资本、人才、技术、信息,具有较强区域乃至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争取10个以上区块产值超100亿元,其中有的区块超200亿元;“一区二带多园”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调整工业布局的行动计划
  1.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壮大区域经济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等一系列措施,改造提高区域特色经济
  2.以建设“天堂硅谷”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尽快形成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温台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及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成的“一区两带多园”的高新技术发展区域格局。
  3.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加快中心城市的设施建设和功能转换,在吸引大企业总部和大的科研机构落户的同时,积极调整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工业布局。引导乡镇工业和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基础设施、资源、人才和信息的共享度。
  4.淘汰一批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装备和企业,加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工业企业的治理和布局调整力度,鼓励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工业布局结构。

  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标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05年,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
  (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动计划
  1.鼓励重点工业企业普遍建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支持在浙部属、省属科研单位以不同形式进入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继续探索各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有效协作机制,建立区域性的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对工业技术进步起关键作用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采取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鼓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鼓励科技人员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流动;积极开展对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实行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允许技术参股超过30%,促进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形成。
  3.多渠道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入;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增提折旧、科技开发费等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探索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体系,走出一条通过资本市场获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的路子。
  4.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重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方针,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引进代表技术发展前沿水平的关键性产品和技术,并加快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
  5.加强企业专利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视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和开发利用。

  四、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绿色产品
  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和排放、提高单位产品或产值的能源、资源利用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三废”治理,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各个环节都采取相应措施。只有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绿色产品,推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才能建立节能、降耗、节水、节地的资源节约型经济,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清洁生产的目标
  科学规划和组织协调不同生产部门、不同地区的生产布局,革新工艺流程,优化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交叉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利用量和废物排放量,达到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品,努力提高绿色产品在经济产出中的比重。
  (二)开展清洁生产的行动计划
  1.推行清洁生产战略,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法》,制定清洁生产推广规划和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经济、技术政策,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
  2.制定既符合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又与国家和国际清洁生产标准基本适应的标准和原则,配套鼓励清洁生产的政策,以保证清洁生产标准的实现。
  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在开发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方面的经验与技术。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选择使用清洁的纯原料或低污染原料;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建立闭合生产圈,综合利用二次物料和能源;改进产品包装,加强废品回收。
  4.更新、替代有害环境的产品,促进具有清洁生产认证标识的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加快推进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对有清洁生产认证标识的产品的生产、流通及出口给予奖励和优惠;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特别是有清洁生产认证标识的产品。


第四章 交通、通信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交通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保证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信息化、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信息化、网络化基础的通信业的发展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保证我省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能源需要,建立对环境危害较小甚至无害的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方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交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交通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到2000年底,我省境内的铁路营运里程达1193公里,完成了沪杭、浙赣复线,新建了宣杭、金温铁路,基本形成了我省铁路网布局;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19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7公里、一级公路999公里,初步建成了以国道主干线和国省道为骨架的公路网;全面改造了浙北内河干线航道网和建设杭州、嘉兴、湖州内河港,扩建宁波、温州、海门、舟山、乍浦五个沿海主要港口,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49个,为内河“十线五港一连”和沿海港口群建设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以杭州机场为中心,温州、宁波机场为两翼,黄岩、义乌、舟山、衢州等机场为补充的浙江航空运输网已经形成。但是我省交通也存在着综合运输网络不健全、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方式分工不当、交通科技含量不高、交通人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全省交通运输装备落后,消耗的能源多,发出的噪声大,排放的废气和油污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交通项目建设不当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仍有发生。
  (一)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
  到2010年,建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本适应的交通运输网,杭嘉湖平原、沿海地区及部分内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形成海陆空一体、贯通全省、联结省外、通向世界的立体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全省交通运输现代化。到2050年,交通运输水平适度超前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使交通成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交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优化综合运输网络。搞好综合运输规划,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的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配置不当,使我省走上多种交通运输工具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2.重视发挥水运优势。充分发挥我省深水岸线优势,加快宁波、舟山港和沿海其他重要港口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沿海港口群。发展内河运输,加快内河干线及主要支线航道和内河主要港口的建设。
  3.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影响。加强老旧车船的更新和改造,强制淘汰不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交通工具;严格控制汽车尾气、船舶油污的排放,减轻飞机的噪声污染;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铅汽油。大力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使用环保型运输工具。将出租车分期分批改造成为燃气和汽油的双料汽车,城市公交车辆改装使用清洁燃料,适时推广电动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4.防止交通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坚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配套工程投资必须纳入预、决算;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建设用地,尽量少占耕地和林地,避免或减少高速公路和大型交通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实施道路和航道、港区绿化美化工程。注重道路景观和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形成完整的道路绿化系统,增加道路的可视性和艺术性。把内河航道和港口港区建设成风景如画的绿色走廊。

  二、通信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信业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底,全省电话机总容量1372万门,居全国第四位;移动电话总容量达530万门,列全国第三位;基本建成以程控交换和光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的数据通信网。随着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通信业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通信市场逐步向国际开放,我省通信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一)通信可持续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拥有全国先进水平、能够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适应建设“数字浙江”的需要。到2020年,全省通信业的发展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通信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多媒体的信息网络,为各种类型的信息业务提供安全可靠的传送平台;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各行各业,以及家庭与个人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对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
  2.全面推进“数字浙江”的建设。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全面推进通信、计算机、电子、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浙江”的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深化通信业的改革。加强通信业的规划与管理;尽快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有利于通信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允许外商和民间资本直接投资通信业。

