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3-31 生效日期: 2006-03-31
发布部门: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扬府发[2006]5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ОО六年三月三十一日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扬州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和 “两个率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制定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共分十章,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描绘了扬州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目标
  1、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的挑战,主动顺应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
  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预计到“十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2亿元,可比价年均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60元,三次产业结构达到9.3:56.2:34.5。财政收入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28.1%。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0亿元,年均增长26%,“十五”累计完成投资1311亿元,是“九五”的2.2倍。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沿江沿河开发顺利启动实施,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29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8.3倍。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其中出口19亿美元,年均增长27.4%。国有集体企业和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全民创业得到大力推进,五年全市实现民资投入700多亿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398亿元。农村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等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面貌得到大改善。建成宁启铁路扬州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扬州港扩容工程等一批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沿江高等级公路扬州段全线贯通,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应急工程、城市防洪沿山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水利重点项目。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古城保护和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启动了数字城管平台建设,五年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300多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10万平方米,建成瘦西湖活水工程和一批城市公园、城市绿化风光带,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村镇建设逐步加快,农村面貌初步改善。预计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8%,城市绿化覆盖率36.9%,全市森林覆盖率1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79.7。
  统筹发展有了新进步。全市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五年投入100多亿元,扬州大剧院、双博馆、体育公园一期、扬子津科教园区一期、扬州职业大学、苏北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2.2%。全面实施农村“八件实事”工程,建成农村公路3800多公里,疏浚河道640多条、清淤3000多万方,农村学校上网工程基本实现校校通,全面完成3300多户草危房改造任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88.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6.6%,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步推开。全市复垦开发整理土地26.4万亩,净增耕地9万亩,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以沿江开发带动和促进沿河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预计2005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79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年均增长8.5%。就业人员总量达到236万人,比“九五”末净增14万人,其中非农就业净增44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从“五保户”、贫困群体扩大到困难群众,“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启动。初步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解决“831”贫困户住房困难。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5亿元,年均增长12.5%。人均储蓄存款由2000年的6100元增加到1.34万元。
  总体来看,“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良好,为“十一五”及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对照科学发展观和加快发展的要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相对较小,工业规模企业、龙头带动项目少,产业集聚度不够高,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村公共设施不配套,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区域发展还不平衡,高邮、宝应沿河地区与沿江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收入结构不够合理,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保障能力不强;环境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还不够强。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2、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扬州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500美元向5000美元过渡的时期,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提升期,实现经济集聚发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十一五”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波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的挑战,面临国内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资源环境矛盾压力日益加剧和转型期社会矛盾逐渐增多的挑战,面临长三角区域城市竞争加剧、商务成本抬升和我市区位优势削弱引致外资分流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综合国内外环境和扬州自身的发展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市将主要迈入“六个阶段”。
  一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世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经济融合将会长期持续。我国经济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工业化中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的宏观环境没有改变,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全面推进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将为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按照“两个率先”的要求,力争更快更好的发展。既要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以人为本,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正由资源约束为主向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共同主导转变,国内外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和直接,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化第一方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结构、产业、产品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趋于合理,使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全面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向深层次推进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规则将进一步与国际并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重点将由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推进,由竞争性领域向垄断性领域推进,由微观管理体制向政府管理体制推进。