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4-10 生效日期: 2006-04-10
发布部门: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发布文号:

各有关市、县(市、区)植保站: 
  为了实现2007年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的目标,搞好我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的工作,现将我站制订的水稻、棉花、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四月十日 
 


  附件: 
  1.安徽省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2.安徽省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3.安徽省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4.安徽省茶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5.安徽省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6.安徽省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附件1: 
 
 
安徽省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提高水稻质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内涵。为尽快提升水稻质量,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使用,推动安全用药,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在全省继续建立霍邱、宿松、寿县、桐城、南陵、太湖、居巢区、怀远等8个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安全用药示范基地。为保证基地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此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水稻安全生长,确保水稻高产优质为目的,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维护稻田生态平衡,优化防治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安全用药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实施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安全用药示范基地项目,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制订科学用药规划,组织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及对环境保护影响小的农药和目前先进成熟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在前3年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在示范县(市、区)实现无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和药害现象的发生,使农药使用健康有序地运行,最终实现稻米农药残留不超标,达到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增效、农业可持续生产的目的。具体目标: 
  1、安全用药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占当地农药总量80%以上。 
  2、示范区水稻田农药使用总量减少10%,在示范区内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 
  3、水稻田间优势种天敌与对照区相比,密度增加30%,稻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技术要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农药的安全使用,要以优化作物生态环境,保证人畜安全为中心,采用优化防治技术,实行科学合理用药。重点抓好病虫草鼠预测预报、生态控害、综合治理、合理用药,提高施药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 
  1、加强病虫草鼠监测 
  根据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以及农药品种的不断更新,稻田有害生物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的特点,各项目县(市、区)要建立健全乡镇测报网络,在不同区域开展定点定田系统监测,掌握病虫草鼠发生规律及动态变化,制定和调整防治策略和技术,明确主攻目标,突出重点,以维护稻田生态平衡为出发点,以控害护益保护水稻安全生长为目标,总体预报,统筹安排,抓主兼次,因地制宜,适期防治,及时控制危害。 
  2、实施健身栽培,发掘生态控害潜能 
  (1)选择优质、高产、抗(耐)病虫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及水浆管理,实施健身栽培,充分发掘作物本身的补偿、避害、抗逆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 
  (2)充分保护利用稻田天敌,禁止捕杀蛙、蛇等天敌,开展稻田养鸭,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害作用。 
  3、开展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4、科学施用农药,改进施药技术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科学选用低毒、高效、环保型对路农药及生物农药,提倡药剂合理混用,病虫兼治,坚持"达标"防治,实施总体防治技术,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效,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施药。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未经大田试验、示范的农药,不得推广使用。遵守农药防治规程,正确配药、施药,不得超量使用,做好废弃物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加强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使用附后的安徽省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推荐的农药品种。 
  四、实施要求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省植保总站成立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定,安全用药的指导工作;各项目县(市、区)要相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各项目县(市、区)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计划落实到乡(镇)、村,任务到人,措施到田。 
  2、制定技术方案,抓好示范 
  各地根据生产实际,结合无公害水稻生产,制定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技术要点,严格控制农药的应用,统一用药品种,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各项目县(市、区)要建立1个万亩示范基地,各项目乡镇应建立1-2个示范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基点,以点带面,以片促面,推动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的开展,使农药安全应用技术更优化、更安全、效果更好。 
  3、以人为本,开展技术培训 
  要保证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安全用药示范项目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广大农户要具有安全用药的意识。针对目前农民对有害生物的防治要求快速、高效以及对使用农药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淡薄的现状,搞好对生产者的培训,转变生产者的观念,对项目的落实至关重要。各项目县(市、区)应结合本地实际,根据生产季节,因地制宜开展有效的培训。 
  4、加大宣传、管理力度,规范农药市场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途径开展宣传稻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宣传贯彻农药管理条例和有关农药使用政策法规,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操作规程,引起全社会对农药安全使用的关注。各项目县(市、区)农业执法大队(办公室)要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市场,堵住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源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农委、植保总站将定期开展抽查,对项目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安徽省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推荐农药品种 
 
