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对于经济补偿金性质的认识大都是在《劳动法》环境下形成的,并以各自的观点来检视立法。在劳动合同立法公开讨论前,学者基本形成了四种学说:劳动贡献补偿说、法定说、社会保障说和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这四种观点在劳动法的环境下都存在着某些不足,学者有时也希望借助劳动合同立法使各自的学说能够得到更彻底的贯彻。
其一,劳动贡献补偿说。劳动贡献补偿说认为,经济补偿金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用人单位所作贡献的积累给予的补偿,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内容和成果的肯定 [4]。也有学者以劳动贡献补偿说为核心,进一步提出:“从理论上说,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终止所负的经济补偿义务,应当包括劳动贡献积累补偿、失业补偿和其他特殊补偿”,其中“劳动贡献的积累补偿,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用人单位已作贡献的积累所给予的经济补偿,其数额一般应当与本单位工龄挂钩,除了劳动者因为有过错而被辞退以外,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应当支付这种补偿” [5]。这种理论解释了当时经济补偿为什么以工龄作为补偿标准,但按照这种理论不仅劳动合同解除,而且劳动合同终止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但当时终止并不支付经济补偿。可见这种理论对劳动法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改造要求。这种改造要求从内在逻辑上看,应当是扩大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
其二,法定违约金说。该学说认为,经济补偿金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强行干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合同的结果,是企业未能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所承担的责任 [6]。按法定违约金说,经济补偿金是一种责任形式。按“法定违约金说”的理论,补偿金的支付要以单位违约作为前提。《劳动法》规定,只有在非劳动者过错的情况下支付经济补偿,似乎符合这一理论的要求。其实不然,非劳动者过错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就一定有过错,一定有违约行为。例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医疗期满解除和不能胜任的情况下解除等等,并非属于用人单位的“法定违约”,但是用人单位依然需要支付补偿金。劳动法的规定与该学说理论也出现了一定的冲突。这一理论也存在着对劳动法改造的要求。这种改造要求从内在逻辑上看,应当是缩小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
其三,社会保障说。该学说认为,基于宪法、劳动法对公民生存权保护的需要,国家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帮助劳动者渡过失业和生活消耗、医疗费用无来源的阶段,保障劳动者权益 [7]。社会保障说在论述过程混淆了企业保障与社会保障这一保障主体上的差异。按社会保障说的逻辑,经济补偿金可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实际上可以归入失业救济金。美国就没有类似的补偿金制度。美国联邦法律和50个州立法加上哥伦比亚区和波多黎各的立法规定了“失业补偿金”。联邦和州的双法体系均规定了此类补偿金,以便通过鼓励雇主稳定雇用关系提供失业期间的紧急收入来提高对劳动者的经济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由联邦和州的合作税收制度予以保障 [8]。但是,目前在我国,经济补偿金并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调整体系中,是独立存在的。这一理论也存在着对劳动法改造的要求。这种改造要求从内在逻辑上看,应当是取消经济补偿并合并入失业救济金中。

- 上一篇:经济补偿金立法讨论中的遗憾
- 下一篇:经济补偿金问题的争议焦点
相关文章
- ·论我国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 ·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 ·离职协议 -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标准是否可以
- ·为免付经济补偿金 “东家”私改离职同意书
- ·担心公司前景 员工辞职索要经济补偿金被驳回
- ·离职协议 放弃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应慎重!
- ·有关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争议案例
- ·遭解雇索要经济补偿金 律师与律所法庭PK仲裁时
- ·已超法定退休年龄,解雇判经济补偿金
- ·特殊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基数的确定
- ·经济补偿金问题的争议焦点
- ·经济补偿金立法讨论中的遗憾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办法及支付标准
-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4种法定情形
- ·李某的经济补偿金是否合理?
- ·保密津贴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是一回事吗
- ·律师说法:经济补偿金需要交税吗?
- ·哪些情况劳动者可得到经济补偿金
- ·在什么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可获得经济补偿金?
- ·辞退劳动争议的经济补偿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