我们必须顺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快现代产权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步伐,全方位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搭建投资、创业平台,优化政府服务环境,为产业要素集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四是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的主导在城市,重点在农村。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集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城市的集散功能、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资源整合功能,不断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市域城市化水平。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建设、统筹生产力布局、统筹公共服务产品供给,通过为农民办实事,全力推进小康村建设,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五是创业富民加快进程、社会财富积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阶段。富民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突出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富民的前提是就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强烈氛围,通过创业来富民,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使有才能的人多创业,有劳动技能的人就好业,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全社会的财富积累水平不断提高。必须主动顺应社会结构发展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发展需求,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同时,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社会最广大的成员共享发展的机会和成果。
  六是政府职能加快转换、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围绕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突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准则,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各级政府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权利的维护者。
  3、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更快更好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实施开放开发、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富民优先、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
  4、发展原则
  “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积极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跨越发展,加速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竞争力。
  至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至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至坚持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水平。
  至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致富于民,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至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2010年比2000年增加2.5倍左右;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居和生态特色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平台基本搭建,开放开发水平全面提升;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信息化程度、社会治安和投资环境居于全省先进水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和“两个率先”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名城形象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人居环境更加秀美,为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指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达37000元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4%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60亿美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累计1200亿元。劳动生产率达到68000元/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降至1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
  社会发展指标。全市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达到3300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达到90%以上。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稳定在现有水平以上。
  人民生活指标。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到40台以上。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8%以上。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
  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指标。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耕地保有量470万亩。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左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0%和40%。

  第二章  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立足做大工业、做优服务业、做强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着力推进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设,强化产业集聚和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强势推进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提升制造业的品牌、技术和管理竞争力。
  (1)推进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推进“双创”和 “三重”工作为抓手,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立大基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八大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全市列统工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
  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加快扬州化学工业园建设,按照“集聚下游、挺进中游、突破上游”的思路,积极拓展以乙烯为龙头,基础石化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石化物流相互衔接的化工产业链,与南京化工产业相呼应,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密集区。同时优化发展沿江东部的农用化工、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到2010年全市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整车按照轿车、客车与特种车同步推进,零部件立足省内、面向国内外发展的思路,重点推进上汽仪征基地、亚星集团、中集通华、扬柴等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汽车油箱、车桥、车用空调、汽车电子、启动电机、汽车转向泵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提高零部件技术水平和总成化率,做大整车规模。到2010年全市汽车整车产销量力争达到30万辆,汽车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做大做强军工电子和通讯电子整机,发展电子材料、电子计算机相关产品及专业软件产业等,建成扬州软件园。到201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以上。