  二化螟:氟虫腈(锐劲特)、氟虫腈+敌百虫、三唑磷、阿维辛(立杀螟)。 
  三化螟:毒死蜱(乐斯本、同一顺)、三唑磷+阿维菌素(禾适)。 
  稻纵卷叶螟:阿维菌素、茚虫威(安打)、毒死蜱(乐斯本)、氟虫腈+三唑磷(山瑞)。 
  褐飞虱:噻嗪酮(扑虱灵)、氯胺磷、吡虫啉(蚜虱净、大功臣、麦雨道)、啶虫脒(乐百农)。 
  白背飞虱:吡虫啉(蚜虱净、大功臣、麦雨道)、噻嗪酮。 
  水稻恶苗病:咪鲜胺(保鲜克)、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 
  稻瘟病:稻瘟灵(富士一号)、三环唑。 
  稻曲病:井·腊芽、井·烯唑、氟硅唑(福星)。 
  纹枯病:井冈霉素(纹枯净)、纹霉清。 
  稻田杂草 
  秧田:禾大壮、苄嘧磺隆(农得时)。 
  直播稻田:二氯苄(灵秀)、高杀草丹·苄(龙杀)、丙苄(瑞农)、千金。 
  移栽稻田:乙苄、丁苄、苯噻苄。 
  抛秧稻田:苯噻苄(抛秧星)、丁苄。 
 
  附件2: 
 
 
安徽省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推动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加快高毒农药替代进程,针对棉花病虫近年来发生特点,充分利用近三年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的成功实践经验,现制定我省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一、目标和任务 
  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安全用药示范工作,在望江、东至、贵池、宣州、蒙城、涡阳、枞阳、埇桥区等8个棉花示范基地近三年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病虫出现的新特点,集成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扩大安全用药示范基地规模,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综防技术,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对环境影响小的农药和目前先进成熟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通过规范操作,示范区基本实现无农药中毒事故和药害现象的发生,实现棉花产品农残不超标。 
  1、基地县(区)不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农药使用总量比前三年均数减少5%以上,高毒农药使用量比前三年均数减少30%。 
  2、基地县(区)内棉田优势种天敌与对照区相比,密度增加20%,农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基地县(区)内安全用药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按照部、省有关法规和科学使用农药的要求,推广应用新型药械90%以上,示范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4、基地县(区)保证棉花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主要病虫害总体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主要技术措施 
  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要以强化棉田生态环境,保证人畜安全为中心,以棉花为主体,以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棉株自身的补偿能力,自然气候和田间天敌的控害作用,实施保健栽培,推广优质高产、杂交抗虫、耐病品种。优化防治技术,实行科学用药。重点抓好棉花病、虫、草预测预报,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和非化学防治技术研究,新农药械试验示范,生态控害,合理用药,提高施药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 
  1、搞好棉花病虫害的监测。建立以县站为中心,基地县(区)所在乡镇为基点的测报网络体系,加强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和动态变化,准确预报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指导科学防治。 
  2、推广高产、优质、抗虫、耐病的杂交棉品种,实施健身栽培,充分发挥棉花耐害补偿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倡棉田深中耕,增施钾肥和硼肥,加强肥水管理,实施全程化控。 
  3、搞好棉田清洁。棉花生长期间出现枯黄萎病重病株及时拔除,平时管理时摘下的枝杈,均应带出田外处理,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及时摘除烂铃摊晒。 
  4、坚持达标防治,充分保护利用农田天敌。①小麦、油菜等作物收获后迟灭茬、留高茬,推迟作物离田时间,使天敌充分向棉田转移。②麦田防治蚜虫选用对天敌安全的吡虫啉类农药(大功臣、蚜虱净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抗蚜威)。③沿江棉区棉蚜防治推迟到7月以后施药,以害养益,以益控害。④6月底前除棉叶螨、盲蝽象外尽量不施用化学农药,7月中旬前少用化学农药,7月底前沿江棉区不用菊酯类农药,选择持效期较长的药剂防治斜纹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 
  5、大力推广物理、机械、人工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毒饵诱杀小地老虎、蜗牛等,相对集中的非抗虫棉田提倡杨柳把诱蛾,沿江棉区从8月上旬开始人工采摘斜纹夜蛾卵块,结合人工整枝打叉,捕捉棉铃虫、斜纹夜蛾高龄幼虫,去除虫卵,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次数。 
  6、实行总体防治技术,合理施用农药。根据棉花不同阶段棉花病虫发生特点,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提倡一次施药兼治多种害虫,控制用药次数,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及其复配剂。棉花播种育苗期,重点抓好草害、苗病、枯萎病、棉叶螨的防治,注意查治局部棉区盲蝽象、蜗牛、小地老虎;苗蕾期重点抓好枯萎病、棉叶螨、盲蝽象的防治;花铃期因受有效积温的限制,棉花补偿能力减弱,化学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手段,重点抓好棉叶螨、棉蓟马、盲蝽象、斜纹夜蛾、部分棉田伏蚜、非抗虫棉田棉铃虫、棉花缺钾性生理病害、铃病的防治。按照无害化的要求选择使用安徽省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推荐农药品种。 
  三、完善组织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 
  1、完善组织机构。各示范基地县(区)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及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指导科学用药。 
  2、开展宣传培训。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技术展示、电视预报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使广大棉农充分认识到高毒农药替代的重要性,提高安全理使用农药的到户率。 
  3、开展药剂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推广农业部公布的替代品种,同时针对棉花主要病虫,每种防治对象选择3-5个农药品种,开展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筛选出理想的替代品种,确保防治需要。 
  4、抓好示范片。每个基地县(区)示范面积不少于1万亩,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区)农药安全使用工作开展,使农药安全应用技术更优化、更安全、效果更好。 
  5、建立奖惩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各基地县(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农药安全使用计划,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计划落实到乡(村),任务到人,措施到田,十二月底上交年度工作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植保总站将定期开展抽查,对基地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 
 
