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律师 找律师 案件委托   热门省份: 北京 浙江 上海 山东 广东 天津 重庆 江苏 湖南 湖北 四川 河南 河北 110法律咨询网 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11省市地方局长畅言知识产权工作
www.110.com 2010-09-14 15:04

  在2月1日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北京市、福建省、重庆市、陕西省、广州市和苏州市知识产权局等6位局长分别做了会议发言,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和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等5局提交了经验交流材料,他们纷纷围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对金融危机等话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本报记者特对这11位局长进行了专访,局长们畅谈各局工作中的突出亮点和经验体会,为读者奉上一道知识产权盛宴。

  北京: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相融合 推动首都经济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侧重的是路径的构建和手段的组合,使目标能够依照路径和手段有效实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不是‘套娃’关系,关键是要突出特色,所以北京市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是以着眼于推动首都经济建设为切入点。”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振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刘振刚表示,2009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直属机构,体现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眼光,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北京知识产权战略的更好融合创造了条件;制定和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体现出市委、市政府的独特视角,也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北京知识产权战略形成合力找准了结合点。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除原有的工作职能外,又增加了“组织协调本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中央在京单位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本市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等3项重要职责。

  刘振刚说:“这一调整,大大增强了统筹协调力度,对于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下称《意见》)颁布。以此为标志,北京市自主创新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刘振刚表示,《意见》的出台与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等涉及首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高度吻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知识产权工作要贴近经济、服务经济,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为己任。北京大力发展以专利和版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产业,既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刘振刚指出。

  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近120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的1/10。这一数字表明,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首都经济发展的内涵,也有效拓展了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渠道。

  近年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引导相关企业自发成立了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2010年,北京市还将在电子信息、生物等领域建立6家至8家知识产权联盟,构建行业知识产权推进体系。

  日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开展中关村知识产权“引优扶强”计划、推行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也将陆续出台。

  “田力普局长在此次会上特别提到,2010年,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国家、部门和地区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下一步,首都知识产权工作将继续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指引,坚持‘参与政府决策、融入经济发展’的原则,围绕首都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刘振刚表示。


  福建:扎实推进战略实施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因各方领导重视,福建知识产权工作三年迈了三大步。”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罗旋的开场白简单明了。

  “近年来,福建省以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契机,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推进知识产权事业迈上新台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罗旋表示。

  “以前,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只是默默无闻地为一些专利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今,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福建省的知识产权工作从边缘状态进入了‘中心阵地’,并真正渗透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罗旋指出。

  罗旋告诉记者,3年前,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只有11人,9个设区市除厦门外都是科级建制。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福建省知识产权工作有了质的飞跃,省委全会高度强调知识产权工作在福建省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省长黄小晶在“4·26”期间亲自到省局现场办公,听取汇报;福建省人大把对知识产权工作调研改为一法一例执法检查。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知识产权局人员编制扩大为30人,内设处升格为正处,追加全额拨款事业编制40名,并同时设立福建省知识产权援助中心和信息公共服务中心。省知识产权局被列为一级预算单位,工作经费由原来的每年50万元增加至2000万元,省政府要求在设区市机构改革中,全省所有的市、县(区)都要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全线强化知识产权力量。

  “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密不可分。”罗旋指出。

  据罗旋介绍,近年来,福建省知识产权局紧紧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4个重点产业,加强对相关行业的指导与服务,加大这些行业专利的申请资助工作。目前,福建全省已有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65家。通过专利周、专利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福建省集中展示各地优秀专利,努力促进专利的运用与产业化。

  今年1月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通过。对此,罗旋告诉记者,福建省将制定该实施意见的过程概括为“宣传、普及、提升、强化”,在这个过程中,福建全省43个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用一年多的时间举办了50多场培训班、研讨会、征求意见会,通过上述工作将知识产权渗透融入到各部门的中心工作中。

  “田力普局长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区域战略扎实推进的重要意义,还特别提出要积极推动向中国台湾地区居民开放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相关工作。的确,一定地域的知识产权战略必须高屋建瓴,科学发展,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福建要进一步探索闽台知识产权领域的先行先试措施。”罗旋强调。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省知识产权局组织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赴港台地区,开展学习、培训和交流,借鉴其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建立闽台、闽港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机制、实施中小学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互访计划。