  化纤纺织产业。重点依托仪征化纤,开发生产聚酯专用料及聚酯下游产品。以纺织工业园为载体,发展新型纺纱、高档高仿真面料,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做大做强产业用布。依托虎豹、琴曼、沙龙等服装企业,建设扬州服装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电工电缆产业。以宝胜工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高压和超高压交联电力电缆、中低压电缆、以及光通讯接入网带状光缆、核级电缆、高温电缆等特种电缆和专用电缆。大力发展各类电工电器产业,重点发展热保护器、高压开关、配电变压器、输变电成套设备和新型配套产品;发展系列电动工具、高效节能电机、大功率高效节能灯等系列产品;发展高、低压电器、电工材料、蓄电池、电工仪器仪表、电站配套设备等产品。到2010年全市电工电缆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
  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及制品业。以国家级金属板材数控加工设备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扬力、金方圆、亚威等机床企业和牧羊、诚德、中油钢管、中集通运集装箱等金属制品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板材加工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集装箱、钢管生产等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尽快形成折、剪、冲、锻、旋等多品种、多规格、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全市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及制品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
  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发展心血管药物系列、抗过敏药系列、激素类药系列、植物提取药、基因工程疫苗等医药产业;开发生产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彩色B超、植入性记忆合金骨科器械、微创手术冷热刀、静脉输液控制器、卤化银激光刀、诊断试剂盒等医疗器械产品。到2010年全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船舶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远洋和特种船舶以及江河联运船舶,在批量生产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基础上,主攻化学品船、海洋工程船等出口船舶,实现船舶制造的规模化和产品系列化。同时以造船为龙头,加快发展船用钢板、装饰材料和船用辅机等船舶配套产业。2010年各类船舶生产能力达到340万吨,造船量300万吨,实现产值130亿元。
  (2)培植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照明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光电显示设备、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光通讯光纤电缆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锻压机床等为主导的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敏感材料、新一代纺织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三药”及医疗器械和环保领域的一批高科技产品为代表的新兴高技术产业。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开发引进一批高、精、尖产品,加强跟踪,滚动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构筑新兴产业群。
  (3)提升发展传统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扬州玉器、漆器、珠宝等地方工艺产业。以三笑高露洁、完美日化等企业为龙头,发展日化旅游用品产业。以五亭龙玩具城为龙头,发展玩具产业。依托高邮天山和临泽工业集中区,发展箱包鞋产业。加快江都武坚体育器材、宝应曹甸文教具、小官庄玻璃(水晶)工艺产业基地建设。到2010年全市传统特色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
  (4)推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实现规模扩张,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型、科技创新型、外向接轨型、持续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建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发挥大企业、大集团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做专做精,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协作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到2010年争取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0家,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大力实施企业和产品品牌战略,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加强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到2010年争取拥有国家、省、市名牌产品数分别达到20个、100个和400个,拥有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数分别达到10个、100个和400个。
  (5)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加强系统集成。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再造企业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统一,提升企业管理竞争力。
  (6)加快发展建筑业。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筑资源整合,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壮大江苏华建、江都建设等重点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培植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2个,超50亿元企业3-4个。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巩固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基地市场,大力拓展西部市场和东北市场。实施大建筑业发展战略,以土建为基础,努力拉长产业链,实施差别化竞争。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建设好企业经营者、优秀项目经理和各类技术人员队伍,到2010年,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加快发展服务业
  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提升传统服务业并举,做强生活性服务业,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品牌培育,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倍增。
  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枢纽建设,建成以集装箱物流和保税物流为主的扬州港物流基地、以铁公水转运为主的扬州火车货运站物流基地和以石油中转储运为主的仪征石化物流等现代物流基地。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建立现代物流运输与物流信息平台,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配套和功能分工,促进物流信息网络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提高物流产业的增值水平。建立和完善物流支撑服务体系,加快各类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建设,着力发展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专业市场型等物流形式。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鼓励采用国际和全国物流标准体系,提高供应链过程管理效率。
  现代旅游业。立足把扬州打造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和休闲度假城市,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新品,拓展旅游市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到2010年争取实现旅游接待人次1700万,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60亿元。充分整合和发挥文化、园林、生态、休闲等特色优势资源,以“两古(古城、古运河)一湖(瘦西湖景区)”建设为重点,引导发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和会议旅游,加快形成“一城(扬州城区)三带(运河旅游带、长江旅游带、丘陵旅游带)八大景区(蜀冈一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扬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瓜洲一润扬大桥观光休闲区、环邵伯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高邮邮文化旅游区、宝应生态观光旅游区、仪征山林水石休闲度假区、南水北调源头观光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开通古运河游览线,建成瘦西湖新区,进一步完善“双东(东圈门、东关街)”游览线、古城游览线。坚持区域联动,加强旅游发展协作,开展现代城市营销,着力塑造和展示扬州生态城、文化城、人居城的现代旅游城市形象。发挥“淮扬菜之乡”和“扬州三把刀”优势,放大“扬州师傅”品牌效应,做强品牌餐饮业和休闲沐浴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宾馆服务、旅游商品等配套产业,提升旅游业整体竞争力。
