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召开全国地名理论研讨会暨征集论文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6-19 生效日期: 2006-06-19
发布部门: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中国地名杂志社
发布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地名理论研究,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研究决定召开全国地名理论研讨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研讨内容
  有关地名、地名管理、地名服务等基础理论研究;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地名档案和地名产业开发、利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及地名科研领域的重要成果展示等。
  二、参加人员和组织方式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厅(局)主管地名工作的厅(局)长和区划地名处(地名办)负责人;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地名办)负责人;各省地名档案资料馆(室)负责人;获奖论文作者;有关大专院校、地名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地名爱好者。
  2、由各省、区、市区划地名处(地名办)负责组织本地区地名工作者及相关人员撰写论文(调查报告)。
  3、由各省、区、市组织初审,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将论文报中国地名杂志社。
  4、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和中国地名杂志社组织评审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审。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奖杯及奖品。
  5、研讨会拟于9月份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征集论文要求
  1、论文要紧密结合地名工作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新意识。
  2、论文必须是近三年来的新作,未参加过其他评选。论文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个人和集体参评资格。
  3、论文字数一般要求在3000字左右,重要理论成果6000字左右。
  4、各省申报的论文用A4纸打印,四号字,分别填写推荐表(附件1、附件2)。论文和推荐表一式3份,附带软盘或发送电子版。每个省、区、市获奖论文数量超过10篇以上(含10篇),可参与优秀集体奖项评比。
  5、特别欢迎主管地名工作的省、市党政领导同志参加研讨。
  四、奖项设置
  1、论文评选设立个人优秀论文和优秀集体两个奖项。其中个人优秀论文为国家级奖项,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作品奖,颁发获奖证书,获奖论文将在《中国地名》杂志上公开发表,所有申报论文均有机会以出版专辑的形式向国、内外广泛传播,以促进理论成果向现实的转化。优秀集体为团队荣誉。
  2、全部奖项均按标准进行评选,不预定比例,数量不限。
  3、建议各省、区、市对获奖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五、申报事项
  1、申报参评作品截止时间为2006年8月31日,研讨会期间评奖结果揭晓。获奖名单将在《中国社会报》、《中国地名》杂志上公布。
  2、论文征集办公室设在中国地名杂志社,外地可函寄稿件。
  通信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东路1号
  邮编:110032,
  联系人:张伟夫、尚立军、任向阳
  电话:(024)86667175、86242388
  传真:(024)86227177、86227261
  电子信箱:zgdm8622@vip.163.com。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中国地名杂志社
二○○六年六月十九日   附件1
参评优秀论文推荐表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作者姓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学 历



民 族



论文题目



论文摘要



初审意见







单位盖章

领导签字

复审意见









复审组长签字

评选结果









评委会主任签字

附件2
参评优秀集体推荐表

单位名称



论 文 情 况

姓名

职务

论文名称































初 审 意 见







单位盖章

领导签字

复 审 意 见









复审组长签字

评 选 结 果









评委会主任签字

附件3
全国地名理论研讨会论文提纲
1、地名产生的历史渊源。
2、地名、地名文化、地名工作、地名管理、地名产业、地名经济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
3、国内外、区域间地名管理的比较性研究。
4、地名管理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5、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名企业在地名管理及地名产业开发中的角色定位。
6、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地名数据库建设和地名信息化服务的技术和组织问题。
8、如何依法解决大型建筑物及城市住宅小区名称中出现的古、怪、洋、大问题。
9、地名规划理论研究。
10、保护老地名、老字号的现实意义。
11、如何实现地名档案的科学分类编码。
12、地名学与地理、国土、城建、军事、外交、公安、邮电、电信、教育、交通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13、地名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14、浅谈中华地名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办法。
15、地名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标准和实施办法。
16、地名产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7、浅议中华名都、名市、名县、名乡、名村的评估标准。
18、关于地名管理条例的修订建议。
19、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好更名命名工作。
20、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如何向农村延伸。
21、电子地图矢量化的发展前景。
22、地名专业档案的形成规律。
23、地名档案科学管理方法新探。
24、论地名档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5、地名工作机构、经费投入与队伍建设。
26、海岛地名与海洋经济、旅游开发、国家主权的关系。
27、边境地名管理与国土安全。
28、如何建立有争议地名的协调处理机制。
29、善加利用现有地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上题纲仅供研究参考,不是论文题目,作者可广泛涉猎,独立命题。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9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