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6-06 生效日期: 2005-06-06
发布部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牡政发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了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主辅换位”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农业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肉牛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皓月集团落户我市 ,对我市肉牛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强力拉动作用,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政府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科技、人才、市场等优势,采取超常规措施,迅速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基地,提高优质育肥肉牛产出总量,给龙头企业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肉牛,为打造全省肉牛产业中心奠定良好基础。

  二、肉牛产业基地建设目标
  2005年:全市可繁母牛存栏达到25万头,肉牛出栏达到19.5万头,皓月屠宰加工2万头,其中,市本级解决1万头,企业(含域外)解决1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达到15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场达到5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户达到400个。
  2006年:全市可繁母牛存栏达到28万头,肉牛出栏达到22万头,皓月屠宰加工7万头,其中,市本级解决3万头,企业(含域外)解决4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达到2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场达到6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户达到600个。
  2007年:全市可繁母牛存栏达到31万头,肉牛出栏达到25万头,皓月屠宰加工10万头,其中,市本级解决5万头,企业(含域外)解决5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达到25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场达到8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户达到800个。
  2008年:全市可繁母牛存栏达到34万头,肉牛出栏达到28万头,皓月屠宰加工15万头,其中,市本级解决7万头,企业(含域外)解决8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达到28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场达到9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户达到900个。
  2009-2010年:全市可繁母牛存栏达到38万头,肉牛出栏达到30万头,皓月屠宰加工20万头,其中,市本级解决9万头,企业(含域外)解决11万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达到3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场达到95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大户达到950个。

  三、肉牛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布局
  在城镇郊区、平原农业区和龙头加工企业周边乡、村,主要利用农区的土地面积大、秸秆多、交通方便的优势,集中建设肉牛育肥基地;在山区、半山区的乡、村利用草山草坡、草原多的资源优势,建立可繁母牛和架子牛繁育基地。在基地发展上,可繁母牛要走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养的路子;肉牛育肥场要通过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模式扩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优质育肥牛的供给能力,确保加工和市场的需要。林业部门要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和不违背林业政策规定的情况下,打开山门允许可繁母牛和架子牛进山放牧,降低饲养成本,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四、肉牛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措施
  (一)典型示范 ,加快肉牛产业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要以实施 “ 543 示范 工程”(即每个县(市)、区要抓 5个小区 (绥芬河市和 4 个城区各建设 2 个示范小区), 每个乡(镇)要抓 4个大场,每个村要抓3个大户)为载体 ,用工业化的理念和管理项目的手段加快肉牛示范区、场、户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同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服务的要求,开展肉牛示范区、场、户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召开现场会、媒体宣传、办班培训等方法,充分发挥示范区、场、户在基地建设上的引导带动作用和在标准化生产上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养殖户生产水平,促进肉牛基地建设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二)辟建渠道,加大域外肉牛基地和市场网络建设。 在肉牛基地建设上,既要加大域内基地建设,又要 拓宽视野,加快域外基地和 市场网络建设 。要加强与周边市(地)沟通协调,把我市周边市(地)纳入 皓月集团肉牛加工基地建设规划。要 引导和帮助 皓月集团开发我市周边肉牛市场,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建立肉牛购销网络, 扩大龙头企业的辐射范围。要积极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我市和周边地区肉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投入,切实解决肉牛产业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涉农金融机构要增加肉牛产业基地建设信贷投入,延长贷款周期,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抵押条件,对肉牛育肥大场(户)的贷款应根据需要重点投放。农业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要重点用于肉牛产业基地建设。要在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 60%以上用于肉牛产业基地建设,重点用于良种引进、推广和繁改站(点)及示范小区、场、户建设,并在奖励基金中拿出60%以上用于奖励推进肉牛产业基地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四)科技支撑,认真做好肉牛产业基地建设的技术普及和推广工作。 要加快肉牛的改良步伐,重点抓好肉牛繁改站(点)建设,对偏远山区的繁改站(点),由于配种量小,各县(市)、区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对进山放牧冻精配种辐射不到的母牛群,要补贴一定的资金,帮助养牛户购买优良种公牛,实施本交配种,防止用本地牛杂交乱配或空怀。要大力开发饲草饲料资源,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引草入田,为养而种;加快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重点扩大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和高值、高营养的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糖化饲料厂和窖池建设,推广秸秆三贮三化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和广播、电视讲座,加快肉牛育肥和可繁母牛饲养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水平。
  (五)健全体系,增强对肉牛产业基地建设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 要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更名为乡(镇)农牧技术服务中心,按每个乡(镇)至少配备 3人的标准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其工资、经费全额纳入乡级财政预算;要配好村级防疫员,并按有关规定落实好报酬。要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省政府以动物防疫为主的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工程,在2005年至2007年3年内,完善防疫所需的冷链系统,配齐繁改器材等设备,实现繁育改良、防疫治疗、技术指导、饲料供应不出村,解决养牛户的后顾之忧;完善疫情监控报告与诊断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染疫动物及产品的流通。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建立信息平台,逐步形成准确快捷、经济方便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系统,加强对肉牛产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反馈,为农民发展肉牛生产提供组织和信息保证。
  (六)加强领导,切实把肉牛产业基地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要实施“一把手”工程,组建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肉牛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对肉牛示范区、场、户实施“双重包扶”,即小区由一名县(市)级领导和县(市)畜牧局领导包扶,示范场都由乡(镇)领导和县(市)畜牧局的技术人员包扶,示范户由乡(镇)干部和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包扶。要把肉牛产业基地建设任务纳入市、县、乡政府一级目标管理,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实行跟踪问效制度,严格兑现奖惩,对完不成任务的不能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要通报批评。同时,市政府拿出一定资金按交售皓月集团肉牛数量,对各县(市)、区进行奖励,穆棱市政府和皓月集团也要采取激励手段,鼓励各县(市)、区发展肉牛产业,积极向皓月屠宰厂交牛。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靠前指挥,解决在肉牛产业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工作措施和优惠政策的落实。

二OO五年六月六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8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