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论文 > 其他论文 >
公法的崛起(11)
www.110.com 2010-07-24 15:37



  一是成绩与问题并存,二是有利条件与困难并存,中央拥护、人民支持、经济发展、国际潮流,这都是有利条件,贫穷是不可能实现法治的,“仓廪实而后知荣辱”啊!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很有感触,说拿破仑侵略俄国,五十万大军非常厉害,本来认为没有问题,但结果是一塌糊涂,什么问题呢?拿破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他以会俄罗斯会投降,会与他签订城下之盟,就一直在等。俄罗斯人很狡猾,他把莫斯科变成一座空城,人都撤走了,根本留不下任何东西,等拿破仑醒过来的时候,冬天已经逼近,没有过冬的衣服、没有粮食,最后撤退了。大雪封路,整个军队一败涂地,不是被打败的,是被冬天、被没有东西吃、被没衣服穿打败的,开始人吃马,后来人吃人,那么有秩序的军队没得无秩序,所以说贫穷不可能实现法治,必须要经济富强,这是有利条件。但困难也很多,最主要的还是观念问题,有人讲精英层学会了如何规避法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一个社会如果违法能获得重大的好处,谁还会守法呢?所以我们要厉行法治,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司法。

  第三个是把法治作为价值目标与将法治作为实用工具并存,我们讲法治首先是个价值目标,他首先不是实用工具,但我们的领导,即使是很重视法治的,也只把它当作实用工具,好用的就用,不好用的就不用。有人讲是“说越来重要,做起来不要”,有句话说“经常的事情突击做,突出的事经常做”,比如打假是经常的事情却突击做,社会治安也是运动式的执法,都是实用工具主义。

  第四个是法治的动力与阻力并存,既有动力也有阻力,有的地方认为搞法治,地方经济吃亏,“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的地方说扫黄打非的,什么都没有了,经济便受影响了,这在早期是有道理的,比如温州先走私、后造假,这样发展起来了,沿海有很多这样的。八十年代讲温州的鞋,有的讲穿一周,有的讲穿一天,后来只能穿着走过一条街,有个经典笑话说浙江省长出国,一个喷嚏把温州产的皮带打断了,提着裤子去买皮带。现在看来,一个地方法治环境不好,经济上就没有后劲,比如厦门远华案,广东汕头假税案,导致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根本不敢与它做生意,不敢要它的发票,还有些地方也是这样,有人讲“全国都在假冒骗,中心就在驻马店”。

  第五个叫紧迫性与长期性并存,法治很紧迫,加入WTO之后就更重要了,但又是长期性的,有人讲要换几代人,列宁讲了“千百万人的习惯是最可怕的”,行为习惯、观念很难改变,但应当说我们的观念改变起来也是很快的,这二十多年来变化很快,所以要有信心。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依法治国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是什么呢?第一个,我们讲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的动力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相冲突。国家法治动力比较强,但地方法治、部门法治动力不强,领导人重视就做一下,领导人不重视就不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第二个矛盾,法治需要量全方位的推动,现在主要依靠地方局部摸索法治道路。我们讲政法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经济改革有自发的动因,1976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什么冒着杀头的危险把土地产包出去?因为不这样就没饭吃,要饿死,所以有自发的动因,从凤阳到安徽,从安徽到全国,从农村到城市。但政治体制改革光靠自发是不行的,要靠自觉,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注入动力。当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转变时面临着重大的困难,面临更大的挫折,受到更大深刻的教训,历史已经证明如果1956年确立“八大”路线,如果一直二十年不变,中国可能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为什么做不到呢?权力没有制约,毛泽东同志最后注意力转变了,没法制约,所以小平同志讲,对于“文革”那种局面客观上没法解决的错误,只以靠自然规律等到毛泽东逝世才能解决,所以教训很深刻。比如康乾盛世时,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可能今天比美国、英国都不不在话下,但历史不是这么发展的,所以我们讲依法治国是对权力的剥夺,是对既得利益的剥夺,非常困难,仅靠自发是不行的。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