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福建省公安厅等单位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的通告(第2号)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7-04 生效日期: 2006-07-04
发布部门: 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发布文号: 闽政法[2006]1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05]203号)的规定,经省人民政府授权,现将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福建省环境保护局、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粮食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福建省测绘局、福建省盐务局等10个单位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详见附件1一10)予以公布。   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六年七月四日   附件1:福建省公安厅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公安厅
  执法依据:共105件
  (一)法律35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 条:居民身份证式样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发放。
  (2)《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五点:劳动教养机关,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建立或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劳动教养机关的工作,由民政、公安部门共同负责领导和管理。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六点: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决议》第一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的工作。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 六十六条第二款: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 条: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向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办理手续,也可以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办理手续。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 二十七条: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遣送出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九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 八十三条:阻碍公路建设或者公路抢修,致使公路建设或者抢修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十九条的规定处罚。损毁公路或者擅自移动公路标志,可能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二十条的规定处罚。拒绝、阻碍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 条: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第一点:坚决依法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惩治邪教组织的各种犯罪活动。邪教组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采用各种手段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必须依法取缔,坚决惩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机关要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对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聚众闹事,扰乱社会秩序,以迷信邪说蒙骗他人,致人死亡,或者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等犯罪活动,依法予以严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依法查处,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 十九条: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 四十三条:铁路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分工负责共同维护铁路治安秩序。车站和列车内的治安秩序,由铁路公安机关负责维护;铁路沿线的治安秩序,由地方公安机关和铁路公安机关共同负责维护,以地方公安机关为主。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八点: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二点: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 十三条: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三十一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四点:卖淫、嫖娼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三十条的规定处罚。对卖淫、嫖娼的,可以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强制集中进行法律、道德教育和生产劳动,使之改掉恶习。期限为六个月至二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因卖淫、嫖娼被公安机关处理后又卖淫、嫖娼的,实行劳动教养,并由公安机关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五点:各级人民政府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解救工作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执行。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 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情节较轻的,予以行政处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 条:国家安全机关是本法规定的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维护国家安全。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第四点: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 三十九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 条: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对拍卖业按照特种行业实施治安管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九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第 四十六条:冒充律师从事法律服务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 条: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二十一点:有本决定第 条、第 条、第 条、第 十一条、第 十二条、第 十四条、第 十六条规定的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罚款。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第十一点:有本决定第 条、第 条、第 条第一款、第 条规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五千元以下罚款。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 条:戒严任务由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必要时,国务院可以向中央军事委员会提出,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执行戒严任务。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 十八条:狂犬病防治管理工作,由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卫生、公安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分工负责。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 条:国务院公安部门主管全国的枪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枪支管理工作。上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监督下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枪支管理工作。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二条:伪造、变造人民币,出售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运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 四十三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二)行政法规40件
  (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3号)第 条: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负责,并有责任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同级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许可审批和服务质量监督。公安部门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和对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查处。
  (2)《射击场设置管理规程》(195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1958年3月29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安部发布)第四条:射击场的选择,应利用当地合适的自然地形,尽量不占耕地,并在建筑之前,先绘制设计图与平面布置图(附详细说明),送当地国防体育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施工。竣工后要由当地国防体育部门会同公安机关检验并批准开放后方可使用。
  (3)《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6号)第 条第二款:配备公务用枪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前款规定的条件,由所在单位审查后,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查、考核;审查、考核合格的,依照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查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发给持枪证件。
  (4)《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1982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83)公发(治)31号发布)第三条:匕首,除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作为武器、警械配备的以外,专业狩猎人员和地质、勘探等野外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的,须由县以上主管单位出具证明,经县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发给《匕首佩带证》,方准持有佩带。