 
安徽省棉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推荐农药品种 
 
  棉铃虫:甲氨基阿维菌素、功夫、高效氯氰菊酯(叶屏)、乐斯本、辛硫磷、安打、氟铃脲及其复配剂(氟铃脲+辛硫磷,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NPV(核型多角体病毒);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除尽、安打、虫酰肼、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戍菊酯; 
  棉红蜘蛛:哒螨灵类、炔螨特、阿维菌素、哒螨酮、巴斯本、阿维菌素与哒螨灵类复配剂; 
  蚜虫、蓟马:艾美乐、大功臣、蚜虱净、金好年、啶虫脒; 
  盲蝽象:锐劲特、乐斯本、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叶屏); 
  蜗牛:密达、梅塔、灭旱螺、蜗克星; 
  苗期病害:移栽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冠菌清; 
  枯黄萎病:黄腐酸盐(北农大)、移栽灵、棉花枯萎净、绿邦98(北农大)、枯萎立克; 
  缺钾性生理性病害(红叶茎枯病):有机钾肥、氯化钾、磷酸二氢钾; 
  草害:苗床:播后苗前用水旱灵、床草净;大田除草剂:草甘磷、克无踪、高效盖草能、禾耐斯(乙草胺)等; 
  生长调节剂:助壮素、乙稀利等。 
 
