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26 生效日期: 2003-04-26
发布部门: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穗府办[2003]13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中央、省属驻穗单位,驻穗部队:
  为在全市普及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群众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能力,夺取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战役的胜利,现将市卫生局编制的《广州市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将指引送到各单位、千家万户和各种公共场所。
  对有关单位具体要求如下:
  一、市卫生局编印以下工作指引,并发放到社区、学校、农村、医院、机团、事业单位等:
  (一)《广州市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汇编》小册子12万本。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宣传折页1万份。
  (三)《农村地区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宣传折页60万份;宣传挂图2万张。
  (四)《社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公共场所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宣传挂图各1万张。

  二、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印发《个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家庭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宣传折页给社区、学校、农村、医院、机团、事业单位等。

  三、市经委、市外经贸局、市商业局印制《企业(工厂)、事业单位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宣传折页,并发放到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区属企事业单位由区政府印发。

  四、市交委印发《公共交通工具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五、市地铁总公司印发《地铁交通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宣传挂图或拆页。

  六、市公安局印发《羁留场所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指引》宣传折页1万张。

  七、市卫生局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逗留场所的消毒指引》和《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目    录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二、个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三、家庭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四、社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五、医院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工作指引
六、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七、公共场所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八、农村地区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九、企业(工厂)、事业单位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十、公共交通工具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十一、地铁交通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十二、羁留场所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指引
十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逗留场所的消毒指引
十四、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以沙斯病毒(SARSVirus)引起的、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
  一、流行病学史
  (一)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二)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病人的城市。
  二、症状与体征
  起病急,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四、胸部X线检查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五、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一、二、三条或二、三、四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第一条第(一)项、第二、四条及以上,或第一条第(二)项、第二、三、四条或第一条第(二)项、第二、四、五条。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个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一、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减轻压力,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最好不吸烟;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定期进行身体段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着凉。
  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或纸巾掩口鼻,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餐具、毛巾和盥洗用具;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揉眼和清洁鼻腔;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和大声说话。
  三、家居和工作场所经常通风换气,尽可能打开门窗,开启排气扇、风扇,促进空气流通。注意家居环境卫生,勤打扫,勤晒衣物被褥,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
  四、保持家里空调设备良好运行,经常清洗空调隔尘网,使用空调要注意定期开门窗换气。
  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不到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旅行、探亲。
  六、尽量避免到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一定要探视,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七、出现高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戴上口罩,尽早到正规医院求医。非典型肺炎不但可防,及时就医也完全可以医治,切莫讳疾忌医。
  八、有需要时可打电话咨询医疗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
家庭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一、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减轻压力,互励共勉,增强防病信心。
  二、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户外新鲜空气;家庭成员互相提醒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着凉。
  三、家居经常通风换气,尽可能打开门窗,开启排气扇、风扇,促进空气流通。搞好家居环境卫生,勤打扫,勤晒衣物被褥,保持家庭环境整洁通风。家庭使用的空调机要经常清洗隔尘网。
  四、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或纸巾掩口鼻;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要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餐具、毛巾和盥洗用具;勤洗手,一回家马上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口和鼻腔。尽量不在家居内吸烟。
  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疫情流行期间,避免到通风条件不良的公共场所进行家庭聚会,避免举行大型家庭聚会。
  六、尽量避免到医院探视、护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一定要探视,必须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七、家人出现高烧、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尽早到正规医院求医,切莫讳疾忌医,患者和家人都戴上口罩。