  (5)《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第 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娱乐场所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公安部门负责对娱乐场所消防、治安状况的监督管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984年1月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第 条:各级公安机关依照本条例规定,对管辖地区内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7)《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1号)第 四十条:出版含有本条例第 条第二款禁止内容的音像制品,或者制作、复制、批发、零售、出租、放映明知或者应知含有本条例第三条第二款禁止内容的音像制品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出版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经营的音像制品和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8)《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07号)第 十七条:公安机关依照本办法以及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治安状况实施监督,堵塞销赃渠道。
  (9)《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1987年9月23日国务院批准,1987年11月10日公安部发布)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对旅馆治安管理的职责是,指导、监督旅馆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协助旅馆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业务知识的培训,依法惩办侵犯旅馆和旅客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
  (10)《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7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14日卫生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第七条: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间,如被发现属本规定第二条第(一)项、第(二)项所指人员,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可提请公安部门令其立即出境。
  (11)《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5号)第 十七条:放射性药品的生产、供销业务由能源部统一管理。放射性药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单位凭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放射性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单位凭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环保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发给的《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申请办理订货。
  (1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第 条: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放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必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审查同意。竣工后须经卫生、公安、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验收同意,获得许可登记证后方可启用。涉及放射性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的工程项目,必须在申请审查的同时,提交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竣工后必须经卫生、公安、环境保护等部门验收同意。
  (13)《关于严禁窃电的通告》(1990年01月31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05月28日能源部、公安部发布)第四点:窃电构成违反治安管理情节的,公安机关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窃电数额较大,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第 十五条: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国函[1992]46号)第 条:集会、游行、示威由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主管。游行、示威路线在同一直辖市、省辖市、自治区辖市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所在地区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由该市公安局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公安处主管;在同一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经过两个以上省辖市、自治区辖市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所在地区的,由所在省、自治区公安厅主管;经过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公安部主管,或者由公安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主管。
  (16)《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国务院令第127号)第 十八条:对拒绝接受或者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延长收容教育期限。需要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由收容教育所提出意见,报原决定对其实行收容教育的公安机关批准。但是,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17)《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国函(1994)2号)第 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对收购废旧金属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治安业务指导和检查。收购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协助公安人员查处违法犯罪分子,据实反映情况。不得知情不报或者隐瞒包庇。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第 十一条: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7号)第 条:国家安全机关负责本细则的实施。公安机关依照《国家安全法》第 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适用本细则有关规定。
  (20)《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9号)第 三十六条第二款:公安部门可以对进入营业性演出现场的观众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发现观众有本条例第 二十三条第一款禁止行为的,在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允许其进入。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199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修订,1994年7月15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发布)第十条: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提出申请,也可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市、县公安局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核发回国定居证明。
  (22)《国务院对清理、取缔“三无”船舶通告的批复》(国函[1994]111号批准)第一点:凡未履行审批手续,非法建造、改装的船舶,由公安、渔政渔监和港监部门等港口、海上执法部门予以没收;对未履行审批手续擅自建造、改装船舶的造船厂,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船价2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未经核准登记注册非法建造、改装船舶的厂、点,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予以取缔,并没收销货款和非法建造、改装的船舶。
  (23)《强制戒毒办法》(国务院令第170号)第 条:强制戒毒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公安机关做好强制戒毒工作。
  (2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172号)第 三十条:公安部门应当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2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第 条第二项: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201号)第 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27)《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第 条: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2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195号发布)第 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 条、第 条和第 条的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9)《印刷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15号)第 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作。
  (30)《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13号)第 条:管道设施沿线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盗窃、哄抢管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案件。
  (3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令第33号发布)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1997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1998年3月6日国务院信息办发布)第三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公安机关计算机管理监察机构应当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公共安全,维护从事国际联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利益。
  (3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39号)第 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34)《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2003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令第74号发布)第五条:受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申请的机关是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直辖市公安分、县局;审核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申请的机关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审批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申请的机关是公安部。