  商贸流通业。以打造现代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商业网点,优化商贸发展业态,构筑城区现代商圈和城郊市场集聚区。继续打造文昌商业中心,加快构建京华城中城、广陵新城、蜀岗和瓜洲等商业副中心。培植发展文昌中路精品服饰、盐阜路美术工艺、四望亭路休闲美食、毓贤街民俗风情、国庆路老字号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优化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布局,提升城市商贸集聚服务功能。推进专业市场带建设,建成五亭龙国际玩具城、国际珠宝城、高力汽配城、金盛国际家居等一批现代大型批发市场,扩建做大扬州商城、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曲江商品城。深化商贸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现代商业发展模式,培育做强地方特色商贸连锁企业,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水平。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农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烟花爆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四大连锁经营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商贸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
  信息服务业。加快以扬州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创业中心为载体的信息服务集聚区建设,使其成为城市信息化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运营的重要基地。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的力度,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渗透,着力打造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区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加快面向城市生活的信息化系统以及为企业设计、开发、交易服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关联产业的发展,建成并大力推广应用扬州城市信息化新模式。到201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软件业及信息内容服务业销售收入争取达到40亿元。
  文化博览与创意产业。加快文化博览城建设,继续开辟一批专业馆所,大力发展文化博览产业。提高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振兴扬剧、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和扬州木偶戏,繁荣地方文艺创作和表演。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意产业,规划建设新城西区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办工业设计节等各类创意节庆载体,整合发展漆器、玉器、玩具等创意产业和以游戏软件、数字内容软件等为主的数字产业。
  现代房地产业。放大“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的品牌优势,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保持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优化房地产供应体系,形成层次多样、比例合理的房屋供应结构。积极发展工业、商务及为其他行业服务的房地产,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房地产市场。适度开发建设度假型、旅游型、保健休闲型房地产业,大力开发银发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放活住房交易,搞活住房二、三级市场。积极发展物业管理,稳步提高物业管理覆盖面。
  金融服务业。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存贷比,降低不良贷款率,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来扬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机制,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农村信用社,创造条件加快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发挥信贷导向作用,以信贷结构调整推动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加快金融电子化,完善银行结算体系。
  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展、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商务中介企业,加快构建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接轨国际的现代商务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会展业,以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场馆建设,打造会展品牌,提升运作水平。积极引导发展企业管理、法律、会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就业和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提高扬州商务服务的整体竞争能力。
  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围绕社区卫生保健、公共餐饮、文化教育体育、绿色回收、保洁保安等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公益性服务的市场化,培育新的社区服务增长点。
  3、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
  以富裕农民、改善生态、服务城市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品牌农业,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竞争力强、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推进农业结构集约式调整。加快建设农业优势产业。立足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因地制宜,加快农业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重点抓好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油菜、林业、花卉苗木、禽业、特色渔业、蔬菜业等八大农业优势产业建设。沿江地区重点发展优质弱筋小麦、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和长江特色水产业,沿河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水禽、特种水产和水生蔬菜业,丘陵地区重点发展草食畜禽、经济林茶果等现代农业产业,到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花卉苗木生产面积扩大到20万亩以上,经济林茶果面积20万亩左右,特种家禽、山羊和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1.3亿只、150万头和1万头,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1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左右。适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入股和土地整理,形成一批专业经营户和小农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实施农业“三品三创”工程。以品种创新为基础,品质创优为保证,品牌创响为带动,进一步培育农业特色,壮大规模,提高农业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挥我市农业科技优势,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集成,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抓好大宗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性品种、新组合和畜禽良种的引进、培育、示范、推广。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体系,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重点建设好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高邮鸭产业园、江都万亩高效苗木花卉产业园、邗江万亩蔬菜产业园、仪征经济林果示范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先导基地。到2010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面达80%左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到250个,创立“高邮鸭”等优质农产品集体品牌4-5个,创立“双兔”、“馋神”驰名商标1-2个,创立“红太阳”等省著名商标10个。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研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重点抓好优质稻米、专用面粉、优质油菜、高邮鸭、扬州鹅、宝应荷藕、仪征茶叶等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规模龙头企业达到250家左右。