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及2001年组织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8-28 生效日期: 2001-08-28
发布部门: 中国科学院
发布文号: 科发计字[2001]324号

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
  现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及200l年组织实施方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四》等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研究,贯彻执行。

中国科学院
二○○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一基础科学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技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纳米科技、信息科技、生物工程与技术、环境与清洁能源等领域将是2l世纪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热点。面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把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以此作为掌握开启未来技术和产业大门的钥匙。
  2l世纪,基础科学的发展呈现以下态势:对大至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的物质世界奥秘的探寻,对新的时空观和对物质世界统一认识的追求不断开拓着科学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对基础科学提出的需求越来越直接和迫切,形成了基础科学研究的新前沿;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交叉成为新科学前沿问题的主要来源;基础科学研究越来越技术化:-方面依赖于并创造出先进的仪器设备,开辟出新的方向领域;另一方面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其它实验技术紧密结合,改变着传统研究模式,开创出新的途径;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直至产业化的距离日趋缩短。
  多年来,我院的基础研究工作已有了较好的积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当前科技发展趋势与前沿,结合已有的优势,我院将在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信息、能源、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和大科学工程等领域,重点部署前沿交叉性基础研究工作。
  一、指导思想
  基础研究战略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瞄准国家和社会战略需求,选择世界重大科学前沿,部署和稳定支持一批旨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或一经突破可能带来重大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或重大项目,力争做出世界一流的创新贡献;以体制与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来推动和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吸引和组织院内外、国内外精干队伍,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通过基础研究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尤其要组织部署一批基础研究交叉前沿领域与方向,基本完成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的战略调整,实现从以学科布局为主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部署相结合的转变。

  二、总体目标
  为将一批研究所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和国际一流的研究所(和实验室)打下基础;为适应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发展,布局并建设具有前瞻和战略意义的研究机构,形成若干新的创新研究基地;培育、支持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组织有重大意义的(特别是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争取形成几个由我国科学家领先开创的新方向、新领域,取得若干重要创性研究结果,形成一批世界权威级的研究集体;在选定的领域形成高技术产业基础。

  三、战略重点
  (一)纳米器件及相关基础研究
  开展纳米器件构筑和集成技术研究,研制出3至5种可应用于信息和生物技术领域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器件(如高密度信息存储器件、蛋白质芯片、纳米传感器等);开展纳米尺度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相关领域;开拓纳米材料和器件(如新型的电子和磁性材料、纳米离子能源材料和器件等)应用领域,与其他高科技领域相互渗透融合,大力推进纳米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二)核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
  依托我院加速器技术、同位素技术、辐照技术和核探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毒品检测技术研究、研制现场实时检测装置,开展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的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介入治疗药物研究,研制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新药;发展低能电子加速器技术,研制用于燃煤烟气除硫除硝、废水处理、辐射加工等的大功率工业加速器和医用加速器;研制高精度无损探伤用工业CT;研制新型正电子断层扫描装置(PET)和小型化正电子药物制备设备;发展速生木材辐照改性技术,研制高阻燃木塑复合材料。

  四、优先发展方向
  (一)数学、系统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及应用
  在稳定支持数学各主要分支方向研究的同时,加强数学物理和与计算机技术和巨大数量生物数据处理等相关的数学问题研究,信息理论及生物学中的新理论方法、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学基础、信息安全相关的数学问题等研究;重点支持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数学和系统科学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包括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研究,重点地区灾害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相关研究等。
  (二)超重核素和超重元素的探索
  重点支持超重核素的探索和超重元素的生成研究,证实稳定岛的存在,在超重核区合成2至3个新核素的基础上,完成合成和鉴别超重元素的实验条件准备,探索超重新元素。
  (三)粲物理、非加速器物理、对称破缺机制和中微子研究
  重点开展粲物理研究,推动量子色动力学的发展;开展非加速器物理研究,包括宇宙线实验、中微子实验和高能天体未来实验;重点支持统一理论和标准模型的验证,开展对称破缺机构和中微子研究。
  (四)凝聚态物理
  重点支持高温超导、强关联电子体系、新型功能晶体和微细尺度物质等基础物理研究;支持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软凝聚态物质物理和液态物理、生命体系中单元构形与功能、计算凝聚态物理及相关问题研究;开展有机超高密度存储器件、自旋电子学器件、纳米电极器件、分子电子学器件等量子器件物理研究;开展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晶体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磁电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等功能材料物理研究。
