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02年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3-21 生效日期: 2002-03-21
发布部门: 辽宁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辽政发[2002]22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2001年省政府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残疾人生活保障、扶贫解困、康复训练、职业培训、劳动就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项工作有了很大推进,广大残疾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文明风尚明显增强,对维护和促进全省稳定和发展大局产生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残疾人事业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切实为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做好事、办实事,促进残疾人平等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确保省政府批转的《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中任务目标如期完成,省政府决定2002年继续实施组织建设基础工程、扶贫解困保障工程、康复服务救助工程、劳动就业自立工程、教育培训希望工程、社区建家共享工程、无障碍环境畅通工程、法律援助维权工程、体育训练争光工程和扶残捐助善举工程等10项爱心助残工程。为做好10项爱心助残工程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总结2001年开展此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制定更为完善的措施和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确保10项爱心助残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二、各有关部门要按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将10项爱心助残工程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职责范围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作为本地区、本部门为民所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有效方法,加强业务指导,主动贯彻实施,保证相关工作任务指标如期全面完成,使残疾人真正受益。 
  三、全社会要继续发扬扶困济贫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树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文明观念,倡导扶残助残献爱心的良好风尚,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向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共同走向美好新生活。 
  四、各级残疾人组织要教育广大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理想观念,发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乐观进取精神,充分发掘自身潜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五、省政府将把10项爱心助残工程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地区、各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年终进行检查考核。 
  附件: 
  1.辽宁省2002年10项爱心助残工程实施方案 
  2.辽宁省2002年10项爱心助残工程任务指标分解表 
 
 
辽宁省人民政府 
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辽宁省2002年10项爱心助残工程实施方案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日趋紧迫的形势下,我省残疾人事业仍然滞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年度总体目标和我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为了使残疾人更大限度地改善工作和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省政府决定2002年继续组织实施“10项爱心助残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建设基础工程 
  按照中央编办“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与残联建设”的精神,完善残联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开展创优达标活动,使之达到省下达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标准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市、县(市、区)政府应加强对残联工作的协调指导,理顺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残联组织的活力与协调功能。县级和乡(镇、街)级残联要在机构改革中健全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能,贴近残疾人,进一步活跃各级专门协会工作。同时,大力培养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进入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推动市、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条件,增强服务能力。年内22个县要完成规模500平方米左右,具备残疾人康复服务、职业培训、文体活动等实用功能,符合无障碍标准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有条件的县级市和区也要启动此项工作,为完成《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县(市、区)全部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任务奠定基础。 
  具体措施: 
  1.各级政府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一系列批示精神,把残联组织建设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为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做好事、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围绕第十二次“全国助残日”主题“关注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2.各级残联要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建立“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做好选拔和培养优秀残疾人的基础工作。市级残联“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建设要在2002年8月底完成,库存人才数量不少于30名;县(市、区)级残联“优秀残疾人人才库”建设要在2002年6月底完成,库存人才数量不少于10名。各级政府及人事部门要关心残疾人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协调当地党委组织部门把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纳入到当地干部提拔使用计划之中,并充实到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去。 
  3.县(市、区)政府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立项、建设用地和配套经费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由地方投资建设。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给予每县补助8万元,省按1:1匹配。省残联按有关规定对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申报条件和建设计划进行审查,与市、县残联签订责任状,并组织项目竣工后的检查验收。抓好综合服务设施管理,发挥效益,增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扶贫解困保障工程 
