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9-05 生效日期: 2006-09-05
发布部门: 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威政发[2006]68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威海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九月五日
威海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五”以来,全市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是我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投资拉动能力,促进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根据《山东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纲要》(鲁政发(2005)14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五”期间金融业发展回顾
  (一)金融业实现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意见》(威政发(2005)32号)及《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威政办发(2005)73号),研究细化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进一步改善了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市人民银行、银监分局等金融监管部门坚持依法监管和在发展中化解风险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工作,处置和化解各类风险,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地促进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央行参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二)银行业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功能逐步提高。2005年末,全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44家,从业人员7740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1亿元,同比增长1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4%。全市全口径信用总量861.72亿元,比年初增加315.92亿元,增长57.88%。2005年,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208.48亿元,较同期增加35.93亿元,其中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52.94亿元,开具信用证43.25亿元,开具保函12.29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5.06亿元,扭转了从1994年以来连续亏损11年的不利局面。区外银行贷款增势强劲,资金“洼地”效应初步形成。到2005年末,为我市提供贷款的区外银行达40家,包括6家韩国银行、4家日本银行、1家美国银行、1家香港银行和28家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92.95亿元,当年增加30.24亿元,同比多增18.21亿元,增长48.2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4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额占全口径贷款新增额的28.14%。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与我市签订了《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开发银行将为全市中小企业打造新的融资平台。
  (三)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险机构发展迅速。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业组织体系日臻完善,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保险功能明显增强,保险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十五”期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3.92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28亿元,累计支付、给付赔款14.33亿元。截至2005年末,全市保险经营主体已发展到15家,保费总量列全省第七位。人均保费(保险密度)达753元,列全省第二位,保费占GDP比重(保险深度)为1.60%。
  (四)企业上市工作实现重大突破,直接融资能力逐步提升。“十五”期间,坚持内抓资源培植,强化规范运作,外抓协调攻关,打造外部环境,上市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有5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及再融资,2家公司完成境外私募,共从境内外证券市场募集资金18.5亿元。建立了上市资源储备库,全市共设立股份有限公司55家,股本总额达32.3亿元,向社会融资28.6亿元。
  金融业发展面临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中比重较低。2005年全市金融增加值为9.4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8%、2.84%,低于周边城市及金融发达城市。
  二是金融创新意识不够,经营思路亟需改进。个别金融机构采取的“抓大压小”策略,无法满足企业和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三是中介评估机构在从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公正行为。个别中介机构受利益驱动做出的评估有失公允,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四是企业上市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工作认识不到位和资本运营人才缺乏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五是保险秩序有待规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一些只管眼前、不顾长远,只管增长、不顾风险,只管自身局部利益、不顾行业整体利益的观念和做法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监管体制和监管力量尚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监管力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至2020年,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承上启下、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金融业改革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着加速崛起的全新战略机遇。世界经济正走向较快发展轨道,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加速整合,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贸易持续扩大,国际投资继续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内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成熟,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威海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迎来乘势而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随着前期投资效应的释放、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四力合聚,将强有力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3%。在此期间,企业融资方式将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大提高,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结构更趋完善,规模迅速扩大。
  (二)金融业面临全面开放。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走向繁荣发达的大背景下,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银行业改革发展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这既是对金融业的挑战,也是加快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外资金融企业的进入,将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完善金融业竞争格局,加快金融业自身的改革步伐和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金融业开放也有利于威海金融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自身人才、产品、技术的全面提高。
