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发布法律咨询 回复法律咨询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110法律微网
您的位置: 110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所有类别 >> 民事 >> 合同纠纷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王景林  王远洋  徐荣康  朱建宇  罗雨晴  
该问题已关闭

工作期间没给我续合同,现在自己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广东-深圳 09-23 00:00  悬赏 0  发布者:180863…… 给我留言  回答:(23)
在公司入职3年,就刚入公司的时候给我签了一年合同,后面到现在刚好2年没给我签合同,现在自己离职,期间每月正常发工资,没有打卡考勤记录,只有工资卡发工资流水,还有几个保留的工资条记录,现在能否要求双倍工资,公司有哪些理由可以拒绝。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全部答案
回复时间: 2020-09-23 00:55
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劳动仲裁 我们可以写仲裁书   监察大队和仲裁委的区别:(一)性质不2113同:劳动监察是劳动争议的行政处罚程序,5261有行政处罚权;劳动仲4102裁是劳动争议的1653司法处理程序,没有行政处罚权。    (二)处理的对象不同:劳动监察处理的是用人单位、职业介绍机构,不处理劳动者;劳动仲裁既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劳动者。    (三)处理的方式不同:劳动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或者处理;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依法对相关劳动争议作出调解或者裁决。    (四)受理时效不同:劳动监察的受理时效是二年(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五)针对的方向不同:劳动监察针对的是用人单位对职工这一整体的劳动法权益侵害的保护,劳动仲裁则是侧重于用人单位和个别劳动者具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 [广东-深圳]
  • 年遇春律师 VIP
  • 电话:13723729928(微信同号)
  • 1836337积分
回复时间: 2020-09-23 05:35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投诉或申请仲裁。
回复时间: 2020-09-23 07:33
建议到当地劳动局求助,包括申请仲裁维权等!
回复时间: 2020-09-23 07:52
你好,一、劳动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若需法律帮助,具体咨询可电话联系我帮你分析下如何解决
回复时间: 2020-09-23 09:25
您好,一、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应当支付双倍工资。支付双倍工资最多不超过11个月;
二、但劳动者要求支付双倍工资有仲裁时效。根据你的陈述,你已经入职3年。自第二年起公司就没有与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到现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已经2年了,已经过了主张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不能再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如有疑问,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
为你提供一个广东省的案例,以供参考。
案情((2016)粤0306民初29949号):2009年9月21日,周某入职S公司,双方签订了自2015年3月20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周某于2016年9月22日离职。后周某起诉S公司,周某向S公司主张2014年4月20日至2015年3月19日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S公司提出时效抗辩。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额外支付的一倍工资,是对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惩罚,并非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因此,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关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一年的规定。劳动者在领取当月工资时就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期间应自劳动者领取当月工资时逐月起算。本案中,原告(周某)至2016年10月21日才申请劳动仲裁,故其该项请求已超过一年的申请仲裁时效期间,故对于原告(周某)该项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回复时间: 2020-09-23 09:37
可以直接仲裁来要求支付工资的
回复时间: 2020-09-23 09:53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主张双倍工资,除劳动者自身原因不签订外,公司没有理由拒绝。
回复时间: 2020-09-23 10:08
你好!
1、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主张双倍工资。但主张双倍工资的时效为1年。本案已经过了两年,因时效,而不能再主张。
2、因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用工单位给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给付半月工资。标准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3、如我的回答帮到你,望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回复时间: 2020-09-23 11:36
已经超出双倍工资诉求诉讼时效
  • [辽宁-沈阳]
  • 董毅律师 VIP
  • 电话:13704034821
  • 153944积分
回复时间: 2020-09-23 20:36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综上,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
回复时间: 2020-09-24 11:57
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
回复时间: 2020-09-28 22:06
您好,仔细看了您的问题,回复如下: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考虑看您的情况能否形成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在离职的同时要求单位是应该给双倍工资的赔偿的。如果不给,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


二、同时,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未缴纳社保是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按您的工资每满一年工龄给一个月工资。

三、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主张经济补偿金。

希望您能将我的回答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回复时间: 2020-09-23 10:27
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劳动仲裁
回复时间: 2020-09-23 11:00
过了仲裁时效了。
回复时间: 2020-09-23 11:04
时效过了就是最大的拒绝理由,不用想了。
回复时间: 2020-09-23 11:49
1、我认为不能主张双倍赔偿了;2、公司可以以超过申请时效拒绝或者抗辩;
回复时间: 2020-09-23 12:39
如果你能够证明你提供了劳动,对方没有给你续签合同的期间是可以主张双倍工资的
回复时间: 2020-09-23 14:28
劳动法关于辞退补偿标准: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回复时间: 2020-09-23 15:44
答: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回复时间: 2020-09-23 17:00
您好,已经过了时效了。
回复时间: 2020-09-24 11:36
您好,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回复时间: 2020-09-25 09:29
要看合同具体是怎么签订的,你可以把合同发给我。
回复时间: 2020-09-26 07:32
是可以的。
为尽量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经当事人本人申请110.com将对文章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点击查看详情
黑龙江哈尔滨
江苏无锡
黑龙江哈尔滨
湖南长沙
江苏无锡
江苏南京
浙江杭州
福建厦门
浙江杭州
最新回复律师
山东 菏泽
人气:206260
上海 长宁区
人气:1006183
热点专题更多
免费法律咨询 | 广告服务 | 律师加盟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72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