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卫生部关于印发突发人间禽流感应急预案及有关防治方案的通知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2004-01-20 生效日期: 2004-01-20
发布部门: 卫生部
发布文号: 卫发电[200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期,越南发现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并已出现死亡。由于我们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尚未掌握,人被感染后病死率较高,因此,禽流感感染人的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高度关注。
  为加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卫生系统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和有关防治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在实施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向我部反馈。
  附件:1、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
  2、人间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方案
  3、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试行)
  4、与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

卫 生 部??
二00四年一月二十日


  附件1

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对禽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但在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9N2、H7N7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
  1997年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2003年2月,在香港发生2例H5N1人间禽流感病例;2003年2-7月,在荷兰发生83例H7N7人间禽流感病例;2004年1月,在越南发现可疑的H5N1人间禽流感病例,在已死亡的病例中,已有5例得到实验室确诊。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为做好人间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卫生系统应急处理预案。


  一、人间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一)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农业、出入境检验检疫、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财政、宣传、公安、教育以及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配合,依法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二)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分工协作,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立即成立由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机构组成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迅速组织有关卫生防疫人员等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尽快确定疫情,查明病因和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组织医疗机构抢救治疗病人;依法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督导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监测、报告和确认
  (一)疫情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间禽流感监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组织检查和督导,发现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
  (二)疫情监测和报告
  1、每个重点省份省选择3-4个重点地区,对高暴露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特别是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开展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发生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日常监测资料,适当扩大监测地区范围和采集标本的数量。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发现人间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时,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同时分别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省卫生厅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厅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卫生部。
  (三)疫情确认
  1、人间禽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复核工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流感实验室(国家流感中心)承担。
  2、人间禽流感病例须由卫生部组织的人禽流感防治专家组进行最终确认。


  三、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综合防治措施
  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处理,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
  (一)医疗救治
  1、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至少指定一所医院做好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准备工作。各指定医院要成立医疗专家救治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服从本地区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指挥,作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2、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
  3、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1、发现人间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地所属的地、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做好流调人员和消杀队员的个人防护。
  2、对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实行医学观察10天,必要时予以隔离。
  3、及时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
  4、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追溯传染源,确定疫点范围;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5、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划定疫点、疫区范围,必要时报请省政府对疫区实施管制。疫区范围内禁止活禽在市场销售、运输、交易。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人间禽流感疫情发生地区要迅速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四)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与爱卫会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毒、灭蝇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推广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尤其要在疫区内广泛开展防蝇灭蝇,做好对疫区内厕所、粪坑等外环境的随时消毒,以及农村改厕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五)疫情的解除
  经紧急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对疫情控制效果综合评价,确定经过疫情检索,疫区内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恢复后10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治。
  疫情解除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及时总结疫情和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卫生部。


  四、疫情的公布与通报
  卫生部负责向有关方面通报和向社会发布人间禽流感疫情信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卫生部授权通报和发布疫情信息。


  五、保障措施
  为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控制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准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落实以下保障措施。
  (一)建立人间禽流感实验室检测网络
  卫生部组织和建立国家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省级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地区还可建立地、市级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各级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专人负责,并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
  (二)技术保障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禽流感实验室检测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测方法的建立、检测用品的配备和检测人员的培训),各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区域内人间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预备队,并对队员进行业务培训,随时准备参加医疗救护、疫情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三)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达非等)、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附件2

人间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方案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类,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对禽类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以外的动物,但在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997年后,又先后发生了多起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如2003年在香港发生2例H5N1人禽流感病例;同年在荷兰发生83例H7N7人禽流感病例,2004年1月,在越南发现H5N1人禽流感病例。由此可见,该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而目前,我国一般人群、禽流感高暴露人群中的感染率尚属不清,因此,为了解人禽流感感染状况,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禽流感发生和流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人间禽流感感染状况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收集禽流感病毒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状况的本底资料。
  2、为建立全国人间禽流感疫情监测网络提供基线调查数据和经验。


  二、调查范围
  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调查。在每个调查地区内选择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的哨点医院或当地具有较多呼吸道疾病病人的医院作为调查点。同时,在重点地区选择高暴露人群调查点。


  三、调查对象
  1、高暴露人群:包括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的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
  2、与以上高暴露人群保持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等。
  3、住院的、症状较重的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
  流感样病例定义为: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全身疼痛等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4、2003年全国流感监测点的剩余样本。


  四、调查内容及方法
  1、问卷调查:对高暴露人群的调查包括人口学指标、接触动物种类、从业年限、两周内上呼吸道症状等。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
  2、标本的采集
  (1)高暴露人群及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采集静脉血5ml。
  (2)住院的流感样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或含漱液、抽吸液、血液等标本,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标本采集数量的基本要求为调查期限内哨点医院每周至少采集5-10份样本。标本采集时间为发病三天之内。
  (3)2003年全国流感监测点的剩余样本。
  3、禽流感病毒分离:有条件的调查点在当地进行病毒分离,无条件的送国家流感中心。
  4、血清学检测:
  调查点各流感实验室采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方法检测高暴露人群及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流感监测点剩余标本;对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禽流感病毒IgG抗体检测。
  当地卫生部门,如医院、疾病控制中心,抗体初筛阳性的标本应立即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确认,同时,国家流感中心及时向各调查点反馈确认结果。
  5、结果判定
  高暴露人群及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如HI检测确认阳性,但无任何临床症状判定为既往曾感染禽流感病毒;如果有上呼吸道症状的住院病人HI检测确认阳性,由专家组判定结果。
  6、毒株变异性分析:由于存在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基因重组的可能,国家流感中心对本次调查发现的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析。
  7、培训
  国家疾控中心负责组织调查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方法、现场流行病学等,详细内容见培训计划。
  8、资料的汇总和分析
  调查数据由国家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上报卫生部。分析指标包括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动物接触史、不同从业年限禽流感病毒感染率、病毒分离情况及有无新毒株等。
  9、组织实施
  人禽流感感染状况调查工作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组成专门调查组,小组成员由实验室、流行病学、临床、农业部门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10、质量控制
  由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统一部署、培训。参加调查人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和标准的实验室操作规范、统一试剂进行调查、采样和检测。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对调查和检测过程进行督导。
  11、工作进度安排
  2004年2月实施培训计划
  2004年3月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标本
  2004年4月进行实验室检测
  2004年5月资料分析、汇总、上报。
  以本次调查为依据,进一步确定全国人间禽流感监测范围、类型和时间,并探讨纳入全国现有人间流感监测网络建设。