  (三)各类产业政策适时出台。当前,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出台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扶持和奖励政策,鼓励新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高级人才,支持金融机构改善办公设施,按照公平待遇和个案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减免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费,补贴办公用房租金,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和优惠程度。设立金融专项奖励资金,对金融产业有重大贡献的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对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和进行业务创新,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产业。
  (四)金融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将有更多的金融法律法规出台,地方性金融法规、规章更趋健全,金融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金融统计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将为金融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十一五”期间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依据金融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加快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优化环境,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不断完善金融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业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到2010 年建立起种类齐全、分工清晰、定位明确、竞争充分、服务高效的金融组织架构,地方金融机构基本达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使金融业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金融发展接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补,融资和服务功能统一,对内对外区位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市场体系,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组织体系,法律法规健全、风险控制高效的监管体系,信用报告、评估、担保等功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保持金融产业较快发展,使其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到2010 年,全市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2000 年价格),年均增长18% , 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3%左右,在全市GDP中的比重约为1%。
  ——全市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00亿元,年均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达900亿元,年均增长12%,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在25亿元以内,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内。
  ——力争企业新上市9家,使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5家以上,证券营业部达到8家,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和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有较大增长,全市直接融资占企业外源性融资的比重达到30%左右。
  ——全市保险公司数量从现在的15家增加到30家,中介机构由现在的3家增加到10家,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20个。保费收入达33.75亿元,年均增长16%,保险密度达1350元/人,保险深度达2.8%。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金融业发展。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威海市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聘请高水平的金融专家,研究决策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成立市政府金融发展服务机构,负责全市金融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支持和协调工作,承担市政府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二是加强工作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召集,定期召开季度分析例会和年度分析例会,研究金融发展问题;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协调,统筹全市金融产业发展,不断优化金融产业发展的环境,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综合服务。三是明确各自职责。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金融服务职能,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支持各商业银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金融监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绩效,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积极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经营业绩。
  (二)健全信用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网上政务,营造透明的政策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清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营造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通过信用价值规范、地方政策规范、企业制度规范、宣传舆论规范的建设,使诚信理念和文化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建设有利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深化金融改革,加快自主创新。金融自主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提高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一是加快金融组织体系创新。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扶持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和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二是加快管理机制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改进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深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改革,不断挖掘市场资源,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产品质量,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
  (四)促进金融合作,扩大金融开放。实施大中小并举、中外资并重的金融产业开放战略。加快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投资;积极引进外资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业组织体系;加大企业上市融资力度,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加速整合金融资源,加快资本市场、银行业、保险业的合作步伐,构建和谐的合作氛围。积极探索金融业定期联络机制,加强金融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金融从业人员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组织举办高级金融论坛、金融学术研讨会、金融新产品展示会,促进金融机构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五)提高金融效率,实现金融信息化。加强金融网络建设,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联系。积极推行纳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银行代收代付制,大力推广银行卡的应用和网上银行业务。加强金融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政策环境与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各金融机构金融信息的互联系统网络,创新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实现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六)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素质。根据金融各业人才特点,制定引进和培养计划,简化落户手续,使威海成为吸引各类金融人才的高地。与高校联合开办金融干部培训班,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组织专业讲座、举办业务培训、组织国内外金融专家授课等形式,为金融人才及金融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附件1 :“十一五”银行业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银行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银行业持续发展,全市银行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
