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1998-12-12 生效日期: 1999-02-01
发布部门: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司法鉴定工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对案件立案前调查或诉讼、执行中的专门性问题,由本部门鉴定机构中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委托社会专业鉴定组织中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检验、评断的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的范围包括:司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物证技术、司法会计、产品质量、建筑工程、知识产权等鉴定和资产、价格评估,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认为应当进行的其他鉴定。


    第四条 司法鉴定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符合国家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科学、及时地进行。


    第五条 司法鉴定依法独立进行,禁止行政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 一切与司法鉴定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司法鉴定工作。
  凡是持有司法鉴定材料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向司法机关提供的义务。


    第七条 司法鉴定依法实行回避、保密、时限和错鉴追究制度。


    第八条 司法鉴定的决定权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行使。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法律和本条例规定,有申请司法鉴定的权利。
            
第二章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
            
第一节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


    第九条 本条例所称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内部设立的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科、处、室。


    第十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职责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诉讼等案件立案前调查或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和评断,提出能作为立案、定案根据的结论。


    第十一条 刑事公诉案件的鉴定在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在起诉阶段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决定。
  民事经济、行政、刑事自诉案件的鉴定由人民法院决定。
  抗诉案件的鉴定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
  性质不清案件的鉴定不受以上限制。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主要从事刑事、治安行政案件的鉴定和现场勘查工作,以及其它司法机关委托的物证技术鉴定工作。


    第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的鉴定机构主要从事刑事自侦案件的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工作,以及起诉、抗诉、控告申诉案件、执行监督案件中的鉴定和文证审查工作。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的鉴定机构主要从事审判过程中的各类案件和执行案件中的鉴定工作。


    第十五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不得越权鉴定、超范围鉴定,不得从事与其自身技术能力不相称的司法鉴定活动。


    第十六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应当配备足额的技术人员。县一级不少于2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者不少于1人;市一级不少于3人,其中高级职称者不少于1人,中级以上职称者不少于2人;省一级不少于7人,其中高级职称者不少于3人,中级以上职称者不少于5人。
  部门规定多于以上限额的,从部门规定。


    第十七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聘请条件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八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公安厅根据系统内部规定决定。


    第十九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只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服务,不得从事面向社会的经营性活动。
            
第二节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


    第二十条 本条例所称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是指接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委托,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行业鉴定部门或鉴定组织。


    第二十一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的职责是根据委托,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案件立案前调查或诉讼、执行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和评断,提出能作为立案、定案根据的结论。


    第二十二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从事司法鉴定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以及部门规章、行业规范。


    第二十三条 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高级职称者不少于2人,中级职称者不少于3人的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方有资格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活动。


    第二十四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由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省司法行政机关确认并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行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接受司法鉴定委托的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进行资质审查,并及时报省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对国家有关部门已明确授予司法鉴定权的部门和单位,省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
  遇有特殊专门技术性问题,需要已颁发许可证行业以外的特定部门或组织进行司法鉴定的,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委托或指定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进行鉴定时,应报省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第二十五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不得越权鉴定、超范围鉴定,不得从事与其自身技术能力不相称的司法鉴定活动。


    第二十六条 除国家有关部门已有规定外,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设省、市(地)两级,每级每一行业最多不超过5个。


    第二十七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和鉴定人对所出具的司法鉴定结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鉴定组织是法人的,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不是法人的,由其主管部门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节 司法鉴定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省设司法鉴定委员会。
  省司法鉴定委员会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公安、司法行政、卫生、科学技术、建设、技术监督、物价、环保、版权等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组成。
  省司法鉴定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主任由省主管政法工作的负责人担任。


    第二十九条 司法鉴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协调、指导司法鉴定工作;
  (二)受理疑难、重大的司法鉴定项目;
  (三)承担省内终局性鉴定。


    第三十条 司法鉴定委员会根据需要设若干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组成员临时聘任,且必须具备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其中司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组的成员必须是省政府指定医院的专家和有关专家。
  各专家鉴定组的司法鉴定以省司法鉴定委员会的名义作出。


    第三十一条 司法鉴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省司法行政机关。
  办公室可根据司法鉴定委员会决定临时组建专家鉴定组。
              
第四节 鉴定人


    第三十二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鉴定人资格的确认,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的鉴定人必须具有行业执业资格,并具有本行业中级以上职称。


