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损害赔偿 > 精神损害 > 精神损害赔偿案例 >
陈家镛院士一审获精神损害赔偿
www.110.com 2010-07-10 12:53

今天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向陈家镛赔偿精神抚慰金三万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教授诉称,我虽年逾八十但仍在上班,为科教兴国尽力。《中华读书报》在今年1月26日刊登照片声称我于2004年8月15日去世。在2月2日《中华读书报》刊登致歉声明后,《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又在2005年第3期配照片并向全社会宣告我去世。此事惊动整个学界,严重损害我的声誉。故请求法院判决《科学中国人》杂志社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赔偿精神损失抚慰金5万元。

被告《科学中国人》杂志社称,刊登陈去世的消息是因工作失误造成的。事后杂志社已尽力采取补救措施,在《科学中国人》第4期刊登致歉声明,并写《点石成金——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一文,尽量将损害予以补救,尽量回收了第3期的杂志。杂志社曾经多次提出向陈家镛当面道歉,均被陈家镛拒绝。

法院认为,《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负有对文章内容进行审核的义务,报道严重失实,足以造成对陈家镛人格利益的侵害。杂志社已向陈书面致歉,并采取措施尽量补救,应视为在诉讼前承担了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法院对此予以认可。

法院同时认为,上述行为不足以完全抚慰被侵权人,综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性质、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和侵权人的经济能力、本地经济生活水平综合考虑赔偿数额,判决《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向陈家镛赔偿精神抚慰金三万元,驳回陈家镛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在资讯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媒体更应当审慎使用手中的新闻报道权利。依照我国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和民间习俗,忌讳谈论生者的死亡,尤其对年长者更属不敬,称生者死亡不但会引起周围亲朋的不安,也会使生者因此承受巨大的压力,并在精神上产生焦虑、烦恼,这种过错行为对人格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被一般社会公众所接受。陈家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称其死亡的虚假消息的发布,足以给其带来比一般常人更严重的损害,予以精神赔偿,使受害者得以抚慰救济,使过错侵权者足以为戒。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推荐文章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