  一是各项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2005年末,全市存款余额为731亿元,是1987年建立地级市时的35倍,其中储蓄存款余额473亿元,人均储蓄达19073元,在全省排第二位;各项贷款余额469亿元,是1987年建立地级市时的30倍。“十五”期间,全市贷款年均增幅达12.99%。
  二是不良贷款实现余额和比率“双下降”。2005年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为5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57%,分别比2000年下降67亿元和34.86个百分点;各金融机构近几年累计核销不良贷款25.62亿元、剥离78.02亿元、置换14.42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经营负担。
  三是银行盈利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全市银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利润达5.06亿元,扭转了我市银行业连续11年亏损的局面。
  四是积极投放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到2005年末,全市全口径信用总量达861.72亿元,比年初增加315.92亿元,增长57.88%。全年各银行办理融资业务208.48亿元,较同期增加35.93亿元,并通过银团合作或开具保函等形式,争取区外银行全年增加贷款30.24亿元,同比多增18.21亿元,增长48.22%,余额达92.95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整体运行来看,银行存贷款增长缓慢。金融业虽然运行态势平稳,但近几年存贷款增势明显趋缓,增幅连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也呈现持续拉大趋势,表明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投资拉动的能力在逐步弱化。2002—2005年,全市各项表内存款增幅分别为15.13%、19.42%、13.25%和1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18、0.95、2.88和3.26个百分点;各项表内贷款增幅分别为19.09%、20.63%、11.53%和14%,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1.59、2.55和4.34个百分点。
  二是从经营成果来看,银行盈利水平较差。年度亏损呈逐年递减态势,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目前盈利水平过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小,持续发展能力不强。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5.06亿元,资产利润率仅为1.16%,不仅远远低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9.8%的资产利润率,而且在全省金融业中居于后三位。全市金融系统从1994年以来连续亏损11年,挂账亏损高达23亿元。
  三是从潜在风险来看,金融不良资产过高。目前虽已消除了金融支付风险,各银行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清收化解不良资产,但每年新形成的不良贷款数额较大,银行潜在的经营风险不容忽视。截至2005年,各银行争取剥离本息125亿元、债转股0.59亿元、核销本息43.53亿元、置换14.42亿元,处置抵贷资产17.65亿元,目前仍有125亿元不良资产亟需解决。
  四是从金融服务来看,服务意识和层次亟待提升。随着企业和居民对金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金融业在提供服务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信贷管理机制僵化,信贷权限上收严重,业务考核中重风险约束轻绩效激励,贷款营销手段单一,无法满足企业和居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业务创新力度不足,基本上按照上级行规定的业务品种来发展存贷款业务,不能结合威海经济发展实际来创新开展贷款业务,如全市以中小企业较多,但在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上尚有不足,尤其是贷款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中间业务发展层次低,多数代理业务仅限于代收费用和代发工资等,而以智力投入为主和收益较高的咨询评估、理财服务等品种极少;金融服务效率有待提高,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有待加强。
  二、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各界对银行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银行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银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各有关部门正紧密结合“诚信威海”建设活动,积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守信承诺、廉洁公正、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逐步形成,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完善,行政干预大为减少。
  (二)中介服务体系逐步规范。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中介机构改革力度,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积极探索促进企业产权、金融债权交易的措施和办法,加大对中介机构行业的整顿规范,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监管,对做假者坚决清出资产评估市场,注重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发展,打破评估行业的行政性垄断,增强行业竞争性和行业自律性,促进中介机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三)案件审理、执行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在处理银企案件过程中,更加兼顾银企案件纠纷中双方面利益,减少司法干预和地方保护,有效保护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社会监督司法的力度逐步加大,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断提高。
  (四)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把金融作为重点产业来抓,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促进金融产业做大做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与创新的意见》(威发(2006)12号),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业组织领导等方面,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三、银行业发展目标
  (一)扩大银行业务规模,降低不良资产比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不断挖掘优质贷款项目,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到2010年,全市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力争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力争达到90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2%左右。全市银行业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在25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力争控制在3%以内。
  (二)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提高整体赢利能力。到2010年,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力争达到450亿元,贷款余额力争达到350亿元;不良贷款控制在 12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力争控制在3.5%以内;资本充足率达到并保持在8%以上,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经营步入良性循环。到2010年,全市银行业实现经营利润力争达到24亿元,年均增加4亿元,其中地方金融机构实现经营利润11亿元。
  (三)加快银行业创新,提高产业贡献度。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区域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到2010年,全市70%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入良好银行行列。
  (四)推动外汇业务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市外汇指定银行年结汇金额力争达76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售汇金额力争达6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5%左右。