  (五)理论物理前沿
  支持场论(规范及引力场论)的非微扰研究,探索建立四种基本力统一理论;支持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高能重离子碰撞新现象和新物态、强关联多电子系统和受限小量子(光子、电子及原子)系统理论、核内夸克效应理论、宇宙学和极早期天体演化理论、量子测量理论、软凝聚态物理和生命科学启发的理论物理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六)化学前沿
  重点支持纳米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反应动态学、超快速超微量在位活本分析和检查手段、绿色化学以及理论化学等。大力支持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七)高分子科学
  开展大分子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大分子统计物理及动态过程和相互作用、大分子凝聚相及多相体系、大分子流变学及机械性能和为加工工艺、生物大分子和聚电解质、大分子凝聚态理论及模型和模拟等研究,并努力将实用型的科研成果转入产业化。
  (八)天文科学与技术
  在天文科学方面,重点进行对太阳的研究和对星系和大尺度结构的研究,并保持在天测和卫星动力学方面的先进水平,为国家安全和空间技术提供保证。在天文技术方法方面,重点发展是:追求更高的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追求更大的集光本领以进行更深的宇宙探测;实现全波段的探测和研究;建立资料更完善、使用更方便的数据库。建成并运行LAMOST;再争取国家大科学工程,建成FAST、空间太阳望远镜。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开展“虚拟天文台”的建设。
  (九)空间科学
  重点支持微重力下的材料、生物、流体力学研究;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等。
  (十)力学
  重点支持湍流和复杂流动、跨物质层次和尺度的固体变形和强度理论、应力和细胞生长的关系和组织工程、微重力流体力学等研究。
  (十一)交叉领域前沿
  特别重点支持和发展学科和领域交叉的前沿新领域和新学科,如量子信息、生物和理论生物物理、脑智科学、复杂性科学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等重大课题。
  提供结构基因组研究设备支撑和先进方法。利用同步辐射线站、强场核磁共振理论和技术以及结构分析技术,选择若干个生物物种的完整基因组,完成其全部基因表达产物三维结构的测定,为未来的同源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实验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与生物功能预测、蛋白质折叠和动力学规律研究以及基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创新药物设计奠定基础。
  (十二) 战略性高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特别重点支持对形成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有重大先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如战略性清洁安全核能源(裂变和聚变)基础问题和技术预研、用于治理含硫烟气和医疗与药物的核技术、民用授时技术、人工晶体和器件等。

  五、大科学工程
  组织若干重大科学工程的实施和预研,如:BEPCII、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预研、太阳望远镜、子午链工程、先进中子源预研、自由电子激光瑜预研、FAST预研等。

  六、新研究单元布局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支持研究所组建一批国际一流标准的新研究单元,作为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探索的新模式。如“国际量子结构中心”、“交叉理论研究中心”、“核心数学研究组”、“复杂系统研究组”和“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组”等。
  重点部署“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该中心将成为拟建设的“国家纳米科技中心的基础或主要竞争者。中心实行开放的运行机制,以“管、产、学”三结合的模式进行管理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将“强磁场科学技术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实验室(中心),并成为国际上五个强磁场心之一。力争将“羊八井宇宙线国际观测基地”建成国家级宇宙天体物理观测研究基地,并为一流国际合作提供基础。
  在条件成熟时,适时组建科大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脑和认知科学研究联合体、与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等联合组建理论天体物理中心、与北京大学化学院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等。

  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一)探索研究所创新潜力的评价机制
  积极探索研究所创新潜力的评价机制,形成一套分析影响研究所创新潜力关键因素,选择3至5个研究所,按“-流研究所”的标准进行评价和支持方式等试点。
  (二)探索项目组织机制、人才评价机制
  尊重基础研究规律,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三)重点加强基础科学的发展战略研究
  积极组织科学家开展全面、系统,深入和跨学科的战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为高层决策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要通过持续的战略性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支战略科学家队伍。

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二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以揭示生命奥秘,促进人类健康,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会取得重大的发展,同时为人类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提供直接的科学支撑、技术和产品。
  基因组测序后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已进入以研究功能基因和基因组学为核心的新时代。生命科学在继续重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遗传、发育和进化,脑功能与认知等生物各组织层次的综合研究。随着动、植物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与转基因生物相关的国际性竞争日趋激烈,已形成全球范围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浪潮。随着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更显突出,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重要的国际行动。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不仅依赖于生物学内各分支学科的交叉,而且得益于其它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和渗透,信息化、规模化和系统化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本计划将围绕我国在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历史进程中有关人口健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重大战略需求,对我院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发展进行重点部署。
-、指导思想