  八、流行区域内的住户,有条件的可进行家居空气、厕所、餐厨具等环境物品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方法可根据有关指引,咨询当地医疗卫生机构。
  九、家里出现确诊或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应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流行病学调查和访视,配合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治疗以及对家属亲友的医学观察等措施。
社区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一、充分利用社区阅报栏、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此类疾病的特征、预防的方法,同时强调可预防性和可治愈性,在避免群众讳疾忌医的同时也要避免乱投医、乱服药。
  二、倡导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室外文娱和健身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抗病能力。
  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水平。
  四、督促社区内各类公共场所预防措施的落实。保持场所内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保证商场、超市、影剧院等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必要时应对供送气设备进行消毒(方法同公共场所)。
  五、教育群众经常进行户内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六、教育群众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应捂住口鼻,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并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共用餐具、毛巾和盥洗用具;经常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口和鼻腔;一旦发病戴上口罩,立即就医。
  七、提醒群众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室内吸烟,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八、提醒居民在疫症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室内、密闭场所的大型集会。
  九、密切注意社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
  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部门对已发生病例的家庭实施消毒隔离、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管理等措施。
  十一、加强在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的卫生宣传,并在病家周围的居民中加强主动监测,全力避免疫情的扩散。
医院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消毒隔离工作指引
(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站)
  由于非典型肺炎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站)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结合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经验,特制定本指引。
  一、基本要求
  (一)全体医护人员要提高认识,特别是急诊、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二)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对非典型肺炎的疑似和确诊病例按要求如实报告疫情。
  (三)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站)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诊室。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及专门病房应由相应的专家管理,其中专门病房应由感染科或传染科、呼吸科和ICU医护人员组成的联合救治小组管理。
  (四)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和隔离措施的检查指导,保证消毒隔离效果。
  (五)综合做好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措施,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六)其他普通病区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二、非典型肺炎门诊管理
  (一)医院(门诊部、诊所或卫生站)的门诊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诊室,诊室应通风良好。
  (二)发热病人诊室医务人员应切实填写好门诊日志。
  (三)应坚持首诊负责制,对病人应进行详细地问诊,一旦发现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专门留观室须与其他留观室隔离。无基本的化验或照X光片条件的诊所、卫生站应嘱不能排除非典型肺炎的发热病人到就近有条件的医院就诊。无特殊原因,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应转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确诊或疑诊病人应该用救护车转送,并按要求对转送后的救护车进行消毒。本医疗机构无救护车可用者,应拔打120电话,由市急救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接转病人。
  三、非典型肺炎病区及专门留观室管理
  (一)非典型肺炎病人必须收治在专门病区。专门病区及专门留观室的基本要求是: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
  2.专门病区内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
  3.医护人员办公室应通风良好,与病房分隔无交叉,并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
  4.疑似病人与确诊病人要收入不同的病房;
  5.进入病区应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
  6.病区出入口应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二)住院病人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离开病区。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尽可能分别隔离。
  (三)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如病人危重等情况,确需非探视不可,探视者必须戴12层棉纱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四)住院或留观的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诊病人在医院间的转送应该用救护车进行。
  四、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站)的消毒隔离
  (一)空气消毒
  1.非典型肺炎病房的空气消毒处理需要定期消毒的有隔离病房、隔离留观室、门诊诊室、放射科机房、病区值班室、更衣室、配餐室、病人电梯间、门诊候诊室、病区走廊等。
病房有人的情况下:
  (1)强调病房的通风,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排气扇)。
  (2)可用乳酸加热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按下表用量将乳酸溶于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
附表:以净高为3m计算,面积大小不同的房间所用乳酸量
面积(m2)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乳酸用量(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病房无人的情况下:
  (1)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3次。
  (2)0.5%的过氧乙酸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或3%过氧化氢喷雾,用量为20~40ml/m3,作用60分钟;或用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浓度为0.05%喷雾,用量为20ml/m3,作用30分钟;或用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或用强氧化高电位酸化水原液喷雾,用量为20~30ml/m3,作用3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剂用作空气消毒均需在无人且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消毒时关闭门窗),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方能保证消毒效果。每天应消毒1次,消毒时腾空房间,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能开门窗通风。