  三、能源可持续发展
  浙江是一个能源资源缺乏而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原煤探明储量为1.66亿吨,保有储量为1.2亿吨,仅为全国的0.01%,已建井和可利用建井的储量不足1亿吨,可开采的大约只有0.7亿吨,而且煤种单一,灰分和含硫量较高。陆域尚未发现油气资源,但东海油气资源前景良好,已进入开发阶段。水能资源可开发的约为530万千瓦,占全国的0.9%,目前已开发44.8%。风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目前,我省能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是一次能源自给率低,仅为3.5%左右,能源保障程度比较脆弱;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占70%以上,带来环境、运输、利用效率等诸多问题;能源利用效率为34%,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约低8个百分点。
  (一)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
  到2010年,健全有利于组织资源、调节供求的能源市场体系,全省能源供应总量达到0.9亿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为1.9吨标准煤,满足总电量需求1200亿千瓦时;全省能源利用率达40%左右;煤炭需求总量降低20%左右。到2020年,全省能源供应总量达到1.2亿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为2.5吨标准煤,满足总电量需求1700亿千瓦时;能源利用率达50%左右,煤炭需求总量降低30%。
  (二)能源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加强能源综合规划与管理,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电能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电网改造和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强城市集中供热、供气设施的建设。建立全省能源信息系统,提高能源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
  2.深化能源行业改革,培育和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能源平衡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能源配置的经济、社会成本。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浙江的能源工业,提高全省二次能源的有效供给能力。
  3.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利用“西气东输”和东海油气田的天然气,争取以燃气电厂部分替代燃煤电厂,加快核电建设,继续发展水电,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综合效益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发展风力、潮汐发电及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
  4.加强城市燃气化工:程和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修编引进天然气促进城市燃气化规划,扩大城镇燃气覆盖面,实现城市民用燃料洁净化。加强农村电气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比较富裕的农村推广使用液化气,有条件的山区、海岛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利用小水电。进一步推进国家级、省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
  5.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贯彻和实施《节能法》,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政策、标准,形成有利于增加社会各方面节能投入,有利于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有利于节能技术研究的新机制。积极发展能源环保产业、洁净煤产业和节能技术产业。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坚决淘汰能耗过高、影响环境的落后设备和产品。坚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节能篇制度,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和主要耗能产品单耗限额制度。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建成500千伏输变电主网架,改善220千伏及以下电网,推进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工作,实现供电安全、优质和高效。


第五章 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一、人口发展
  2000年全省总人口为4501万人,人口出生率10.30‰。人口自然增长率4.17‰,人口再生产已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然而由于我省的人口基数大,即使维持目前较低的生育水平,预计全省人口总量仍将有段时期的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正确处理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的关系,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到2010年,全省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3‰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夫妇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健全完善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建立起政策导向、社会制约、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收高素质人才到我省落户。到2025年,全省人口接近50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实现零增长后保持平稳缓慢下降趋势,育龄夫妇普遍享受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婴儿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到2050年,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人口零增长的基础上,人口规模稳步缩减,人口素质全面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人口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二孩生育。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监督制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2.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培训、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和优惠,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优惠措施,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在城市,建立并发展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生育妇女和外来女的劳动权利与经济利益,同时加大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力度。
  4.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的公益性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和普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
  5.全面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增进育龄夫妇的生殖健康。继续推行避孕节育全程服务,指导育龄群众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卫生与健康
  我省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较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前2年实现达标任务。急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省医疗用房和医疗设备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居全国中等水平,城乡卫生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逐步提高。预防保健成绩显著,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居民健康水平提高,2000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7岁。医疗卫生科技成就卓著,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有些成果的商品化已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仍不能满足和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农村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艾滋病、性病等发病率迅速提高,精神疾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一)卫生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功能完备的包括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在内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服务。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0‰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每千人床位数达到3.5张,医生2人;社区人群全科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饮用水水质普遍达到国家标准,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进程。重点推进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全省卫生系统的信息网络,实现省、市、县和80%以上社区和乡村卫生信息互联互通。
  (二)卫生与健康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卫生体制,形成以国家的医疗、预防保健、医学科教等机构为主体,社会团体、外资及个人共同办医的多元化医疗新格局,使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机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农村级卫生网络建设,合理确定农村卫生机构的规模与布局,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量力、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类农民健康保健制度和办法。
  3.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疾病谱变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一是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医疗机构的宏观布局和功能定位;二是加速发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院和临终关怀等中间型医疗服务和缺医少药地区的医疗机构;四是大力加强中医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4.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保健工作放到优先地位。加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机构建设,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继续抓好霍乱、肝炎等传染病的防治,加强对已基本消灭疾病的监测,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蔓延势头。积极推广和完善妇幼保健和计划免疫的补偿机制,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系统管理。加强食物卫生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和食物卫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环境公害防护技术研究开发和公害监测。
  5.努力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的网络建设;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和宣传、咨询服务。继续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公共卫生。推进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6.建立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完善卫生监督执行的技术保障体系,全面强化卫生综合执法。

  三、教育与就业
  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发展迅速,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公办民办结合的办学格局,人力资源使用取得较大成绩,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逐渐形成。但是,我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8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专业人员数量少,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高素质劳动力严重短缺,人才分布与结构不尽合理;新生劳动力将持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大量转移,城镇失业职工还在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进入,对就业形成巨大压力,对浙江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教育与就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1.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到2005年,基本实现高标准“普九”,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0%以上;全省职工全员培训率达到45%,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达到25%,全省专业人才达到200万人左右,到2010年,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5%以上;研究生占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0%以上。到2020年,教育能力大大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全省职工全员培训率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70%和50%,全省专业人才达到300万人左右。到205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就业与人力资源使用
  到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力争控制在5%左右;基本形成合理的就业结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5%左右;初步建立全省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基本实现市场就业;建立劳动就业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实现就业的法制化管理。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社会提供服务”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筹管理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
  (二)教育与就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加快建设和完善公民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努力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基础教育办学体制,重点加强高中办学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省”,发挥先进文化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完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系,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和城区示范性骨干技术学校,提高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继续教育应向多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探索建立一个能主动应变的、能响应创新潮流的“教育+培训”的体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一批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培养一批研究开发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2.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岗位,满足充分就业的需要。大力发展吸纳劳动能力强的第三产业以及技术层次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加强农村经济的综合开发,扩大农村劳动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采取多种就业形式和手段,广辟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
  3.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建立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和全省劳动力市场网络,建立人力资源的供求信息系统,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运作,统一管理。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搞好各项配套改革,促进入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4.加强劳动就业的法制建设。加强劳动就业立法,使劳动力市场有法可依。做好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的衔接,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能。加强劳动执法的监督检查,建立劳动就业的法律帮助制度,对劳动者提供法律帮助,以保证劳动者就业权利的真正实现。