我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密结合人口健康、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进一步凝练学科目标;加快学科布局调整,推动学科交叉,使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整体布局与国际接轨;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引进和培养关键学术带头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同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加强与地方、大学和企业的合作,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
二、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完成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建设5至8个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并为建设l至2个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把握科技前沿和技术源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领域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结合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的实施,5年内吸引100名左右的杰出青年创新人才;大力推进我院生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在创新药物产业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研究开发出5至8个一类新药,3个二类以上中药药物,其中5至8种药物进入临床,适时组建中国科学院药业集团。
三、战略重点
(一)水稻基因组测序及后基因组研究
  以研究水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为线索,2002年完成国际水稻基因组行动计划中粳稻“日本晴”4号染色体的测序任务.2002年年中完成灿稻“广陆矮”和超级杂交稻的测序;在此基础上,2005年底完成后基因组研究以及水稻与玉米、小麦等的比较基因组研究,从中发现和鉴定重要功能基因,申报基因专利,获得水稻基因组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的水稻应用研究和育种提供重要的种质材料和全面的生物信息服务。
  (二)生物入侵与外来物种生态学效应的研究
  以新近入侵我国的外来植物、动物和病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我国自身开发的遗传修饰的生物体(GMOS),重点研究外来物种的生物学、扩散和迁移规律、危险性和安全性评价,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生态效应提出预测和分析,重点对有害外来种提出控制措施,并建立我国外来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保障我国的生物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三)西部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
  以我国西部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问题为线索,系统研究全球变化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为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以全球变化的研究为主要科学依据,阐明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和开发西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生物资源和功能基因,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培育新品种,开发出一批高产值野生资源食品和绿化和固沙植物,提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四)脑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的研究
  以防治重要的脑退行性疾病为目标,利用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研究高级动物的脑智、脑功能和认知,通过脑功能、学习、记忆、认知和行为的综合研究,解决有关人类神经和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寻找相关药物新靶点和药物设计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据。
  (五)结构基因组研究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结构基因组学的国际合作计划已经启动,其重点是通过大规模测定基因组水平上的蛋白质三维结构,阐明其生物学功能。代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结构基因组研究合作计划,开展CD34+造血干细胞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完成相应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基因表达图谱、细胞水平的功能研究和动物模型研究,并为创新药物设计提供筛选和设计模型,使我国在有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六)新药研究及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药开发为核心,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建设新药创新体系为制度保障,提升我院药物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对于新药研制开发过程中的前期研究、临床前研究、中试临床研究同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采用不同运行机制,积极吸引风险投资、企业和社会投入,最终建立中国科学院药业集团。“十五”期间,研究开发出5至8个一类新药,3个二类以上中药药物,其中5至8种药物进入临床。
   四、优先发展领域
(一)生态与环境领域
1、主要生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研究;
2、生物间互作与协同进化;
3、物种濒危机制和保护原理;
4、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控和生物修复研究及应用技术;
5、植物对环境因子应答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的基因工程研究;
6.特殊环境下重要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
7.生物能源与环保生物技术。
(二)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l.优质、高产、抗逆农作物育种;
2.农用生物制剂的研发;
3.水产良种选育及规模化繁育技术;
4.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技术研究与开发;
5.害虫种群成灾的分子机理的规模化研究;
6.重要农作物的功能基因和功能基因组研究;
7.转基因与动物克隆技术;
8.海洋生物技术及资源开发。
(三)入口与健康领域
1.中华民族基因组比较研究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
2.重要功能基因与相关蛋白关系的研究;
3.基因组信息学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4.胚胎干细胞分化机理与应用;
5.药物依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6.非药物生物治疗;
7.生物医学检测和生物医学材料;
8.微生物与植物次生代谢;
9.糖链的结构、功能及代谢。
五、领域前沿
 重点在分子免疫、细胞凋亡、衰老、细胞信号传导、发育生物学、分子系统学、分子进化、分子生态学、全球变化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组合药物化学等领域前沿进行部署。
六、新研究单元布局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及时部署新兴学科及相关研究单元,如分子免疫研究中心、健康与营养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以适应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改变我院在生物医学领域薄弱局面。