  2.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ICU病房必须专用,不能收治其他病人。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病房、诊室、走廊、检查室、X光室、B超室、检验室、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拖地)。
  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病历夹等可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
  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浸有2000mg/L有效氯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有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经消毒后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倒入病房厕所,每天消毒痰具一次。
  (四)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要定时消毒,可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有效处理,避免污染的发生。便器、浴盆的消毒可用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建议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体温计使用后可即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使用后应即用75%乙醇擦拭消毒。
  4.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消毒。救护车运载非典型肺炎病人时应开窗通风,病人离车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5.使用后的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可能的污染。
  6.污水处理。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医院现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使总余氯量在≥6.5mg/L。
  7.终末消毒。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房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五、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一)医护办公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必须戴12层棉纱口罩,4小时应更换;进入病房均需穿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和鞋套。
  (三)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洗手应采用非接触式的洗手装置。
  (四)进行近距离操作时,除做好上述防护外,应戴防护眼镜。
  (五)医护人员在进入、离开病区时,要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一、加强课室、午休室和活动场所等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不使用空调,确要使用空调设备的场所,必须要定期换气。
  二、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三、对校区进行全面的消毒。中小学每周末对全校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1次消毒;托幼机构每天对全园(所)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1次消毒(见学校预防呼吸道疾病消毒工作指引)。
  四、建立晨检制度。学校每日上学时,由专人负责到各班检查学生和教职员工缺勤情况,逐一询问缺勤原因,并登记因病缺勤师生名单、主要症状、就诊检查情况等(初步诊断)。
  中学上第一节课的老师首先询问全班同学是否有发热、咳嗽;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每日早晨在上学时检查学生有否发热、咳嗽(用手摸每一个学生的额头感觉是否发热并询问有否咳嗽),进行初步筛查。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
  五、建立报告制度。学校每日填报'学校师生健康情况每日报告表',附上师生名单,每天上午10时前用传真报到所在区疾控中心,无人发病时报零。
  六、经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非典型肺炎的学生、教职员工,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治愈出院后要留在家中休息1周,病情确无反复方可回校。
  七、对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同班、同室)要加强观察,凡有可疑病症(发热、头痛、咳嗽)者,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有寄宿的学校,对病人的同宿舍人员要隔离,进行医学观察2周,观察期间不能参与集体活动,隔离场所要选定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或区域。
  八、家庭成员中有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学生、教职员工,建议学校动员其留家观察10天,无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后再回校上课(班)。
  九、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员工要进行调查,如果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非典型肺炎的,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十、对出现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学校,该患者所活动过的室内场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十一、加强宣传教育。可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了解春季多发疾病的预防知识,明白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要注意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十二、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全校性的集体活动。
公共场所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办公楼、写字楼、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影剧院、录像厅、舞厅、音乐厅、商场、候诊室、候车(船、机)室
  一、自然通风
  (一)首选自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
  (二)尽可能打开门窗,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态。
  二、机械通风
  (一)所有通风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新风房设置清洁区,新风房、过滤网和送风排风管道保持清洁;
  (二)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全面使用新风输入,关闭回风通道;
  (三)在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尽可能减少回风量;
  (四)调节好各局部场所的新风分配量,保证各局部场所均有新风输送;
  (五)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
  (六)中央空调的排风系统应使用专门的排风管道,不采用天花夹层作为排风通道。
  三、空气消毒
  (一)营业时间可采取物理方法对空气消毒,如在风机房、回风滤网处安装高强度紫外线灯,或在营业场所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二)非营业时间可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如使用过氧乙酸熏蒸、臭氧发生器等。
  四、环境卫生
  (一)按有关规定控制客流量;
  (二)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
  (三)不饲养禽畜;
  (四)垃圾要及时清运,肉菜市场、餐馆的垃圾要加盖密闭,日产日清。
  五、食品卫生
  (一)进餐场所应提供洗手设施;
  (二)多人共同进餐时提倡分餐或提供公用筷子和公用匙羹。
  六、从业人员卫生
  (一)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二)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职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三)凡经医院诊断为疑似非典型肺炎的,暂停上班,隔离治疗;