    第三十三条 鉴定人享有下列职权:
  (一)要求委托人提供鉴定所需材料;
  (二)经办案部门同意勘查现场和查阅鉴定必需的案卷材料;
  (三)经办案部门同意询问与鉴定相关的当事人、证人、勘验人;
  (四)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保留意见;
  (五)对报复陷害和行政干预提出控告;
  (六)享受合法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及获得奖励;
  (七)依法享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四条 鉴定人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
  (二)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鉴定;
  (三)发现鉴定错误及时修正并告知委托人、交办人;
  (四)出庭参加诉讼;
  (五)妥善保管鉴定材料;
  (六)依法回避;
  (七)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八)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事由之一者,鉴定人应自行回避,或经利害关系人、诉讼参与人申请由鉴定机构(组织)决定其回避:
  (一)鉴定人是案件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鉴定人与受害人、侵权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三)鉴定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鉴定公正的。
           
第三章 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


    第三十六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工作,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按系统规定分级管理或监督。


    第三十七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接受委托从事的司法鉴定工作,由省司法行政机关统一管理。
  省司法行政机关可以授权市(地)司法行政机关管理或指导本辖区社会专业鉴定组织的司法鉴定工作。
             
第四章 司法鉴定程序
          
第一节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


    第三十八条 刑事公诉案件的鉴定由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决定,依照法定程序委托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进行。
  民事经济、行政和刑事自诉案件的鉴定由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决定和由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申请,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决定,委托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进行。
  对不经鉴定无法立案的案件,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坚持告诉的,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应当及时鉴定或委托鉴定。
  对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由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决定,委托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各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不能作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
  对涉案物品价格的鉴定,由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决定,委托价格部门设立的估价机构进行,各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不能作涉案物品的价格鉴定。


    第三十九条 委托鉴定的部门应向鉴定机构出具鉴定委托书,写明简要案情和鉴定要求,并提供必需的鉴定条件。


    第四十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对于下列案件的鉴定,可以拒绝受理:
  (一)委托主体不符合法定条件的;
  (二)送鉴的材料或客体不具备鉴定条件,或与鉴定要求不符的;
  (三)委托鉴定的项目超出鉴定机构职权范围、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


    第四十一条 鉴定工作一般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审查鉴定委托书,发现鉴定要求不适当的,应同送鉴人协商进行调整;
  (二)查验送鉴材料、客体,审核相关技术资料;
  (三)根据技术规范,制定鉴定方案;
  (四)对鉴定活动进行详细记录;
  (五)出具书面鉴定结论。


    第四十二条 有损鉴定应商请送鉴人同意。但是刑事公诉案件的鉴定或者鉴定客体是保留价值不大的物品除外。


    第四十三条 司法鉴定结束后,鉴定机构在交鉴定结论通知送鉴单位时,应一并通知取回送鉴材料。自鉴定书送达之日起超过六个月,送鉴材料仍未取回的,鉴定机构有权自行处理。


    第四十四条 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新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请示鉴定机构负责人,并中止鉴定。


    第四十五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对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或鉴定结论有严重分歧的,可组织专家会鉴。
  会鉴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会鉴主持人一般不担当鉴定人;
  (二)会鉴人不少于三人,由本系统具备鉴定资格的专家和行业学科带头人参加,也可聘请相关部门具备鉴定资格的专业人员参加;
  (三)会鉴人意见一致的,应制作会鉴鉴定书;会鉴意见有分歧的,应制作会鉴纪要。会鉴纪要应记载各种意见和结论。


    第四十六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应在下列时限内完成:
  (一)一般物证鉴定为5日,复杂、疑难的为10日;
  (二)一般法医学鉴定为7日,复杂、疑难的为20日;
  (三)一般司法会计鉴定为15日,复杂、疑难的为30日;
  (四)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其他项目的鉴定,一般应在30日内完成。
  上述鉴定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完成的,可与办案单位协商,确定完成期限。
  鉴定时限是指从受理委托之日起,到鉴定书制作完成止。
          
第二节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的鉴定


    第四十七条 司法机关对于自身鉴定机构不能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均应委托有许可证、资质等级相当的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进行鉴定。
  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提出鉴定申请的,司法机关应当委托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进行鉴定。


    第四十八条 司法机关需要委托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进行鉴定的,由本单位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统一办理。