  在农村开展“十、百、千、万”残疾人扶贫示范活动,即在全省建立14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县、100个残疾人扶贫示范乡(镇)、1000个残疾人扶贫示范村,扶持5万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解决温饱问题,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使城乡特困残疾人按政策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具体措施: 
  1.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本地区总体扶贫规划之中、财政和扶贫部门加大对残疾人的直接救助与扶持力度,统一安排,同步实施,在资金安排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各有关部门结合政府大扶贫和各部门开展的“光彩事业”、“幸福工程”、“希望工程”等科技、教育专项扶贫活动,发挥各部门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化扶持残疾人脱贫解困工作的力度,在全省党员干部中继续开展“帮、包、带、扶、结对子”活动,扩大对残疾人的扶持面。 
  2.各级残联完善基层残疾人服务社职能并发挥实效,积极落实和管理、使用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各级农行与残联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小额信贷扶贫,适当扩大小额信贷贷款比例,增加残疾人的受益面,增强残疾人“造血”机能。利用农村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扶贫开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积极探索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新途径,认真总结并推广新鲜经验。 
  3.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现行法规、政策、措施及省、市社会保障试点实施方案与配套实施办法,切实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集中供养等。对特困残疾人给予倾斜和照顾,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救助标准,确保城镇残疾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享受规定的保险待遇。各级残联组织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参与落实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建立残疾人扶贫帮困基金,解决特困残疾人遇到的特殊困难。特别对无业、重残、一户多残和有特殊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特别扶助,解决其生活、就业、子女入学、配用辅助用具等困难。结合各级政府开展的扶贫帮困活动,深入开展向残疾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三、康复服务救助工程 
  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省康复中心技术指导作用,切实做好“助听”、“助视”、“助行”三助工作,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社区康复服务环境和条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使15153名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有效的康复服务。其中:为123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使其告别黑暗重见光明;对543名聋儿进行语言训练,使其开口说话回归有声世界;对214名脑瘫儿童进行功能训练,使其身体状况得到最大改善;对856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使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为900名低视力残疾人配用助视器;为340名缺肢者装配普及型假肢,使其站立行走参加生产劳动。同时继续做好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麻风畸残康复、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和社区康复服务等项工作。 
  具体措施: 
  1.各级卫生、教育、民政、财政、妇幼、残联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基层医院眼科手术能力;组织权威专家深入薄弱地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降低手术费用,增加对贫困白内障患者的补助;残联有计划组织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卫生材料供应。 
  2.各级教育部门和残联组织按规定落实聋儿语训教师待遇,做好专业师资培训,提高语训质量,做好聋儿“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工作,健全新生聋儿随报制度;省聋儿中心充分发挥作用,办好聋儿家长培训学校,定期有重点深入社区、家庭、指导好散训聋儿康复训练,争取部分聋儿入普幼、普小。 
  3.各级卫生部门及残联组织加大脑瘫训练康复员的培训力度,定期深入社区。家庭指导、评估,帮助社区、家庭制作简易训练器械,提供训练指导丛书。各地特教学校发挥弱智儿童教学训练的龙头作用,指导带动社区、家庭的弱智儿童训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配发训练教材和康复模具。 
  4.各级残联深入宣传并实施国务院残工委下达的《长江新里程计划实施意见》——假肢装配项目,进一步调查摸底,掌握缺肢者底数。强化省、大连、朝阳三个普及型假肢装配站能力,对装配站和贫困残疾人给予适当补贴。 
  四、劳动就业自立工程 
  开展广泛宣传和有针对性的执法检查,增强全社会依法加大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的意识;落实优惠政策,做好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鼓励引导残疾人发扬自强精神,特别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与组织起来就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省安排6000名残疾人就业。 
  具体措施: 
  1.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强化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制定我省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细则,推进残疾人就业法制化。 
  2.各级残联组织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卫生、民政、工商、地税、物价部门密切配合,对盲人保健按摩市场进行规范的行业管理。民政、体育、税务、工商、残联等部门共同做好100个安置残疾人个体就业社区示范窗口及建立100个社区盲人按摩服务点,社区委员会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在社区就业岗位工作。 
  3.省直机关工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将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劳动监察之中,推动省(中)直单位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开展。政府机关部门在招收公务员时,录用具备同等条件的残疾人。省民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残联等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动员社会力量,避免残疾职工下岗,做好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 
  4.工商、税务部门继续对个体从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在核发营业执照、办理有关手续、减免税费和落实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劳动部门逐步将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城镇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险范围。 
  5.各级残联在全省第二次残疾人就业促进日活动期间,会同工会、劳动、民政、教育、工商、新闻和交通等有关部门,搞好残疾人就业洽谈会、就业政策咨询、实物投放、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等再就业活动,拓展就业门路。做好残疾人就业宣传工作,制作并播放有关残疾人就业的公益广告。省残联与有关部门共同筹建省残疾人就业中介服务场所。 
