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200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1-09 生效日期: 2003-01-09
发布部门: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涪府发[2003]1号
桥南、李渡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各部门,中渝驻涪各单位,区属企事业单位:
  现将《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200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一月九日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2003年工作要点
  2003年是涪陵区第二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国家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实施三期移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加上区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因素,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为此,200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未来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三三”发展目标,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西部大开发和三峡移民等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奋发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意识,切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三化”进程,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增加城乡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新一届政府开好头、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是:
  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0%。
  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5%。
  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
  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
  至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0%。
  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
  至外贸出口增长20.0%。
  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0%以内。
  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2003年区政府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重点发展战略,加快六大工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及管理创新步伐,努力保持工业经济良好发展势头,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9.1亿元、增长14.5%,实现利润6.5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4%。
  着力实施重点发展战略。围绕“三个一”工程的实施,以六大工业园区为载体,抓好15户重点企业和11户重点私营工业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是衣食父母”、“重点企业无小事”的理念,继续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促进重点企业快速发展。
  加快企业技改步伐。以六大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年内力争完工太极集团3#提取车间改造、娃哈哈涪陵公司1.5万吨瓜子、5000万瓶/年果蔬饮料生产线、朝华科技50万平方米微晶石生产线、化工公司20万吨料浆法磷酸一铵技改工程、建峰化工热电联产项目、金帝集团5000锭亚麻纺生产线、东升铝业三期扩建2.5万吨电解铝节能环保项目、榨菜集团华民榨菜厂迁建及三爱海陵二期迁建等续建项目,确保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争取开工太极集团4000万瓶大输液生产线、朝华科技10万台数码相机和10万台MP3音乐播放器生产线、化工公司磷石膏堆场环保治理工程、建峰化工1万吨电解锰生产线及3000吨丙醛装置、金帝集团1500万米麻类面料印花生产线及前纺配套改造、东发炭素二期1.5万吨阳极碳块生产线、榨菜集团5000吨橄榄菜加工生产线等项目,积蓄工业发展后劲。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以“九个一”产品为拳头,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狠抓新产品开发。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的原则,鼓励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加快建立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年内力争开发新产品33个。
  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创新企业管理。深入贯彻《涪陵工业企业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切实抓好扭亏增盈工作,落实扭亏增盈责任制,争取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在140%以上,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控制在5000万元以内,亏损面不超过30%。
  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
  围绕农民增收,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上年增长4.0%。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双十百万”农业特色经济工程建设,着力实施进入重庆市“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的柑桔、蚕桑、生猪等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多元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10户区级龙头企业力争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利税1.5亿元,新增国家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进一步探索和规范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全年新增优质稻5万亩,达到15万亩,优质玉米推广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0%。继续作好榨菜、苎麻、蚕桑、畜牧四篇文章,全区青菜头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产量50万吨;蚕桑新育苗5000亩,产茧5000吨;苎麻新育苗移栽4000亩,达到1.9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种母猪6000头,引进、繁殖优质黑山羊种羊1000只,建设肥肝鹅良种繁育体系及肥肝鹅生产基地。全年出栏生猪73.5万头、牛羊4.8万头(只)、家禽78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6.1万吨。加快名、特、优、新水产品的繁殖推广,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85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500吨。烤烟种植1.5万亩,收购烟叶3万担。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天宝寺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开工龙潭水利工程,搞好场镇人畜饮水工程和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全年整治病险水库17座,新增有效灌面0.3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5万亩。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年退耕还林6万亩,天然林管护115万亩,德援造林5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解决1万人、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面完成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和农村电话建设,完善现代农业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李渡、百胜、南沱建设全市“二、三产业亿元强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加速结构调整,提高综合效益,尽快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力争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5.0%和14.0%。组织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全年务工人员达到17.5万人,务工收入8亿元。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支撑、突出特色,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加强管理、提高品位”的指导思想,以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为重点,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完成城区“一城四片”的城市控制性详规编制和城市控制模型,抓好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规划及李渡公园、桥南公园修建性详规,加快编制科技、教育、卫生等专业性规划,搞好乡镇总规修编。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构筑大城市骨架,全面完成涪陵体育场、青年广场、兴涪路、望宏路、兴华西路改造等工程,迅速启动长防大堤片区的开发和朝华新城、太极百货的建设,尽快发挥其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效能。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土地资本运营,规范土地市场,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以李渡长江大桥、李渡南北主干道和环城大道为重点,加速李渡新区主骨架网络和城市功能的形成。加快滨江路南岸浦至长江大桥段和火车站站前大道的建设,推动南岸浦片区的开发。全面启动4个重点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扩大集镇区建成面积45公顷,新增集镇常住人口6000人。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管好五大秩序,根除十乱现象,切实加强市政管理。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努力提高市政管理档次和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四、繁荣活跃商贸流通,提速发展第三产业
  围绕“十五”流通产业“2456”发展目标,以实施“双十百千”工程为内容,促进商贸流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
  加快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步伐。实施商贸流通重点战略,促进9户商贸流通重点企业和2个重点市场综合实力、发展水平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推进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加速发展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年内全区连锁店铺超过30家。搞好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商业区,加快建设白涛、龙潭、珍溪、新妙4个小城市商业区,其中白涛、龙潭2个商业区年内基本建设成型。积极引进名店、名企,争取新世纪、重庆百货年内落户涪陵。
  着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验收达标为契机,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和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武陵山森林公园、雨台山、石夹沟及天台峡谷漂流等景区要抓好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强化景区宣传促销,在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扩大知名度,争取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4亿元。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创新思想观念,放宽市场准入,消除体制性障碍,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积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鼓励个体私营经济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尽快做大做强。大力保护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支持金融机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保持较高投资水平