    第四十九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接受司法鉴定委托后,不得再转委托。


    第五十条 禁止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接受司法机关办案人的个人委托。


    第五十一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的司法鉴定活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遵循本行业的技术规范和鉴定操作规程;
  (二)对鉴定活动作出详细记录,出具书面鉴定结论;
  (三)有损鉴定应征得有损物品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同意;
  (四)需到现场进行检查、勘验的,应持司法机关办案部门开具的有效证件;
  (五)不得同鉴定利害关系人直接接触,需补充有关材料的,应向委托人提出。


    第五十二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进行鉴定应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复杂、疑难的鉴定应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不能在上述时间内完成的,可以与委托单位协商,确定完成期限。
           
第三节 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


    第五十三条 补充鉴定、重新鉴定由司法机关办案部门自行决定,或者经案件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原鉴定人和鉴定机构提出申请,由办案部门决定。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补充鉴定:
  (一)发现新的相关鉴定材料和客体;
  (二)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三)原鉴定结论论证不够全面、充分、准确。
  在补充鉴定过程中,发现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重新鉴定。


    第五十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鉴定:
  (一)有理由认为原鉴定结论确有错误的;
  (二)原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有矛盾的;
  (三)原鉴定使用的方法和器材不当,导致鉴定结论不科学、准确的;
  (四)原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五)原鉴定人或鉴定机构不具备鉴定资格的;
  (六)送鉴材料、客体失实或虚假的;
  (七)原鉴定人故意捏造事实、出具不真实结论的;
  (八)其他因素可能影响鉴定结论客观真实的。


    第五十六条 补充鉴定可由原鉴定人进行,也可以另行指派或聘请其他鉴定人进行。
  重新鉴定应由原鉴定人以外的鉴定人进行。


    第五十七条 对人身伤害的重新鉴定或精神疾病的鉴定由省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省政府指定的医院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鉴定。


    第五十八条 需要进行重新鉴定的,由申请人和原鉴定机构将鉴定材料送原委托机构的上一级鉴定机构进行审查。


    第五十九条 重新鉴定可以进行两次。两次重新鉴定后对鉴定结论仍有异议的,由省司法鉴定委员会作省内终局鉴定。


    第六十条 补充鉴定应在7日内完成,复杂、疑难的应在15日内完成。
  重新鉴定应在15日内完成,复杂、疑难的应在30日内完成。
  精神疾病的重新鉴定应在30日内完成。
              
第四节 文证审查


    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文证审查是指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运行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技术性证据材料进行的专门审查。


    第六十二条 文证审查由办案部门决定,委托本级或上一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进行。
  文证审查的对象是拟作证据使用的鉴定书、检验报告、勘验检查记录、医疗病情资料、会计资料等技术性证据材料。


    第六十三条 文证审查结束后,应提出文证审查意见书。
  文证审查意见书一般不作为鉴定结论使用。但是,对不需要进行现场勘查或实体检验,且技术性证据材料真实充分,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可以作为鉴定结论使用。


    第六十四条 文证审查应在7日内完成,复杂、疑难的在15日内完成。
             
第五节 省内终局鉴定


    第六十五条 省内终局鉴定(以下简称终局鉴定)由省司法鉴定委员会进行,其鉴定结论是省内司法鉴定的最终结果。


    第六十六条 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受理下列鉴定:
  (一)省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或省级社会专业鉴定组织难以作出鉴定结论的;
  (二)省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或省级社会专业鉴定组织对同一案件的鉴定结论有争议的;
  (三)经过两次重新鉴定对鉴定结论仍有异议的;
  (四)外省司法机关委托鉴定的;
  (五)省内有影响的重、特大案件的鉴定,需要省司法鉴定委员会直接受理的。


    第六十七条 需要省司法鉴定委员会进行终局鉴定的,由省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或办案部门委托。
  各市(地)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或办案部门认为需要省司法鉴定委员会进行终局鉴定的,应当向省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提出,由省级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核准。


    第六十八条 委托省司法鉴定委员会进行终局鉴定的机构和部门,应向省司法鉴定委员会提交鉴定委托书,说明简要案情,提出鉴定要求。


    第六十九条 省司法鉴定委员会接受鉴定委托后应及时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
  专家鉴定组有权调取与鉴定有关的材料和客体,有权勘验、检查案件现场和其他相关客体。
  委托单位应向专家鉴定组提供必备的鉴定材料和客体,以及必要的勘验、检查条件。


    第七十条 申请省外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由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审核批准。但省级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需要到上级司法机关鉴定的除外。
            
