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课题申请指南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10-11 生效日期: 2006-10-11
发布部门: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发布文号:

  一、 指南说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是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的。本项目围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和安全便捷型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的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机制和创新模式,建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重点突破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和100%低地板轻轨车等关键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范化、有序发展,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带动产业发展。采用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本项目拟支持6个课题,课题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1。项目实施年限为2006年至2010年。

  二、 指南内容
  课题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研究与示范
  (一)研究目标
  开展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机制和模式,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安全、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项目,选择1-2个城市开展示范应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撑条件,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
  (二)研究内容
  结合依托工程项目,针对城市结构特点、地理特征、自然条件,研究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策略、创新体系构架和管理政策;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模式和信息系统的研究与示范;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评估标准体系。
  (三)考核指标
  1、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技术纲要和政策措施;
  2、 形成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建设与运营管理指南;
  3、 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评估标准体系与实施导则。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400万元。
  课题二:城市综合交通和轨道交通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研究目标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指南,为城市综合交通和轨道交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整体提升公共交通网络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和城市整体运营成本。选择1-2个城市进行示范试点,总结经验后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研究内容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法,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运营效益相关问题研究,线路敷设及车站的规划设置,交通枢纽的分布与功能的规划,网络整体效益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不同城市或地区、不同线路的适用条件、适应范围,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方法和技术。
  (三)考核指标
  1、提出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指南;
  2、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整体效益评价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3、提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模式选择指南。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400万元。
  课题三: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一) 研究目标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制定新型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技术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范化发展,为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装备国产化提供支撑条件。
  (二)研究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产品标准体系,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关键技术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标准。
  (三)考核指标
  1、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送审稿);
  2、提出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通用技术条件(送审稿);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送审稿);
  3、提出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系统设计规范(送审稿);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规范(送审稿);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规范(送审稿)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导则(送审稿)。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600万元。
  课题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研究
  (一)研究目标
  研制出一套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运行和安全控制系统(CBTC系统),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二)研究内容
  CBTC系统体系结构研究,适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大容量双向传输的通信系统,CBTC系统的新型定位技术,列车自动监控ATS系统,车载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地面区域控制中心的研制与开发,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和控制CBTC系统仿真与测试环境的建立。
  (三)考核指标
  1、研制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和控制系统(CBTC系统),在该系统中,包括自动监督系统ATS、自动安全防护系统ATP和计算机联锁系统CI等三大主要子系统。包括:ATS系统样机一套;地面区域控制器一套;计算机联锁设备一套、车载计算机设备一套;地车双向信息传输系统地面设备、车载设备各一套;列车定位车载和地面设备各一套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2、提出一套基于通信列车控制系统(CBTC)的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在实验室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和控制系统的综合仿真测试系统;
  4、公开发表不少于10篇论文;
  5、申请专利3项以上。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600万元。
  课题五: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
  (一)研究目标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技术,形成产业的工程化实施能力,达到商业应用的水平,实现磁悬浮交通系统从中试向工程应用的转化,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等基本要求;形成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程化的研发、设计、生产、建设、运营管理以及运行维护体系。
  (二)研究内容
  建成中低速磁悬浮试验示范线,研制实用型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在此基础上,开展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总体技术条件、总体方案优化研究和系统综合集成;进行线路工程的优化与系统实施,研究磁悬浮轨排一次成形的轧制技术;对实用型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车辆系统进行轻量化的优化设计和制造,重点突破机械制动和悬浮电源的可靠性问题;解决多支点悬浮的解耦控制及车轨耦合振动等问题,研究提高磁悬浮列车性能的二次系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的工程应用研究与配套设备研制;研制高能量密度、静音型的牵引逆变器;进行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的运行维护、性能测试与评估研究;开展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新结构和新方案研究。
  (三)考核指标
  1、建成一条1.5公里的试验示范线(含道岔),线路条件满足列车进行时速不低于100公里的运行要求;
  2、研制的实用型磁悬浮列车,列车(2辆编组)最高试验时速不低于100公里,单辆车辆承重不小于12吨,载重、车重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研制一套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保证磁悬浮列车在试验示范线顺利建成并安全可靠地试验和运行;
  4、提出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技术管理措施;
  5、形成一套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设计、制造的企业暂行规定;
  6、申请专利5项。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2100万元。
  课题六:100%低地板轻轨车研制
  (一)研究目标
  结合国内一条现有线路,研制一列五模块铰接的100%低地板轻轨车样车,完成运行考核试验,达到商业化运行水平。
  (二)研究内容
  为实现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100%低地板轻轨车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低地板轻轨车辆系统技术条件及标准研究、车辆结构研究、制动系统研究、电气系统研究;开发小外形尺寸的橡胶弹簧、弹性轮、牵引电机、齿轮传动装置、弹性联轴节及车辆制动系统,制造出实用化的100%低地板轻轨车转向架;通过对多模块铰接车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研究、车体结构的自振频率研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连接结构的接口强度等研究,研制出实用轻量化的铝合金车体;研究低地板轻轨车的负载特性及牵引控制规律,完成小型轻量化牵引逆变器、辅助电源、试验线新型供电系统及低地板轻轨车试验测试系统研制。
  (三)考核指标:
  1、100%低地板轻轨车的技术参数:
  最高运行速度    70km/h
  空车重量    ≤40t
  车体长度    约29.8m
  车体宽度    2.65m
  地板面高    350mm
  车轮直径(新/旧)   600mm/520mm
  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  20m
  起动加速度    1.0m/s2
  常用制动减速度    1.2m/s2
  紧急制动减速度(含磁轨制动) 2.0m/s2
  车辆(5模块铰接)  Mc+T+Tp+T+Mc
  2、申请专利4项。
  (四)研究经费
  本课题国拨经费拟安排:1900万元

  三、申报人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均可申报。
  2、鼓励产学研联合,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责任和经费。
  3、申报单位必须是行业骨干机构,具备较强的研制和开发能力,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配套资金和相关的配套条件,具有5年以上相关业绩,单位信誉度好。
  4、申报单位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国家或行业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经验,要有科学、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5、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为:
  ①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龄在60岁以下(按签订课题任务书时计算);
  ③具备高级职称;
  ④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⑤同期只能主持一项支撑计划课题,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
  ⑥过去三年内没有国家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四、申报文件的递交
  1.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和《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各一式15份(A4纸装订,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的格式及编制要求,请登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www.most.gov.cn)。
  《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的编制要求,请登陆科技部国家科技经费预算申报管理中心网站(http://finance.most.gov.cn/)。书面材料应当由申报系统软件打印,书面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不一致的课题不予受理。
  2.受理地点、时间、联系人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西苑饭店九号楼5913办公室
  邮编:100044
  申请截止日期:2006年11月2日
  联系人:陈新  柴文忠
  电话:010-58933571,58934022
  邮寄文件以寄出日期邮戳为准。对申报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损坏和逾期送达由申报人负责。
  申报材料电子版请发电子邮件至jicx@htrdc.com。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二OO六年十月十一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3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