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大学生暑期打工遇维权真空
法律意识不强维权受阻 在学期间打工不属于《》保护对象
暑期打工、实习已成了大学生的“主要功课”。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暑期打工的比应届毕业生的正式工资还高,但同时也出现“维权真空”等问题。
打工工资比工作后还多
增加收入、给家庭减负、积累就业经验是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目前,大学生打工收入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日计算,约为60元。另一种按小时计价,每小时8元,每天工作8小时。这样算起来,一个月的收入接近2000元,有的促销工作还可以拿到提成,收入会更高些。
天津师范大学英语系的黄悦称:有一次暑假促销月饼,一个小时15元,每天6小时,还有1%的提成,一个月除去歇班,收入超过了3000元。对大学在校生进行调查发现,有将近7成的学生假期打过工。天津职业大学的大三学生王琳称,这个暑假她为一家化妆品公司做促销,每天100元钱。虽然很累,但她很满意,因为一个暑假能挣3000多元。“我挺知足的,师哥师姐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工资也就1000多元。”
基础性工作仍是主流
大学生打工从事的大多为基础性工作,如促销、展卖、发传单等。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打工多以赚工资为主,并不在意工作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打工多为短期,大多数公司不愿花费精力去培养,因此不会雇佣大学生从事专业化工作。
法律意识不强维权受阻
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阻力”,比如、无故罚款等。记者发现,打工大学生在工作之前与雇佣者签订的并不多。一些有打工经历的大学生表示,经常遇到雇佣者延长但不给增加工资的现象,但只要工资差不多,就不会去讨说法,只有当出现长期拖欠时,才会“强行”索要。
从劳动部门获悉,目前国家在法律上没有把在学期间打工的大学生列为《劳动法》保护对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劳动合同,这样的规定对大学生打工者很不利。虽然大学生打工时权益受到伤害,投诉到劳动监察部门,该部门也会出面进行协调,但劳动监察部门并不会主动对此类问题进行监察。
教师观点
记者采访了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书记孙家政,长期和学生接触的他,对大学生暑期实践做了这样的阐述。
“低层次”打工属正常
既然打工是为了了解社会或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加之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所以在打工期间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很正常。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学生们也是从发传单、做促销起步的,但这不意味着锻炼能力的机会就少了。不过,有一些同学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赚钱上,不大可取。尤其是低年级同学,不应让打工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角色转换很重要
大学生们进入实习或打工单位后,重要的是一种角色转换,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要充分了解行业本身特点和制度规范,并不断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珍惜培训的机会,尤其在一些不错的单位,即便只是一种气氛都可以影响到自身的眼界和思路。把自己融入其中,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相关文章
- ·不属劳动法保护对象 大学生暑期打工遇维权真空
- ·不属劳动法保护对象 大学生暑期打工遇维权真空
- ·不属劳动法保护对象 大学生暑期打工遇维权真空
- ·不属劳动法保护对象 大学生暑期打工遇维权真空
- ·家政工难受劳动法保护 劳动权益受损难维权
- ·浙江嘉兴大学生向知识产权庭法官讨教维权之道
- ·劳动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 ·河南一虚假职介诈骗477名大学生暑期求职费
- ·劳动法对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有何特殊保护?
- ·退休反聘人员能得到劳动法的保护吗?-劳动者
- ·劳动法的修改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 ·农民工权益保护与劳动法的修改
- ·劳动者劳动法权益维权问答
- ·大学生试用期内被解聘 欲恢复劳动关系状告企业
- ·家政工缺劳动法律保护 超时无保障工作处境堪忧
- ·“零工资”受法律保护吗? 大学生就业法律保护
- ·暑期打工不妨签份劳动协议
- ·超龄劳动仲裁不受理 退休后打工遇维权尴尬
- ·大学生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 ·虚假职介诈骗大学生暑期求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