  重庆:着力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提出,要努力将重庆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高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招商引资,同时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做大做强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对重庆经济结构的调整、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袁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8年4月9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模范城市、让创新者放心的城市。”2009年3月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意见》正式发布。

  对于如何将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行动落到实处,袁杰表示,重庆将实现知识产权模范城市归纳为创新活力强劲、运用成效显著、保护水平一流、管理体系高效四大目标,并用量化的办法确定了19个指标。以“保护水平一流”为例,重庆就提出了全市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5%以上、司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0%以上、知识产权维权举报投诉答复办理率达100%等。

  量化指标确保工作有的放矢,而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则为知识产权工作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2007年9月15日,《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重庆市政府成立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和重大经济活动专利特别审查机制。

  在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重庆市积极创新保护机制。重庆市外经贸委与市知识产权局共创的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绿色通道”就是典型代表。据袁杰介绍,这一通道把重庆企业在海外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及潜在风险梳理出来,建立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指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境外诉讼。同时,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还聘请包括美国、法国等国的专家做讲座,加强了与国外司法系统、中介机构的交流与沟通。与此同时,重庆还加强了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对接;建立了市区联动的执法机制;增强了与国家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协作等。

  同时,重庆在以专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据袁杰介绍,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对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展开了专题调研。既从宏观上分析了产业专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从微观上对主要竞争对手和产业关键技术领域专利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此次局长会议上,田力普在工作报告中提及“要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为导向,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袁杰表示:“田力普局长的报告中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总结深远而全面,特别是他所提到的‘要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惩治侵权行为的坚定立场和成果’,我对此感触尤为深刻,应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国际社会了解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谈及未来的工作方向,袁杰表示,将深入学习和贯彻此次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从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各环节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

  陕西:依托杨凌示范区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工作

  “农业知识产权是国际性难题,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的就是三农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主题报告中专门就农业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论述,可见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魏建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2009年,陕西省知识产权局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的“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依托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陕西省的农业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陕西省很早就成立了中国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农业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现在每年平均举行培训村支书或村长一级的培训班3次以上。”魏建锋表示,此外,围绕涉农专利技术,陕西每年都举行展示交易活动;对于农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思路,陕西省主要是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抓起,推广专利技术,在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融入知识产权新事物,在培养新农民中融入知识产权新知识。

  “通过深入农民生产生活,新的专利产品更容易推广。”魏建锋举例说,传统的施肥过程需要两个人完成,一个人负责施肥,一个人负责锄地。而利用新型施肥工具,施肥过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对于农民来说,好的专利产品就是生产中的实用技术。

  在探索农业知识产权的道路上,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还建立了以“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和农业标准化”为主体的“四方联动”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模式,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经验。

  据了解,2008年,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成立了由知识产权、工商、质检等14个职能部门以及服务保障单位共同组成的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知识产权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关键问题,建立并形成了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协调、合作机制。

  在每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期间,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知识产权局、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多次联合工商、质检等部门组织了系列的知识产权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了知识产权软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示范区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从2001年试点工作开始到2009年,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0倍。截至2009年12月,该示范区累计申请专利1668件,授权645件,其中1件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共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15件,创制各类标准98项。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魏建锋表示,今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将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的精神,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等。

  广州:推进品牌建设 营造中国专利周效应

  “中国专利周已成为促进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产业化运用的重要品牌活动。”2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表示。

  2009年第三届中国专利周,以广州做为中心主会场,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42个城市异地同时举行。“从整体看,与历届专利周相比,无论是活动的规模、内容、宣传效应,还是活动的特色与成效都有显著提升。”负责承办和具体实施广州主会场活动的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丁力,将本届专利周的成果和经验带到了局长会议进行交流。

  “中国专利周作为将广州市专利运用、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融为一体,集中展示创新成果,促进专利交易转化,并对最大范围的公众进行普及教育的平台,是2009年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亮点中的亮点。”丁力认为。过去的一年,广州市专利申请超过1.8万件,同比增长18%,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此次会议上颁布的第十一届中国专利金奖项目中,有2项就来自广州市。