  (35)《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第 条: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36)《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1999年4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教外综(1999)44号)第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区的中介业务机构实施管理和监督。对从事非法经营的中介业务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报教育部商公安部批准后取消其自费出国留学中介业务资格。
  (37)《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 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给予配合。
  (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第 四十四条: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80号)第 三十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应当予以没收,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并登记造册;持有人对公安机关没收的人民币的真伪有异议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鉴定。公安机关应当将没收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40)《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第 二十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本办法第 十五条所列内容之一的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发证机关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通知企业登记机关;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备案机关责令暂时关闭网站直至关闭网站。
  (三)地方性法规6件
  (1)《福建省企业事业单位保卫工作责任条例》(1987年7月15日福建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第  条:本条例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督实施。
  (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办法》第 条: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管辖权不明的,由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3)《福建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第 条: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日常事务由公安机关办理。
  (4)《福建省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第 条:公安机关是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依法加强对特种行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查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工商、文化、体育、卫生、劳动、经贸、交通、物价、环保、新闻出版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
  (5)《福建省禁毒条例》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领导本辖区的禁毒工作,公安机关是禁毒工作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戒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禁毒、戒毒经费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6)《福建省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条例》第三条: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主管机关,履行下列职责。
  (四)部门规章16件
  (1)《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许可实施办法》(公安部令第86号)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2)《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57号)第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没收非法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个人处十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办法》(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9号)第五条:设立中介机构应当向机构所在地的地、市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公安机关资格认定后报公安部备案。获得资格认定的,由省级公安机关颁发有效期为五年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经营许可证》)。
  (4)《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令第12号)第十二条: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会同公安机关审查认可并考核合格,在授权的产品质量检验范围内从事检验活动。
  (5)《麻黄素运输许可证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52号)第四条:麻黄素运输许可证由公安部统一印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负责核发。
  (6)《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77号)第四条第二款:省级公安机关对核发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和公路运输通行证应当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包括证件编号、购买企业、运输企业、运输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员、剧毒化学品品名和数量、目的地、始发地、行驶路线等内容。数据库的项目和数据的格式应当全国统一。治安管理、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或者通报制度。
  (7)《典当管理办法》(商务部、公安部令2005年第8号)第十一条:设立典当行,应当持批准文件和省级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委员会核发的《典当经营许可证》,到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8)《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公安部令第75号)第十三条第二款: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其他办案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及其内设机构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拘传、刑事拘留、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不得适用继续盘问;对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确有必要继续盘问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可以带至就近的公安派出所,按照本规定适用继续盘问。
  (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2号)第五条: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负责销售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工作和安全专用产品安全功能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的审批工作。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销售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工作。
  (10)《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51号)第四条: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主管全国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工作。
  (11)《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令第19号)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出版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印刷业经营者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印刷业经营者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12)《人民警察警徽使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48号)第四条第二款: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使用警徽及其图案应当经地(市)级以上人民警察机关批准。
  (13)《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5号)第六条:申请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活动的机构(以下简称申请机构)应当向其所在地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同意并征得同级公安机关同意后,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答复。新设境外就业中介机构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前,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查批准并抄送公安部后,向该机构颁发境外就业中介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14)《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44号)第三条:举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时提交以下文件:(一)活动方案和说明;(二)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三)场地管理者出具的同意使用证明;(四)申请人身份证明及无违法犯罪记录等;(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活动,应当同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15)《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号)第 条:中介服务机构持《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书》和其他有关文件及证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
  (16)《办理劳务人员出国手续的办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交部、公安部令2002年第2号)第十八条第二款:单位和个人在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活动中,为他人骗取出入境证件编造情况、出具假证明,有违法所得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以人民币30000元以下罚款;无违法所得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五)省政府规章7件
  (1)《福建省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实施细则》(根据1998年5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规章性文件修订的决定》进行修改)第五条:各地公安机关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负责对辖区内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2)《福建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第四条:公安机关是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建设、工商、技术监督、商检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安全技术防范的有关工作。
