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导则(试行)》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8-04-30 生效日期: 2008-04-30
发布部门: 北京市商务局
发布文号: 京商安字[2008]11号
各区县商务局、开发区商务局、市商业联合会、市饮食行业协会、各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
  为规范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加强商务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将《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北京市商务局安全监管处
二OO八年四月三十日
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导则(试行)
  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安全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生产经营特点、以文件形式制定并在企业内部发布,要求全体员工认真遵照执行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是统一全体从业人员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安全生产的准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依据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五条中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一)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三)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管理制度;(四)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五)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六)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八) 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和《北京市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和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基本原则 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应守法经营,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业态、经营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时,应注意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要与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二是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三是要密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使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四是要全面包含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全体员工和全部过程,不留死角和漏洞;五是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并保持其健全和有效,适应新形势和发展的需要。
  要求 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近年来我市商业服务业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实践,总结归纳出了经营单位应建立的十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每项基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又可能包括多个具体制度和规章及办法,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具体制度;重点部位(设备)管理制度要包括本单位所有列入重点管理的场所、岗位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具体规定。经营单位健全完善十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作的同时,还应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消防、质监等专业法规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充实、完善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推动经营单位全面质量管理的制度规范化建设。
  为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规范化建设,明确统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标准和内容,便于行业监管检查和督促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对经营单位应建立和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十项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要素,提出如下具体规定和要求:
  一、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经营单位按照法规要求,应定期研究部署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是规范本级和所属单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的规定。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例会是定期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效方法。
  安全生产例会是定期研究分析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将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化、制度化的有效措施。
  安全生产例会的基本要求是定期认真研究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检查解决问题的进度及效果,以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明确召开会议的时限要求
  经营单位每 X 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
  根据上级要求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召开
  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前召开
  (三)明确会议的主持人和参加人员
  通常会议由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持,也可由主要负责人委托分管领导主持
  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会议
  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人员应根据会议研究的不同内容酌情参加
  (四)明确会议的主要议程和内容
  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传达贯彻国家和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部署,落实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
  听取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
  研究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和资金投入事项
  研究制定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安全保障方案,督促检查安全责任制等制度落实情况
  (五)明确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确定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法、步骤
  确定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的时限和措施
  确定会议记录保存期限
  明确组织会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经营单位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要求,应定期对本单位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和环境的不安全缺陷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和整改,以达到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可将安全事故预防关口前移,有利于提前掌控,提早处置危险情况,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是规范经营单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排查事故隐患,限期整改,预防事故的具体规定。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间、程序和方法
  经营单位每 X 至少进行一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重大节日、重要任务及促销活动前应组织隐患排查
  根据上级要求和发生重大事件时应及时组织排查
  确定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程序、排查方法和排查重点
  确定隐患排查和整改各阶段具体任务和计划
  (二)明确排查和整改隐患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确定隐患排查的负责人和主管、协调部门
  确定隐患整改的责任人和主管、协调部门
  确定单位相关部门、科室和有关人员应参加
  (三)明确本单位安全隐患等级分类标准
  确定排查出并认定安全隐患问题的危险程度、影响范围、隐患等级
  确定对排查出的一般安全隐患问题(能够在本单位范围内依靠自身的人员、技术条件,有能力迅速整改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整改解决的基本方法
  确定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危险性大,极易引发重大事故和危害后果严重的,在本单位人员、技术条件等范围内无能力整改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处置解决及报告的基本方法
  (四)明确隐患整改过程中的防范措施
  对排查出来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
  确定隐患整改工作要做到人员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
  确定隐患整改的负责人、主管部门对整改工作全程负责,掌握隐患的成因、预防事故的措施、排除隐患的方法和步骤
  确定治理整改安全隐患要采取全程监控,对短期内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严格管控,全时值守,确保隐患治理过程中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五)明确隐患整改完成后的报告要求
  确定隐患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排查时间、地点、主要成因、
  确定隐患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排查时间、地点、主要成因、整改责任人、整改情况等
  确定报告要实事求是, 对隐患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进行主客观责任分析
  确定报告对今后加强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提出工作措施和整改意见
  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经营单位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在经营过程中应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确保顾客和单位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规范本单位各级、各种、各类安全检查的方法、目的、要求的规定。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安全检查的目的、分类和时限要求
  确定本单位安全检查的级别、类别和目的
  确定各级各类安全检查的时限要求(每日、周、月、季度等)
  确定重大节日、重要任务及促销活动前组织专项安全检查
  (二)明确安全检查的方法、内容,组织实施的部门和人员
  确定分级、分类安全检查的具体方法
  确定各级、各类安全检查的区域范围
  确定各级、各类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和任务
  确定各级、各类安全检查的实施部门和参加人员
  (三)明确检查发现问题的处置程序、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强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程序上报、处置并责令立即整改
  确定整改的问题要定人、定时、定责,并确定责任部门
  确定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问题,要采取严格防控措施
  确定负责人对整改全过程负责,要组织制定方案,确定整改方法、步骤和措施