  (四)与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家留观一周,如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可恢复上班。
  (五)一旦发现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防疫站)报告;
  (六)发生非典型肺炎的单位,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指导进行终末消毒。
农村地区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引
  一、注意个人卫生与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劳动后、打喷嚏和咳嗽后一定要彻底洗手,一回家马上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必要时应先洗净双手;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盥洗用具,勤洗澡换衣,不随地吐痰,均衡饮食、充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不到医院探视发热病人。户外田间劳作要防受凉、雨淋、中暑,以防诱发非典型肺炎。尽量避免到非典型肺炎疫区和人群密集场所。
  二、搞好家庭清洁与卫生:每天搞好居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防止垃圾堆积,始终保持居室通风换气,进食时应用公匙公筷,勤洗晒被褥,与禽畜舍保持距离。
  三、管好人和禽畜粪便:要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粪便外流污染周围环境。
  四、及时就诊: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病人和家人都戴上口罩,听从医生指引,切莫讳疾忌医,越早看病越快康复。
  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医院要设立发热病人专门诊室和输液留观区域,对发热病人进行血常规和胸部透视检查。乡村医务人员要掌握非典型肺炎诊治技术,提高警惕,发现可疑非典型肺炎病人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防制机构,并及时规范治疗病人。
  六、加强宣传教育:基层干部和医务人员要进村入户,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非典型肺炎预防知识的宣传,并利用广播、电视和散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在乡村学校开设非典型肺炎知识宣传课,使村民和学生对该病有所了解,不要与普通感冒混淆,让村民知道该病可防可治,消除恐慌。
  七、重点加强流动人员的防制工作:密切对春耕农忙和节假日从城市、疫区返乡的务工、经商、学习等人群进行监测,从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的城市回乡,在家单独房间休息10天,家人加强防护,防止疾病由城市向农村扩散传播。
  八、实施公共交通工具消毒与管理:往返于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公共汽车每天要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不超载运行,保持开窗换气,空调车要保持强制通风换气。
  九、加强墟镇农贸市场集市等人流较多场所、公共厕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对室内市场要搞好通风换气工作,及时清运垃圾,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企业(工厂)、事业单位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为防止在企业(工厂)、事业单位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指引。
  一、各单位负责人要关心职工健康,提高对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要意义的认识,了解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并向职工宣传和抓好落实。
  二、每天了解职工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员工密集工作场所或有集体宿舍的单位,要制订相应的健康检查制度,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症状的员工,要尽快送正规医院就医。
  三、若有员工被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单位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报告有关情况,并密切留意与患病员工同宿舍、同工作环境等密切接触者的情况;与患者同宿舍、同工作环境、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建议暂停上班,留在家或宿舍观察10天以上,无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症状后方可上班。
  四、确诊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的宿舍、室内工作场所要及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五、凡是家人、亲属、常接触的同乡朋友被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员工,必需主动向企业(工厂)、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或负责人报告。企业(工厂)、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或负责人应加强对其观察,一旦有可疑病症(发热、头痛、咳嗽)者,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六、工作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员工集体宿舍,要尽量保证自然对流通风,若自然通风不足,应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装置(排气扇),确保做到充分通风透气。空调工作场所应调节足够的新风分配量,并每周对新风房、过滤网等进行清洁、消毒二次以上。
  七、工作场所的工作台、地面等,每天应做好班前、班后的清洁工作;必要时,建议用500mg/L的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工作台和拖地,每天下班后进行一次。
  八、要合理安排员工工作的班时,不能过度加班,以保证员工充分的休息;注意员工的营养需要,应组织员工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能力;注意防寒保暖。
  九、宣传卫生防病相关知识,教育员工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习惯,特别是班前、班后应洗手,提高员工预防疾病的意识。
  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人人动手除'四害',大搞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生活环境整洁,预防疾病发生。
  十一、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指导下适当开展预防性消毒。
公共交通工具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为防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公共汽车、火车、客轮、出租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
  一、本指引适用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
  二、客舱、车厢应尽可能使用自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可加用机械通风装置。属密闭空调客舱、车厢的,应最大程度地调节换气频率,确保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
  三、交通工具在结束运输后,尽可能打开门窗或配合机械通风,最大程度换气。要及时做好清洁,对扶手、座位、桌子等乘客频繁接触的部位,应选用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剂,按使用说明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进行清洁。
  四、公共交通单位、公司应对司乘人员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暂停上班。
  五、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的司乘人员,留家观察两周,如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方可上班。
  六、司乘人员应注意乘客健康状况,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症状的,应劝其搭乘通气良好的其他交通工具。如不能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必需让其戴口罩,尽量使其与其他乘客隔离。
  七、近10天有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不要乘座公共交通工具。
  八、当交通工具上确认载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能就地终止运行的应就地终止运行,通知当地医院派救护丰收治病人;如不能就地终止运行的,则应通知前方下一站做好病人的转送医院收治准备工作,到站后即转送医院诊治,该交通工具或车厢应进行终未消毒后方可启用。