  积极筹备建设生物资源遥感和评估中心、外来物种监测和预警中心,提升对生态环变化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战略性生物资源的储备能力建设,5年内完成战略性生物资源迁地保护网络工程(植物园)项目建设,保护2万种本土植物,5000种国外引进的植物。改善标本馆、实验动物中心和典型培养物的软、硬件环境条件。与云南省合作积极推动和建设好“国家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集中建设好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和有普遍辐射影响的实验技术平台,如蛋白质组分析平台、天然有机物分析和筛选中心、生物信息平台、脑功能成像系统以及重点实验室和野外台站的建设。在北京建设和完善农业高技术基地,形成研究—小试—示范推广一条龙的系统,提高我院农业科技实力。
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一)调整机关职能,加强宏观管理
  改变局机关过去以学科管理为主的倾向,调整各处管理职能和范围,重点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实现从项目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过渡;优化对研究所和重大科研项目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实现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试行重要方向项目立项招标制度。
  (二)建立激励机制,创造竞争环境
  将竞争机制贯穿于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实施的全过程,对参与计划的各研究所、研究室以至科研团组全面实行优胜劣汰,优先支持进展良好的研究所、科研室及科研团组,同时注意营造良好和配套的政策环境。
  (三)强化区域优势,形成团队效应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强化北京上海、西南和武汉等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将人才引进与计划实施紧密结合,促进优秀科学家团组之间的合作,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团队效应。
  (四)加强专利申请,保护知识产权
  适应我国加人WTO后出现的新环境,强化我院生命科学原创优势,加强专利申请,有效保护我院生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三
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角度看,目前急需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包括: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水资源供应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灾害频发;开发海洋资源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
  当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战略重点主要在: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响应;气候系统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海岸带与近海;地球深部与大陆动力学;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查;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与减轻;环境污染与控制;对地观测与地球空间信息以及相关技术重大领域的研究。
  本分计划围绕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矿产资源探查的理论与方法,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重点战略部署。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我院知识创新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以提高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认识地球系统过程和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灾害问题的能力,解决一批我国重大的资源、环境、生态、灾害问题。
二、总体目标
加强创新研究能力,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在若干领域前沿或方向的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水平,解决一批我国重大的资源、环境、生态、灾害、农业问题;强化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创新基地,基本完成科技布局调整,形成高素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精干队伍。
三、战略重点
(一)中国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系统碳循环研究
   以中国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水体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为主要对象,重点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和碳循环的主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格局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碳的源汇过程及海陆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碳循环历史过程及减排对策与技术、中国碳排放与减排对策情景模拟等研究。
  (二)长江中下游洪灾成因研究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
  重点研究长江中下游现代河湖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长江中下游洪灾形成机制与减灾理论和方法,长江干流水质变化规律与调控机理,典型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态修复与水质改善的系统方案和成套技术。
  (三)我国东部油气资源战略性新领域勘查理论和技术
  重点研究与海拉尔断陷盆地群的油气资源、渤海湾盆地深部油气藏、鄂尔多斯前陆盆地油气资源相关的勘查理论和技术。
  (四)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
  重点进行不同气候情景下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动态变化预测、青藏铁路影响下多年冻土动态变化的监测与预测;开展铁路路基动荷载稳定性及含盐土工程特性和基于保护冻土的新型路堤结构试验研究。
  (五)东北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重点研究农业抗旱节水技术体系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关键技术;大力开展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开展东北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战略研究。
  (六)亚洲季风区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
  重点研究中高纬度大气-海洋—陆表耦合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海洋—大气—陆地系统的水分循环过程及异常成因、海洋环流与近海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东亚季风区地形—陆面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对控制我国重要气候系统的影响、海洋-大气-陆地耦合气候模式的发展和东亚气候预测理论。
四、优先发展方向
(一)固体地球科学