  确定整改完毕后,要上报整改报告,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
  四、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经营单位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要求,为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防范事故能力,促进单位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应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岗位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是规范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制度的总规定。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各类培训对象培训时间、方法和培训保障
  确定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等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目的和基本要求
  确定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等各类培训对象每年安全生产培训学时
  确定各类人员培训的组织方法和具体保障措施
  确定建立人员培训资料档案,并保存两年记录备查
  (二)明确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内容和考核验收
  确定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等所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
  确定对各类人员考核验收的组织程序和方法
  确定培训考核验收成绩的等级标准
  (三)明确新员工岗前教育培训和合格上岗的基本要求
  确定新员工上岗必须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相应安全生产知识,经过考核合格
  确定各类新员工上岗前培训考核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四)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的方式
  确定本单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和范围
  确定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方式和基本要求
  确定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国家承认的特种作业资格后持证上岗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安全生产法规要求,应建立包括各级负责人、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及全体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规范全体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安全责任的规定制度。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建立责任制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健全安全责任制是保证经营单位和所有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环节
  健全安全责任制要做到职责清楚、责任明确、覆盖单位所有人员和岗位,实现安全管理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二)明确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程序
  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方法和责任分工
  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和管理机制
  (三)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基本素质要求
  主要负责人对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
  主管负责人和副职对安全生产工作负主要责任
  职能部门及领导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班组长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责
  特种作业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普通作业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四)明确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后责任追究的规定
  对本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各级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分类、分级
  确定根据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对责任人的追责方法
  六、重点部位(设备)管理制度
  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对易发生安全事故及发生事故后易造成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重点场所、部位、岗位、设备(例如中控室、变配电室、锅炉房、后厨、液化气贮瓶间、仓库、危险作业、施工现场等),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重点部位(设备)管理制度是规范本单位对重点管理的岗位和场所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要求和禁止行为的具体制度。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本单位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设备)
  确定本单位根据经营业态、建筑特点、工作环境危险程度、发生事故危害程度等确定的安全管理重点场所、岗位、设施、设备
  (二)明确重点部位(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确定重点部位(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
  确定重点部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
  针对不同重点部位(设备)的危险程度,确定不同的管理重点和要求
  确定重点部位(设备)人防和技防的基本防范要求
  (三)明确各重点部位(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行为
  确定各重点部位(设备)安全负责人的职责和素质能力要
  确定各重点部位(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能力要求
  确定各重点部位(设备)安全管理的禁止行为
  (四)明确中控室、变配电室、锅炉房、机房、库房、特种作业、施工现场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度应包含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和管理的内容
  七、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
  经营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结合本单位经营场所的特点,应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有效管理。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制度是规范本单位对消防设施和器材日常管理相关规定的制度。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消防设施和器材日常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
  确定消防设施和器材经常保持良好状态的基本要求
  确定消防设施和器材日常维护管理的禁止事项
  (二)明确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的范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确定各类消防设施和器材日常维护管理职责范围
  确定消防设施和器材日常维护管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明确消防设施和器材技术检测的基本要求
  确定消防器材日常维护检查的技术标准和周期
  确定火灾报警、固定灭火、防排烟等设施定期检查检测、维护和更新的技术要求
  确定消防设施检查检测、维护更新的时限要求
  八、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实事求是的及时报告、组织救援和参与调查处理,并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追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工作的具体制度。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及上报的管理部门
  确定事故发生后依据类别和等级逐级上报的程序和时限要求
  确定上报的政府监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专业监管)部门,并明确在紧急情况下,当事人可直接向政府监管部门上报
  确定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并组织救援、疏散人员工作,避免次生灾害
  (二)明确事故报告内容
  确定事故现场人员向单位安保部门和负责人报告、单位向属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报告的要求
  确定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单位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及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他应报告内容
  确定事故报告后,又出现新情况的补报要求
  (三)明确事故调查处理中各级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确定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
  确定各级责任人在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确定现场相关人员在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四)明确事故调查处理后,应报告的内容和时限
  确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救援情况、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主要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等
  确定提交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的时限要求
  九、值班制度
  经营单位根据有关法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单位实际情况,应在关键和重要的岗位实施值班值守,值班制度是规范各岗位值班职责和规定的具体制度。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本单位设立值班的岗位和部门
  明确本单位根据有关规章和安全生产需要及重点部位、重要设备情况,确定的值班岗位和值班部门
  (二)明确值班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基本素质要求
  确定值班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值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素质能力标准
  确定值班人员的基本任务、职责和权限
  确定值班人员遇有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措施和报告程序
  (三)明确值班岗位(人员)值班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
  确定值班人员的交接班程序、内容、时间及要求
  确定值班人员值班工作和值班资料登记的基本要求
  确定各值班岗位和值班人员的禁止行为
  十、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引进激励机制,表彰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人员,惩戒事故责任者,体现奖罚分明的原则,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规范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中奖优罚劣具体工作的制度。
  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和要素:
  (一)明确实施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基本要求
  明确设置奖励和处罚的目的
  确定设置奖励和处罚的基本条件与范围
  确定奖励和处罚工作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等级划分
  确定设置奖励和处罚的区别和等级
  确定设置奖励和处罚的最高和最低限度
  (三)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方法。
  确定设置奖励和处罚的操作程序
  确定设置奖励和处罚的实施办法及细则
  确定实施各等级奖励和处罚的批准、执行单位或部门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82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