积极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优势农产品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农户“四位一体”的农业经营体制,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0个左右。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稳步发展土畜产品、藕制品、木业等具有出口创汇基础和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优质稻米、特种水产、高邮鸭蛋、扬州鹅、花木、扬州包子、观赏鱼等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新兴出口创汇产业,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建设沿长江、运河的纵横生态林骨架,打造丘陵地区生态经济林片和沿江花木生产片,构建标准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形成“两带、两片、三网、多点”的林业发展总体布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配套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设施,发展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到2010年,全市开发建设建成森林公园、生态农庄、农(渔)家乐等以田园风光为主,寓休闲、健身、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基地50个以上。
  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入和农民投入相结合、城乡统筹的农业投入新机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优质粮工程建设,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沿运与通南灌区改造、丘陵山区水源建设等工程,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十一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麦套稻、机插秧为主的稻作轻简栽培技术,基本告别手插秧。到201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并向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发展。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营销体系,引导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连锁经营,培育壮大种子种苗企业。加快培育多元化的社会农技农经服务组织,支持科研单位、专业服务组织通过代收、代种、代管或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等农业服务体系。强化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直接受益。

  第三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布局,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市产业向农村辐射、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
  1、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
  按照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副中心城市、择优培育新兴卫星城镇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形成1个中心城市组团(扬州、江都、仪征),2个中等城市(高邮、宝应)和大仪、公道、邵伯、大桥、小纪、范水、曹甸、射阳湖、三垛、菱塘、临泽等一批重点中心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到2010年扬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加强扬州中心城市与江都、仪征的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和产业对接,加快形成同城效应,初步建成“一体两翼、组团发展”的现代滨江城市群格局。以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安大公路为开发主轴,优化高邮、宝应两个中等城市的功能定位,培育形成沿河城镇带。加快重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布局和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2、大力发展中心城市
  立足做精、做优、做美扬州中心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努力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高起点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完善工作,按照“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繁荣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的总体格局和“古城要古得经典,新区要新得现代”的思路,切实优化古城街区、新城西区、河东分区、沿江地区和瘦西湖景区的功能配置,合理规划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新城西区和广陵新城建设,建成京华城中城、香格里拉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标志性设施,启动蒋王片区的开发与改造,推进港口分区、扬子津分区和瓜洲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杭集、北洲、槐泗、甘泉等城镇组团开发建设。加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区主干路网,重点加快三环路建设和东西主干线、运河大桥规划建设,构建连接江都、仪征的快速通道。加快发展城市公交,新辟公交线路20条,新增公交车辆600辆,建成东、西、北三个客运配送中心和12个停车场或回车场。加强城区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建成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和蜀冈三条绿化风光带。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注重打造城市水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塑造城市个性特色,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推进古城保护与复兴。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对老城区实施“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加强古城历史街区、城市建筑风貌、人文景观、名园古宅和非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充分体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充分展现古城风貌和韵味,充分展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整体环境的协调。着力整理一批古街古巷,建设一批遗址公园(广场),开放一批名人故居,恢复一批历史遗迹,修缮一批名园古宅,弘扬一批名店名食,精心打造一批特色街区。重点建设好古运河风光带,整治国庆路一渡江路、广陵路一甘泉路街景风貌,整治“双东”历史街区、康山-南河下历史街区、教场商贸民俗文化区。
  创新城市管理和发展机制。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强化规划意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积极引入先进理念,拓展规划深度,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系统的规划体系。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网络。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为抓手,深入开展城管创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用创新的理念经营城市,把握城市建设和经营规律,全面提升城市科学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体系,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放开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3、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农民基本保障水平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市域规划全覆盖,按照“田园村镇、生态社区”的理念,加强镇村规划和设计,注重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村规划在基础设施、产业、人居、生态等方面的衔接协调。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工程,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住宅集中布局,鼓励和引导农民建设和居住多层公寓,完善社区公用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绿化、净化、美化、香化相结合,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线电视入户、远程教育进村工程。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工作,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乡镇宣传文化站全面达标。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深入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二次改水和区域集中供水。加强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到2010年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50%左右。