  附件3 
 
 
安徽省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省蔬菜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提高,蔬菜品种和农药品种的更换,以及异常气候的影响,导致蔬菜有害生物种类、种群及发生规律发生变化。因此,在总结我省前三年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经验的基础上,现制定安徽省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具体如下: 
  一、目标和任务 
  建立和县、马鞍山、包河区、肥东等四个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安全用药示范基地,组织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及对环境保护影响小的农药和目前先进成熟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项目基地县(区)基本实现无中毒事故和药害现象的发生,使农药使用健康有序地运行。实现实施蔬菜农残不超标。具体目标: 
  1.基地县(区)示范区内农药使用总量与前三年均数年递减10%。生物农药使用量比前3年的均数递增5%。 
  2.基地县(区)蔬菜田(地)间优势天敌与对照区内相比,密度增加30%,农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基地县(区)内安全用药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按农业部有关法规、规章和省植保总站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指南,每个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5-10个,推广应用新型药械90%以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不少于5000亩。基地县(区)示范基地禁销、禁用高毒农药。 
  4.保证基地示范区蔬菜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阳性率小于2%。最终达到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增效、农业可持续生产的目的。 
  二、技术要点 
  农药的安全使用,要以优化作物生态环境,保证人畜安全为中心,采用优化防治技术,实行科学合理用药。重点抓好农作物病虫草鼠预测预报、生态控害、综合治理、合理用药,提高施药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 
  1.加强病虫监测, 
  各地因地制宜,逐步开展对斜纹夜蛾、小菜蛾、黄瓜霜霉病等危害性大,用药量大的主要病虫的系统监测,建立市、县、乡3级测报网络,以利适期防治,及时控制危害。 
  2.发掘自然生态控害潜能 
  2.1选择抗(耐)病虫高产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实施健身栽培,充分发掘作物本身的补偿抗逆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 
  2.2充分保护利用农田天敌,首先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用药次数,控制化防面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及其复配制剂,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害作用。 
  2.3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推广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趋光皿、性诱剂的方法控制害虫。 
  3.科学施用农药,改进施药技术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科学选用低毒、高效、环保型对路农药,提倡药剂合理混用,病虫兼治,实施总体防治技术,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效,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施药和采摘蔬菜。严禁用剧毒、高毒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产品;未经大田试验、示范的农药,不得推广使用。遵守农药防治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加强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技术指导。 
  4.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各示范片根据不同时期针对上市量大,用药频繁的蔬菜品种进行产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在农贸市场对上市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抽检,对销售农残超标蔬菜的经营户给予一定的处罚。 
  三、建立组织机构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各示范基地市、县(区)要分别成立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2.抓好项目基层示范片 
  每个基地市、县(区)示范面积不少于3万亩,以点带面,以片促面,推动全市、县(区)农药安全使用工作开展,使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更优化、更安全、效果更好。 
  3.基地县(区)示范片内成立10户"联保组"和"蔬菜安全用药协会",推广新农药、新技术,建立农户互相监督自律制度。 
  4.建立检查验收和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各基地市、县(区)要制订详细的农药安全使用计划,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计划落实到乡(村),任务到人,措施到田,年底上交年度工作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将定期开展对基地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 
 
 
安徽省蔬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推荐农药品种 
 
  番茄:灰霉病:速克灵、扑海因、农利灵 
  疫病:安克、克露、雷多米尔、杀毒矾 
  叶霉病:加瑞农 
  青枯病:可杀得、农用链霉素 
  病毒病;宁南霉素 茎基腐病:恶霉灵 
  早疫病:克露、杀毒矾、代森猛锌 
  辣椒:疫病:克露、雷多米尔、杀毒矾 
  病毒病:宁南霉素 
  根腐病:多硫、恶霉灵 
  炭疽病:多硫、甲基托布津 
  灰霉病:扑海因、农利灵、速克灵 
  茄子:灰霉病:扑海因、农利灵、速克灵 
  褐纹病:雷多米尔、杀毒矾、加瑞农 
  豆科作物:锈病:三唑酮、福星 
  煤霉病:加瑞农 
  病毒病:宁南霉素 
  根腐病:多硫、恶霉灵 
  黄瓜:霜霉病:克露、雷多米尔、安克 
  疫病:克露、雷多米尔、安克 
  白粉病:三唑酮、福星 
  角斑病:可杀得、农用链霉素 
  园斑病:可杀得、农用链霉素 
  莴苣:霜霉病:克露、雷多米尔、安克 
  韭菜:灰霉病:扑海因、农利灵、速克灵 
  疫病:克露、雷多米尔、安克 
  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恶霉灵、多灵克 
  茄果类蔬菜:甜菜夜蛾:除尽、安打、菜喜、卡死克 
  茶黄螨;克螨特、扫螨净 
  烟青虫;除尽、安打 
  二十八星瓢虫;辛硫磷、功夫 
  红蜘蛛:克螨特、扫螨净 
  蓟马:扑虱蚜、大功臣 
  豆科蔬菜:豇豆荚螟:锐劲特、卡死克 
  豆荚螟:锐劲特、氰戊菊酯、卡死克 
  潜叶蝇:潜蝇灵、阿维菌素 
  红蜘蛛:克螨特、扫螨净 
  十字花科蔬菜:甜菜夜蛾:除尽、安打、菜喜 
  斜纹夜蛾:高效氯氰菊酯、除尽 
  小菜蛾:锐劲特、菜喜 
  菜青虫:锐劲特、辛硫磷 
  蚜虫:扑虱蚜、大功臣 
  瓜类作物:瓜绢螟:乐果、锐劲特、氰戊菊酯 
  黄守瓜:保得、乐果、敌百虫 
  蚜虫:扑虱蚜、大功臣 
  韭菜:韭蛆:乐斯本、辛硫磷 
  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蛴螬、蝼蛄:辛硫磷、乐果、敌百虫 
 