  九、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乘客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口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下车、下机或下班后应先洗手。
  十、交通工具、交通站场应备有常用的消毒药械、12层棉纱口罩、纸巾、垃圾袋等,以备应急使用或提供给乘客使用。
地铁交通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
  一、车站空调系统卫生
  (一)所有通风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新风口保持清洁,新风房、过滤网和送风排风管道保持清洁,过滤网每天用0.2%戊二醛清洗(注意清洗过程中,应戴口罩、手套、眼镜)。
  (二)在不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全面使用新风输入,关闭回风通道。
  (三)在需要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情况下,保证最大新风输入。
  (四)调节好各局部场所的新风分配量,保证各局部场所均有新风输送。
  (五)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二、车站空气消毒
  (一)在风机房、空气滤网处可采取物理方法对空气消毒。
  (二)非运营时间,可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如使用0.2%戊二醛喷雾等;无人条件可使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
  三、车站环境卫生
  (一)注意控制客流量,调节高峰人流。必要时增加列车对开频次。
  (二)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用湿式地拖,而不用扫帚清扫地面。
  (三)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消毒。
  (四)不准乘客或员工携带禽畜进入地铁。
  (五)垃圾要及时清运,垃圾要加盖密闭,每2小时清理一次。
  四、列车卫生
  (一)保持通风设备正常运转,并向车内送充足的新风,滤网要保持清洁。
  (二)每天在车内无人时进行二次以上的清洁消毒,车厢门把手、扶手、座位等物体表面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剂溶液擦拭;空气消毒可用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再开启门窗通风换气至无刺激性气味。
  (三)注意保持车内清洁,车内可配置污物袋或加盖污物桶,并及时清洁、消毒。
  五、从业人员卫生
  (一)勤洗手,勤换衣服,保持个人卫生。
  (二)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场所。
  (三)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职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令其立即休病假,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直到排除非典型肺炎后才可上班。
  (四)凡经医院诊断为疑似非典型肺炎的,暂停上班,并隔离治疗。
  (五)与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留家观察10天,如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可恢复上班。
  (六)一旦发现确诊或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防疫站)报告。
  (七)发生非典型肺炎的单位,请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指导进行终末消毒。
  (八)不要到医院或家中探望非典型肺炎病人。
  (九)对员工发病实行报病制度,由专人负责。
羁留场所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监狱、劳教所、看守所)
  一、对工作人员、羁留人员进行预防非典型肺炎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各羁留仓室加强通风换气,确保机械通风装置(排气扇)能正常工作。
  三、每天对工作人员、羁留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尽快送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明确诊断。
  四、要防止羁留人员受凉,教育他们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共用餐具、毛巾、盥洗用具,保障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一定的室外活动时间。
  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羁留场所的卫生整洁。
  六、每天对各羁留仓室、工作场所、公用具进行清洁,建议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拖地、擦拭,消毒清洗厕所。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有关场所的预防性空气消毒工作。
  七、工作人员出现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送医院隔离治疗,与其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建议暂停上班,在家休息10天,不出现发热、咳嗽的才可恢复工作。
  八、羁留人员出现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送医院隔离治疗,对同一仓室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医学观察2周,出现发热、咳嗽的人员立即调出仓室,送医院检查。
  九、新收的羁留人员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应先在专门的观察仓室观察2周以上,发现发热、咳嗽的人员单独羁留,没有发热、咳嗽的才可编入羁留仓室,防止输入病例引起疫情暴发。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曾逗留场所的消毒指引
  一、对病人住过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用15%过氧乙酸7ml(1g/M3)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二、对病人住过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电梯和楼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ml/M2喷雾2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的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三、对病人使用过的会议室、娱乐室及大厅、走道等场所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房间)。
  四、对可能受污染的床上用品、毛巾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对家具、日常用品等物体的表面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五、流行期间,所有公共场所应尽可能的通风换气,确保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全送气,防止暴发流行。可对整个供气设备和送气管道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一、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二、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60分钟。
  三、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四、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五、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250mg/L~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六、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9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七、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mg/L)、或5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八、家用物品、家俱: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九、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3分钟。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3分钟。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十、病人尸体:对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十一、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作用60分钟。
  十二、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95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