  四、住宅建设
  建国以来我省住宅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改革开放以后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居全国前列,同时住宅质量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成套率已达到7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规模缩小、家庭户数增多,住宅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30年左右,城乡住宅标准也将持续提高。住宅建设占用耕地,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实心黏土砖生产大量破坏耕地,毁坏山体植被,污染生态环境。农村“空心村”、废弃房屋没得到改造,新住宅又占用大量耕地。农村居民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日益增多,未能有效处理。住宅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加剧。
  (一)住宅建设的目标
  到2005年,完成省市级城乡住宅建设总体规划,突破绿色建材生产的关键技术,初步形成绿色建材生产、认证和使用体系,初步建立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化、资源化管理和循环利用网络系统和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建立起规范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的住宅金融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流通与管理的法规体系、质量监理体系。建设一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住宅建设和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95%以上家庭拥有一套功能满足需要的住房。到2010年,完成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普及绿色建材生产技术,普遍使用绿色建材,50%的住宅符合国家康居工程标准,住宅建设和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经验在60%的地区得到推广。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生态住区占30%以上,小区智能化水平达到50%以上,住区社会化服务达到80%以上。到2050年,全省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居住水平。住区完全实现社会化服务,住宅功能、设施、结构更适应可持续性,更反映以人为本的特征。
  (二)住宅建设行动计划
  1.科学地搞好城市化进程中全省城乡住宅需求预测,从人密、地少、户多的实际出发,制定区域性的住宅建设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城乡住宅建设用地和住宅建设标准;改革住宅用地使用机制和办法,加快旧区改造;建设节地、节水、节能、智能化的生态居住小区。
  2.加快发展和使用节地、节能、无污染,能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新型建筑材料、特别是墙体材料。合理地、有计划地开采沙石料,保护山林植被、河道和景观。
  3.提倡多功能、集约化使用住宅用地。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制定合理的城乡住宅小区容积率和绿地率标准。充分利用城市和住宅小区的边角地和屋顶空间开发绿地。储备耕地资源,减缓城市和住宅建设与保护耕地资源的矛盾,提高耕地战略资源的安全程度。
  4.加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住宅建设和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建设及推广工作。积极实行国家康居工程标准,鼓励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用于住宅建设和屋内装饰。建立并逐步完善城乡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化、资源化管理和循环利用网络系统和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实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社会化、生态化。
  5.进一步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建立适应不同收入家庭支付能力的住房供应体系,运作规范、功能完善的住房市场流通体系和符合实际的住房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并全面放开二、三级市场,实行全省房改房、安居房、集资建房的全面上市,推动住宅产业化、市场化。建立适合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种类型的房地产有形市场。允许外地人购房入户,促进住宅的流通和消费,提高住宅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浙江是全国第二位进入老年型社会的省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消失,以子女供养为主的家庭养老状况开始改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患病率较高,带病期较长,医疗和护理费用逐年提高;老年人消费的特殊性以及参与社会活动和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
  (一)发展养老保障的目标
  到2005年,使城镇所有应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人口获得保障;使农村50%应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人口获得基本养老保障。到2010年,使农村70%应享受基本养老保障的人口获得基本的养老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公益设施形成政府扶持、民办公助、法人管理的局面,基本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使所有的城乡人口都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到205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计划
  1.建立老龄化社会政策体系,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投入。
  2.以居家养老为主,发展多种养老方式和保障机制。积极创建居家养老所需的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兴办托老所、敬老院、老人公寓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事业,以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健康老人为病残老人提供服务的方式,创建老年群体自我服务体系,实现“自我养老”的新模式,
  3.重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4.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
  5.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减轻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负担。

  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减轻政府压力、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条件。我省社会保障事业已取得显著进展,城镇职工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失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兼有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双重功能的机制。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形成。但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仍处在低水平、不完善阶段。
  (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目标
  到2005年,全省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应享受人口的比例达到50%左右;所有城镇人口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制度,50%的农村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使城镇所有应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人口获得保障,使农村50%应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人口获得基本养老保障。到2020年,全省享受社会保障人口占应享受人口的比例达到90%以上;80%的农村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所有的农村人口都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到2050年,全省实现全面基本医疗保障。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行动计划
  1.积极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提高保障水平。在企业破产、兼并、拍卖时,划出部分国有资产作为解决职工养老、失业等问题所需的资金。对高消费领域开征社会保障基金调节基金,加强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征收力度,将其中部分用于社会保障。逐步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和扩大保险的覆盖面。确定财政投入的社会保障资金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例,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与财政支出同步增长的机制。发行社会保障福利彩票。合理利用外资,缓解社会保障资金困难。
  2.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逐步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运营、给付的良性循环机制。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宏观调控系统。建立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并把重要指标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建立新型的、配套的社会保障法规,依法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和管理。在国家税法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在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两大险种中开征社会保障税。制定相关政策,培育、规范商业保险活动,使之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
  5.积极探索和建立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加快脱贫步伐,消除贫困现象
  80年代以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贫困县全部按期脱贫,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是,我省巩固脱贫成果、消除贫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省现有6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浙西南的深山、半深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扩大。已脱贫农户也很不稳定,返贫率比较高。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巩固脱贫、消除贫困的目标
  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城市化的推进,加快下山脱贫和异地脱贫,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到2002年,实现贫困乡镇基本脱贫。到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村,贫困地区在巩固温饱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20年,欠发达地区全面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接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
  (二)推进综合开发,消除贫困现象的行动计划
  1.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强贫困地区交通、电力、通信、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出贫困乡村公路和通信建设,强化贫困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在中上游地区,要进一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加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加强科技、教育,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尽快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增加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补助。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的学生,全面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
  3.强化生态环境建设。要注重在河流源头地区、大中型水库周边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加大封山育林和营林、护林力度,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积极开展山、水、田、林、路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搞好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专项资金,优先满足上游地区、源头地区、贫困地区及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
  4.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效益农业为方向,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林果、高山蔬菜、药材、畜禽、水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效益高、污染少的工业生产,走符合山区实际的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
  5.进一步加大下山脱贫、异地脱贫的力度,减轻生态脆弱地区的开发强度,使人口分布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积极鼓励和组织贫困农民走出山门,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结合全省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调整贫困地区生产力布局。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鼓励贫困人口从生活生产条件恶劣的地区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城镇、扶贫开发区或其他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并优先解决移民的生活和居住用地。
  6.集中力量加快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扶贫力度,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进一步完善结对挂钩帮扶工作,确保完成扶贫攻坚计划的各项任务。