  附件4: 
 
 
安徽省茶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合理用药的要求,以生产安全绿色食品质量为标准,以提高茶叶品质为目的,普及科学安全用药知识,大力推广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产品。实现茶叶安全生产,增强我省茶叶在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茶叶生产效益。 
  二、目标、任务 
  1.建设地点、规模:选择不同生态区的生产大县歙县、郎溪、霍山、潜山四县作为项目实施基地县,实施面积不少于1万亩,规范技术规程,覆盖点上积累经验,逐步覆盖全省。 
  2.基地县茶园农药使用总量较实施前递减10%,茶园优势种天地蜘蛛、绒茧蜂、赤眼蜂等数量比非实施区增加30%,茶园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茶树安全用药技术体系配套完善;实施基地县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区生物农药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70%以上,基地县生物农药防治面积进一步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占农药使用量的90%以上;推广新型药械90%以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不少于1000亩。 
  4.通过项目实施,在基地县大大提升现有品牌茶叶的内在品质,农药残留达到AA级绿色食品标准,增强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实施键身栽培:搞好中低产茶区改造;发展无性与良种茶园;增施生物有机肥和豆科绿肥;在茶园周围培植林带,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及时采摘和整理修剪,增强树势等。 
  2.采用物理和农业防治技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茶叶害虫;利用茶小绿叶蝉产卵特点及时分批采摘去卵,利用茶毛虫、茶蚕低龄幼虫群集性,及时人工扑杀幼虫。 
  3.推广生物防治:一是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防治技术对策,保护利用好自然天地,如蜘蛛、瓢虫、寄生蜂等;二是推广生物制剂如BT等防治茶尺蠖、茶蚕、茶毛虫等。 
  4.合理开展化学防治:一是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二是要坚持病虫害"达标"防治,减少用药次数;三是坚持适期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5.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生物、化学农药。 
  四、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1)加强茶叶病虫监测:在项目基地县建立病虫测报基点。对主要病虫开展系统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准确指导开展防治。 
  (2)编印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关键技术推广:各基地县要根据当地生态特点和病虫发生规律,编制适合地方特点的病虫防治技术规程,统一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2.组织保障 
  省与项目实施县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推广部门成立技术指导组,具体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指导和项目的实施。要求各级做到任务明确、计划周全、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3.加强技术宣传、培训和市场监管:基地县每年开展茶树病虫防治和安全用药技术培训2-3次,提高茶农的防治技术水平和安全用药意识;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禁高毒农药在茶区的销售和使用。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 
 
