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局《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10-11 生效日期: 2004-10-11
发布部门: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郑政办[2004]6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市卫生局《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十月十一日
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为适应郑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分工合理、竞争有序、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市卫生局对 1997 年颁布的《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郑政(1997)9 号)进行了全面修订,新规划如下。
  一、现状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状况
  郑州市共辖 6 区 6 县(市),总面积 7446. 2 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 230. 08 平方公里。
  2002 年底全市总人口数 6877150 人,其中市区 2751638 人,占总人口的 40%;六县(市)4125512 人,占总人口的 60%;农业人口 4457234 人,占总人口的 64. 8%。男女构成比 106. 5:100。每日流动人口约 50 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的国民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 年提前 3 年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 928. 3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58. 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7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377 元,城市化率达到 55. 1%。
  (二)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
  2002 年全省疾病监控报告死亡人数为 5708 人,报告总死亡率 528. 9/ 10 万人。城市居民死亡率 434. 05/ 10 万人,其中男性514. 93/ 10 万 人 , 女 性 360. 54/ 10 万 人 。 农村居民死亡率560. 30/ 10 万人,其中男性 623. 46/ 10 万人,女性 493. 36/ 10 万人。平均期望寿命,1989 年为 73. 5 岁,其中男性 71. 2 岁,女性 75. 3 岁。
  2002 年郑州市监测报告,婴儿死亡率为 13. 70‰, 其中城市11. 04‰,农村 15. 11‰;孕产妇死亡率为 42. 31/ 10 万人,其中城市 37. 16/ 10 万人,农村 45. 03/ 10 万人。
  2002 年全省综合疾病监测居前 10 位的死因顺序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的其他疾病、新生儿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城市疾病监测居前 10 位的死因顺序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农村疾病监测居前 10 位的死因顺序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的其他疾病、新生儿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2002 年入院病人总数为 451505 人次,平均住院日数为 12. 15天。
  (三)医疗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
  2002 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933 家(不含军队医疗机构,下同),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469 家,营利性医疗机构 427 家, 其他 37 家。按经济类型分:国有 370 家,集体 125家,私营 384 家,其他 54 家;按机构类型分:综合医院 108 家,专科医院 31 家,中医院 29 家,妇幼保健机构 13 家,乡镇卫生院 104 家,门诊部 13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52 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583 家。医疗机构按规模、类别的地区分布情况见附件。
  郑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利用情况见表 1--表 6。
  表1
  郑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情况
  总计
  执业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
  注册护士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其他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工勤人员
  郑州地区
  39175
  10881
  1541
  10700
  7613
  1964
  2518
  3958
  中原区
  3856
  1135
  123
  1184
  634
  154
  248
  378
  二七区
  7072
  2196
  110
  2167
  943
  388
  464
  804
  管城回族区
  2084
  575
  118
  613
  331
  76
  180
  191
  金水区
  11533
  3464
  283
  3352
  1686
  645
  686
  1417
  惠济区
  733
  205
  48
  141
  154
  36
  69
  80
  上街区
  679
  217
  16
  193
  129
  13
  39
  72
  中牟县
  1882
  416
  141
  422
  543
  148
  124
  88
  荥阳市
  1730
  351
  185
  341
  581
  69
  92
  111
  新密市
  3523
  828
  164
  905
  960
  135
  272
  259
  新郑市
  1732
  398
  123
  355
  511
  89
  130
  126
  登封市
  1804
  477
  94
  403
  573
  60
  108
  89
  巩义市
  2547
  619
  136
  624
  568
  151
  106
  343
  注:资料来源2002年河南省卫生统计年报。
  表2
  郑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职称构成
  总计
  高级
  副高
  中级
  助理/师级
  员/士
  其他
  人数
  28571
  480
  2473
  8586
  9671
  5355
  2006
  比例(%)
  100
  1.68
  8.66
  30.05
  33.85
  18.74
  7.02
  构成比
  1
  5.15
  17.89
  20.15
  18.74
  7.02
  注:资料来源2002年河南省卫生统计年报,其它指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和非医学专业人员。构成比以正高为1。
  表3
  郑州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学历构成
  总数
  博士、硕士
  学士/大学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及以下
  人数
  28571
  659
  5447
  8628
  11066
  2771
  比例(%)
  100
  2.31
  19.06
  30.20
  38.73
  9.70
  注:资料来源2002年河南省卫生统计年报。
  表4
  郑州地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构成
  总计
  执业(助理)医师
  注册护士
  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人数(个)
  31496
  13021
  10640
  7835
  比例(%)
  100
  41.34
  33.78
  24.88
  医护比
  1:0.82
  每千人口拥有数
  4.58
  1.89
  1.55
  1.14
  注:资料来源2002年河南省卫生统计年报,郑州市人口总数6877150。
  表5
  郑州地区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床位使用率
  床位周转次数
  平均住院日
  全市医院平均水平
  66.41
  17.70
  12.15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67.12
  17.53
  12.49
  营利性医疗机构
  57.66
  19.71
  8.50
  其中:政府办医院
  73.77
  21.02
  11.69
  全省平均水平
  61.50
  20.60
  9.76
  注:资料来源2002年河南省卫生统计年报。
  表6
  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运营情况
  床位使用率
  床位周转次数
  平均住院日
  综合
  中医
  专科
  综合
  中医
  专科
  综合
  中医
  专科
  郑州地区
  66.12
  67.24
  67.06
  18.57
  17.49
  13.42
  1.49
  12.14
  16.94
  中原区
  54.86
  48.04
  59.63
  11.04
  13.73
  11.86
  14.20
  9.8
  18.68
  二七区
  74.70
  85.41
  62.54
  17.24
  6.46
  9.76
  13.95
  35.52
  20.57
  管城回族区
  65.72
  68.79
  15.02
  11.84
  13.34
  19.59
  金水区
  71.96
  71.50
  84.38
  17.45
  10.81
  16.93
  13.90
  20.69
  17.09
  惠济区
  44.57
  60.98
  4.86
  8.9
  4.03
  1.72
  10.07
  54.04
  10.29
  上街区
  69.00
  16.71
  14.72
  新郑市
  56.38
  82.08
  14.25
  24.57
  30.25
  8.68
  7.22
  7.41
  5.03
  巩义市
  47.28
  71.95
  19.73
