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发布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2006年度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5-15 生效日期: 2006-05-15
发布部门: 卫生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

为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研究工作,2006年度我部将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艾滋病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艾滋病防治和诊断指标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相关诊断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等为重点研究内容。现将《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2006年度课题申报指南》发给你们,请按照指南要求组织课题申报,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所申请研究内容必须在本指南范围之内,超出范围的不予受理。

  二、申报单位须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必要的研究条件。

  三、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年龄原则在55岁以下(含55岁)。

  四、申请人用于所申请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50%。

  五、按单位组织申报课题,不受理个人申请。请对申报课题进行认真遴选,每省(市)申报课题不得超过三项。请将申请书一式10份(A4纸打印),于2006年6月31日前寄(送)我部科技教育司,同时将申请书电子文档发送指定电子信箱。此通知同时在我部网站(www.moh.gov.cn)上发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1号
  邮政编码:100044
  联系人:李晔
  联系电话:010-68792244
  E-mail:kejiaolee@sina.com

二○○五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1: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2006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一、总体目标及实施年限
本项目立足于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际需求,结合流行病学和和现场调研随访等综合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综合性新技术对艾滋病不同混合感染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HIV感染确认标准以及艾滋病防治相关诊断技术的创新性的科技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目标。
项目实施年限:2006年-2008年
二、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一:艾滋病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
研究内容: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群进行共感染的较大规模筛查,了解HIV感染人群中主要混合感染(如HCV、HBV、TB和原虫等)的发生率;建立HIV单感染及与不同病原体的混合感染队列,连续追踪与观察混合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对艾滋病疾病进程的影响;结合国际上已有的临床治疗资料,探索并确立针对不同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有效性的临床与实验室指标。
研究目标:获取我国不同途径感染HIV的人群主要混合感染(如HCV、HBV、TB和原虫等)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确定混合感染后的临床特征以及对艾滋病进程的影响,最终确立针对不同混合感染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
申报要求:申请单位应已建立与AIDS/HIV高流行区现场的良好合作关系,应具备生物安全II级或以上实验室,具备诊断HIV、HCV、HBV、TB或原虫等重要合并感染的实际工作经验,实验室应已通过相关诊断方法的国际或国家标准品质控;申请人应具有至少5年以上的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经验或艾滋病诊断的临床经验,具有队列建立与保持的经验。
课题二:艾滋病防治和诊断指标的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和现场调研随访等综合方法,针对各种高危人群、感染人群和未感染人群,通过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总结分析我国HIV感染诊断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技术难点,确定我国HIV感染诊断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适合于我国的HIV感染确认标准。
研究目标:确定适合于我国的HIV感染确认标准。
申报要求: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的丰富经验,了解存在的问题,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方法和判断标准;具有开展该领域研究的能力、经验和前期积累;拥有成熟的与本研究相关的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条件及方法;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梯队;拥有足够的现场和生物学资源;具备较强的联合攻关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展跟踪随访的能力。
课题三:艾滋病防治相关诊断技术的创新性研究
研究内容: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免疫学以及综合型新技术进行创新型研究,以获得判定感染时间技术、感染窗口期的诊断技术、高通量的耐药株筛查技术、快速高通量进行HIV感染与确认的一步法技术,经济高通量的疾病进展判断与治疗疗效评估技术,HIV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的鉴别诊断技术;建立高危人群、经筛查未感染的高危人群、HAART治疗人群以及同地区的未治疗人群、不同感染时间的慢性感染人群、HIV疫苗免疫人群等队列,将所研制的技术产品在上述相关的队列中进行验证,最终确定准确、可靠的新型技术。
研究目标:完成以下技术或产品的研制与初步临床应用:判定不同感染时间技术、感染窗口期的诊断技术与试剂、高通量的耐药株筛查技术与试剂、快速高通量进行HIV感染与确认的一步法技术与试剂,经济高通量的疾病进展判断与治疗疗效评估技术与试剂,HIV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的鉴别诊断技术与试剂。
申报要求:申请人应具有至少3年以上的从事艾滋病相关试剂的研发经验,合作者中应具有多年的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经验或艾滋病诊断的临床经验,具有队列建立与保持的经验。投标单位应已建立与AIDS/HIV高流行区现场的良好合作关系,应具备生物安全II级或以上实验室。
课题四:我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管理模式有效性评估及建立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入选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在我国的因采供血和吸毒感染HIV的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省份并有代表性的若干个治疗点进行抗病毒管理体系、技术规范执行能力、数据库信息收集质量等方面评估。通过临床监测、CD4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相关实验室研究,评价和预估我国抗病毒治疗的管理、效果、问题和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发生率。
研究目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入选标准,为制定国家抗病毒治疗二线方案更换标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申报要求:具备实施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HIV/AIDS抗病毒治疗模式研究工作基础,能够组织并协调相关省、市、县的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系统和医疗系统开展工作
附件2:艾滋病防治研究项目
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所属课题:
申请人: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单位: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子邮件: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
二○○二年
附件3:艾滋病防治研究项目课题申请书编写提纲
  一、课题摘要(800字以内)
  二、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课题总体目标,具体考核指标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
  六、课题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可能取得专利及知识产权分析(预期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分析及应用前景)
  七、课题实施年限及年度安排
  八、课题总投资预算、经费筹措
  九、课题的基础条件(相关的技术、设备及主要参加单位等工作基础)
  十、课题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
  十一、课题负责人背景资料(包括出生年月、技术职称)及主要参加人员名单(参加人员需本人签名)
  十二、申请单位意见
  十三、省、直辖市卫生厅(局)意见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2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