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民技术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双千双万”活动,加强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深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居住、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农村人口平稳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程度。“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整合扶贫开发资源,实行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和产业化带动扶贫的方式,提高扶贫开发效率。全面完成第二轮三年“帮村扶户”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开展2008一2010年新一轮农村扶贫活动。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积极开展“乡财县管乡用”试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大力化解乡村债务,确保农村基层机构正常运转,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农村集体资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实行劳动联合、土地联合和资本联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业担保、农业保险业务和农业信贷业务。深化农村流通体制和供销合作社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征用、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4、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持适度超前态势,加快建立以交通、水利、电力和通讯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建设。立足发展大交通,构建主枢纽,大力推进高速公路联网工程、干线公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富民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公铁水联运、江河海直达的综合运输体系。重点实施宁通高速公路扬州段改造工程、江海高速扬泰段新建工程,力争完成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至江都段扩容工程。全力争取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南延及过江通道、宁扬城际轨道交通、苏中机场等项目立项建设。加大国、省和地方干线公路建设力度,“十一五”期内升级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02公里,新建和改造地方干线公路240公里,建成安大路,形成市域快速环路。继续大力推进县一乡、乡一乡、乡一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改造农村公路2600公里。统筹长江和内河港口发展,加快扬州港“一港三区”建设,新建或改造长江万吨级以上泊位7座以上,到2010年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完成京杭运河“三改二”工程,实施高东线“五改三”工程和京杭运河邵伯、施桥三线船闸工程,加快建设高邮、宝应等沿运港口枢纽。
  水利建设。加强淮河流域治理,启动新民滩、邵伯湖切滩、金湾河拓浚工程,力争完成高邮运河西堤及湖西大堤加固工程,提高淮河入江水道安全行洪保障能力。继续实施长江干流防洪及河势控制工程,加固长江堤防扬州临城段、京杭运河河口段、胥浦河闸下段等险工患段,改建治理穿堤涵闸65座,分步实施镇扬河段三期整治、扬中河段二期整治工程,使长江干流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扬州城市防洪圈及沿江开发区岸段提高到100年一遇水位加抗10级风浪标准。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完善骨干调水供水网络。加快构建城市防洪体系,实施京杭运河城区段东堤加固、城北分框工程、城西排水调向工程和三湾南古运河堤防加固工程,综合整治扬州城区沙施河、七里河、新城河、赵家支沟等主要河道,加快乌塔沟、仪扬河节制闸和瓜洲泵站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防洪能力,2010年扬州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与节水步伐,积极推进农村碧水工程建设。加强区域治理,全面完成月塘水库以及5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里下河、宝应湖洼地治理工程和通南地区、丘陵地区水源建设工程。
  能源建设。重点抓好电力能源开发,完成扬州二电厂二期工程和扬州电厂扩建扫尾工程,规划建设扬州二电厂三期工程、高邮秸杆发电项目,做好泗源发电厂、江都燃气电厂等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建立能源运输绿色通道和煤炭储运基地,完善沿江沿河区域输变电体系,“十一五”期间扬州电网共增加220KV变电容量180万千伏安,110KV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新建500KV线路80公里,220KV线路400公里,110KV线路500公里。
  信息网建设。重点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完善人口、企业法人、城市规划、房产、土地利用等各类基础数据库建设,建成依托城区GIS基础平台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社区信息化系统。到2010年全市因特网用户数达到60万户,政府部门网站建成率达到100%。

  第四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注重和加强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按照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空间开发要求,深度推进沿江开发,加快推进沿河开发,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重点:
  1、强势推进沿江开发。深化完善沿江开发规划,统筹沿江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打造沿江产业带,发展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建设沿江现代高效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基地。大力推进沿江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功能性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区内路网,加快港口、供电供热、防洪等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长江岸线资源,加强对重点岸线及后方陆域的开发管理。
  2、大力推进沿河地区开发。以沿河地区现有省级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安大路建设、运河“三改二”整治、运河港口码头建设等为契机,加快沿河地区开放开发,提高沿河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重点打造国家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基地,培育以电工电器、汽车配件、纺织服装鞋帽、机械制造、轻工工艺等产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以顺大、宝胜等企业为龙头,做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构建区域性内河物流中心,做强沿河地区以人文旅游、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力争到2010年,使沿河地区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水平。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并举,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规模企业,做特做优一批配套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中小企业,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依托,形成簇群化发展。加快培植杭集、郭集、武坚、曹甸等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配套、竞争力较强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一批“一镇一品”、“多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板块。大力开发发展高邮的邮经济、宝应的荷藕经济、江都的花卉经济、仪征的丘陵经济,培育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推进各县(市)城镇现代化建设,加快重点中心镇的集聚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