  (五)引进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银行业组织体系。到2010年,全市力争引进2家以上股份制银行、1家外资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设置体系,形成有利于对外开放的金融新格局。
  四、工作措施
  (一)推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展。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全国股份制改造的统一部署,按照现代银行治理的标准和条件,以资本充足和风险管理为核心,完成股份制改造和商业化改革,发挥银行业主体和骨干作用。强力推进机构扁平化管理,提升贷款风险控制能力,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对银行卡、基金托管和票据等专业化程度高的业务实行公司化管理,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尽快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是股份制银行要全面提升竞争力,积极发展和优化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整合创新中间业务,尽快达到良好银行标准,鼓励管理好、业绩优、风险小的银行按市场原则收购、兼并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地域。
  (二)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内外资本参股、控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投资股、法人股的比重。在积极推进一级法人社的同时,鼓励达到标准、具备条件的农信联社申请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联社要按照法人治理的要求,加快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改革,建立集中业务经营、集中内部控制、集中风险管理的新机制,充分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三)加快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鼓励国内先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参股城市中小金融机构。二是逐步争取城市商业银行到市外增设机构、拓展服务。三是立足“市民银行”的定位,把城市商业银行打造成“精品银行”或“特色银行”。四是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五是拓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尽快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
  (四)稳健发展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组织。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加大政策性支农力度,强化对“三农”的支持作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推动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并完善同业协会的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功能,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推动银行同业在更大范围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
  (五)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认真落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加强对中介机构行业的整顿规范,严格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鼓励和扶持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发展,促进中介机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扶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对新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在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便利;对新购办公用房的,给予相应补贴,按照公平待遇和个案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符合规定奖励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奖励。
附件2 :“十一五”证券业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证券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市上市工作起步较早,1996年10月山东黑豹首次发行上市,此后,各级各部门围绕企业上市,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坚持内抓资源培植、强化规范运作,外抓协调攻关、打造外部环境,上市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先后有5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及再融资,2家公司完成境外私募。其中,威高集团在上市一年后成功实施增发5290万H股,筹集资金7142万港元。目前,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家,从境内外证券市场募集资金达18亿元,主业突出、业绩优良的“威海板块”逐步形成。
  一是突出重点,培植了一批上市资源。围绕培植优势产品、膨胀骨干企业、发展支柱产业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适时选择一部分规模大、效益好、班子强、科技含量高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股份有限公司改造,建立了上市资源储备库。目前,全市共设立股份有限公司55家,股本总额达32.3亿元,向社会融资28.6亿元。
  二是加强监管,做好上市基础工作。对2000年以前改制的上市积极性高、行业及产品优势大的股份有限公司,边规范、边辅导、边排障,全力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对拟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上市规范改制,指导其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品结构,科学定位资金投向和发展规模。
  三是深化改革,规范证券经纪机构运作。积极开展证券市场责任教育活动,提升证券营业部服务水平和投资者素质,提高各方的风险意识。引导各证券营业部完善内控机制,调整经营方式,创新服务产品,大力推进电话委托、网上交易等新业务发展,强化管理、挖潜增效,取得了较好业绩。7家证券营业部累计年均交易额30多亿元,股民开户6万余户。其中海通证券营业部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各营业部中名列前茅。
  四是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环境。市政府成立了证券工作协调指导小组,下发了《威海市上市融资奖励暂行办法》,建立了上市融资激励机制。
  五是加强培训,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证券人才培训班,聘请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讲课;组织20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和其他地方举办的高管人员培训班。部分上市和拟上市公司还聘请专家做独立董事、监事、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为企业上市及长远发展储备了专业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上市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自我封闭,怕上市后既有的利益、权力、行为受到社会的监督和制约;有的企业认为上市公司不如自己的企业,比自己好的企业也没能够上市,上不上无所谓;还有的企业认为产品有销路,银行能贷出款,年年有利润,用不着上市,存在“小富即满”的思想。
  2.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目前全市有6家上市公司,虽然近年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江阴作为一个县级市有18家上市公司。与省内部分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也很大,淄博市、烟台市、青岛市分别有上市公司13家、12家、12家。另外,与一些大企业相比,我市上市公司规模仍然偏小。
  3.资源培植工作有待提高。与江、浙等地相比,我市上市后备资源的挖掘、培育和储备工作存在很大差距。当前各市区、开发区资源培植工作很不平衡,有的市区上市后备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4.证券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证券服务机构业务规范尚待加强。有些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够,素质不高,有的在不懂证券基础知识、投资技巧的情况下进行证券投资,造成了很大损失;有些证券营业部虽然备有内控制度的内控文本,但并未真正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仍然比较薄弱,有的甚至超范围经营,加大了风险隐患。