第六章 城市化与地区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推进城市化进程,强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浙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推进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我省小城镇迅猛崛起,200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8%(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但是,我省城市化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大中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县域中心镇的地位也不突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供水紧张、防洪标准低,景观环境受损严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多,严重制约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强化省域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完善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接近60%。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市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基本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基本形成结构和布局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经济圈。到202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城市化程度达到70%。到2050年,全省城市化高度发达,城镇体系完善,城乡实现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城市化的行动计划
  1.科学构建大中小城市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进一步突出省域中心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龙头地位,把杭、宁、温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性功能、跨省域影响力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心城市。加快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建设。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中小城市,着力扶持县城和中心镇,促进小城镇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使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得到优化配置。
  2.坚持统一规划,共建共享,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网络、完善的水电气热供应系统、可靠安全的防灾减灾系统、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推广节水节能技术和设施。
  3.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建设生态城市。城市化过程也是整治国土、美化环境的过程。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把城市化与建设“绿色浙江”结合起来,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4.强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改革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户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以及规划和资源配置一体化,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市转移。突出城市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在进一步发挥大城市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以城带乡,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发展。
  5.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集聚机制和政策环境。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户籍制度;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增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控能力,建立合理用地、集约用地新机制;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配套出台城乡协调的就业、入学和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积极、稳妥的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城市建设多元筹资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有重点的财政扶持政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法制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

  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层次的提高,以及交通大动脉的构建,生产要素加速向有利区位集聚,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统筹考虑区域生产力布局,协调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地区协调发展总体目标
  浙江省地区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突出城市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强化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引导和鼓励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注重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增强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功能,并形成相应的城市经济圈。在继续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中心镇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要素向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三大经济带集聚。积极向山区和海洋两大区域拓展,进一步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强化区域特色优势,促进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二)地区协调发展行动计划
  1.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经济圈建设,强化现代城市功能,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创建全国卫生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使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2.培育和发展三大城镇、产业集聚带,推进全省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城市为中心,交通干线为通道,积极培育和发展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三大城镇、产业集聚带,实施点轴线发展战略,带动全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要尽快建成甬台温、金温、杭金衢、杭宁高速公路,尽早消除人口、产业集聚的人为障碍,强化沿线大中小城市功能,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引导企业和人口向城镇和特色工业园区集聚,进一步增强区域特色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3.积极发展山区生态经济,建立生态屏障。强化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优先建设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标准农田工程、生态农业示范县工程等。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引导山区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4.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充分发挥沿海的区位条件和“港、渔、景、油”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尽快形成以港口海运业为先导、海洋渔业为基础、海洋工业为支柱、海洋旅游业为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遵循“依托大陆、加强沿海、延伸海岛、提高共享”的原则,加快沿海和主要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洋开发的投资环境,促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实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5.制订政策,建立健全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采取适当倾斜的财政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山区经济发展的力度。其次要加大对省际边界和山区中心城市的培育力度,在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增加欠发达地区大型社会事业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的补助,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三是尽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和专项资金。


第七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我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点领域。
  一、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浙江水资源总量为9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722亿立方米,地下水123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4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雨旱季节性明显,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影响地表径流的利用率。地区分布与人口、耕地和经济布局也不相匹配,人口稠密的平原与滨海地区水资源短缺显得较为严重,使浙江面临水资源阶段性过量和不足的双重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一)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目标
  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控制水污染,加强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日益增长和提高的需求。到2020年,新增蓄水量100亿立方米,提高全省灌溉保证程度,发展节水工程灌溉面积126.67万公顷,薄露灌溉面积105.33万公顷。
  (二)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1.编制并实施全省水资源的中长期供求计划,依法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流域管理协调委员会,统一制定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逐步实施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通过立法合理地调控地区间的水量分配,处理好各方面的水事关系。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实施人工回灌,制止地面沉降。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
  2.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方针,加快城镇供水水源和设施建设。制定各行业的用水标准定额,实行用水定额供应计划。推动工矿企业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处理后回用等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示范行业和城市,开展污水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鼓励城镇给水公用事业企业化经营。
  3.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逐步压缩耗水量大、经济效益低的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节水、喷微灌和薄露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4.采取经济、行政和环保技术等综合措施,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环境的保护。
  5.加强节约用水宣传,选择正确的水资源消费模式,优化水资源的消费配置,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优用。采取有力措施推广使用各种节水设备和设施,推动公众参与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活动。
  6.建设珊溪、滩坑、分水江和楠溪江水利枢纽,水涛庄、白溪等水库,以及富春江引水工程、舟山大陆引水工程。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疏浚,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增强水资源的供给保障能力。

  二、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浙江省土地资源面临的形势,一是总量少,人均占有土地不到0.23公顷,未及全国人均水平的30%;二是耕地缺,人均占有耕地仅0.036公顷,耕地后备资源贫乏;三是建设用地紧张,全省建设用地年总需求量超过1.33万公顷,建设用地的保证程度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一)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目标
  本着“既要吃饭、又要建设”、“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原则,加强土地资源宏观管理,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的规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到2005年,耕地保有面积204.4万公顷;到2020年,耕地总面积保持在200万公顷。
  (二)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1.严格实施土地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土地管理。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本省的配套法规。加强土地资源宏观管理,认真完善和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完善土地整理政策。合理开发“四荒”,扩大造地基金规模,加快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2.进一步合理调配城镇、乡村的建设用地规模。根据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制定城镇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和乡村建设用地,盘活城镇存量土地,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农村居民点的统一规划与建设,适度合并自然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楼房化、集中化发展,盘活农村宅基地,消灭空心村。
  3.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法规和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4,建立各级政府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籍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土地管理的现代化。