  丁力表示,领导的悉心指导,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有效协作,科学策划、精心组织都是中国专利周活动取得预期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举办专利周活动,定位准确、针对性强才能引起共鸣。”丁力表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袭击全球,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创业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为此,第三届中国专利周注重实效,“对症下药”, 主会场各项活动始终贯穿“应对金融危机、服务企业创新”这条主线,直面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遇到的问题。

  “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公益服务,对打造中国专利周品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丁力介绍,突出公益、服务社会就是第三届专利周的亮点之一。

  在丁力看来,充分运用中央、地方及境外多层次宣传媒介,采用多渠道的传播途径,形成跨区域、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格局,也正是营造“中国专利周效应”的利器。

  在主会场活动的示范带动下,在第三届专利周活动期间,各省、区、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活动,共举办展示交易活动161场次,展览总面积5.5万平方米,成交项目(含意向成交额)62.6亿多元。

  “完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就要改进中国专利周的组织形式,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内涵,发挥品牌效应,扩大社会影响,努力创造一个宣传专利制度、学习专利知识、展示专利技术、交易专利产品、开展专利保护等于一体,政府主导、各界广泛参与的专利周。”田力普在部署2010年的知识产权工作时,对中国专利周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丁力认为,要进一步打造中国专利周效应,推进中国专利周品牌建设,政府部门虽然是主导,但毕竟力量有限,还应加强穿针引线,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做大规模,办出影响。

  苏州: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凝聚企业创新力量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培育、扶持和引导等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一批技术创新型、本土孵化型、原始创新型自主知识产权亮点企业呈现快速裂变增长态势。”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春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刘春奇介绍,截至目前,苏州市有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80多家,其中包括多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使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持续提高,在金融危机寒流下,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保障。近年来,苏州市率先制定出台了《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等政策措施,把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任务,明确了集成各类资源、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专利大户企业。

  据了解,2009年,苏州市企业专利申请达到3.9092万件,占全市总量的63.7%;企业专利授权量达到2.8075万件,占全市总量的71.5%;企业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达到161家,企业年专利授权量超百件的达到96家,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人才是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苏州市积极参加江苏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培训工作。例如,2009年,苏州市组织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一期,培训人员达58名;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两期,企业参加培训人员达250名;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59期,培训人员4750人次。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2010年,苏州市将进一步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推动30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推动50家企业实施重大知识产权推广应用计划,推动100家重点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引导100家企业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培育10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训知识产权工程师200人次。”刘春奇强调。

  据了解,至2009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已有6家企业被列为“江苏省企事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推进计划”实施单位、4家企业被列为“江苏省重点领域企业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实施单位。下一步,苏州还将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项目;充分发挥园区科技经费对科技项目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科技项目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科技跨越发展。

  “田力普局长在此次会议上强调,继续深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试点示范工作,这对各地开展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刘春奇表示,2010年,苏州市将通过集成各类知识产权计划,加强服务,计划培育100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扩大示范效果,力争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天津:融入大局 帮扶企业保增长渡难关

  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志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服务,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大力推动企事业单位试点示范工作。”何志敏介绍,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以确立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企业开展“三层”、“三类”的专利试点。“三层”即形成国家级、市级和区县行业级体系,全面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三类”包括以知识产权创造为重点带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的试点工作,以战略管理为重点带动企业全面发展的示范工作,以及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重心的优势企业工作。

  目前,天津市已有2家企事业单位列入国家级专利示范,22家企事业单位列入试点。2009年天津市确立了171家市级试点单位、188家区级试点单位。这些试点单位2009年申请专利8700余件,占企业申请总量的86%,比2008年增长了48.5%。

  此外,天津市知识产权局还调整、完善了专利资助与奖励政策,转变资助方式,对企业首件专利申请给予奖励,激励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2009年,天津市共有420余家企业实现了专利零的突破,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和,有效专利突破2万件,拥有专利申请的企业达1220家。

  何志敏介绍,天津市知识产权局有针对性地从多个层面开展工作,力促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首先,系统开展重大发明专利实施转化工程,联合相关部门推进了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累计投资316亿元,其中研发性投资74亿元,已开发出296个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82.5亿元,新申请关键技术发明专利240件;其次,在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首次实施了16个重大发明专利转化项目,通过资金支持和提供咨询服务,加快推进其产业化进程;第三,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取得了突破,与市银监局等部门共同出台了《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规范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操作细节,在国内率先推出授信免责条款。据了解,去年天津市炜杰科技有限公司从大连银行天津分行成功获得了2000万元无中间担保环节的专利权质押贷款,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了个好头;第四,开展重大项目知识产权服务,为24家企业提供专利状态查询等信息化服务,帮助其规避法律风险,促进新的发明创造。

