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其他论文 >
考题泄露的本质是高致病性“教育禽流感”
www.110.com 2010-07-24 15:37

    据11月16日《竞报》报道,2004年10月底发生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泄题案,两名嫌疑犯某工厂印刷车间主任李某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教育学院教学部主任隋某,日前已经被昌平检察院提起公诉,昌平法院将于近日开庭审理此案。两人是今年7月份被批准逮捕的,据两人交代,当时该考试试卷在李某的保密车间内进行印刷,李某把高自考的试题样本交给了经常对外开办辅导班讲座的中国政法大学隋某,隋某又将考题样本用于辅导班的讲座。

    这是一起全国高教自学考试试题泄漏案,下面再看一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题泄漏案。2003年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史某与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教师曹某经预谋,利用史某保管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试卷的便利条件,私自拆开一套密封的英语四级考试试题,将试卷内容提供给曹某。后曹某伙同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法定代表人刘某,于当日下午将试卷内容分别在廊坊市东方大学城、中国地质大学举办的考前辅导班上泄漏,并在宇航培训学校的网页上公布。2004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史某、曹某因犯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刘某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然而,就是在上述考题泄漏案判决的去年6月,却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相继传出了泄题丑闻。如,当月甘肃省2004年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各大高校开考,但此份试卷早在此前就有人在各高校兜售。再如,重庆市一名25岁的大学女教师孔某利用监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机会,伙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屡次贩卖四级考试答案非法牟利,两年获利20万元,造成全国各地数百名高校学生作弊,也就是在那个6月,孔某等10人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罪被逮捕;又如,《新闻晨报》记者也是在那个6月,接到了上海戴姓同学的电话,称其在网上发现本次四级考试题目的泄露内容不只是作文,还有听力。

    除了高教自考考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题、计算机考试考题泄外,还暴露出来了其他一些类型考试的考题泄漏事件,如,在医师规范考试方面,2005 年6月,湖南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试题泄露一事披露后,便立即引起省卫生厅高度重视;再如,在电大考试方面也有考题泄漏事件,2005年2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就曾报道了云南省永德县在今年1月份的全国电大统一考试中提前开考泄题的严重舞弊事件;另外,高中会考中泄漏考题也是有过公开报道的,例如,2003年有127万高中学生参加的广西高中统一会考,因桂林市提前开考一天,造成考题大面积泄漏,无奈之下停止了剩余二科的考试。

    在高学历普通高等教育考试中,也有考题泄漏现象。如,在全国普通高考中,2001年12月,广东电白县法院以玩忽职守、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三罪,判处电白高考舞弊案始作俑者、电白县教育局原局长陈某有期徒刑8年,涉及舞弊案的杨某等3名教师、陈某某等3名教育官员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再如,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方面,2005年6月媒体报道的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欧阳教授泄题事件,可谓又是一种花里胡哨的交易方式,在本案中,据女考生阿芳称,欧阳教授在考前把专业课考题的真题和论述题答案透露给她,条件就是要求阿芳与这位命题的研究生导师发生性关系,更为严重滑稽的是论述题的答案竟然是这位教授亲手抄写的,媒体也将这个手抄答案图片公布于众。笔者把此案泄题方法,界定为“我以真题换此身,你以青春赌明天”式的泄题交易模式,基本途径不是靠手机短信,也不是靠网络媒体,而是采用“送货上门”的到家服务形式;又如,尽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尽管笔者没有看到公开报道的泄题,但其中的一些内幕却时常流传于坊间。

    事实上,媒体公开暴露出来的考题泄漏事件远不止这些。考试市场中实际存在的考题泄漏事件之“黑数”也绝不会少于公开查处或者公开报道出来的“查明数”。对近年来流行的这一系列考题泄漏事件,个中人士对此评论不一。法学界人士倾向于从违法和犯罪角度来界定其行为性质;教育界人士则重在从教育考试规范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社会学界人士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剖析泄题的原因,比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考试泄题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屡屡出现泄题事件主要是社会诚信问题;心理学界人士也从考试心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评论;经济学界的人士则把考试与市场联系起来,并提出了“考试经济”的概念。笔者对这些看法都十分欣赏,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屡禁不止的考题泄漏事件。然而,查证出来的一连串的考题泄漏案也陆续对有关当事者进行了处理,追究了相关责任,有的则因触犯刑律而追究了其刑事责任,可是,“考题泄漏”为什么还是在蔓延?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教育界的一些教师甚至是学校领导人总是置国家法律、考试纪律与职业道德于不顾?更可怕的是,像高考、自考、研究生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等全国性的统一大型考试竟然还有人敢于以身拭法?值得注意的是,泄题行为中的发生的交易关系之途径和客体也呈现出多样化,比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媒体和通讯工具也越来越便捷,好多试题在泄露出来之后是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进行传播的;交易的客体中也几乎包括了金钱、权力和美色等。可见,考题泄漏事件不仅没有遏制或者灭绝,反而还有扩大蔓延趋势,呈现出流行趋势。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