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农业部关于牛奶质量安全推进计划(2003年-2007年)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18 生效日期: 2003-04-18
发布部门: 农业部
发布文号:
  到2007年质量安全目标应达到以下几点:
  (一)无公害牛奶达100%;
  (二)良种奶牛头数提高到占总奶牛头数的60%;
  (三)牛奶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基地)达85个;
  (四)牛奶市场抽查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5%以上。
  推进措施
  从奶源、加工、包装、贮运等可能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确保质量安全目标。
  (一)加快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1.修订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必须在原标准中增加掺水、掺假(碱、盐、糖、糊精、米汤等)、抗生素等兽药残留、高毒高残留农药残留(对硫磷、甲胺磷、克百威)以及体细胞项目,并确定与国际接轨的指标值(掺假项目在国际标准中没有),才能规范现实社会中的生鲜牛奶质量安全。   2.修订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和GB5408.2--1999《灭菌乳》,要增加掺假项目、抗生素项目,同时应具体详述包装、贮运,以免出厂后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二次污染。
  3.制定《生鲜牛乳质量管理规范》,从挤乳直至运送到加工厂的整个过程确定管理要求,包括挤奶器具及管道的消毒、奶牛乳房消毒、贮罐的清洗消毒、贮存温度及时间、质量指标、取样方法、奶罐车取样时间及运输时间限度等各个环节,降低生鲜牛奶中微生物含量及其繁殖速率。
  4.制定《奶牛配合饲料质量标准》确定以氮为主的各种营养成分、饲料添加剂以及农(兽)药残留要求,从源头解决鲜奶及加工牛奶的农(兽)药残留问题。
  5.制定《调味奶》标准,根据近年市场供应的品种及数量大幅度增长,有必要从原GB5408.2--1999《灭菌乳》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一个标准,确定其分类、原料要求以及各项理化卫生要求。
  6.制定《无公害食品巴氏杀菌乳》。
  7.制定《无公害食品灭菌乳》。
  8.制定《无公害食品调味乳》。
  (二)创建牛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
  在东北牛奶优势产区的黑龙江内蒙古2省区12个地市(盟)32个县市(旗),华北优势产区的河北山西2省10个地市27个县区及京津沪13个郊区县22个农场,建立牛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以上地区的15个大中型牛奶加工企业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要建立GMP、ISO及HACCP质量管理体系,牛场及牛奶加工企业均建立生产档案。
  (三)建立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2005年牛奶加工企业必须全部建立品质控制中心;在3个牛奶优势区的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大津、上海建立和完善9个牛奶监测中心,于2007年推广到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31个牛奶监测中心。在81个牛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的收奶站建立实验室。
  (四)建立质量监控和防疫治病监控制度
  (五)大幅度提高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比例
  (六)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监控技术和集体饲养
  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建立奶牛性能测定、血型鉴定和亲子试验的中心;在进口冷冻精液的同时,在以上3个中心建立冷冻精液生产及胚胎移植服务项目,加快我国良种奶牛的培育,提高奶牛单产。
  建立20个奶牛配合饲料生产企业,确定科学配方,筛选和推广高效低残留的抗生素兽药,防止药物残留超标;普及牛场、奶牛小区、牛奶生产企业及省市部级质检中心使用抗生素快速测定仪,确保牛奶质量;普及奶农科技教育,充分利用农业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社会力量,宣传奶牛良种培育、饲养技术、防疫治病、挤奶技术、鲜奶贮存条件、奶质变化规律、抗生素等兽残危害及快速测定方法,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等,让奶农成为有组织、懂法律、有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生产者,为中国乳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7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