  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等机遇,努力争取国家投入,千方百计启动社会投资,多渠道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
  作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县县通公路工程、涪陵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滨江路二期工程等项目完成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的审批。作好新涪公司豆油项目、李渡长江大桥、涪陵三水厂及管网工程、白涛煤矸石电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努力培植新的投资增长点。
  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性资金的投向,搞好项目策划,加强衔接协调,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无偿投入。发挥财税经济杠杆作用,积极扩大银行信贷和企业直接融资,争取在引进外来投资和启动民间投资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年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增长12%以上,川东电力、化工公司力争上市,集体、个体投资有较大增长。
  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集中力量,收紧拳头,搞好交通、市政、水利、环保、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国道319线涪武路涪陵段、长江大桥南引道改造、地质灾害治理、城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沿江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加快渝怀铁路涪陵段、涪陵城区移民迁建防护工程、涪陵港口码头复建、涪丰路北线、涪五中迁建、滨江路等项目的建设步伐。争取龙潭水利工程、城市电网改造、涪陵汽车客运中心、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等顺利开工。严格依法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六、完成二期移民验收,启动三期移民迁建
  2003年是二期和三、四期移民工作的转段之年,在确保二期移民一次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抓好三、四期移民搬迁安置。
  确保二期移民顺利通过验收。根据验收工作大纲和计划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自查自验工作,迎接重庆市初验和国务院三峡建委终验,为二期移民划上圆满句号。
  启动实施三期移民工作。年内搬迁安置三、四期移民1.5万人,移民建房18.8万平方米,完成24户三期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和公路、港口等专业设施复建任务。全面完成顺江、董家湾两个移民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年移民投资28876万元,其中农村3177万元,集镇2608万元,城市10116万元,工矿企业6139万元,专业设施6836万元。
  提高移民安置质量。要按照“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总体目标,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促使其增加收入、早日致富。对一些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移民,要作好外迁的准备。
  七、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各项改革要有新突破。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妥有序地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继续深化农村供销社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新路子、新途径,加大发展“两社两化”的工作力度。二是深化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逐步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人治理结构。结合三峡库区移民工矿企业搬迁和结构调整,加快中小企业优胜劣汰步伐,全面完成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任务。三是抓好区乡两级机构改革后的完善工作,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根据重庆市统一部署,稳妥开展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按照“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的思路,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热潮。进一步巩固招商引资成果,推动新涪公司、娃哈哈、红太阳、三海兰陵等企业加大在涪投资力度。继续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走出去,请进来,精心筛选项目,加强对外合作。紧紧依托桥南、李渡和六大工业园区,着力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力争引进2一3家国内和世界知名企业,引资总额突破4亿元(其中:对口支援引资1亿元)。全力搞好“榨菜文化节”,多渠道宣传涪陵,进一步提高涪陵知名度。
  切实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更新行政观念,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推进政府电子政务,逐步实现政务管理信息化,提高行政效率。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切实改善市场环境。加强信用建设,努力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继续整治软环境,查处人为设置障碍、有碍经济发展和外来投资的人和事。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密切跟踪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鼓励企业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认真落实兑现出口贴息及具体奖励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全年出口达到6000万美元。
  八、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扩大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多渠道扩大就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将扩大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结合,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就业培训、咨询和指导,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养老托幼、家政家教、医疗保健、洗染维修、卫生保洁等劳动密集型的社区服务。构建并完善以街道为依托、居委会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服务网络,抓好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全年新增的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率7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加强“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继续调整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抓好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推进失业保险金社会化发放步伐,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巩固全覆盖成果。适时启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扩大工伤、生育保险统筹覆盖面,加强基金征收,征集率达到90%以上。
  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关心弱势群体,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继续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采取对口扶贫的办法,加强扶贫帮困工作,确保资金、项目向贫困山乡倾斜。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形式多样的捐赠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落实各种扶贫政策,安排好贫困群众的生活。
  九、坚持“科教兴涪”战略,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促进全区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促进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继续抓好“科教兴涪创新工程”和涪陵信息化试点区的建设,加速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涪陵科技园和三峡库区涪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全年实施科教兴涪创新工程支撑项目20项以上,科技进步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紧紧围绕把涪陵建成重庆市中部开放式教育中心和重庆市教育先进区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九”整体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全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5%。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启动涪五中、实验中学重庆市级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确保涪陵职业技术学院年内挂牌。加大排危工作力度,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
  推动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区成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尤其是重大传统节日期间的文体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力争体育人口达到39%。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群众满意卫生院”,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扩大广播电视宽带覆盖面。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实施,搞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继续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巩固、深化排污许可证制度和“一控双达标”成果。抓好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严格依法审批各类建设用地。进一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行政执法工作,确保当年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和5.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2%以上。
  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强化民主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坚持依法治区。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全面整治法制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大力倡导依法治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行政程序,努力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严打”斗争,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确保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继续抓好“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处置及其习练者的教育转化工作。坚持以疏导化解为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52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