 
安徽省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推荐使用农药品种 
 
  小绿叶蝉 
  茶尺蠖 
  黑刺粉虱 
  茶小卷叶蛾 
  茶橙瘿螨 
  茶毛虫 
  茶蚕 
  有机茶园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 
  鱼藤酮、苦参碱、BT制剂、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黑刺粉虱真菌制剂 
  BT制剂、苦参碱、鱼藤酮 
  非手摘期用石硫合剂 
  BT制剂、苦参碱、鱼藤酮 
  茶蚕颗粒体病毒 
  无公害茶园 
  吡虫啉 
  辛硫磷、功夫菊酯、苦参碱+氯氰菊酯 
  辛硫磷、吡虫啉 
  敌敌畏、乐斯本 
  克螨特、哒螨酮 
  BT制剂、苦参碱、敌敌畏 
  苦参碱 
 
  附件5: 
 
 
安徽省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为推动全省果树安全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投入,确保水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升我省优势水果产品,保障水果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工作的开展,在2003~2005年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安徽省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一、目标任务 
  通过努力使萧县、砀山等两个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基本实现无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和药害现象的发生,使农药使用和果树生产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健康有序地运行,同时实现水果安全、农产品卫生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目标有: 
  1、农药使用总量与前三年均数递减10%。 
  2、示范区果园田间优势种天敌比对照区密度增加30%,果园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安全用药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5~8个,新型药械使用率达95%以上,计划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全省面积60万亩,其中推广果实套袋20万亩,推广频振式杀虫灯不低于1万亩,推广昆虫性外激素2万亩。 
  4、经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抽样检测,水果农药残留不超标,水果生产朝着绿色、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二、推广技术要点 
  农药的使用,以优化果园生态环境,保证人畜安全为中心,采用优化防治技术,实行科学合理用药,重点做好果树病虫测报,生态控害,综合治理,制定规范,提高施药技术等。 
  1、强化主要病虫测报,制定病虫防治历。重点做好果树叶螨、梨二叉蚜、梨木虱、黄粉蚜、茶翅蝽、梨小食心虫、梨黑星病、梨轮纹病、苹果褐斑病、炭疽病、苹果小卷叶蛾、金纹细蛾、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葡萄叶蝉等苹果、梨、葡萄上17种主要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其分布特点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动态变化,制定无公害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历,明确防治策略和技术,因地制宜,适期防治,及时控制危害。全年发布果树病虫情报7~12期,预报准确率要求达到90%以上。 
  2、加强农业防治,发挥自然生态控害潜能 
  2.1合理施肥:根据各县土肥站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实施平衡配方施肥,做到稳施氮肥,增施有机肥、磷肥,补施钾肥,促进果树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本身对病虫的抵御能力。 
  2.2合理修剪:剪除病虫枝,调节果树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增强树体通风透光,减轻果树病虫的发生程度。 
  2.3清扫枯枝落叶:在果树落叶之后,清扫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是压控越冬病虫基数经济有效的措施。 
  2.4刨树盘:既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也可将土中越冬虫翻向土表,消灭害虫。 
  3充分利用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 
  3.1粘胶带:在距地面10~15cm的树干上,绕胶带1~2圈,人为制造越冬场所,利于越冬害虫的调查和集中处理。 
  3.2刮树皮:是消灭果树病虫害的主要人工措施,可有效消灭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果树叶螨、轮纹病、腐烂病、黄粉蚜等。 
  3.3人工捕虫:利用害虫假死、群居或群集习性,予以人工捕杀,如金龟子、茶翅蝽、梨茎蜂、蝉等。 
  3.4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治食心虫、黑星病、炭疽病、轮纹病等,同时还可改善果实品质。 
  3.5灯光诱杀:重点是频振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大多数蛾类、蝉类等害虫对灯光有明显趋性,可利用灯光进行诱杀。 
  3.6糖醋诱杀:可诱杀梨小食心虫、各种卷叶蛾、金龟子等。 
  4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4.1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果园寄生性昆虫多为寄生蜂及寄生蝇等,捕食性昆虫有小花蝽、蓟马、草蛉、瓢虫、食蚜蝇、捕食螨等,积极做好引进示范以螨治螨100亩的项目工作。 
  4.2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4.3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苦参碱、华光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农抗120、菌毒清、农用链霉素、核多角体病毒等。 
  4.4昆虫性外激素的利用: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金纹细蛾性诱剂等。 
  5科学施用农药,全面做好高毒农药的替代工作 
  5.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9号公告,果树生产中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19种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撤消登记的农药产品,或未经大田试验、示范的农药。重点推广以下替代产品:1.8%阿维菌素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哒螨灵乳油,10%阿维·哒乳油,3%阿维·柴乳油,3%阿维乳油,12%阿维·辛乳油,3%多抗霉素水剂,20%世高(苯醚甲环唑)干悬浮剂,50%施保功(咪鲜胺)可湿性粉剂,68.75%易保(噁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大生M-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必得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20%好年冬(丁硫克百威)乳油等。有关新农药品种在梨、苹果、桃、葡萄等果树上的使用时间、次数、用量、安全间隔期等严格按照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5.2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科学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发生,加强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技术指导。 
  5.3加大农药市场执法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生产、销售环节,避免市场流入。 
  三、建立组织机构 
  1、各示范基地县成立"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工作领导组"和"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技术组",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抓好原来基层示范片的基础上,新建立一批镇、村级示范基地,逐步推动果区20万亩果树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3、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奖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农药使用计划,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计划落实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量化考核,奖罚分明。 
  4、完善测报网络,规范测报方法。固定基层测报人员,逐步配备仪器设备,做到测报及时、准确。组织技术力量,继续探讨桃、杏、樱桃等果树病虫调查测报办法,制定其测报调查规范,增强调查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5、大力宣传,加大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力度,并由果树向蔬菜、大田作物辐射。宣传培训采取电视、广播、出黑板报、发明白纸、开群众会、播放VCD、科技赶集、田间指导等多种有效 
  形式进行。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6: 
 