  三、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4.24万平方公里,连同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总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全省共有可建港岸线400多公里,其中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岸线290多公里。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在205万吨以上,海洋生物资源1700多种。东海陆架油气资源理论蕴藏量约200亿吨。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潮间带滩涂2890平方公里。海洋空间、海底矿产和海洋能等资源也相当丰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省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但受长江和陆域入海污染物、港口和船舶石油类污染的影响,我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目前近岸海域水质只能维持在二类水标准,部分港湾水质已难以维持三类水标准,赤潮频繁发生,某些典型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洋生物资源问题严峻。
  (一)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目标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以保护近海海域水质为重点,控制和治理海洋污染。严格控制陆域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扭转近海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确保重点河口、港湾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溢油、赤潮等灾害减少,海洋生物资源逐步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在海洋开发中得到有效保护和协调发展。到2020年,建成较为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沿海省份的前列,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经济大省。
  (二)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1.完善海洋管理法规,坚持依法管理海洋。强化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建立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2.合理开发海洋优势资源,加快形成海洋产业组合优势。充分发挥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和临港工业;调整海洋渔业结构,主攻水产养殖,调整海洋捕捞,拓展水产品加工,提高海洋渔业经济效益,保护近海渔业资源;优先发展海洋旅游业;积极开发利用东海油气资源,并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扶持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新兴海洋产业,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海洋产业组合优势。
  3.理顺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加强海洋陆源污染物的防治,规定各类排污入海口可接收的排放水平。划定海上倾废区,加强海上倾废环境管理。加强溢油防护设施配套建设和溢油紧急处理手段建设。建立和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全面监测近海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4.严格执行休渔期、禁渔区制度,改变海洋渔业作业方式,建立海洋生物特别保护区,使海洋渔业资源尽快得到更新恢复,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5.开展海洋开发“蓝色工程”示范区建设,形成水产养殖、海洋旅游、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工程等多种示范工程。

  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浙江拥有林业用地面积654.79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553.92万公顷。现有人工林保存面积105多万公顷,1840公里的大陆沿海基干林带基本合拢,有16个森林型自然保护区,57个森林公园,全省森林覆盖率59.42%,居全国前列。但人均林木蓄积量只有3.1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3;林分质量差,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林资源锐减,可供采伐的资源量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局部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目标
  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和保护,促进林业资源的稳定增长。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力度,明显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林业资源的加工利用综合开发水平,带动效益林业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200万公顷生态公益林,全省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2%以上,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林业产品需求和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的要求。到21世纪中叶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65%,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1.制定和完善林业法规,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林业部门的职能,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制定符合林业特点的经济政策,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建设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和全省森林监测系统。
  2.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实行森林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及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转让。逐步推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强化森林资源资产经营。
  3.加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工程。重点建设水系源头地区和大中型水库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网体系。

  五、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我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固体矿产11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8种,其中的叶蜡石、明矾石、萤石、伊利石、硅藻土、沸石等非金属矿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全省现有矿山7665万余个,年产矿石2.44亿吨,矿产品产值39亿元。但采矿企业处于“小、散、差、低”状况,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少数矿山采富弃贫、滥采乱挖等破坏性开采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资源浪费严重。采矿造成的矿山生态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一)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逐步推行矿业权资产化管理,全面推行矿业权有偿使用和矿业权市场建设,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到2020年,把我省建成国内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和最大的硅藻土、叶蜡石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二)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1.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体系,加强矿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力度,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走集约化的路子。深化矿产资源开发体制改革,促进投资多元化。
  2.按照矿产资源所有权与探矿权、采矿权分离的原则,建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工作。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加强采矿技术与矿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推进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3.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强对矿山“三废”的治理,搞好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

  六、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浙江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4个,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总面积的3%。2000年全省旅游收入430亿元,接待国内、国外游客5870万人次和113万人次,初步呈现出旅游大省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违反规划的现象屡有发生,对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形成冲击。风景名胜区的点、线、面设置不够科学,总体效益不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一)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风景旅游资源,加强风景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环境。至2010年,建成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旅游大省,旅游产业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建成发达的生态旅游系统,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面积达到5200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5%以上。
  (二)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行动计划
  1.依法加强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及我省的配套法规,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风景旅游资源保护放在首位,防止自然风景人工化,风景名胜区城市化,实现风景旅游资源永续利用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组织编制并实施全省风景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按规划对各类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组织合理的旅游网络和旅游线路,开辟生态旅游区。
  3.与保护自然风光有机结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舒适、优美和方便的条件。根据风景旅游资源的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接待规模,优先发展生态旅游,防止风景旅游资源的退化和破坏。

  七、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省适宜的亚热带气候、复杂的地貌地形、辽阔的海洋和充沛的水网,使得生物多样性既丰富而又独具特色。全省有维管植物38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400余种;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类野生动物666种,其中鸟类414种;海洋生物资源1700多种,其中贝藻类600余种。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伯乐树和夏蜡梅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黄腹角雉、梅花鹿、扬子鳄等20多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河麂、黑脸琵鹭、黑熊、猕猴、穿山甲等100多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南麂列岛有30余种贝藻尚未在我国其他沿海区域发现,被誉为“贝藻王国”。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省已建立了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9处(面积13.22万公顷),森林公园57个(面积26.7万公顷)。临安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和平阳南麂岛海洋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但是与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相比,我省在保护规模、保护类型和管理力量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濒危物种增加到785个,约占目前物种总数的17%;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黄鱼、带鱼、墨鱼、鲳鱼等传统经济鱼类面临衰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维护各类生态系统,做好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与保护。在国际交往和经济交流中,保证我国珍稀物种和基因资源的安全。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使物种的生存和繁育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到2010年,新建自然保护区8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有利于物种保护区域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2020年前再新建自然保护区5处;到2050年前后,确保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2%以上,人与生物圈和谐相处,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1.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认真贯彻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及与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重新制订《浙江省自然保护区条例》。
  2.建立类型齐全、布局合理、面积适宜、建设和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全省自然保护区网。加快实施《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在继续新建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加大对临安天目山、平阳南麂岛、凤阳山——百山祖、定海五峙山鸟岛等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
  3.积极推广应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技术。通过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积极开发和应用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开展生物区系的调查和规划,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经验。
  4.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多渠道筹措生物多样性建设专项资金。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外民间团体对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援助。
  5.建立和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要完善机构,明确职责,落实经费,并在各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协作。同时,要发挥野生动物保护、动物园、植物园等行业协会以及其他非政府民间组织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八章 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把环境问题纳入到发展计划和政策中,彻底改变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积极推行污染治理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加大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和其他排污处理费征收力度,使污染治理设施达到保本微利运行,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和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
  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在工业集中的城市和地区污染仍有所发展,污染类型主要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型污染。尘类污染在一些城市尤为突出,二氧化硫大量排放所造成的酸雨危害严重。由于城市中交通运输量和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部分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超过了二氧化硫,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目标
  到2010年,二氧化硫、TSP和降尘的年平均值有较大下降,氮氧化物污染和酸雨加剧趋势被遏制,总体空气环境质量好于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到2020年,基本解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类污染问题,大部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和接近国家一级标准。酸雨问题明显减轻,全省汽车尾气基本达标排放。到2050年,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本解决酸雨问题。空气质量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消除结构型污染。电力行业是我省二氧化硫排放大户,要加大现有企业治理力度,新建火电、热电企业必须按规定严格实施脱硫措施。对水泥、砖瓦、陶瓷等建材行业,要实行总量控制和“上大改小汰劣”,淘汰落后的普立窑和小规模机立窑,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应重点防治有毒工艺废气,对不达标的重点污染企业要限期治理达标。
  2.严格执行《浙江省“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综合防治规划》,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强化燃煤设备的用煤管理,大力推广使用低硫煤、洁净煤,加紧推广适合省情的燃煤脱硫技术,积极调整燃煤和矿物燃料转向二次能源的比重。
  3.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技术,继续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制定我省的节能规划和政策,加强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加快风机与水泵节电改造、工业炉窑和水泥行业的节能环保改造,建立节能示范工程。
  4.严格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和完善地方性燃油机动车污染控制法规,规定全省一律使用无铅汽油,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及电动车辆。在杭州等大城市建设轨道交通,鼓励市民优先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发展城市交通外环系统,实施城市中心区和道路两侧的增绿添绿工程,美化城市环境、减轻道路扬尘污染。

