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法 > 保险动态 >
保险业积极发挥完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的作用
www.110.com 2010-07-14 17:50

  2009年11月22日,第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亚洲保险竞争力排名报告发布仪式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变革与亚洲保险新机会”。几十位财经政要、金融机构领袖出席本次盛会并发言。在发言中,其都提到了保险业的发展对于保民生,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起到的作用。

  袁力:大力发展个人、团体养老等保险业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袁力在会上强调保险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行业稳定发展。围绕中央出台促进经济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服务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当前保险工作的落脚点,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托管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结合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个人、团体养老等保险业务。

  王治超:保险业结构调整要从保障的角度去分析

  中国保险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在会议上说,我们谈整个保险业的调整,应该从多角度去分析。其中之一,就是保险的角度,保险一定是保障为本的,如果你过多的发行三年期、五年期的,丧失了保险的本意保障,丧失了把长期储蓄看成了储蓄或者是雷同于银行的中短期储蓄,我觉得是不对的,长期储蓄本身就是保障,比如说养老年金,保险本质不是追求金融市场的本质变化,而是追逐生命的每一个事件,比如中国老龄化的风险,比如中国新医改后整个医疗卫生改革释放出来给我们商业健康保险的机遇和挑战。我觉得保险业整个角度我们是经营风险的,而不是经营货币的,或者把我们的保险变成准银行或者准基金,就丧失了保险的本位,保险本质就被异化了,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回归到保险的本质上来。此外,要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谈,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严重不足的,再看看我们7亿的农民几乎是没有很完善的保障制度,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例如社会保障一个商业保险公司的缺口,过去像这方面调整,我觉得丧失了我们2006年国发23号文里面明确的,保险业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保险结构调整应该知道从金融层面、保险本质层面、保障层面去回归,去研究结构调整的本意所在。

  杨超:保险业要在保障民生上下功夫

  中国集团总裁杨超在会上说,保险业要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这里边主要是实现业务调整,我们要强化保险业的本质属性、保障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应该作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风险保障基本需求作为落脚点,加大保障性产品的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寿险业务,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业务。

  同时,杨超说,保险业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改善,强化保险功能作用和影响力。一是要在保增长的方面下工夫。一个是要在保民生的方面下工夫,包括积极参与新医改,积极参与新农合,主动承担政府主办的农村基本医疗、基本的管理,同时大力发展新的建设小额保险、外出务工人员保险、失度农民保险灯等各种惠农的保险,促进三农保障,解决社会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就业,发挥保险业的劳动密集型和人才的优点和特点。既注重金融高端人才的吸收,还包括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难问题的逐步解决,也是履行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最后要在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下工夫,要按照保稳定的需要,积极参与社会的应急管理和责任事件的处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李良温:要从广义上去理解保障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李良温在保险圆桌论坛中指出,回顾保险的发展史,300多年保险发展过程向是互动保险慢慢到保障保险,后来到养老保险,再发展万能险和投连险,是与时俱进的。他认为保险应该是多种需求,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保障。

  李良温在会上发言时说,当前,受经济周期性回调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方针,其中保增长是首要任务,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调结构是保增长的主要方向,扩内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调结构重点就是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内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保险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保险服务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保险结构问题,因此发展仍是保险企业的第一要务,在此就保险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在座的各位进行简要交流。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来行驶保险的功能。当前,社会上对储蓄型、投资型业务存在一些偏见,批评保险企业过度依赖投资实现盈利,认为只有风险性业务才能提供保障,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保险的保障性是通过小额保险费在未来出现风险时得到远远大于保费的保险金,其他形式的保险,例如储蓄性保险,认为不能提供保险保障,而这是一种投资产品,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和片面。其实按照经济学的解释,人们进行储蓄,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要预防未来的不测之需,因此储蓄型保险通过平时积累资金,在未来需要时或退休后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保障,而储蓄型保险相比于个人储蓄行为要有更稳定的资金积累控制,因此对未来的保障也更加可靠。更进一步讲,如果将储蓄型、投资型保险上升到国家层面,比如说像新加坡,其实就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机制,保险产品的责任是在生、老、病、死、残各方面,并不是生存和死亡得到的保障,大多数居民也需要交纳养老的保障,而通过投资型、储蓄型产品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也实现了保险的保障功能。

  孙兵:拉动内需需要保险发挥完善社会保障作用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兵在会上说,增加投入和拉动内需是很多专家、学者乃至政府很多部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两大主要手段。当然在拉动内需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的发现,不断的看到,同时各个方面也不断的有报道,在拉动内需方面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就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我们的覆盖面,我们给民众提供的保障不够全面,这样民众对自己养老、医疗、子女教育乃至长期风险方面存在巨大忧患或者担心时,很难让民众拿出钱到市场上消费,当然政府拉动内需措施另当别论,但是目前政府要增加投入,同时我们财政收入长期以来处于相对来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在短期内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政府通过国家财政对于我们目前建立的社保基金,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其他方面进行更大投入,这样就出现一个矛盾,一方面拉动内需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国家拿不出钱补充社保基金。因为社保基金我们代理市长讲,明年我们基金将1万亿,1万亿是什么概念?还不到中国人寿总资产的1/2,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财政要投入多少钱能够补充我们整个社会保险基金的差额,有人说是我们当年GDP40%,有人说100%,这个数据可以推敲。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对我中国经济发生冲击和发生直接影响之后,中国的寿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发展过程中,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可以反过来看一下,特别是今年在中国保监会的统一指导和部署下,寿险公司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一系列对于保障型产品、长期储蓄理财产品进行重点推广的一系列工作。尽管今年我们的寿险行业这种纯粹投资型产品绝大部分公司开始停止销售,并且向保障型长期储蓄管理型业务转变,但是寿险业仍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势头。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