  附表:

人间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表

 

  调查表编码□□□□□□


  1.1 姓名:
  1.2 身份证号码: □□□□□□□□□□□□□□□□□□
  1.3 性别: ⑴男 ⑵女 □
  1.4 年龄(岁):   □□
  1.5 文化程度:(1) 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专及以上 □
  1.6 职业:   □
  (1) 兽医 (2)鸡饲养员 (3)鸭饲养员 (4) 猪饲养员 (5)行政管理人员
  (6)学 生 (7)教 师 (8)保育保姆 (9)餐 饮 业 (10)商业服务
  (11)工 人 (12)民 工 (13)农 民 (14)牧 民 (15)渔(船)民
  (16)干部职员 (17)离退人员 (18)家务待业 (19)其 他
  1.7 现居住地(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
  1.7.1 联系电话:
  1.7.2 国标码:     □□□□□□
  1.8 从事治疗、饲养、贩运、屠宰鸡、鸭、鹅、猪时间_____月 □□
  1.9 发病前两周内接触动物(鸡、鸭、鹅、猪) ⑴是 ⑵否 □
  2.0 过去两周内是否出现过上呼吸道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胸闷、呼吸困难)
  (1)是 (2)否 □
  2.1 血清学检测结果: (1)HI阳性 (2)HI阴性 □

  附件3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试行)


  本方案是为指导实验室检测禽流感而制定。


  一、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安全
  禽流感病毒检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按微生物生物安全分类要求在P3级实验室进行。


  二、标本的采集、运送
  1、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液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组织。
  2、采集标本时间:用于分离病毒的标本应为发病2-3天,最好不超过7天。用于血清检测标本应采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液。急性期尽早采集,最迟不超过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清应在发病后14后采集。
  3、标本的运送:参照中国CDC关于SARS标本运送要求。
  4、采集时的防护:疑似病例的标本应参照SARS要求。


  三、检测程序
  1、疑似病例咽拭子或含漱液、鼻拭子和尸检组织
  (1)病毒分离、鉴定
  用组织培养和鸡胚分离法。具体方法同常规人流感检测,详见《全国流感监测方案(试行)》(中疾控发[2003]445号)附件。不同的是鸡胚接种一定要用SPF鸡胚。
  鸡胚或细胞培养物进一步用HA和HI试验鉴定,方法见(中疾控发[2003]445号)附件。试验试剂用WHO提供的试剂盒。
  经HI试验H5抗体阳性者报送国家流感中心。HA阳性HI试验H5阴性,也送国家流感中心。
  (2)RT-PCR或实时RT-PCR试验
  该方法可作为早期实验室诊断的参考依据。可和病毒分离培养同时进行帮助早期判定。
  2、疑似病例血清的检测
  (1)感染早期的血清标本
  用于病毒分离培养方法同上。同时要留部分作为双分血清的急性期血清备用。
  (2)感染7天以后的血清标本
  与急性期血清配对同时做HI试验检测,方法见(中疾控发[2003]445号)附件。
  3、常规检测中可疑标本
  在常规流感监测中实验室发现HA阳性而血清H1,H3和B型血清皆不抑制标本,应用 H5试剂盒做鉴定。


  四、检测结果
  1、分离到病毒,HI试验H5抗体 阳性或同时PCR试验H5阳性,可报禽流感H5型阳性,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
  2、分离到病毒,HI试验H5抗体 阴性,PCR试验H5阳性者,原始标本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检测。
  3、恢复期H5抗体较急性期抗体4倍增高,可报禽流感H5型阳性,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
  4、HA阳性但HI试验H5阴性,有条件的省需进一步做中和实验确定。无条件的省送邻近省或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确定。

  附件4

与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


  为做好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的防护工作,特制订本指导原则。


  一、防护用品标准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医用级的标准。
  (一)防护服
  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为连体式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和腰部可采用弹性收口或拉绳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二)防护口罩
  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密合型,应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三)手套
  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
  (四)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
  防水、防污染。


  二、防护原则
  (一)适用范围
  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捕杀工作和死禽处理等的人员,以及对有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的专业人员。
  (二)防护要求
  1.防护要求为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隔离衣),戴口罩、乳胶手套,穿长筒靴或戴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
  2.每次接触动物后立即进行手部清洗(见图)和消毒。离开污染区时,脱防护服前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一次,脱防护服后再次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每次冲洗1分钟左右。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3.标准的洗手方法,见下图:(图略)
  (1)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4.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其他要求
  1.建议有明确吸入可疑感染物质的人员(例如,分拣员和参与贸易市场大规模分拣的工作人员)应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
  2.建议与感染或可疑感染禽流感的禽类动物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同时感染人类流感和禽流感的机率,从而减少病毒基因重组的可能性。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27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