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2002∕2003年度全国部分地区第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情况通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1-10 生效日期: 2003-01-10
发布部门: 卫生部
发布文号:

   一、督导的范围与方法
  本次督导地区为广东重庆山西湖南黑龙江青海6个省(直辖市)。
  督导的主要方法为听取情况介绍;查阅有关记录资料;接种率快速调查评估;与省级卫生行政及业务人员交流并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本次评估的发现及建议。

  二、督导内容
  强化免疫活动情况,包括宣传、发动、培训、疫苗供应、冷链与后勤保障、督导及接种率快速评估;常规免疫工作情况;AFP、麻疹监测;全国免疫规划电视电话会议落实情况等。

  三、督导结果
  (一)各级政府对本次强化免疫非常重视,部分地区在经费上给予了一定支持。
  此次强化免疫活动是进入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时期在全国组织的一次较大范围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所到各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有的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强化免疫活动措施。特别是在全国免疫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后,各地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把做好强化免疫活动作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理论的大事、实事来抓,部分地区不仅政府领导亲自参与现场服苗活动,而且从财政上给予经费支持,保证了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开展。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政府领导在强化免疫活动开展前,认真听取了市卫生局的工作汇报,成立了专门的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领导小组;广东省江门市、佛山市、深圳市政府均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山西省晋城市政府拨专款30万元人民币用于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重庆市公安、交通等部门积极合作,保证了强化免疫疫苗的及时运输和分发。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为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部署,行动迅速,组织有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转发或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开展2002/2003年度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认真制订了实施计划,对此次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国免疫规划电视电话会议后,所督导省份均立即召开了本省免疫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及做好强化免疫活动等项工作提出了相应要求。黑龙江省于2002年10月18日专门召开了由全省13个地市卫生局和防疫站领导参加的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各地成立以计划免疫指导中心为技术骨干的强化免疫活动工作小组,认真抓好强化免疫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强化免疫活动期间,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督导工作,能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督导活动是保证强化免疫活动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重庆市在开展督导工作时,着重对移民地区和麻疹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加大督导力度,有力地保证了重点地区强化免疫工作质量。
  (三)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加强培训,认真组织疫苗供应分发,大力开展强化免疫宣传动员活动,针对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在强化免疫活动前,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及时组织下发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督导中未发现疫苗短缺现象,保障了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省在实施强化免疫活动前普遍对基层开展了逐级培训或针对性培训,对社会和群众进行了有力的宣传动员,利用各种传媒或自行印制通知、海报及宣传单,就强化免疫的意义、服苗日期、服苗地点等进行宣传,使群众充分理解强化免疫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强化免疫活动。青海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画、黑板报、横幅等形式宣传“维持无脊灰状态开展强化免疫”,以扩大强化免疫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广东省疾控中心连续10天在省级两家主要电视台滚动播出强化免疫宣传节目。
  流动人口及0剂次儿童是强化免疫的重点对象,各地均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加强。广东省主要以查漏补种的方式开展强化服苗活动,所督导的市、县均在定点接种基础上增设流动接种点,并配合以巡回接种,保证应种对象一个不漏。针对外来人口多,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佛山市在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上由过去自己摸查转变为多部门协作,管理人员与当地妇女主任核对出生人口数字,在督导检查中突出强调掌握流动人口的流向。
  (四)大部分省AFP监测工作得到继续加强,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
  本次督导对15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1年至2002年11月所发生和报告的AFP病例进行主动搜索与核对,11所医院AFP监测情况良好,未发现漏报,4所医院存在一定的漏报情况。本次督导开展快速接种率评估时,部分接种单位仍处于强化免疫活动期间,但从调查的20个点的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分析,12个点的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多数接种点工作扎实,强化免疫成效显著。

  四、存在问题
  (一)个别地方尽管政府对此次强化免疫活动极为重视,不仅领导亲自参与强化免疫活动,而且划拨专门活动经费,但当地防疫、医疗、保健部门业务工作衔接、协调配合不好,常规免疫工作疏于管理,此次强化免疫活动中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不力,卫生业务部门技术指导严重不足,导致强化免疫活动中一些接种点不知服务范围,不知底数,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非常低,个别点的接种率低于60%。
  (二)部分地区强化免疫活动培训、宣传及督导不到位。基层接种人员对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时期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的意义不理解;在个别边远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提前将本次强化免疫信息告知儿童家长;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强化免疫宣传动员活动时,缺乏使用当地民族语言的宣传资料,影响了宣传效果;某省在各级督导方案中缺乏明确的时间安排,导致基层出现了个别督导员未能按时到位和提前离开督导现场的现象。
  (三)个别地方固定接种点及流动接种点设置不合理,人口流动性大的地方缺乏固定接种点及巡回接种点。督导发现在某省会火车站只有1个接种点和2名工作人员,且无巡回接种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强化免疫活动的需要。
  (四)个别接种点接种技术不规范,接种人员责任心不强,将疫苗交给儿童家长带回家或将两轮强化免疫疫苗一次全部下发到乡村。

  五、建议
  (一)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提高对保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保障工作经费和人员的报酬,制定相关政策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免疫工作给予重点扶持。
  (二)把流动人口作为强化免疫工作的重点,掌握人口流动规律,在强化免疫期间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有效的配置接种点和接种服务人员。 
  (三)加大对偏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地区和流动人口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宣传力度,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含有当地民族语言文字的宣传资料来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发动,以提高强化免疫活动宣传效果。
  (四)巩固常规免疫工作,明确职责及服务区域,消除免疫空白点。
  (五)加强对基层的培训与督导,提高接种医生的业务素质与责任心,充分认识强化免疫活动的重要性,使强化免疫措施落到实处。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1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