  18.76
  8.74
  13.99
  荥阳市
  60.17
  31.41
  29.43
  15.97
  7.43
  7.18
  登封市
  83.17
  92.05
  51.24
  40.82
  44.23
  19.58
  5.84
  7.60
  10.19
  新密市
  51.46
  69.10
  39.93
  18.59
  32.28
  27
  9.81
  7.22
  8.51
  中牟县
  50.93
  52.51
  33.46
  35.8
  5.39
  5.27
  注:该表不含门诊(部、所、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
  医疗机构床位总数为2524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9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8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含助理)医师1.89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1.55人。
  郑州市自1999年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2002年,市政府实施社区“三个一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至2003年底,全市所有社区均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通过市卫生局验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2002年的52家上升至170家,医疗服务人员2000多名。
  2002年底,全市共有行政村230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674人,设有村卫生室2235个,农村每千人口拥有乡村医生1.27人。
  (四)主要卫生问题
  1.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知识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树立“健康消费”的观念,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将成为一个新的医疗保健服务对象群体;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医疗服务既要保障基本医疗,又要满足特殊医疗需求;重大传染病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非典、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不能有丝毫放松,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医疗救治水平亟待提高;受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要求尽快建立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体系;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儿童和妇女保健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应受到高度重视。
  2.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1997年的《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郑州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建立起了三级医疗保健网,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技术人员队伍逐步健全,医院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得到改善,居民就医环境得到优化。但是,通过对1997年《郑州地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价,郑州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医院集中在市区,有些大医院盲目扩大规模、增加床位和购置高精尖设备,床位使用率普遍达不到国家标准(80%),设备利用率较低,造成市区内医疗资源相对过剩;农村大多数地区医疗资源缺乏,医疗条件差,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内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医院的分布相对集中,而新开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医疗机构较少,影响居民就医。
  (2)医院功能分级模糊,病人就医理念需要引导转变。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淡化了医疗保健服务网络的功能定位。人民群众存在盲目性,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3)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城市卫生技术人员中高、初级人员比例过高,缺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乡镇卫生院人员素质较低,且普遍缺乏。医护比例倒置,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4)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待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5)郑东新区和郑州高新区医疗服务市场有待开发。目前郑东新区和郑州高新区尚无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以满足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
  (6)辖区内医疗机构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上条块分割,缺乏整体规划,实行全行业管理难度较大。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应尽快建立并完善。提高重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将是今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8)医院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强化“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设置规划
  (一)设置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设置规划制订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以《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为指导,加强全行业管理,调整存量,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实现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目标,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医疗保健服务,为郑州市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设置规划制订的原则是:坚持公平性原则,保证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坚持分级原则,合理规划医疗服务体系中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定位;坚持整体优化原则,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整体功能,合理配置,局部要服从全局,避免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坚持医疗资源投资多元化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可及性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易于为居民服务;坚持中西并重的原则。
  (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预测总体目标
  根据《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郑州市将逐步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到2012年,郑州地区中心城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400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左右,六县(市)将建设成卫星城市群。为满足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作为全省医疗中心的需要,在现有医疗资源的基础上,综合人口、经济发展、发病率、资源利用率等因素,预测到2010年,郑州市需要增加床位数4500张左右,增加医师数为3500人左右。
  (三)郑州地区医疗服务体系框架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体思路是:在城市,逐步形成以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构成的服务网络;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近几年,政府不再投资建立新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主要办好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需要、代表区域医疗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如:区域内最有实力的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布局合理的提供基本医疗和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的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急救中心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鼓励现有医疗机构重组,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鼓励和引导民资、外资参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医疗机构距离要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2公里,门诊部与同类医疗机构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少于1公里,诊所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0.5公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以办事处为单位,服务人口不少于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控制在1?1.5万人。