  (3)《福建外商投资企业安全保卫工作规定》(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42号)第三条:各级公安机关是外商投资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主管机关,依法指导和监督外商投资企业安全保卫工作。
  (4)《福建省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根据1998年5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规章性文件修订的决定》进行修改)第三条:各级公安机关对在本辖区内燃放烟花爆竹实施监督管理。
  (5)《福建省营业性射击场管理办法》(根据1998年5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规章性文件修订的决定》进行修改)第四条:开办射击场,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一)持射击场的平面布置图和设计图,向所在地的地(市)公安机关提出申请;(二)地(市)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安全条件的,报省公安厅审批;(三)经省公安厅批准,并按有关规定向土地、建设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射击场的开工建设;(四)射击场经竣工验收合格后,由省公安厅发给《射击场经营许可证》;(五)持《射击场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领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6)《福建省保安服务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第54号令发布)第五条: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对从事保安服务及其相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工商、税务、劳动、物价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公安机关实施对保安服务公司监督管理。
  (7)《福建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根据1998年5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规章性文件修订的决定》进行修改)第五条:公安机关主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行使监督管理职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查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违法案件;履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其他监督职责。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有关工作。
附件2: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设区市地方税务局、县级地方税务局、各级地方税务分局、税务所等各级地方税务机关
  执法依据:共37件
  (一)法律2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条第一款: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第十四条:本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二)行政法规15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362号)第九条:税收征管法第十四条所称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2)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国发[1986]50号)第五条:教育费附加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3)《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6号)第十条:营业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7号)第十四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42号)第三十五条: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向取得所得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在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得所得的,可以由纳税义务人选择一地申报纳税;纳税义务人变更申报纳税地点的,应当经原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7号)第十条: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土地管理机关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资料。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发[85]19号)第五条: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纳税环节、奖罚等事项,比照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有关规定办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8号)第十一条:土地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并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征收土地增值税。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号)第九条:房产税由房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财字第133号令公布)第一条:城市房地产税,除另行规定者外,均依本条例之规定,由税务机关征收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号)第八条:车船使用税由纳税人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政秘字第714号令)第一条:凡在开征车船使用牌照税之地区行驶车、船者,均依本条例之规定,向税务机关缴纳车船使用牌照税。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十条:印花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9号)第十条:资源税由税务机关征收。
  (15)《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第六条:社会保险费实行三项社会保险费集中、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三)地方性法规2件
  (1)《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八条第二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2)《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第四条第二款:失业保险费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属地原则负责征收。
  (四)部门规章8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税发[1993]157号)第六条第二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式样的发票,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3]财法字第040号)第三十二条:纳税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发生应税行为,其纳税地点需要调整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确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4]财法字第003号)第四十三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其所在地是指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铁路运营、民航运输、邮电通信企业等,由其负责经营管理与控制的机构缴纳。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5]006号)第十八条:条例第十一条所称的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是指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基准地价、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及权属变更等方面的资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88]财税字第255号)第三十条:印花税票为有价证券,各地税务机关应按照国家税务局制定的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具体管理办法另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3]财法字第43号)第十条:根据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应纳的资源税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具体实施时,跨省开采资源税应税产品的单位,其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对其开采的矿产品,一律在开采地纳税,其应纳税款由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按照开采地的实际销售量(或者自用量)及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划拨。
  (7)《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7号)第三条:县以上(含本级,下同)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是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税务登记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以及非正常户处理、报验登记等有关事项。
  (8)《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财税字[1997]95号)第五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局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时一并征收。
  (五)省政府规章8件
  (1)《福建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省政府令第58号)第二条第一款: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征收。
  (2)《福建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细则》(闽政[88]62号)第九条:土地使用税,由纳税人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
  (3)《福建省城市维护建设税实施细则》(闽政[1985]25号)第三条:纳税人在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同时,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对跨地区经营、联合经营、临时经营的单位或个人,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地点和适用税率,应以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地点为准。
  (4)《福建省房产税实施细则》(闽政[1986]93号)第四条:房产税由纳税人向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
  (5)《福建省城市房地产税稽征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财政厅税务局1952年6月14日呈奉福建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第二条:凡在本省经核定开征房地产税之城市,并划定为征收房地产税区域以内的房地,除法令另有规定外,均依“条例”及本办法之规定,由当地税务机关征收房地产税。
  (6)《福建省车船使用税实施细则》(闽政[1986]96号)第三条:车船使用税由纳税人向车船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