  二、证券业发展环境分析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在试点成功后全面展开,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板块成功建立,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发展改革的丰富实践与证券法制的建立完善相互促进、密切衔接,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实现重要突破的基础。“十一五”时期,证券市场充满了希望和机遇,为全市企业加快走上资本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股权分置改革成效显著。2005年4月29日,国家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经完成三分之二以上,证监会出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新股发行和再融资重新开启,各类发展资本市场配套政策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中。上述政策将为资本市场发展确立一个规范的制度基础,加快市场国际化进程,统一证券市场估值标准和评价规则,完善市场化的价格发现机制。
  (二)法制建设更加健全。《公司法》、《证券法》的修订,全面提升了资本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地位,拓宽了证券市场创新的法律空间,建立了严格的市场主体约束机制,加强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证券市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新修改的两法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将申请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从原来的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降低为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增加了一批中小企业上市的可能性,同时取消了“连续三年盈利”等许多硬性要求,有利于高成长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取消了企业再融资时间间隔一年以上的规定,提高了企业再融资效率。新的法律制度拓展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资本市场更多的任务。随着两法的贯彻执行,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将不断优化,市场发展的内在基础也将更加稳固,我国资本市场将真正走上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产品创新空前活跃。证券产品与制度将更为丰富与完善,券商资产证券化(ABS)、房地产贷款证券化(MBS)等产品也将呼之欲出,股票指数期货等新产品也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公司债券市场的突破性发展、中小板向创业板过渡、柜台交易市场的规范与完善等都将进入全面突破的历史阶段。
  (四)境外上市政策放宽。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75号文件,同时废除了制约红筹上市的11号、29号文件,红筹上市工作重新开闸,境外上市政策环境较以前有所放宽,为境外上市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开拓新加坡、香港证券市场,重点突破德国、韩国证券市场,跟踪研究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证券市场。
  三、证券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为主线,坚持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一起抓,首发上市和再融资一起抓,上市融资与优化资源配置一起抓,立足当前抓紧突破与兼顾长远培植资源一起抓,全力推动公司上市和再融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政府推动、典型带动、企业行动、部门联动、中介机构助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十一五”前两年(2006-2007年),以境外红筹上市、境内中小企业板上市为主,境内外主板上市为辅;“十一五”后三年(2008-2010年),坚持各个板块并举,根据实际适时调整重点突破方向。到2010年,力争企业新上市9家,使全市上市企业达到15家以上;威海市区证券营业部达到8家,证券营业额达60亿元;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和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有较大增长,全市直接融资占企业外源性融资的比重达到30%左右。
  (二)具体目标。
  ——2006年目标:3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其中1家企业境外上市,1家完成注资重组实现间接上市,1家完成再融资并转主板。重点企业为:工友集团、蓝星玻璃和威高集团。
  ——2007年目标:3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重点企业为:广泰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和威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目标: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重点企业为:海马地毯、新北洋、泰祥食品、泓淋电子和艺达集团。
  ——2009—2010年目标: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重点企业为:三角轮胎、双丰科技、俚岛水产、金泓高分子。
  “十一五”后期,要继续培植一批上市资源,争取进入上市操作程序。重点企业为:同仁食品、威力工具、宇王水产、农友软件、天鹰电器、凯丽纸业、天润曲轴、万得集团、云龙绣品、恒大电机、众和食品、环宇水产、清华紫光等。
  四、工作措施
  企业上市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靠上抓。企业要加强对上市工作的研究,提高对资本运营的认识,增强上市的信心。要提高全社会对上市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全市营造一种议上市、争上市、快上市的浓厚氛围。
  (一)密切配合,强化互动,形成合力。要认真贯彻《威海市公司上市融资奖励暂行办法》(威政发(2003)1号)的有关规定,提高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抓住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企业直接融资,形成“政府推动、典型带动、企业行动、部门联动、中介机构助动”的良性互动格局。一要强化政府支持、引导。出台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出让金、规费等方面减轻企业上市负担,引导、激励更多企业走上资本市场;要给予企业大力支持,特别是对企业改制时的遗留问题和前期运作不规范问题,各政府应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积极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培植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谋求发行上市。二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管理体制,调整资产结构,重构业务框架,增强核心竞争力;理清企业发展战略,提高运作大资金的能力;积极配合中介机构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工作。三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工作。建立中介机构在威海执业诚信记录,积极向企业推荐专业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中介机构及项目人,支持中介机构的工作,为企业和中介机构架起联系的桥梁。
  (二)积极引导,重点培植,加快上市。一要下力气抓好上市后续资源培植工作。不断对规模企业进行筛选,挖掘上市资源,进行重点跟踪扶持、引导。积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率先改制上市,通过它们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企业上市。资源培植工作要逐步向中外合资企业、外地上市公司在威海设立的子公司拓展。二要准确定位,科学操作。对上市资源企业进行分析论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和境内外证券市场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上市地域和上市板块。对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买“壳”、借“壳”上市;积极推动部分中小企业挂靠外地上市公司实现间接上市,借用外力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快速膨胀。三要做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充分利用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达到再融资条件的要及时规划好募集资金投向,适时进行再融资。
  (三)严格管理,依法操作,规范改制。企业规范运作是企业上市的基础环节。拟上市公司必须按照《公司法》、《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和其他法规要求,确定改制方案,合理设置资产结构、股本规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募集资金投向,突出发展主营业务,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避免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引导和培育业绩较好、运做规范的企业搞好上市工作,同时严格规范已上市公司的诚信经营、规范运行。