  “为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高,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启动了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着重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入手,促进服务大提速。”何志敏介绍,为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实施了为期半年的服务企业系列活动,组建了10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服务队,深入100余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指导工作;建立知识产权区县联系点制度,积极指导各区县知识产权部门推动辖区内更多中小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启动企业知识产权专项推进系列工程,加强对新兴科技产业、优势支柱产业以及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扶持力度;开展了79次针对企业不同层次人员的知识产权实务培训。

  此外,天津市知识产权局还制定了知识产权人才培训计划,延长了服务时间,开展了企业战略咨询服务,构建企业维权援助网络,全面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提升。

  何志敏表示,2010年,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将继续积极服务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为增强天津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坚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上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经验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掀起了热潮。2006年,上海市在浦东新区进行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先行先试”。截至2009年12月底,浦东新区已向84家企业发放106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总额度为1.6亿元。在2月1日举行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上海经验”。

  浦东新区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聚集区,也是上海市知识产权对接资本创造财富神化的发祥地。

  2006年,由留美归国博士创办的上海飞凯广电材料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在一筹莫展之际,浦东新区启动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该公司以1件专利权质押从上海银行获得1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第二年底便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此后,公司凭借多项专利技术站稳市场,赢得信任,又获得了2笔专利权质押贷款。仅仅3年,到2009年10月,该公司总资产翻了近2番,达到1.1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以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吕国强表示,目前,浦东新区、杨浦区、闵行区和徐汇区都已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至今尚未出现逾期还贷或者坏账。

  总结取得的成绩,吕国强认为,上海市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多部门共同协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将其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持。2009年,上海市政府先后4次督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并就总体思路和工作框架作出指示。

  同时,上海专门成立了由20多个部门组成的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联系会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与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起草了《关于本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范围扩大到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的各种形式。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涉及知识产权多个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不是知识产权局一个部门力所能及的。2009年3月,上海市主管金融和知识产权的副市长联袂召开了专题会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吕国强表示:“注重实效,逐步规范与细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是上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其不断提升和完善的保障。”

  评估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关键环节,是目前影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化发展的症结之一。为此,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正在组织起草《上海市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暂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规范各类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在实践操作中,各类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部门不同,导致规则不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工商局和版权局分别起草了上海市专利权、注册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等著作权的质押登记服务指南,目前已经完成了初稿。

  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服务专家库、质押物流转办法、风险承担机制等一系列贯穿质押融资工作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细则也在陆续制定和完善中。“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上海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必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吕国强坚定地表示。

  广东:知识产权助力重点产业发展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广东深受影响。2009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通过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开展重点产业专利态势分析、完善专利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等工作,不断推动广东省重点产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使知识产权成为引领广东省重点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利器。

  在2月1日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主题报告中特别强调知识产权工作应服务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两年,广东的工作也是围绕这个思路进行的,如果知识产权工作不能融入经济建设、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的作用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发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省非常重视将知识产权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在经济调整、产业升级等方面,知识产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陶凯元表示,去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对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了“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调研工作。在金融危机深度影响下,广东省169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额同比分别增长8.92%、19.6%和10.2%。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不但未受影响,而且趁机扩张、逆势发展,各项指标增长顺利,凸显了知识产权在促进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中的内在动力。

  据了解,去年以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先后开展了电池、平板显示和LED等龙头产业的专利态势分析工作,并及时发布态势分析报告,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企事业单位选择科研项目、开拓市场方向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2009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遴选了5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1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予以扶持;8家企事业单位跻身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行列,数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一;46家单位列入全国第四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普遍增强。2009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045万件和3.6706万件,5家企业跻身全国企业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位,4家企业跻身全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前十名。

  “广东编制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择优选取10个‘龙头’项目列入年度计划,并加大了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中的重大专利技术项目。”陶凯元表示,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还对省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增加了韩国、俄罗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信息,数据总量达3600万条;同时开展了平板显示、数字电视、陶瓷、电池等4个行业的专利数据库建设工作和省重点产业专利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企业自主创新应用子平台”,开发企业专利信息应用系统。