  (7)《福建省车船使用牌照税稽征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财政厅税务局1952年5月15日闽税地字第2117号呈奉福建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第九条:新置车、船,其使用人须于使用前或航行前,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登记,并交验一切有关证件。经核准后,照章纳税,领取使用牌照及完税证。
  (8)《福建省征收教育费附加实施办法》(闽政[1986]54号)第三条:纳费人在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同时,申报缴纳教育费附加。对跨地区经营、各种形式的横向联合经营、临时经营的纳费人缴纳教育费附加的地点,应以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地点为准。
  (六)规范性文件2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函[1993]174号)第四条:国家税务总局统一负责全国发票管理工作。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依据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发票管理工作。
  (2)《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有关问题的通知》(闽政办[2002]9号):地方教育附加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负责代征。
附件3:福建省环境保护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一、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环境保护局
  执法依据:共40件
  (一)法律9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第六款: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计划、科学技术、农业、建设、水利和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计划、科学技术、农业、建设、水利和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对本行政区域内核技术利用、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进行监督检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行政法规11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1988年5月18日国务院公布,1988年6月1日起施行)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拆船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并主管港区水域外的岸边拆船环境保护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号)第四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工作。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工作。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号)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第八条第四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第十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由建设单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第 条: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7)《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排污费征收、使用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8)《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第370号)第四条:“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9)《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第五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10)《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颁发与监督管理工作。
  (1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第三条第三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三)地方性法规3件
  (1)《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2)《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的防治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3)《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第三条: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防治本行政区域内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四)部门规章14件
  (1)《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88年3月20日起实施)第四条:本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和统一监督管理。
  (2)《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1号)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尾矿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96年4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局对全国废物进口实施监督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规定对本辖区内进口废物实施监督管理,并有权对从事进口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4)《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8号)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联单实施监督管理。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联单具体实施监督管理;在直辖市行政区域和设有地区行政公署的行政区域,由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监督管理。
  (6)《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8号)第三条: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权限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8)《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第四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管理全国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9)《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8号)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在报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依法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专项规划的审批机关在作出审批专项规划草案的决定前,应当将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专项规划的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10)《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0号)第六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有《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二)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的;(三)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的;(四)未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或者监控装置未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
  (11)《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3号)第七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资质证书实施管理。
  (1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号)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国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13)《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指导全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需要自动监控的重点污染源,制定工作计划。
  (1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第四条: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的许可证,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前款规定之外的辐射工作单位的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五)省政府规章3件
  (1)《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56号)第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2)《敖江流域水源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61号)第二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敖江流域水源实行统一监督管理,敖江流域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敖江流域水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3)《福建省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省政府令第65号)第五条:九龙江流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二、受委托执法的机关或组织
  名称: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
  执法依据:共3件
  1.部门规章2件
  (1)《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7号)第十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环境监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受委托的环境监理机构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其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2)《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第六条: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以下工作:(一)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核实自动监控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是否符合要求;(三)对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进行监督检查;(四)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监控管理;(五)核定自动监控数据,并向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上级环境监察机构等联网报送;(六)对不按照规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的排污单位提出依法处罚的意见。
  2.规范性文件1件
