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1-11 生效日期: 2002-01-11
发布部门: 台湾
发布文号:

第1条 本办法依农业发展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订定之。

第2条 本办法所定事项,涉及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职掌者,由主管机关会同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办理。

第3条 本办法用辞定义如下:

一、休闲农业: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二、休闲农业区:指经依本办法划定为供休闲农业使用之地区。

三、休闲农场:指经主管机关辅导设置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

四、休闲农业设施:指在休闲农业区或休闲农场内,经主管机关核准为供经营休闲农业之设施。

五、山坡地:指依山坡地保育利用条例第三条所规定之山坡地。

第4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地区,得规划为休闲农业区:

一、丰富之农业生产及农村文化资源。

二、丰富之田园及自然景观。

三、交通便利。

四、土地全部属非都市土地者,面积应在五十公顷以上,三百公顷以下;全部属都市土地者,面积应在十公顷以上,一百公顷以下;部分属都市土地,部分属非都市土地者,面积应在二十五公顷以上,二百公顷以下。

本办法九十一年一月十一日修正施行前,经中央主管机关划定之休闲农业区之面积上限不受前项第四款之限制。

第5条 休闲农业区,由当地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拟具规划书,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审查通过后划定;跨直辖市或二县(市)以上区域者,经当地主管机关协调其中一主管机关依前述程序办理。规划书内容有变更时,亦同。

前项规划,得由当地居民、休闲农场业者、农业团体或乡(镇、市、区)公所拟具规划书申请当地主管机关辅导办理。

第一项规划书之格式,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订之。

第6条 主管机关对休闲农业区,得予公共建设之协助及辅导。

第7条 休闲农场得分为农业经营体验区及游客休憩区。

农业经营体验区之土地,作为农业经营与体验、自然景观、生态维护、生态教育之用;游客休憩区之土地,作为住宿、餐饮、自产农产品加工(酿造)厂、农产品与农村文物展示(售)及教育解说中心等相关休闲农业设施之用。

前项农业经营体验区之土地作为生态教育之用时,其设施项目以竹木、稻草、塑料材料、角钢或铁丝网搭建无固定基础之临时性与农业生产有关之建筑物为限。

第8条 设置休闲农场之土地应完整,并不得分散,其土地面积不得小于○.五公顷。

设置休闲农场土地面积为未满三公顷之非山坡地,或面积未满十公顷之山坡地者,以作为农业经营体验区之使用为限。

设置休闲农场土地面积为三公顷以上之非山坡地,或面积十公顷以上之山坡地,除得为农业经营体验区之使用外,并得为游客休憩区使用,但游客休憩区面积以占休闲农场总面积百分之十为限。

土地范围包括山坡地者,以山坡地论;土地范围包括都市土地及非都市土地者,以非都市土地论;土地范围包括国家公园土地者,其国家公园范围之土地仅得为农业经营体验区,并依国家公园计画管制之。

第9条 休闲农场之开发利用,涉及都市计画法、区域计画法、水土保持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条例、建筑法、环境影响评估法、发展观光条例及其它相关法令应办理之事项者,应依各该法令之规定办理。

第10条 筹设休闲农场应向当地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申请;跨直辖市或二县

(市)以上区域者,向其所占面积较大之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申请筹设。

第11条 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受理休闲农场筹设申请,经农业单位会同相关单位就所定申请书件审查符合规定,其不涉及土地使用变更编定者,由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核发休闲农场筹设同意文件;其余应报中央主管机关审查后,核发休闲农场筹设同意文件。

第12条 依前条申请筹设休闲农场,应检附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经营计画书。

三、农场土地使用清册。

四、土地权利证明文件:

(一)最近三个月内核发之土地登记簿誊本。

(二)着色标明申请范围之地籍图誊本。

(三)都市土地应检具土地使用分区证明。

(四)非自有土地者,应检附土地所有权人出具土地使用同意书或同意申请筹设休闲农场并用土地证明文件。

(五)共同筹设经营者,应附具合伙人名册。

前项申请书、经营计画书之格式及经营计画审查事项,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订之。

第13条 申请人于取得主管机关所核发之休闲农场筹设同意文件后,需办理土地开发及建筑者,应依土地及建筑法令之相关规定,向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办理休闲农场土地开发及建筑事项。

第14条 休闲农场之住宿、餐饮、自产农产品加工(酿造)厂、农产品与农村文物展示(售)及教育解说中心等相关设施及营业项目,依法令应办理许可、登记者,于办妥许可、登记后始得营业。

休闲农场之许可筹设期间,以四年为限,未依限完成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者,中央或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应废止其筹设同意文件。其有正当理由者,得申请展延;展延以一次为限,展延期限为二年。

第15条 同一休闲农场用地申请土地变更编定,以一次为限。经营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经废止后,不得再以同一范围内之土地供其它休闲农场并入计算变更编定之面积。

