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佛道教省级重点寺观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84-12-30 生效日期: 1984-12-30
发布部门: 安徽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根据强国务院[1983]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经研究,确定五十二座佛教寺院和三座道教宫观作为省级重点寺观(名单附后)。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确定佛道教省级重点寺观,是团结宗教职业人员和信教群众,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名单所列寺观及所属、塔、墓、附属园林等,应按照中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在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领导下,由佛道教组织和僧道管理。现由非宗教部门管理、使用的寺观,要抓紧办理移交。原属寺观的文物和资产要清点造册,交换清楚。
  所有交接工作,均应在当地政府主持下进行,条件成熟的先移交,现在移交有困难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让出。一般要求在一九八五年底基本交接完毕,不能如期交接的,应商得省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另行确定交接时间。 二、省级重点寺观大都座落在风景名胜区,有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和建筑艺术价值。
  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文物部门可以公布由宗教部门管理的寺观为文物保护单位。寺观所在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及保护、管理等,由城建部门负责。各级宗教、文化、城建、外事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切实加强对这些重点寺观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寺观建筑的维修、文物和园林的保护,由佛道教组织和僧道负责,接受文化、城建部门的指导。维修费用从寺观收人中解决,确有困难的,财政部门可给予适当补助。 三、除已确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寺观外,对现有僧道居住并有宗教活动的寺观,应予保留。九华山在国内外佛教界影响较大,为保持佛教名山的整体风貌,除重点寺院外,对现存的其它庙宇也应精心加以保护。 四、今后如有需要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寺观或遗迹,由省宗教事务部门与有关部门协商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寺观,如需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由宗教、文化部门共同协商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附:安徽省佛、道教省级重点寺观名单佛教寺院(五十二座)
  启秀寺 位于宿松县境,小孤山巅,由唐代掸宗名僧马祖道一创建,北宋时重建,后扩建山门、弥陀阁、凌虚阁、牧羊亭,现保存完好。
  香山寺 位于潜山县香山,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殿宇、佛像完整,并保存有巨大的铜铸“万姓钟”等法器。
  海会寺 位于太湖县城东北云山麓,始建于唐,清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曾多次重修扩建,为“淮西名刹”,留有历代名人不少诗文和石刻。
  珍珠寺 位于贵池县万箩山,相传由唐代高僧募化稻谷万箩建成,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不少诗文和摩崖石刻。
  莲花庵 位于怀宁县万桥乡,殿与佛像基本完整,是该县僧尼集中的寺庙。
  净土莲杜 位于桐城县城关镇,是一座较大的尼庵,现为该昌佛教协会所在地。
  广佛庵 位于岳西暑,清顺治十四年建成,一九八0年重修。
  白衣律院 又名白衣庵,位于毫县东关外,相传始建于明重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有名的大刹(十方丛林)。
  护国寺 又名天后宫,位于天长县城内,清同治年间兴建。现保存较完整。
  神山寺 位于全椒县西神山,建于唐大历年间,从唐至元修建的章法、布局及云龙、莲花石雕柱基等古物尚在,现有大雄殿、藏经楼、厢房等建筑。
  昭庆寺 位于六安县境,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贞观年间诏谕扩建.现有前后殿、祖师殿、僧房等建筑和佛像等,并有古碑刻三十多方。
  响山寺 位于金寨县境,是唐代古寺,宋、元、明、清诸朝代都曾进行维修。
  观音寺 位于六安市内,始建于唐,原名浮屠寺,现有万佛塔和大殿、山门、僧房等建筑。
  瑞云寺 位于萧县皇藏峪,相传汉高祖刘邦避敌曾藏匿于此。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名白云寺,北宋端拱二年改名瑞云寺。寺院规模较大,有“皇藏洞”等“八景”名胜及相传建寺时所植的银杏、古松。该寺在苏、皖颇有影响。
  太湖寺 位于含山县太湖山,始建于宋,清代普明和尚重新扩建,又称“普明禅寺”。
  依山而筑,气势宏伟,殿宇完整。
  南圣官 位于巢县大秀山,系巢州古寺,原名大秀寺,明、清重新扩建,改名南圣宫。
  塔影庵 位于巢湖市东门,庵内有“洗耳池”,相传系许由嫌唐尧召其为九州长之话污耳而洗濯之处。窟侧原有古塔,夕阳西下时,塔影散落池中,故称“塔影庵”。
  伏虎寺 位于庐江县冶父山,唐昭宗龙纪年为该山住有“伏虎禅”叙建伏虎寺,兴建无梁殿,宋代易名实际寺.现有。铸剑池”等战国遗迹及古碑刻十多方。
  宝胜寺 又名水西庵,位于泾县城边泾水西岸,始建于晋,为佛教“黄蘖宗道场”,现存宋代古塔,明代无梁殿及若干古代刻石等。
  龙泉寺 (含京山堂)位于宣城县溪口朝天洞。龙泉寺建于明,传说明末清初有三名僧人因抗清失败而出家隐居于此,后人将其遗骸装金奉祀为“祖师”。京山堂初建于宋,清中叶重修.现寺、堂两处寺宇都保存完整。
  乌霞寺 位于南陵县城北马仁山南麓,寺内原有观音阁,与岛霞洞相通,现有和尚住寺,香火不断。
  广济寺 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头,与青莲桐毗邻。创建于三国时期孙吴赤乌二年,古今名人题咏甚多,现为马鞍山市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九华山:二圣殿 龙沿路 华天寺 聚龙寺 天池庵 新立庵 通慧庵 长生庵 龙庵新龙庵 小天台 回香阁 潮音精舍 普渡寺 胜▲精合 香山茅蓬 莲宗精舍 海会寺慈佛精合 九华莲杜 华严洞 永兴茅蓬 复兴庵 翠云庵(吊桥)冠音峰 拜经台 双溪寺 九子岩 翠峰寺 心安寺 九华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传为地藏菩萨道场,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尤以在东南亚诸国佛教中为最。除已列为全国重点寺院的九座名刹外,其余寺庙与之相互衬托,构成佛教名山的整体布局。
  道教官现(三座)齐云山道教宫观 位于休宁县,是道教正乙派名山,明嘉靖年间历建的太素宫、宋宝庆二年所建的真武祠、明正德年间所建的玉虚宫等五座宫观和十二家道房,在皖南、浙西、赣东一带颇有影响。
  禹王宫 位于怀远县涂山,是道教全真派有名宫观,相传为夏禹王大会诸侯处,供有禹王、涂山氏,在淮河两岸颇有影响。
  茅仙洞(天清观) 位于凤台县城南双峰山,属道教全真派道观,始建于唐,内奉道教“三茅祖师”,古碑甚多,在沿淮地区影响较大。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6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