  《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第一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局应当切实加强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的贯彻实施,其所属的环境监察机构具体负责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
附件4:福建省广播电视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广播电视局
  执法依据:共21件
  (一)法律1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
  (二)行政法规4件
  (1)《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129号)第八条:单位设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必须向当地县、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凭审批机关开具的证明购买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完毕,由审批机关发给《接收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许可证》。
  (2)《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8号)第五条: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
  (3)《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95号)第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广播电视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所管辖的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工作,并采取措施,确保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
  (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303项:开办视频点播业务的审批由广电总局和省级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三)地方性法规1件
  《福建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第二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监督本条例的实施。
  (四)部门规章15件
  (1)《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广播电影电视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令第1号)第三条: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全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负责本行政区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的管理工作。
  (2)《〈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广播电影电视部令第11号)第二条:广播电影电视部是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负责全国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是当地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会同地方各级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工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实行归口管理,审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设置,组织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生产、销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广电总局令第17号)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对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活动的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活动的管理。
  (4)《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25号)第三条第二款: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入网认定管理工作。
  (5)《广播电视站审批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2号)第二条: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和当地广播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广播电视站的规划和布局,负责本辖区内广播电视站的审批和日常管理工作。
  (6)《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3号)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的管理。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的管理。
  (7)《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4号)第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
  (8)《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5号)第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视频点播业务的管理。
  (9)《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7号)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制定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规划,确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总量、布局和结构,负责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管理工作。
  (10)《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9号)第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工作。
  (11)《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0号)第三条第二款: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电视剧管理工作。
  (12)《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1号)第三条第二款: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的具体管理工作。
  (13)《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42号)第三条第二款: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受广电总局委托,负责本辖区内境外影视剧引进的初审工作和其他境外电视节目引进的审批和播出监管工作。
  (14)《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商务部令第44号)第五条第二款: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合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15)《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45号)第三条第二款: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无线传输覆盖网的管理工作。
附件5:福建省体育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一、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体育局
  执法依据:共10件
  (一)法律2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 条:下列单位可以配置民用枪支:(一)经省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专门从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营业性射击场,可以配置射击运动枪支。
  (二)行政法规2件
  (1)《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第七条: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2)《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335项:举办攀登山峰活动审批,由体育总局和省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三)部门规章5件
  (1)《国内登山管理办法》(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令第6号)第七条:举行登山活动应当进行申请。攀登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一个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攀登未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三个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
  (2)《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令第4号)第五条: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含人民政府授权的管理机构,下同)是当地健身气功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健身气功活动进行组织和业务管理。
  (3)《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令第3号)第五条:举办体育竞赛实行审批登记制度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竞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地方性体育竞赛。
  (4)《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3年国家体委令第19号)第十条: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批准授予权限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县、区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地、市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国家体委批准授予。
  (5)《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5号)第三条:体育行政部门是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并负责在民政部登记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审查工作。
  (四)省政府规章1件
  《福建省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闽政(1991)43号)第五条:凡建成的体育场地均应向所在地体育运动委员会办理登记手续,并将副本送同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备案。
  二、受委托执法的机关或组织
  名称:福建省体育总会
  执法依据:共2件
  (一)行政法规1件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第六条: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
  《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委托福建省体育总会对全省性体育类社会团体进行管理的通知》(闽民社[1995]287号):凡申请新成立的全省性体育类社会团体,由福建省体育总会提出审查意见,再报省民政厅批准。
  (二)部门规章1件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5号)第三条:体育行政部门是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并负责在民政部登记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审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审查工作。