休闲农场土地申请变更编定范围内之公有土地,应洽管理机关同意提供使用后,一并办理编定或变更编定。

设置休闲农场涉及土地变更,应缴交回馈金,回馈金之拨缴与利用,应依农业用地变更回馈金拨缴及分配利用办法之规定办理。

第16条 位于都市土地之休闲农场得设置下列休闲农业设施项目:

一、住宿设施。

二、餐饮设施。

三、农产品与农村文物展示(售)及教育解说中心。

四、门票收费设施。

五、警卫设施。

六、安全防护设施。

七、平面停车场。

八、凉亭设施。

九、眺望设施。

一○、生态教育及标示解说设施。

一一、公厕设施。

一二、登山及健行步道。

一三、水土保持设施。

一四、环境保护设施。

一五、农路。

一六、其它经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自行订定且符合土地使用管制规定之设施。

前项第一款至第三款之休闲农业设施应设置于游客休憩区,其总面积不得超过休闲农场总面积百分之五,并以二公顷为限。

前项第四款至第十六款之休闲农业设施,除农路外,其总面积不得超过休闲农场总面积百分之十,并不得违反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规定。

休闲农场位于都市土地者,以坐落于农业区或保护区内为限。

第17条 位于非都市土地之休闲农场得设置下列休闲农业设施项目:

一、住宿设施。

二、餐饮设施。

三、自产农产品加工(酿造)厂。

四、农产品与农村文物展示(售)及教育解说中心。

五、门票收费设施。

六、警卫设施。

七、安全防护设施。

八、平面停车场。

九、凉亭设施。

一○、眺望设施。

一一、生态教育及标示解说设施。

一二、露营设施。

一三、公厕设施。

一四、登山及健行步道。

一五、水土保持设施。

一六、环境保护设施。

一七、农路。

一八、其它经县(市)政府自行订定且符合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规则之设施。

前项第一款至第四款之休闲农业设施应设置于游客休憩区,除现况土地使用编定依法得容许使用者外,得依相关规定办理非都市土地变更编定,变更编定总面积不得超过休闲农场总面积百分之五,并以二公顷为限。

第一项第五款至第十八款之休闲农业设施,得依相关规定办理非都市土地容许使用,除农路外,其总面积不得超过休闲农场总面积百分之十。

有关申请非都市土地变更编定及容许使用之审查事项,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订之。

第18条 休闲农场内所有休闲农业设施均应以符合休闲农业经营目的,无碍自然文化景观为原则,其建筑物高度除应符合现行法令外,不得超过十.五公尺,最高以三层楼为限。休闲农场建筑物设计规范,由中央主管机关另订之。

自产农产品加工(酿造)厂之楼地板面积以五百平方公尺为限。

住宿设施之建筑基地面积不得超过可建筑用地总面积百分之五十。

第19条 休闲农场申请人应于领得各项休闲农业设施之使用执照后三个月内,报请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勘验,经勘验合格后,转报中央主管机关核发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其涉及土地使用变更编定者,应另检具非都市土地变更编定核准文件。

申请核发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应依农业主管机关受理申请许可案件及核发证明文件收费标准规定收取费用。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休闲农场,由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依农业发展条例第七十条规定处罚。

第20条 休闲农场涉及名称、负责人、经营项目变更、停业或复业情形者,除特殊情况外,应于事前报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办理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之变更或核备。

休闲农场结束营业者,其负责人应于事实发生日起一个月内,报经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转报中央主管机关废止其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

休闲农场之面积范围变更者,应依本办法之规定重新申请核准。

第21条 休闲农场应依公司法、商业登记法、营利事业统一发证办法、营利事业登记规则、营业税法、所得税法、房屋税条例及土地税法等相关规定办理营业登记及纳税。

第22条 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对休闲农场之各项设施及经营项目,应会同各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其有违反本办法之规定及其它法令规定者,应责令限期改善。届期不改善者,依其相关法令处置,并得报请中央主管机关废止其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但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者,得依相关法令停止其一部或全部之使用。

经主管机关核发许可登记证之休闲农场或经划定之休闲农业区内依法兴建之农舍得依民宿管理办法之规定申请经营民宿。

第23条 违反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及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者,由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通知限期改正,届期不改正者,依农业发展条例第七十一条之规定处罚,并废止其休闲农场许可登记证。

第24条 经中央主管机关核准设置及登记之休闲农场,得申请使用中央主管机关注册之休闲农场标章。

第25条 主管机关对经核准设置及登记之休闲农场,得予协助贷款或经营管理之辅导。

第26条 本办法八十八年四月三十日修正施行前,已存续且经营行为违反相关规定之休闲农场,经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依法查处后,认定无碍自然文化景观、无公共安全之虞,且符合休闲农业经营目的者,得列入项目辅导;于该修正施行日起五年内,由直辖市或县(市)主管机关,依本办法规定分期分类辅导;其涉及游客休憩区土地变更使用者,应以其现况范围折算,符合第十六条至十八条之面积规定,始得依本办法提出筹设及经营申请。

第27条 本办法自发布日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89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