 
安徽省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绿色中药材的生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推动全省中药材安全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投入,确保中药材中农药残留不超标,在前三年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安徽省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工作意见。 
  一、目标、任务 
  通过努力使谯城区等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示范基地实现无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和药害现象的发生,使农药使用和中药材生产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健康有序地运行,同时实现中药材安全、农产品卫生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体目标有: 
  1.农药使用总量与前三年均数递减10-20%。 
  2.田(地)间优势种天敌与对照区相比,密度增加30%,农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安全用药持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5-10个,推广应用新型药械90%以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不少于6000亩。 
  4.确保中药材农药残留不超标,最终达到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增效、农业可持续生产的目的。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加强中药材病虫害预测预报。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防治的基础,是指导防治的科学依据。为了切实抓好中药材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根据中药材等作物区域分布和种植习惯,合理调整测报点,加强测报灯和测报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病虫害预报的可视化。 
  2.采用农业防治。指导药农选用抗病品种;抓好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恢复种性,增强抗逆性。 
  3.推广生物防治。推广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及生物农药。如多抗霉素、中生菌素、苦参碱、阿维菌素、BT、硫磺干悬浮剂等品种。 
  4.开展化学防治。一是冠菌清和恶霉灵复配,叶面喷施结合灌根,防治中药材的根腐病;二是阿维菌素与高氯复配,防治蚜虫、红蜘蛛;三是毒死脾与辛硫磷复配,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四是搞好根结线虫的防治。根结线虫防治是一项关键技术,选用阿维菌素、乐斯本等5种农药进行化学防治,结合灌水、闷棚以及碳闷棚处理。 
  5.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新型施药机械。推荐农药品种有多抗霉素、啶虫咪、阿维菌素、溴敌隆、毒死脾、辛硫磷等;推广卫士牌手动喷雾器和泰山、东方红等机动喷雾机械。 
  三、实施要求 
  1.成立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工作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制定实施方案,为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2.加强对各中药材种植户、农药经营户的技术宣传、培训。一方面,印发宣传资料,把《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章节印发成小册子和明白纸,发放到中药材种植户手中;另一方面,针对中药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安全用药工作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电视台进行宣传,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培训等方式,使经销商全面了解国家从2007年起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规定。 
  3.建立检查验收和奖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农药使用计划,层层建立责任制,做到计划落实到乡(村),任务到人,措施到田,适时考核,奖罚分明。 
 

 
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683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