  二、水污染综合治理
  全省江河干流水质基本良好,但部分支流和流经城镇的局部河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运河和平原河网的水污染严重。许多城镇水源供给紧张,全省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城市水厂水源遭到超标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全省地下水水质良好,基本未受污染,但杭嘉湖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已造成局部地面沉降。我省近岸海域污染较重,大部分未能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部分海域赤潮多发。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乡镇工业排污比重的上升又加大了水污染控制的难度,水环境发展态势堪忧,必须有效地控制水污染,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污染综合治理目标
  到2010年,工业废水稳定,全面达标排放,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八大水系干流省控断面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好于三类标准的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杭嘉湖、甬萧绍、温黄、温瑞平原河网的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在30%以上;西湖、鉴湖、东钱湖、南湖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在70%以上;京杭运河(浙江段)水质全面达到Ⅳ类;新安江等水库水质好于Ⅱ类标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基本稳定并趋向好转;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到2020年,我省八大水系干流、主要湖泊、港湾和近海水质明显好转,水质功能达标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初步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海洋生态环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水环境质量全面得到明显改善。到2050年,八大水系干流、支流,城市内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水质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城乡生活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实现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水污染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1.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大力开展区域水环境容量研究,按照区域、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严格审批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逐步实施流域总量控制,重点保护水源地与重要水源不受污染,有效促进流域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2.继续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在确保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入开展达标企业的环保长效管理,实施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小煤矿、小电镀、小制革等“十五小”企业的关停并转,从根本上消除结构性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管理的转变,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模式。
  3.加强流域和河网水环境综合整治。继续贯彻和实施《杭嘉湖地区水污染防治规划》,抓好温黄平原、温瑞平原、甬萧绍平原河网和钱塘江水系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体达到功能区的要求。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对河道定期进行疏浚,清除污泥,以消除河床淤泥对河水造成的二次污染。重点整治京杭运河(浙江段),使运河水质能满足交通、旅游、水利等多方面的需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生活污水截流,减少生活污水直排河湖。
  4.加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制定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对饮用水实行严格管理。在建成141个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再建成绍兴汤浦水库、舟山市、丽水市等29个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
  5.加强污染控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流域排污总量与流域水环境关系,加强造纸、化工、制革、印染等行业废水治理技术及各种节水措施和节水技术的研究开发。

  三、噪声治理与控制
  我省城市环境噪声源中,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两类占总噪声源的三分之二以上。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噪声问题进一步突出,新建高速公路、高架路和铁路又使新的噪声污染增多。某些城市的功能分区不甚合理,加之建筑施工噪声和餐饮业、娱乐业等噪声的影响,对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我省城市的声环境形势严峻,加强噪声控制势在必行。
  (一)噪声治理与控制目标
  到2005年,全省基本扭转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恶化的状况,城市和地区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住区噪声达标率达到100%。其他功能区定点噪声达标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到2010年,全省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明显好转,功能区定点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所有地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
  (二)噪声治理与控制行动计划
  1.加强区域环境噪声的综合整治,采取登记许可、目标管理、定量考核等办法,切实将噪声污染防治纳入新老八项制度的环境管理中去。在进一步改善环境噪声监测手段的基础上,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2.加强工业企业噪声治理,积极推广低噪声生产工艺。对于布局不合理、扰民严重、一时难以治理的工业企业,应实行关、停、并、转。
  3.加强城市交通的噪声防治。我省城市市区所有路段都实行喇叭禁鸣。对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高架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桥等交通设施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应有防治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条例。