  (四)加强外联,强化培训,培养人才。一是继续做好外围攻关协调工作,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积极与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境内外交易所和众多的境内外中介机构等搞好协调沟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知识讲座,使企业上市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三是培养一批掌握资本运营知识的管理人才,建立由懂行人管理和经营上市公司的良好机制,为大规模资本运作和膨胀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四是强化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培养董事、监事人才,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作风正的优秀管理队伍。
附件3 :“十一五”保险业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保险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五”时期,全市保险业以以优化发展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和转变增长方式为切入点,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应对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挑战,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防范风险,发展质量逐步提高,效益观念明显增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行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截至2005年,全市保险经营主体已发展到15家,其中财产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6家,全市分支机构70多个,保险从业人员7500多人。
  二是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五”时期,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3.92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7.42亿元。2005年,保险深度为1.56%,保险密度为756元。
  三是业务创新迈上新台阶。责任保险产品不断丰富,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保持较快发展,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财产险公司积极发展非车险业务,寿险公司更加注重内含价值和长期稳健发展,寿险新单期缴和续期业务比例逐步提高。
  四是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保险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十五”时期,保险机构上缴税金达1.28亿元,共支付、给付赔款14.33亿元。特别是大灾之年,各保险公司都能做到特事特办,快速理赔,为受灾企业和客户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深度和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我国保险深度为2.7%,世界平均为8.1%;我国保险密度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世界平均为512美元。2005年,我市保险深度仅为1.5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保险密度为94美元/人,虽然在全省排名靠前,但与世界平均密度相比差距很大。
  二是保险产品不丰富、保险服务水平不高。保险赔付总体作用相对较小,保险业融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较小。主要表现在保险产品不丰富,保险服务跟不上,特别是企业年金保险和各类公众责任保险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三是行业组织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实力弱。缺少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对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保险产品创新、金融业整体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利影响;没有外资保险机构,不利于提升保险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保险中介机构业务规模不大,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作用较弱。
  四是保险业竞争力不强。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低层次价格竞争较为普遍,保险产品、服务、管理、品牌等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五是行业诚信建设亟待加强,行业销售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有些保险代理人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模糊保险产品存在的风险,进行销售误导;部分保险公司理赔环节不规范、不透明,拖赔和惜赔现象时有发生。
  二、保险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保险业的支持。搣十一五攠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一番;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新的变化都与保险密切相关,既需要保险业的支持,也为保险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创造了条件。
  (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业在金融行业中开放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国际著名的金融保险集团普遍将我国视为世界最有潜力的保险市场,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在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外资保险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市场影响不断扩大,竞争优势逐步体现,给保险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压力。保险业只有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适应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做到国内市场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三)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当前,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很快。从银行业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从证券业看,股权分置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证券业多年遗留的历史包袱。同时,金融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明显,银行、证券、保险的合作与竞争向深层次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为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当前,我国保险总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仅在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平均水平。保险业如果不能尽快发展壮大,在金融业中的比重就会越来越低,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这迫切要求保险业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充分发挥保险在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分散金融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社保体系逐渐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来自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供给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发展,依靠土地和家庭的传统养老方式逐步弱化,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保险业从多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为社会公众提供商业养老与健康保险,可以提高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运用商业保险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保障管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
