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4-12 生效日期: 2003-06-01
发布部门: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发布文号: 中内协发[2003]2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三章 后续审计程序
第四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审计工作,保证审计的效果,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后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实施的审计。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及时、合理、有效。
  第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或与被审计单位约定的期限内执行后续审计。
  第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适时安排后续审计工作,并把它作为年度审计计划的一部分。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如果初步认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可以作为下次审计工作的一部分。
  第八条 当被审计单位基于成本或其他考虑,决定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出书面承诺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向组织的适当管理层报告。


第三章 后续审计程序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确定后续审计时间和人员安排,编制审计方案。
  第十条 编制后续审计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因素:
  (一)审计决定和建议的重要性;
  (二)纠正措施的复杂性;
  (三)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和成本;
  (四)纠正措施失败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安排和时间要求。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后续审计范围时,应分析原有审计决定和建议是否仍然可行。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使原有审计决定和建议不再适用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订。
  第十二条 对于已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内部审计人员应判断是否需要深入检查,必要时可提出应在下次审计中予以关注的事项。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后续审计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向被审计单位及组织适当管理层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准则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68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