  地球内部重要界面动力学与圈层相互作用;高精度地球重力场及其时空变化与地球动力学机制;亚洲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东-中亚造山带构造与成矿体系;青藏周缘大规模碰撞-移置构造及对陆内变形和成矿的制约;大陆边缘构造—动力学演变与资源环境效应;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作用的热异常动力学机制与成矿效应;战略性紧缺矿产的勘查理论和技术;东亚古季风环境重建及其沙漠-黄土环境耦合机制;深层油气形成机理与成藏动力学;非常规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的探查理论;同位素精确定年理论和方法;大陆变形构造模拟;地史转折时期的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重要生物类群与早期人类起源等。
  (二)大气科学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研究;气候系统动力学和预测理论;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动力学、预测和调控适应理论;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方法研究;东亚(季风)气候系统短期变化的可预测性;青藏高原大气与环境及其气候效应;大气化学及模式研究;陆气交换过程研究;我国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动力学及数值预报研究;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云与降水物理层人工增雨、人工消雹理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和技术;复杂现象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等。
  (三)海洋科学
  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与海洋环境;中国近海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调控机制;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及其数值模拟;重要海水养殖生物新技术与新产品;作战海区海洋军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近海海洋遥感多参数信息数值同化与区域应用;中国陆架海域潜在资源分布、成因及利用前景;海岸带生态系统管理;海洋生物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海洋生物有效成分药学机制及创新药物;极端海洋环境探测方法技术;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新方法新技术;近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海洋工程灾害的评估与预警;热带海洋古环境特征事件及机制;海底热液活动的形成演化及深海生物资源的关键问题;海洋信息共享与系统集成及产品开发;近海海流及大洋环流的数值模拟。
  (四)地理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大河流域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循环过程与时空变化规律;中国西部特殊资源、环境和灾害变化过程研究;山地—绿洲—荒漠系统耦合机理;地貌-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及资源环境效应;青藏高原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突变与生态过程;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我国自然环境分异耦合过程与发展趋势;典型区域人地系统耦合与环境变化;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地球空间信息机理;多元多维信息的时空及频谱特征与地学信息图谱;空间信息定量化及动态分析,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可视化及其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快速反应;地球空间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与共享;对地观测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土资源环境时空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应用;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及地球空间信息的产业化。
  (五)生态与环境科学
  生态系统评价及可持续性机理;生态系统网络监测与尺度转换理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城市生态系统过程与调控;土壤侵蚀机理与脆弱生态系统治理技术;土壤演变与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区域农业开发与水肥土资源配置;土壤污染与生物修复;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效应;面源污染机理与控制;复合污染机理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难降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传输机理及生态毒理效应;我国内陆水体水质演化与污染物检测方法;环境污染控制的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
五、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国资源、生态、环境等网络式野外观测实验站,实现对资源、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观测、实验和示范功能。完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立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和完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和地磁台链站。
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一)围绕重大项目和重要方向项目,建立跨部门、跨研究所的综合研究中心,在研究所内部建立青年科学家团组。加强学科交叉,集中院内外优势,与国家、企业、地方和国际合作计划紧密结合,组织跨学科、跨所、跨部门项目。
  (二)改革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形式,以国家目标为牵引,将重大项目、重大方向与领域前沿相衔接,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
  (三)成立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咨询和指导作用。顶层设计,依靠专家,凝练目标,突出重点,系统集成,纵深部署。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信誉制和法人代表责任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完善项目管理的评估、监督和考核机制,加强对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的研究,促进项目管理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强化项目验收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四)营造开放、联合、竞争的良好创新环境,积极引进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将人才引进与重大项目结合起来,将重大项目与重要方向项目的部署与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分计划之四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人WTO,使我们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是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趋模糊,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大为缩短,加强原始性技术创新,提高综合集成能力对于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至关重要;我国社会主义市扬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市场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是推动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必要途径。