  “2010年,在引导重点产业、行业、企事业单位稳步提升专利申请量的同时,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将注重专利申请质量,不断优化专利申请和授权结构。”陶凯元表示,要继续做好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试点事业单位和试点区域的认定工作,推动示范企业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落实专业镇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编制2010年专利技术实施计划,提升专利技术产业化水平;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继续组织开展重点产业的专利态势分析,及时发布分析报告;进一步完善并试运行企业知识产权数据采集系统,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动态。
 湖南:将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作为推进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

  “支撑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所要达到的目标。”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龚世益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表示,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对于湖南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7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财政厅,启动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2009年,湖南省政府出台《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列为六大专项工程之一。这一年,湖南省73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这73家企业总产值达2005亿元,占全省GDP的16%,总利税达470亿元;73家企业共申请专利2773件,占全省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1/2,获权专利1302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比2008年增长了65%和32%。

  在谈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的经验时,龚世益直言:“企业缺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为使企业适应国际化市场需求,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其提供制度建设、内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人员培养和知识产权预警等一整套知识产权服务;同时,还设立了专项资金,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正如龚世益所说,一系列的务实举措,确保了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的顺利推进。

  财政的支持,使培育工程“不差钱”。自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启动以来,湖南省财政厅积极增加知识产权经费预算,2007年达500万元,今年将达到2000万元。

  管理制度的创新,使培育工程更加明确、高效。2009年湖南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财政厅将培育企业管理制度从普惠制转变为项目制,要求培育企业进行项目申报。此举改变了对所有企业平均分配培育经费的模式,有利于根据项目需要优化经费配置,有效提高了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重视宣传培训和专利信息平台建设,让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得到更充足的“养分”。据龚世益介绍,通过多年探索,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在培训的覆盖面、针对性、师资以及渠道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专利信息平台,目前已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建立起专利数据库,专利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龚世益表示,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启动至今,效果显著。一方面,全省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增强,具备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能够以知识产权为武器保卫自己的市场利益。

  把知识产权制度融入企业,将使中国的企业更具国际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制度上的。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企业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国际规则,经受住国际市场风浪的考验,这正是知识产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龚世益表示。

  在谈及未来的工作方向时,龚世益介绍,将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一方面紧抓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另一方面启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全面提高湖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湖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运用知识产权制度 助企业化危为机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也必然是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为企业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2月1日,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董宏伟围绕如何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逆势增长的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过去一年,国内企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特别是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较弱的企业。为了帮助其渡过难关,武汉市知识产权局适时开展了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帮助企业化危为机”为主题的“服务企业年”活动。据董宏伟介绍,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5个知识产权服务小组,深入全市55家重点大型企业及50余家市知识产权重点企业进行服务;建立了大企业、重点企业服务“便利直通车”制度,设立服务窗口,及时、高效地为企业开展服务;建立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开发专利检索分析软件、建立专利应急预警机制等22项具体举措的出台,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调查显示,2009年,武汉市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实现逆势增长,大部分知识产权工作重点企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快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以上,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额年增长40%以上,武汉东湖高新区各类经济指标增幅均达到20%以上,为武汉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对相关政策体系进行了完善。“首先是完善专利资助政策,加大对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和涉外专利的支持力度,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其次是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董宏伟介绍,2009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共组织14家企业成功申报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继续落实知识产权工作“双十计划”、“助推计划”系列措施,对20家大中型企业和5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启动“专利扫零”工程,组织优质中介服务机构帮助40多家“零专利”企业实现发明创造知识产权化,组织开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软件,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能力。据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武汉市企业专利申请量达7407件,同比增长81.5%,占全市申请总量的61%。

  “为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运用与产业化,我们在去年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对20个项目给予了31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帮助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融资,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取得了突破。”董宏伟表示,武汉市知识产权局与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下发了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业务方面的文件;与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签署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银行将在未来5年内向武汉市提供1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授信额度。据统计,2009年,武汉市共有11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贷款,金额达6000万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企业的资金困难。

  董宏伟表示,2010年是实施《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的最后一年,是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起步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将继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优化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加快“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张海志 肖潇 胡嫚 刘仁 汪玮玮)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6 - 2010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 京icp备060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