  1.区域医疗中心
  服务范围为郑州区域内乃至区域外,功能主要是从事危急重症和疑难病例的诊疗、适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教学和培训等。该类医院主要由三级医疗机构、部分具有实力的二级医疗机构和由外商投资的高精尖综合性医疗机构承担。政府有计划地对部分功能接近或互补、地理位置较近的医疗机构实施合并、兼并或重组,进一步使其做大做强。规划至2010年郑州市区内要建设20--25家综合性医院成为承担区域医疗中心功能的医院,构建郑州地区区域医疗救治中心网络。各县(市)至少要建立1家区域医疗中心,承担相似功能和任务。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为本区域内居民,承担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技术指导和常见病的救治任务。部分实力较弱的二级医疗机构、部分一级医疗机构以及城区的区级医疗机构等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变;鼓励民资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举办符合社会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竞争有序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至2010年建成71家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功能以满足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原则,开展常见病诊治、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服务,承担本社区范围内居民卫生保健和宣教服务。规划到2010年建设650家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区域划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之间形成双向转诊的服务方式。
  3.专科医院、中医医院
  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是中小型医疗机构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小型综合性医院在承担社区卫生救治任务的同时,要重点发展专科,建立专科优势。企业医院剥离的指导思想是部分二级医院和较大的一级医院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思路,逐渐向专科医院发展,部分医疗机构要实现功能转化,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及专科疾病防治等有市场需求的领域发展;部分医疗机构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至2010年专科医院达到50所,满足群众不同种类的就医需求。按照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的原则,至2010年区域内中医医院保有量达到15所,并在其专科专病、内涵建设上有大幅度提高。
  4.乡镇卫生院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每个乡镇必须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用于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巩义市试点的基础上,争取至2007年在全市全面开展,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传染病医疗救治后备医院,要于2006年完成病房建设,完善硬件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救治能力。郑州市第六人民院作为传染病医院,要加大专科建设力度,建设呼吸道传染病病房;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救治水平。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按照《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方案》(郑政办(2004)32号)要求进行建设,并加强监督管理,对现有急救站实行分级管理,不断优化急救资源。
  6.民营医疗机构
  鼓励和引导民资、外资以合作、合资、托管、兼并等各种形式参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改制、改组和改造;鼓励优势医疗机构通过兼并、合资、合作、连锁经营、建立集团等方式重组城区医疗资源,通过调整存量,提高质量,达到合理配置建成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的目的。鼓励民资及外资在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前提下,按照“鼓励、扶持、引导、监管”的原则,兴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促进卫生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政府和企事业办医疗机构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引导他们举办康复医疗、特需医疗、特色专科及社区卫生服务等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明显特色的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在城郊结合部及城市新区举办大型的高水平综合或专科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举办医疗机构,逐步提高民办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重,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济开发区等新开发地区,除必备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机构外,原则上不再由政府出资举办医疗机构,鼓励现有公立医疗机构迁移或由民资、外资举办符合当地需求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高水平综合医疗机构和高精尖专科医疗机构,以此有效解决新区发展的医疗服务需求。
  个体诊所和民营门诊部作为卫生事业的有效补充,原则上不再受数量限制,依据市场需求调节,严格准入制度。引导鼓励到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组建门诊部与诊所,满足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加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全行业管理,严格医疗机构准入
  市卫生局依法对郑州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监管。完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制度,严格准入标准,规范准入程序,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新建、改建、扩建(包括增加床位),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按照程序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方可实施。加大医疗服务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二)深化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探索建立出资人制度。明晰公立医疗机构产权关系,按照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原则,逐步探索建立出资人制度,落实医院的法人自主权,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目前国有出资人代表尚未明确之前,仍由原主管部门代行出资人职能,承担出资人责任,管理现有的以及新增的国有资产,形成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的目的。
  (三)多渠道增加卫生投入,完善医疗补偿机制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双重性质,要逐年增加卫生事业费的投入,争取逐步达到卫生事业费用占政府支出的8%;广泛吸引外资及民营资本,有针对性地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实现卫生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四)加强医疗质量监督评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卫生局将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制订出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定期进行监督评价,评价结果实行公示制,以推动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四、规划的评价和修订
  本规划由郑州市卫生局组织实施。郑州市卫生局至少每年召开一次规划评价会议,对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论证、修订和完善,经专家组论证上报市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每5年对本规划进行全面修订。
  各县(市)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本县(市)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报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领导小组审核后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市卫生局
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郑州地区卫生机构区域分布情况(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8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