  (五)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保险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保险业应该而且可以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对保险的认识将逐步加深,对保险的有效需求也将逐步增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合理开发农村巨大的保险市场,对保险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二、保险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保险业的发展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好速度、效益、诚信和规范经营问题,努力建设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现代保险业;形成组织体系完备、覆盖面和服务领域宽、规模大、服务水平高、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意识普遍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具有较强风险防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险产业;形成中、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共同发展的结构合理、竞争充分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
  ——业务加快增长。不断扩大保险规模,保费收入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33.75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达到7.9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达到25.74亿元。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渗透率明显提高。到2010年,人均保费达到1350元/人,保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保险市场主体、保险中介机构不断增加,各保险公司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到2010年,进入我市的保险公司从目前的15家增加到30家,中介机构由目前的3家增加到10家,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20个。
  ——效益稳步提高。成本费用水平逐步下降,业务质量稳步上升,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税收贡献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累计缴纳地方税2.5亿元左右。
  ——风险有效控制。市场秩序规范有序,保险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消除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将我市保险市场建成金融安全区。保险经营更加集约化,区域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差距明显缩小。
  ——竞争规范有序。有效遏制恶性竞争,重点领域和重点业务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市场竞争逐步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向以产品、服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力竞争转变。
  ——诚信显著改善。诚信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保险信用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影响保险诚信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行业信誉显著提升,保险业逐步成为社会先进诚信行业。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政府指导,健全行业机制。一是加强政府对做大做强保险业的指导和协调。二是建立健全以保险行业协会为依托的行业协作机制。增强保险行业协会与相关行业和社会领域沟通协调的能力,加大保险公司以协会为依托在产品、服务、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协作的力度。三是发挥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行业发展内在动力,加快产品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快速发展。四是加强保险宣传和国民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全民保险意识。
  (二)加大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部门的行为,基层行政执法部门不得随意干预保险机构的经营活动,不得借助行政手段对保险车辆进行强制定损;公、检、法等部门要加大对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坚决打击保险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理合同纠纷案件,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探索实施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的办法,对设立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和重点引进的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并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三)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发展关键。一是积极开展涉农保险,为“三农”服务。优先发展种养两业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需求迫切的险种。二是大力发展责任保险,特别是做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建筑行业意外伤害法定保险、旅客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等法定保险的实施,以及公众责任保险的推行工作。三是积极推动健康保险,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积极推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在医疗保险领域开展分工合作。发挥商业保险优势,积极参与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四是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发挥商业保险公司在精算技术、产品与服务、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业务,为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五是围绕繁荣发展服务业,促进旅游、物流保险发展。大力发展货物运输保险、仓储财产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旅游景区相关保险,促进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六是推进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收汇风险保障和投资保险,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出口业务发展。
  (四)加快改革发展,推进保险创新。
  ——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推进营销方式创新。逐步建立面向不同客户群、多层次的营销员管理体制。推动保险公司与兼业代理、专业中介机构合作方面的创新,积极探索保险公司控股专业中介公司等新的销售模式,建立面向客户的多功能、多渠道保险营销网络。
  ——推进产品与功能创新。推动有条件的公司增加产品创新职能,建立产品研发机构,使各级保险机构在保险产品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鼓励、支持开发地域特色的区域保险产品。
  ——推进保险服务创新。全面落实《山东保险业服务质量标准》,提升保险机构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加大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工作力度,增强保险服务的地域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五)狠抓诚信建设,提升行业信誉。要大力推进“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行业文化建设和保险信用体系建设,提升行业信誉,努力将保险业打造成为社会先进诚信行业。一是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强化行业诚信理念,深入开展“诚信保险”教育和创建活动。二是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强化失信惩戒机制。三是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在保险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是积极推进保险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保险营销员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和车险信用信息平台。五是充分发挥媒体在保险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形成全社会对失信行为的监督机制。
  (六)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重点,建立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监测市场动态风险,增强反应的灵敏度和预见性,防止风险积累;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促进有序竞争,维护保险市场稳定;加强部门协作,建立保险业重大紧急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控、诚信建设等手段,全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证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07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