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继续加强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8-29 生效日期: 2006-08-29
发布部门: 重庆市农业局
发布文号: 渝农发[2006]576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农业(畜牧、负有水产职能的水利局),潼南县蔬菜办,忠县果业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遭遇了总体上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灾害,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旱面前,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群策群力,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取得了农业抗旱的阶段性胜利。但据气象部门最新测报,未来一周还将出现37℃-40℃的晴热高温天气,9月上旬中期才可能出现明显的降雨过程,全市农业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抗旱防汛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了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为及时贯彻全市抗旱防汛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当前农业旱情状况、危害程度和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现就继续加强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继续高度重视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
  今年出现的特大干旱灾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前农业生产,而且严重危及到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王鸿举市长和陈光国常委、副市长在全市抗旱防汛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农业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搞好统筹协调,严明工作纪律,务必做到“抗灾不结束、班子不解散、人员不减少、力量不削弱”。要立足农业部门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广大农业技术人员作用,坚持和完善分片区、分乡镇负责农业抗旱救灾工作制度,对重旱区派驻专人蹲点指导,组织农民群众搞好抗旱及生产自救,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围绕市农业局下发的《农业生产抗旱技术方案》,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操作规程,组建科技小分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因地制宜抓好技术方案落实。继续坚持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收集上报农业灾情和抗旱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突出当前农业抗旱救灾工作的重点
  针对当前农业旱情形势,在全面抓好农业抗旱工作的同时,要围绕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中心,重点落实“五保一抓一准备”。一是全力做到“五保”。即,主动加强与水利等部门联系,合理调度和开发水源,在确保农民群众饮水的前提下,突出规模养殖场(户)重点,力保大牲畜饮水;搞好统筹协调,尤其要加强速生蔬菜种子的组织调运,搞好品种推介,优选适宜品种,保证农业生产用种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利用各类设施设备,强化柑橘苗木生产管理,确保在钵容器苗正常生长;采取穴灌抗旱、树盘盖草覆盖等技术,加强经济作物管理,着力保果保树;指导重点苗种生产单位(户)加强种畜禽和水产苗种保护,为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恢复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突出落实“一抓”。即抓好农村劳动力短期季节性务工。进一步加大对赴新疆从事短期务工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促进农民务工的相关政策和新疆的务工环境及条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外出务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农民工输出途中的安全管理,确保万无一失;积极开辟新的务工增收渠道,力争实现“灾害损失务工补”的目标。三是扎实做好“一准备”。即积极搞好农业防汛救灾的各项准备。主动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联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未雨绸缪,掌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杜绝出现“屋漏偏遭连夜雨”的情况发生。
  三、狠抓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的力度,及早研究、及早准备、及早出击,力求做到农业少减产、农民不减收。一是突出抓好晚秋生产,及早谋划明年小春。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调运工作,协调好农用柴油供应;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以秋洋芋、秋菜、秋杂粮为重点的晚秋生产,努力减轻和弥补灾害损失。狠抓“两冬”开发,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提高明年小春生产的科技水平。二是突出抓好畜牧业和渔业恢复发展。畜牧业方面,重点抓住秋季繁殖配种的最佳季节搞好配种选育工作,确保灾后良种畜禽的生产供应和商品畜禽的补栏所需;开展秋季动物疫病补防补免,抓好防疫应急物资储备,作好大旱之后防大疫的基础准备工作;加强规模养殖引导,增加养殖户收入;大力种植饲料作物,弥补因旱灾对饲料、饲草作物的缺口,保证畜禽秋季和越冬饲料、饲草所需。渔业方面,重点是搞好江河引流蓄水,强化水质管理;大力整修维护各类基础设施,做好大旱之后的防汛准备;充分利用10月前我市鱼类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科学投喂优质颗粒饲料,适时开增氧机增加养殖水体溶氧,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快速生长;加大鱼病防治力度,确保渔业安全发展。三是突出发展经果林。加强以柑橘为重点的经济作物生产管理,指导农民增施氮肥,防止雨后大量裂果;及时剪除枯枝,采取使用防腐剂等措施处理切口,保护树体安全;及时剪除秋花芽和秋花枝,减轻营养消耗,确保明年果树正常生长;按照发展规划和品种布局选择对路品种的容器苗补植补栽。四是突出发展劳务经济。突出三峡库区重点,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各项政策措施,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基层特别是村社一级的农村劳务信息员队伍,努力开辟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领域,强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信息对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量和务工农民的收入水平。五是突出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能职责,继续配合抓好库周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和“移土培肥”工程,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和抗灾能力。
  四、千方百计落实减灾扶持资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抗旱特别是灾后生产恢复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农促农的重大政策措施;针对当前的特大旱情,近日再次制定了以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的扶持政策,建立了减灾扶持专项资金,其中用于农业发展的1750万元(畜牧业800万元、渔业200万元、柑橘500万元、蔬菜50万元、其他水果及茶叶200万元)。各相关区县(自治县、市)农业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局各产业扶持资金的落实方案,突出保种保苗重点,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资料;坚持减灾扶持资金直补到户的原则,强化资金监管,确保使用安全;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尽力帮助农民群众恢复发展生产,为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五、努力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今年出现的特大旱情,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基础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充分暴露出来。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大旱之后的深刻反思,认真总结过去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认真探索防灾减灾、提高抗灾能力的对策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增添措施,加强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库、塘堰、渠系设施的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农田、耕地堡坎及渔业专用塘排水系统排查,及时整改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好农业防汛的组织、队伍、物资准备,确保安全渡汛。进一步完善农业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做到有备无患。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8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