  四、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与管理
  我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到2000年我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已达1386万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79.3%,累计堆存量为4132万吨(工业)。90年代以来,我省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工业固体废物仍简单填埋和堆存,有些甚至直接倒入江河湖海,已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因工业固体废物引发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一)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与管理目标
  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危险废物实现零排放。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步入良性循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到2050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全面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二)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与管理行动计划
  1.将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纳入法制化轨道。尽快建立适合我省的《固体废物防治条例》和《危险废物防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控制和管理。
  2.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要建立固体废物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资源回收系统,扶持综合利用行业,使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向产业化转变。强化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防止境外污染引入。
  3.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技术、资源化技术和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提高我省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五、放射性废物环境管理
  我省放射性废物主要来自核能开发领域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核技术应用领域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历年来我省各地已存贮了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废物和相当数量的废物放射源。目前我省伴生矿废物再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部门的放射性废物没有进行分类处理,至今尚未建立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
  (一)放射性废物环境管理目标
  建设我省专用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解决分散性存贮的潜伏性危险。建立及完善我省放射性废物暂存的监督、监测管理系统,促进放射性安全废物的安全、无害化管理。
  (二)放射性废物环境管理行动计划
  1.按我国“辐射防护标准”及国家环保局《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加快制定《浙江省放射性废物管理条例》,加大管理力度。
  2.尽快建设我省专用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以处置我省秦山核电站、衢州铀矿、医疗部门等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各地暂存的放射性废物。以确保核设施安全运行为重点,加强核设施的监督管理与核应急系统的建设。
  3.积极开展电磁辐射污染源的防治工作,加强电磁辐射的环境管理。
  4.高度重视伴生放射性矿物开采和应用给环境产生的影响,建立严格的伴生放射性矿物开采和应用的环境管理制度。

  六、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
  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是生产、使用和销售有毒化学品的主要行业。我省有毒有害化学品中毒死亡和环境事故时有发生。目前我省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的有毒化学品管理部门,只在部分行业建立了一些分散的行业管理机构,与有毒化学品无害环境管理目标不相适应。
  (一)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目标
  在化学物质的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取得显著效果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污染管理和治理向风险管理转化与过渡。最终在全省实行化学品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二)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行动计划
  1.健全和完善加强《有毒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将工业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商业化学品等纳入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通过对化学品生产、贸易、运输、贮存、废弃和处理处置等环节的登记、风险评价和许可证发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减少剧毒、高毒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加强有毒化学品代用品的研究开发工作,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控制和减少有毒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

  七、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2000年全省城镇已有54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高,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农村生活垃圾基本上未经无害化处理。目前我省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垃圾处理经费筹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目标
  在认真开展垃圾减量化的同时,到200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其中设市城市为90%,县城为60%,建制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0%;开展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全省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其中设市城市为98%,县城为80%,建制镇为4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有突破性进展。到2050年,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大部分实现资源化利用。
  (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行动计划
  1.制定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计划。把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结合起来,科学地选择垃圾最终处置方案,确定分期实施的目标,实行定期定质定量考核。
  2.培育生活垃圾处置的市场机制。向全社会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政府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兴建一批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场,鼓励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对于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原料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3.搞好垃圾的袋装收集、分类收集。鼓励使用垃圾有机肥,鼓励净菜上市,进一步提高燃气普及率和开发高效率电炊具,提倡使用宜降解的包装材料和宜再生利用的易耗物品。大力加强生活垃圾治理的科研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垃圾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处理样板工程,发挥示范作用。


第九章 国土整治与防灾减灾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多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台风活动频繁。全省陆地以丘陵山地为主,断裂构造多,岩体完整性差,河流大多源短流急,调蓄能力差,极易发生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水土流失。沿海地区常遭遇洪水、暴潮、巨浪并发的特大灾害。工程建设中,破坏地质环境造成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时有发生,某些地区已构成相当的危害。另外,不恰当的滩涂围垦和海岸工程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搞好国土整治和减灾防灾工作,加强防洪御潮、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防洪御潮
  全省大陆海岸线长达2253公里,拥有重要海塘1027公里,涉及沿海30多个县(市、区)的1600多万人口。自1950年以来,浙江遭受风暴潮灾害170多次,其中特大风暴潮灾害7次,总经济损失超过全国的一半。灾害损失从80年代初的每年几千万元、几亿元上升到90年代的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九五”时期我省开始大规模的高标准海塘建设,有效地抵御台风暴潮的能力。但全省70个县城以上城市中,目前整体抗灾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的只有30%,10-20年一遇的占40%,10年一遇以下的占30%,部分城市新区、开发区仍处在不设防状态。全省主要江河干流堤防防洪能力一般在5-10年一遇左右。若不采取减灾工程措施,一旦遇到大洪水,将造成严重损失。
  (一)防洪御潮建设目标
  到2005年,建成一千公里50-100年一遇的高标准海塘,钱塘江河口两岸堤塘建成百年一遇标准,干堤堤防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其他堤防20年一遇标准,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建设高标准城市防洪体系,县城达到50年一遇标准,重要城市达到百年一遇以上标准。到2010年,全省海塘要再提高一级标准,基本消除风暴潮危害,特大城市、大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中等城市达100年一遇标准。
  (二)防洪御潮行动计划
  1.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沿海防洪御潮工程体系、高标准城市防洪工程体系、钱塘江干堤等主要江河堤防工程体系以及上游拦蓄工程体系。
  2.全面实施并按期完成杭嘉湖“太湖治理工程”建设,在建成6项骨干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整治圩区和改造配套排涝设施。
  3.建设和完善对暴雨、洪涝、台风、海潮等灾害和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建立防灾救灾的应急体系,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4.建立抗灾保障体系和救灾预备金制度。主要包括拦洪工程补偿金、滞洪区赔偿金和洪泛区保险金等。制定灾害保险地方性法规,在灾区推行洪涝灾害保险,增强灾区开发的风险意识,限制灾害损失的不合理增长,减轻政府洪灾救济负担。

  二、水土流失治理
  2000年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62万平方公里(普查数),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15.9%,其中中度以上占32.2%。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坡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造成中下游地区水库、河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缩短通航里程。
  (一)水土流失治理目标
  到2005年,基本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人为活动所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其中改造坡耕地面积930平方公里,现有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要抓紧退耕还林还草。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其中改造坡耕地面积1600平方公里)。到202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钱塘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治理,瓯江流域上游的水土流失也基本得到治理。到2050年,全省可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全部得到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二)水土流失治理行动计划
  1.坚持预防为主、治管并重、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2.实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
  3.进一步退耕还林,大力改造坡耕地。合理配置坡面截水沟、蓄水沟、排水系统等小型蓄排水工程。通过封育治理或人工种植,发展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4.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制度,坚持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依法查处违法案件,依法足额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三、地质灾害防治
  浙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同时,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由于相应的防治措施不足,加重或人为诱发了大量地质灾害,使地质灾害成为我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建立全省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实施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到2020年,我省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二)地质灾害防治行动计划
  1.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组织精干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详细勘察和综合治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多渠道筹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费用。
  2.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制定防灾规划。对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实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和紧急救援体系,完善各项救灾应急措施,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4.加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增加社会公众对地质灾害的了解,提高全民防灾意识,避免人为诱发地质灾害。