  二十一世纪,信息科学技术仍将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技领域之一;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能源技术、面向资源优化利用且与环境友好的化工技术等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作为现代高技术的集中体现,空间科技将有更大规模的发展,将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太空、为保障国家安全、加快经济建设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本分计划围绕信息科学与技术、制造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一、指导思想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重点突破,总体跟进。积极推进战略高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重要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大力加强定向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开发能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和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环境,不断通过人才加成果的转移并与社会生产要素结合,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调整价值导向,再也不能把发表文章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把获得奖励作为评价科研工作的主要标志,把晋升职称作为科研人员的主要目标;必须要对国家或地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做出实际贡献,必须要对增强国家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做出有显示度的工作,必须要做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三性”贡献。
二、总体目标
做出若干对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与社会进步有重大显示度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解决一批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我国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成果转移的有效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本计划的实施,完成我院高技术研究发展相关领域科技布局调整,重点建设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基地、微系统研究开发中心、光电科技集团、东北先进制造基地、化学化工与材料基地、能源基地、西部高技术研究发展基地和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等,形成能够支撑未来l0年至20年发展的基本格局。
二、战略重点
(-)间接法煤基含成油技术的产业化
  利用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与产业部门合作,通过国家投资和社会融资方式,采用市场运作机制,进行高技术系统优化集成。完成千吨级中试,重点突破系列廉价铁基催化剂和工业化生产技术、催化剂与溶剂分离连续化工艺技术、基于浆态床反应器的煤间接液化过程工艺技术,开展关键过程单元的模型化研究,形成浆态床合成油工艺过程软件;进行大规模煤间接液化过程设计,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间接液化技术的综合、多联产的洁净煤产业化方案,与企业联合建立万吨级煤合成油工业示范。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融资,建成并运行百万吨级合成油厂,并发展成为以煤合成油为核心产品的多联产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为实现煤炭粗放型加工向集约型、高技术、环保型转变,带动山西省产业结果调整,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国家对液体燃料的需求做出重要贡献。
  (二)燃料电池及其系统技术
  进一步开发电动汽车和潜艇用的输出功率达到50干瓦和75干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及相关系统技术(包括提高燃料电池性能、改进电池组可靠性、降低成本、批量生产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发批量生产工艺,开拓市场,包括电动自行车(200至400瓦)和摩托车(500瓦至10千瓦)用电池、5至l0干瓦通讯用移动基站、军用的1至5干瓦和车载20瓦至30干瓦的移动动力源,实现百瓦至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化。
  (三)微系统技术
  系统集成我院微系统研究优势,围绕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的地面终端、下一代全光通信网核心光电集成器件模块,先进传感器模块、生物芯片等进行研究,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计、加工、封装、测试技术,为我国微系统技术发展及在经济建设和国防中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研制成功具有信息采集、收发、组网功能集成的微系统终端,研制出4信道光上/下路复用器(0ADM)芯片样品、l6和32通道波寻阵列光栅(AWG)器件,提供给产业化的厚膜SOI材料;研制成功先进引信用高量程冲击加速度传感器、多量程高性能加速度传感器、高性能MEMS谐振式角速度陀螺,发展传感器模块先进集成、封装及组装技术和MEMS高性能惯性传感器设计与制作技术,挺供专用高性能微器件,全面提升我院微系统研究开发能力。
四、优先发展方向
(一)信息科学与技术
   开展信息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包括认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宽带网络系统理论、信息网络技术、复杂系统、信息安全、软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新型计算原理与方法等,并加强与物理、数学、生物学的交叉。
  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芯片设计和软件新技术,推进产业化。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我国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开展新型半导体材料、微结构材料与SOI材料等的研究与开发;开展SOI、GaAs、SiC、GaN等特种微电子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开展低维结构和量子器件研究;发展集成光电子技术,推进量子阱激光器为代表的光电子器件产业化;与企业界紧密结合,开发深亚微米工艺技术。
  开展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微波、声学信息的产生、传播的前沿基础研究;发展微波遥感成像信息技术和海洋声学信息技术。
  开展空间光学工程、动态目标跟踪识别技术研究,研制先进空间遥感仪器;重点加强强激光技术、光学精密加工与检测、红外焦平面材料与器件、自适应光学技术与系统、大气光学测量技术与系统、微细光学、信息光学技术、发射型平板显示与绿色照明技术研究;开展瞬态光学、红外功能材料、超强超短激光与强场超快科学、紫外—极紫外成像、低维半导体和稀土材料发光动力学等基础研究。
  推进光电传感器、液晶显示、微电子/光电子专用设备、光通信器件、光学材料、器件与光学精密仪器、环境光学监测技术、医用光电仪器、生物芯片关键设备的实用化和产业化。
(二)制造科学与技术
  开展复杂系统工程、智能控制理论、可重构制造模式、过程与系统数值模拟、先进制造管理理论等基础研究。发展先进制造仪器与装备、先进制造模式与智能制造系统、特种自动化装备,开展水下作业型机器人、集成制造系统研究,推进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工程产业化,积极参加沈阳先进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建设,为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做出贡献。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
