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10-09 生效日期: 2005-10-09
发布部门: 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岳政办函[2005]1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和中央驻岳有关单位: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订的《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月九日


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认真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促进我市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坚持集中整顿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企业自律、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原则,在整顿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发展,不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打造食品品牌,促进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顿,扶持一批名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使区域性食品问题突出和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的状况明显好转,食品生产加工水平和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有明显的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律和诚信经营意识不断增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三、整顿范围
  《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全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4个方面8大类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

  四、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划分企业等级,实施动态监管。
  建立企业档案。通过进村、入户、入企,逐一调查摸底,将企业的产品、生产条件、人员、检验设备、质量信息等情况纳入企业档案。划分企业等级。针对食品的不同风险程度,生产企业对质量的控制能力,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质量安全划分A、B、C、D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企业执行不同的监管方式和监管频次。
  实施动态监管。通过实施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实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督促获证企业履行法律义务,持续保持出厂食品合格。凡是在强制检验、监督抽查、年审、换证审查检验中不合格的,严格依法实行加大抽查频次、通告、责令收回、跟踪抽查、责令停产整顿、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处理措施。做到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质量安全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的不放过。
  (二)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按照“四定”:即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三员”:即专业监督员、政府协管员、企业检验员;“四图”:即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食品安全警示图的要求,明确分工和责任,层层落实,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
  (三)切实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的监管。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大、分布广、风险高的特点,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质量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我声明制度。鼓励小企业联合建立检验室,督促企业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对小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定期报告制度。
  (四)严格生产许可,加快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加快肉制品等10类和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进度,督促未申请的企业尽快申请,督促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改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受理、审核、检验工作的管理,严格审查条件,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不予申报,对无证生产、销售的,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五)切实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一是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在产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二是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订质量承诺书,明确承诺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滥用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建立购买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情况的台帐,对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定期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案。对不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或不按要求记录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使用情况的企业,要责令其整顿。
  (六)突出重点,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集中力量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工作,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后处理力度,严格实施通告、整改、复查、处罚和责令收回等后处理措施。
  (七)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一是要结合贯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加大力度查处无证生产、销售食品违法;二是要组织实施“百千万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监管薄弱地区的区域性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严厉打击使用病死畜、禽肉等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加大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的力度,扶优治劣、引导消费。要建立优秀企业名单,将A类企业、连续三年强制检验均合格的企业和质量好、信誉高的企业列入其中,有关部门要从项目、资金、创企业品牌等方面重点扶持。同时,在政府网站或者新闻媒体上开辟栏目进行宣传。
  (九)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市质监局要牵头建立和完善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市级质检机构重点建设高洁净度微生物实验室,完善微生物和生化检验手段;县级质检机构重点建设常规的理化试验室和普通的微生物实验室,满足日常监管工作需要。同时,引进和培养食品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提升检验机构的综合能力,逐步建设形成以市级为中心、县级为基础的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阶段(2005年10月10日至12月底)。各级各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活动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制定整顿方案。完成全市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信息调查摸底,建立企业档案,根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生产控制、检验能力、售后服务等情况,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企业的分类情况制定监管方案,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按照“四定”、“三员”、“四图”的要求,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与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
  第二阶段:落实措施,加强监管阶段(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7月底)。认真落实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及假冒伪劣行为,严格履行“三个不放过”,加强对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同时积极引导、帮助、扶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和生产、检验控制水平,促进食品生产加工业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和提高巩固阶段(2006年8月1日至2006年9月底)。认真总结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经验,通过加强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管理,巩固、深化整顿工作成效。对照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食品监管责任制、食品添加剂备案制、食品质量安全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五年十月九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6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