  四、气象灾害防御
  浙江是我国气象灾害种类最多、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以来,浙江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有80%是气象灾害引发所致,90年代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1%,最多年份超过7%,平均每年受灾农田面积超过93.33万公顷,受灾人口数以千万计。气象灾害既是浙江自然灾害之首,也是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农业病虫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气象灾害、海洋气象灾害,以及雷电和浓雾灾害的防御也不容忽视。
  (一)气象灾害防御目标
  到2010年,建成以中心城市、主要流域和重要港口为核心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及预报预警系统,基本形成新一代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省、邻省联防、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及预报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新一代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
  (二)气象灾害防御行动计划
  1.加快中尺度气象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建设。在国家基本气象探测系统的基础上,以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VHF风廓线仪、闪电定位仪、能见度探测仪以及海上强风站等的建设为重点,合理布局浙江中尺度气象灾害性天气监测网、海洋气象观测网以及重要交通通道雾害监测网,提高浙江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2.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技术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向定时、定点、定量预报预警转移,重点突破重大灾害性天气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技术,努力提高浙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3.抓紧建设新一代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城市气象、海洋气象和交通气象等专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完成浙江新一代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浙江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4.加快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和管理体系,以发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雾技术为重点,加大力度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业务试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为浙江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能力。

  五、生态环境建设
  长期以来,浙江人民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森林植被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自然灾害频发,濒危物种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一)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到2010年,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到2020年,初步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生态环境系统,力争使全省生态环境适应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到2050年,全省基本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八大水系、城市内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水质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全省可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全部得到有效整治,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全省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生态环境建设行动计划
  1.认真组织实施《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设“浙江秀美山川”。制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坚持不懈地按照规划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浙东北水网平原地区,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区林网建设,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浙中丘陵盆地,重点是封山育林、绿化荒山,采用生物、工程等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浙西山地丘陵地区,要加强封山育林,禁止滥垦乱伐、陡坡开荒,25度以上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浙东南沿海港湾平原地区,重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设高标准海塘、沿海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浙东海洋岛屿地区,重点是加强海岸防护工程和海岛防护林体系建设,减轻台风暴潮危害。
  3.推进生态环境重点县建设,优先实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近期要抓好31个重点县(市)和下列重点工程项目:(1)生态林建设工程;(2)退耕还林和坡耕地治理工程;(3)水土流失治理工程;(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5)红黄壤综合治理工程;(6)生态试点示范工程;(7)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8)主要河道整治和骨干水利工程;(9)清洁能源工程;(10)乡镇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11)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工程。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重点包括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体系、科学技术支持能力、可持续发展决策管理、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等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
  我省自80年代起陆续出台了一批有关防治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倡导扶贫助残、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在计划生育、科技教育、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建立了不少地方性法规规章,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作用。但浙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还未形成一个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也不够系统完善,不少亟需的立法项目尚未出台,现有法规存有一些交叉、遗漏与矛盾,一些滞后于形势的法规未能及时进行清理与修订。
  (一)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制体系建设目标
  在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指导下,以国家政策和部门政策为基础,结合浙江自身特点,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分阶段地构筑起完整、系统的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法律规章体系和政策体系,形成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执法能力和管理机制。
  (二)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1.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人口政策、资源政策和环境政策,逐步形成完善配套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2.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把可持续发展内容和相关指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计划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3.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法规近期框架。加强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立法研究,完善人口立法和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制订可持续发展法规近期立法计划,修改制定计划生育、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的管理法规,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加快制定保护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促进节地节水的法规,资源的有偿使用和产权转让管理的法规。制定环境监理办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孤寡残疾救助、贫困人口救助等方面法规
  4,建立可持续发展法规实施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检查。政府强化行政监督,人大加强法制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和监督职能。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工作。

  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能力建设
  在国家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已将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但从总体来看,可持续发展决策研究咨询工作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还未起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协调能力较差。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管理能力。
  (一)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能力建设目标
  至2020年左右,建立起以政府职能为中心,以咨询评估、信息服务、资金筹措、执法监督等体系为支撑的,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引导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服务监督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系统。
  (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1.将“浙江省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更名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充实力量,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承担统筹安排、管理、协调全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各市、县(市)政府应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建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策管理机构,负责本区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组织、管理工作。
  2.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方式的创新,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引导及综合协调能力,彻底解决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3.建立浙江省可持续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浙江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优先领域、政策法律、资金筹措、国际合作等重大问题决策咨询,加强对浙江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科学地监测、分析和评估全省可持续发展状态和县(市)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展情况。建立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对于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程,在付诸实施之前进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估论证,防范区域不可持续发展因素的产生。
  5.建立可持续发展决策管理信息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分析全省各地可持续发展行动信息、不可持续发展因素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动态,并建立适用、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数据库,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可持续发展信息服务。
  6.建立可持续发展资金筹措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专项资金,吸纳社会、民众、国际合作等多渠道资金,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资金,形成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长期稳定地促进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开展。将《可持续发展纲要》纳入各级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强财政预算对优先项目的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
  7.建立可持续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列入各部门、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员的任期责任制,实行年度考核。
  8.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科学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就是绿色科学的发展能力和绿色技术的创新能力。在“科教兴省”战略指导下,我省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社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企业科技进步机制逐步健全,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直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得到了加强,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七位。但是,目前我省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大都处在初始阶段,科技能力仍不适应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科技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直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开发活动比重较小,技术成果不多。因此,需要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建设,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技支持能力,努力建成科技强省。
  (一)科技支持能力建设目标
  建立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中介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社会进步的引导力,对节约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的支持力,不断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建成科技强省。
  (二)科技支持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1.增强企业科技实力,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企业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和对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强第三产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快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2.继续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瞄准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围绕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增强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后劲。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防灾减灾、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等可持续发展重要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和重大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并确定实施一批科技示范工程。
  4.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扶持与科技人员自主创业相结合,促进科技中介、科技信息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建立促进科技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09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