  五、教育培训希望工程 
  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增加残疾人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数量。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建设,依托劳动、卫生、教育、科技、农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城镇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为全省2万名残疾人提供培训服务,提高残疾人的就业及参与社会能力。 
  具体措施: 
  1.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设立扶困助学专项资金的通知》精神,各级教育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扶困助学专项资金”总体规划中去,在实施“扶困助学”工作中,对特困残疾儿童少年给予优先照顾,增加政府助学资金对残疾儿童的覆盖面。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对特困残疾儿童和特困残疾人家庭的子女给予减免学杂费等照顾。发动社会力量,继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全省资助、包扶2000名特困残疾儿童就学。 
  2.各级教育部门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确保高考上线残疾考生全部录取,保证特殊教育专业完成招生计划。省残联与沈阳体育学院联合创办本科学历的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残疾人训练方向)。积极探索省残疾人中专学校与省内高校联办残疾人特殊专业大专班。 
  3.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将残疾人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创造条件使残疾人随班培训,并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具体情况单独开设残疾人培训班。劳动、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培训基地,对各级残联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的培训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并在培训费用上给予适当减免。结合残疾人的需求,组织残疾人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要对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 
  六、社区建家共事工程 
  巩固和加强社区残疾人组织,完善工作手段,丰富工作内容,全面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广泛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不断丰富残疾人文体活动,逐步改善社区无障碍环境,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有效服务。 
  具体措施: 
  1.各级政府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本地区社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经费。各级民政、卫生、教育、劳动、妇联等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指导街道、社区残疾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 
  2.区、街道残联负责人加入同级社区建设指导机构,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社区委员会要以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和为残疾人创建无障碍环境为重点,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服务机构和设施,统筹安排辖区社区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有效服务。 
  3.各级残联积极开展创建“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活动,将这一活动纳入全省社区建设示范活动中,抓好4个“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和14个“全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培训社区残疾人组织负责人,推广典型经验,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规范化并全面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七、无障碍环境畅通工程 
  按照国家关于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的规定要求,建立相关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各级政府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责,加快进程,提高标准,为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提供便利条件。年内全省新建盲道17500米,新建或改建安有盲人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的交叉路口10处,新建或改建配有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的无障碍公交线路11条,263座公共建筑和250个社区实施无障碍配套建设或改造。鞍山、本溪、丹东等地电视台开办手语新闻节目。 
  具体措施: 
  1.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并纳入立法计划,逐步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各市制定“十五”期间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规划。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区、道路、单位)活动。省及各市建立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各级规划、设计、建设、监理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有关强制性标准,保证在工程项目中将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到实处。强化技术培训;,增强精品意识,树立大型公共建筑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样板工程。 
  2.在全省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年活动。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对本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省政府残工委、省残联、省建设厅、省旅游局共同组织有关方面开展全省无障碍设施典型示范工程检查评选活动。推荐1至2个市参加全国无障碍示范城活动。 
  3.将无障碍设计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各级审查部门加大审查力度,从源头抓起,并把住验收关。总结无障碍设计、施工经验,将无障碍施工设计和盲道建设纳入设计、施工评优内容之一。 
  4.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残联、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全省旅游系统宾馆行业无障碍设施改建工作,带动和促进其它行业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5.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及残联组织积极推进在大、中城市开办电视手语新闻节目。通过新闻媒体、无障碍信息网、宣传画册等形式,普及无障碍知识,宣传《规范》标准,营造全社会重视无障碍环境的氛围。 
  八、法律援助维权工程 
  各级残联组织要与当地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相互配合,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各级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协调各有关方面,建立以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为主体,以指定或委托法律服务机构为骨干的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适当提高受援标准,采取多种形式,确保经济困难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切实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全年对残疾人实施法律援助不少于100件。围绕中心任务,加强残疾人信访工作。 