  开展各类新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积极推进产业化,重点是纳米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电子材料、信息和医用等特种功能材料、人工晶体材料、超导材料、仿生材料、催化材料。开展计算材料科学研究,发展材料设计与组合技术、制备与加工等技术。开展与材料使役行为、腐蚀及防护相关基础研究;为材料的科学使用、事故防护和寿命延长提供技术和手段。
  (四)化学与化工技术
  发展环境友好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学与技术),推动重污染的化工过程的替代工艺和具有重污染的化学材料的替代品种的研究;加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开展化学生物学研究,认识分子间相互作用与生命的关系,为现代药物工业提供化学技术基础;开展过程工程、微化工技术、计算机化学、化学激光的研究,推动新型化学合成与分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为改进提升传统过程工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资源的高效、洁净、合理利用与工业的生态化转型等提供新技术。
  (五)能源科学与技术
  开展以清洁高效能源核心技术为方向的能源科学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煤的洁净利用技术、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技术、天然气转化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工电能新型技术和新型节能技术等研究;部署天然气水和物、超导电力、氢能的研究;推动蒸发冷却电机、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动力系统设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煤与天然气转化利用等技术向工业界转移。
(六)空间科学与技术
  加强我院空间科技综合集成和系统工程能力,以国家空间科技计划为依托,开展空间物理、力学、生物、材料方面的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大力开展空间天气预报、空间环境、空间遥感、空间信息传输、空间原子钟与导航定位系统、微小卫星及其应用系统技术的研究;开展空间技术新概念研究;推进小卫星技术的产业化。
五、支撑体系建设
推动网络中心的改革,加快中国科技网的商业化改造,同时保留精干力量,为我院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加强科学数据库和科学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建设。
  建设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接收网,积极参与国家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产业化发展进程。深化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改革,将其改造成为由国家主管部门、用户部门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领导的、为社会提供遥感卫星数据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
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一)建设中国光电科技集团
  抓住世界光电技术及相关产业高速发展的机遇,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具有强大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光电科技集团。集团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光电集团公司组成。集团公司是整个集团的主体,主要包括相关研究所所办企业、工程中心和其它按企业机制运行的工程技术应用开发单元,集团公司按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其资产为上述单元院属国有资产的总和。研究院由各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开放实验室以及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创新的研究室组成。研究院和集团公司的顶层实行一体化领导。现阶段各所仍为独立法人,功能上成为研究院的下属学术管理单元。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重点建设好现有的l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开放实验室,规划新建6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中心,培育出若干个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企业,力争有5个子公司上市,到2005年,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成为我国重要先进光电装备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
  (二)建设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以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92l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为基础,将其改造成为面向全院的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其功能是.组织争取国家任务,实施院授权的项目管理,负责相应的系统集成和运行管理,建设空间科学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空间科学应用系统运行与控制、空间飞行器信息传输与管理等技术平台,建设空间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和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三)组建中国科学院微系统研究开发中心
  中心以上海冶金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同时充分发挥战略专家组的作用。中心的任务是.系统组织从基础研究、工艺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到工程开发的全过程;建设向院内外开放的工艺、测试和工程开发的技术平台;与社会共建孵化器,促进微系统研究成果产业化。
  (四)进一步推进创新基地建设
  在启动阶段组织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创新基地建设,重点是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基地、能源基地和西部高技术研究发展基地。
  对于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基地,重点加强信息科学技术前沿研究的统一部署和协调;支持联想产业园区发展,推进软件园区改造,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中国网通的技术发展需求,组建中国科学院网络通信研究中心,推动我院在通信领域的发展。
  对于能源基地,建立院能源战略委员会,加强我国能源战略研究;发挥我院综合优势,加强重点领域部署;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组织院内有关力量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创新作出切实贡献。
  对于西部高技术研究发展基地,将新疆物理研究所和新疆化学研究所整合为新疆理化研究所,为新疆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围绕西部资源开发,发展化学化工及新材料高技术;加强青海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高技术研究发展工作。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304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