  《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体育局关于省级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福建省体育总会进行管理的通知》:凡申请成立新的省级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由福建省体育总会提出审批意见,再报省民政厅核准登记。
附件6:福建省粮食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粮食局
  执法依据:共2件
  行政法规2件
  (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第六条第三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负责本地区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
  (2)《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440项:军粮供应站资格、军粮供应委托代理资格的认定由省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附件7: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定行政执法部门
  名称: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执法依据:共5件
  (一)法律1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二)行政法规1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国务院令第410号)第二条: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
  (三)地方性法规3件
  (1)《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四条:归侨、侨眷的身份由县级以上侨务行政机关确认。
  (2)《福建省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管理条例》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对华侨捐赠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参与对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华侨捐赠工作。
  (3)《福建省保护华侨投资权益若干规定》第三条:华侨投资者的主体资格,由投资所在地的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的侨务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华侨投资者凭确认证书享受本规定有关待遇。
附件8:福建省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
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名称:福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执法依据:共1件
  行政法规1件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11号)第五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
附件9:福建省测绘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名称:福建省测绘局
  执法依据:共18件
  (一)法律1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有关的测绘工作。
  (二)行政法规6件
  (1)《我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国发(1980)183号)第八条:编印全国性保密地图和内部地图,应当将试印样图送国家测绘总局审批;编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盟)、自治州、市、县的保密地图和内部地图,应当将试印样图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局(处)审批。
  (2)《关于对外提供我国测绘资料的若干规定》(国发(1983)192号)第十二条:国家测绘局和各省、市、自治区测绘局(处)是全国和地方测绘业务、测绘资料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外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合作中涉及测绘业务和对外提供测绘资料的归口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本规定的贯彻执行,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32号)第三条第二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测绘成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基础测绘成果以及有关专业测绘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储存和提供使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80号)第 条第二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图编制出版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03号)第五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测量标志保护工作。
  (6)《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453项规定国家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审批的实施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三)地方性法规1件
  《福建省测绘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省测绘局是本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测绘工作。
  (四)部门规章6件
  (1)《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国测发(1988)82号)第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和地方的测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2)《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管理办法》(国测发(1990)037号)第二条:测绘产品质量实行分级监督抽检制度。…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监督部门的指导。……。
  (3)《测绘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国测体字(1996)15号)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测绘市场。
  (4)《地图审核管理办法》(国家测绘局令第3号)第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负责地图审核工作。
  (5)《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国家测绘局令第5号)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测绘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使用和提供的管理工作。省级以下(含省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规定制定。
  (6)《房产测绘管理办法》(国家测绘局、建设部令第83号)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房产测绘及成果应用的监督管理。
  (五)省政府规章4件
  (1)《福建省测绘成果实施管理办法》(闽政(1989)44号)第三条:省测绘局主管全省测绘成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有关的测绘成果管理法规;负责全省基础测绘成果及有关专业测绘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储存和提供使用。各地区行政公署和市、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或指定的测绘行政主管机构(或测绘成果归口管理单位),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测绘成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负责测绘成果管理法规的贯彻实施;接受省测绘局的业务指导。省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及国家驻省有关单位指定的测绘成果归口管理单位,主管本部门测绘成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测绘成果管理法规和贯彻实施;负责本专业测绘成果的接收、搜集、整理、储存和提供使用。
  (2)《福建省测绘管理办法》(闽政(1992)14号)第二条:省测绘局编制的全省测绘规划和其他重大测绘项目计划,应纳入省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各专业测绘主管部门的次年测绘计划,应于十一月份报省测绘局备案,编报年度计划有困难的应适时报送项目计划,年终统计应于次年二月份报省测绘局备案。
  (3)《福建省测量标志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5号)第三条:测量标志的管理和保护,实行由省测绘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保护体制。省测绘管理部门负责国家一、二等测量标志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市(地)测绘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二等补充网和三等测量标志的管理保护工作。县(市)测绘管理部门或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四等测量标志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专业部门设置的国家等级以上永久性测量标志,凡未纳入国家基本成果的,由专业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工作。
  (4)《福建省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55号)第三条: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地图编制工作。市(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图编制工作。省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地图出版工作。
附件10:福建省盐务局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依据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名称:福建省盐务局、设区市盐务局、市(县、区)盐务局
  执法依据:共5件
  1.行政法规3件
  (1)《盐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1号)第四条第二款:省及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盐业工作。
  (2)《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63号)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卫生监督和碘盐的卫生监督以及防治效果评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盐业主管机构负责对本地区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
  (3)《食盐专营办法》(国务院令第197号)第四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盐业主管机构,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食盐专营工作。
  2.省政府规章2件
  (1)《福建省盐业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7号)第四条第一款:福建省盐务局是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各设区的市、地区盐务局主管本区域内的盐业工作。
  (2)《福建省碘盐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5号)第五条第二款:福建省盐务局为本省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各级盐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13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