第五章 鉴定文书及证明力


    第七十一条 鉴定文书是鉴定过程和鉴定结果的书面表现形式,包括鉴定书(检验报告)、分析意见书和文证审查意见书。
  鉴定后能够作出明确结论的,应形成鉴定书。
  由于送鉴材料不够完整或因其它原因无法作出明确结论的,可形成分析意见书。
  文证审查意见书包托鉴定性结论和对原鉴定结论的审查意见。


    第七十二条 鉴定文书应当结构完整、用语准确、文字简洁、符合规范。
  鉴定文书不得使用文言、方言和土语;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侦查手段;不得写入关于案件定性和确定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内容。


    第七十三条 对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鉴定文书可以抄送当事人。
  刑事案件中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当告知当事人。


    第七十四条 对同一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不一致时,依据下列原则确认其证明力:
  (一)鉴定机构(组织)或鉴定人的资质条件、鉴定能力高的优于资质条件、鉴定能力低的;
  (二)上级鉴定机构(组织)的鉴定,优于下级鉴定机构(组织)的鉴定;
  (三)本省区域内,省司法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优于其它鉴定;
  (四)国家级鉴定机构(组织)的鉴定优于省内的鉴定。
  但是,司法机关办案部门有足够的证据或理由可以确定鉴定结论证明力的,不受上述原则限制。
              
第六章 鉴定费用


    第七十五条 刑事公诉案件中刑事部分由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不收鉴定费。
  未经申请和委托,由司法机关自行决定鉴定并由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案件,不收鉴定费。


    第七十六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进行的刑事自诉案件、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案件和性质不明案件的鉴定可以收取适当费用。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和省司法鉴定委员会的专家鉴定组的鉴定,可以收取适当鉴定费。
  收取鉴定费的标准,国家和省财政、物价部门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国家和省财政、物价部门无规定的,由省财政、物价部门会同省司法鉴定委员会确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十七条 鉴定机构(组织)收取鉴定费应当出示正式文件的有关规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立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或者擅自开展司法机关鉴定机构业务活动的,其鉴定结论无效,其机构由设立机关或主管部门予以撤销。


    第七十九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及鉴定人作出错误鉴定,依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由于违反鉴定程序、操作规程和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错误鉴定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鉴定人记过以上直至开除公职处分。
  (二)故意出具虚假鉴定的,由主管部门对鉴定人取消执业资格,并给予降级直至开除公职的处分,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没有司法鉴定许可证或未经司法机关委托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其鉴定结论无效,由省司法行政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至3倍罚款。


    第八十一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谎报申报、推荐材料,骗取司法鉴定许可证的,由省司法行政机关收缴其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至3倍罚款。


    第八十二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及鉴定人违反本条例第 三十四条一款第(二)项、第 四十九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鉴定或转委托鉴定的,由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视情节取消鉴定资格。


    第八十三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违反本条例第 五十条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办案人个人委托进行司法鉴定的,其鉴定无效,由司法行政机关给予5000元至10000元罚款,对委托人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四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无正当理由拒绝委托或转委托,或接受个人委托,经两次处罚仍不改正的,由省司法行政机关吊销司法鉴定许可证。


    第八十五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及鉴定人作出错误鉴定,依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由于违反鉴定程序、操作规程或作不负责任造成错误鉴定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鉴定人记过以上直至开除公职处分;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对鉴定组织给予10000元至50000元罚款。
  (二)故意出具虚假鉴定的,由主管部门对鉴定人取消执业资格,并给予降级直至开除公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对鉴定组织并处30000元至50000元罚款,并吊销司法鉴定许可证。


    第八十六条 社会专业鉴定组织违反本条例第 二十五条规定,越权鉴定、超范围鉴定或者从事与其自身技术能力不相称的鉴定活动的,其鉴定结论无效,由省司法行政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0000元至30000元罚款。


    第八十七条 司法鉴定机构(组织)及鉴定人对送鉴材料管理不善,致使送鉴材料毁损、灭失、无法鉴定的,由主管部门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记过以上直至开除公职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八条 鉴定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明知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参与司法鉴定活动的,其所出具的鉴定结论无效,由主管部门给予记大过以下行政处分。


    第八十九条 鉴定人违反本条例第 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不履行保密义务,影响鉴定、诉讼正常进行的,由鉴定人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由于泄密给有关当事人造成损害的,鉴定人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章规定乱收鉴定费用的,由物价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对直接责任人和鉴定机构(组织)主要负责人处以违法所得金额1倍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一条 对省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二条 本条例由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九十三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九年二月一日起施行。凡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施行前受理的司法鉴定案件不适用本条例。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79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