  具体措施: 
  1.市、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要对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转介服务,必要时还要提供盲文和手语辅助服务。 
  2.各级政府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残疾人法律援助,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用于残疾人法律援助,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推动法院系统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各级政府法律援助机构要把残疾人列为重点援助对象,协调组织律师、公证机构和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鼓励、支持民间法律援助组织、法律专业网站和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 
  3.各级残联组织研究总结新形势下残疾人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加强信访工作力量,完善工作手段,协调各有关方面,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九、体育训练争光工程 
  加大残疾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科学的训练机制,合理安排训练布局,在确保原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拓展新项目,全面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推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确保我省残疾人体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全省参加经常性训练的残疾人运动员达到150名,保证我省首次将残疾人运动会纳入全民运动会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力争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最佳成绩,并为国家残奥代表团输送更多的优秀年轻运动员。 
  具体措施: 
  1.省残联、省体育局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残疾人运动会纳入全民运动会实施方案及备战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总体方案,发挥省残疾人体育协会规划指导各市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作用。有条件的市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各级体育部门对残疾人体育工作要进行有效及时的指导,将残疾人体育工作列入本地区体育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安排全民体育活动和健身计划时,将残疾人体育工作一并纳入其中,并在人员、场馆、器材等方面给予特别关照和支持。 
  2.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在全省开展残疾人优秀体育人才的选拔工作,建立年龄结构合理的运动员队伍,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沈阳体育学院开设体育运动认;练专业(残疾人训练方向),使更多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培育高层次残疾人体育人才及体育工作者,为全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3.省残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康复中。动的建设,争取年底前投入使用,以便适时组织集训,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省计委、财政、民政、体育、残联等部门加大对残疾人体育训练的经费投入,福彩、体彩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支持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和训练项目,动员社会多渠道募集基金,用于发展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 
  十、扶残捐助善举工程 
  在全省开展“百家做百事——扶残捐助献爱心”专项活动,所募捐的款物将用于资助2000名贫困残疾儿童就学,资助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资助22个市、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基建工程,解决贫困残疾人在就业、培训和康复方面的实际困难,为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具体措施: 
  1.省政府残工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企业工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体育局、省残联等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省扶残捐助活动。省政府残工委、省残联会同省直机关工委、省委企业工委等部门联合制定扶残捐助方案,在部分省(中)直单位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捐助活动。省残联积极协调沈阳军区在驻辽部队中开展扶残捐助活动。 
  2.根据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需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为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筹集专项资金,投入残疾人最急需的康复、扶贫、就学等项目中。省体育局将投入一定比例的体彩基金用于资助残疾人事业有关项目。 
  3.省及各市政府残工委、市残联负责组织本地开展扶残捐助活动。广泛宣传扶残捐助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及时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对贡献突出的单位要及时做好表彰鸣谢工作。 
 
 
辽宁省2002年10项爱心助残工程任务指标分解表 
 
  一、组织建设基础工程(附表略) 
  二、扶贫解困保障工程(附表略) 
  三、康复服务救助工程 
  市别 白内障复明手术 (例)聋儿语训(名) 脑瘫训练(名) 智残儿童训练(名) 配用助视器(人) 普及型假肢装配(例) 
  沈阳 1700 74 20 128 148 40 
  大连 1500 65 18 104 118 35 
  鞍山 1000 44 16 72 68 20 
  抚顺 700 32 16 52 52 20 
  本溪 600 24 14 44 40 20 
  丹东 700 30 16 44 60 25 
  锦州 800 40 14 60 56 25 
  营口 700 30 14 52 44 25 
  阜新 660 28 14 52 40 20 
  辽阳 640 26 14 52 40 20 
  铁岭 840 36 16 60 60 25 
  朝阳 1000 40 16 60 66 35 
  盘锦 360 16 12 32 24 15 
  葫芦岛 720 30 14 44 60 15 
  省中心(站) 380 28 24 为各市装配 
  合计 12300 543 214 856 900 340 
  四、劳动就业自立工程(附表略) 
  五、教育培训希望工程(附表略) 
  六、社区建家共享工程(附表略) 
  七、无障碍环境畅通工程(附表略) 
  八、法律援助维权工程(附表略) 
  九、体育训练争光工程 
  市别 设立训练基地 参训运动员人数(人) 训练时间 
  沈阳 田径 20 8个月 
  大连 轮椅篮球、轮椅竞速 盲人门球、坐式排球 50 8个月 
  鞍山 游泳、举重 15 8个月 
  抚顺 田径、游泳 10 8个月 
  本溪 自选 5 8个月 
  丹东 自选 5 8个月 
  锦州 自选 5 8个月 
  营口 自选 5 8个月 
  阜新 自选 5 8个月 
  辽阳 自选 5 8个月 
  铁岭 自选 5 8个月 
  朝阳 田径 10 8个月 
  盘锦 自选 5 8个月 
  葫芦岛 自选 5 8个月 
  合计 自选 150 8个月 
  十、扶残捐助善举工程(附表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16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