  4、优化空间功能区划。将全市空间区域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区划,对不同区域在土地、人口、财税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促进市域资源充分和有效配置,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扬州和各县(市)城区以及开发基础较好、已经基本融入城镇建设区的城郊地区、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重点主要是优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加强制造业整合和转移,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载体支撑服务能力。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重要城镇组团、各类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以及京沪高速、宁通高速、安大路、扬州港等重要通道沿线区域,发展重点主要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培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保护区、南水北调输水走廊沿线区域、里下河地势低洼地区、仪邗丘陵地区和高宝邵湖泊湿地区域,发展重点主要是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可承载的生态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类水源保护区和沿江易坍塌岸线区域,严格划定保护范围,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第五章  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教育发展摆到突出位置,不断优化科教创新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推动人才集聚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把我市率先建设成为苏中地区科技创新型城市。
  发展重点:
  1、推进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体系,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创新投入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重点跨越。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发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四类重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在农药、医药、电线电缆、光电一体化、聚酯及新材料等方面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在现代农业、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减灾防灾等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激发企业超前研究和自主开发能力,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尤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支持技术创新试点企业、示范企业建设,培育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和职业技能练兵活动。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强扬州大学、723研究所、江苏油田、曙光仪器厂、里下河农科所、家禽研究所等驻扬单位与我市地方企业的技术合作,支持大企业和国内外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到2010年全市新建成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个。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组织和吸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高新区从事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共建实体和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筹建中试基地和技术工程中心,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创业基地。重点培育以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等为重点的综合性企业孵化器、以软件园等为重点的专业性企业孵化器和以留学生创业园等为重点的面向特定创业群体的孵化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政策,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科技创新项目公司,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加盟,联合开发关键性、战略性技术,形成协同研发关键技术的机制。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工业设计、研发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质量鉴定、技术标准、技术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系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包括信息、数据、检测、标准等系列化服务。建立一批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人才、法律等方面的特色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社会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无形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服务,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法律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健全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扶持,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项目。市本级财政安排科技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孵化器建设。到2010年,市、县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2.5%、2.0%以上。
  2、推进教育现代化
  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布局、学校建设和师资配置,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到2010年在省实验小学和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学习的学生达到70%以上,在省示范初中学习的学生达80%以上。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残疾儿童、残疾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联合、合并,培育和扩大优质高中资源,整体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到2010年全市80%以上的普通高中达省三星级以上标准。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推进各类职教资源的整合,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比例相近,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加快扬子津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提升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到2010年全市建成8-10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2-3所高级技工学校,做强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汽车制造、化工、烹饪等一批骨干和特色专业,建成4个国家级、10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6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0万人左右,把扬州建成为全国特色服务业和长三角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市属高校资源配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支持扬州大学做强做大,推进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教育学院的整合升格,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国内外著名院校在扬州设立分校、分院或重点学科实验室。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建立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坚持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改革和调整教育管理体制,严格各级办学职责。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教育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积极支持江海学院、鉴真学院、扬州中学西区校等民办学校发展,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干部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加强教育科研投入和师资力量建设,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工程”和“名校长工程”,严格教育督导制度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
  3、优化人力资源开发
  坚持人才强市发展方针,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苏中苏北地区的人才高地。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2.6万左右,建成规模为10万人左右的基本能够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为1万人左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及政府公共管理人才队伍。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省“三个五”企业家培养工程,加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切实增强企业家素质。实施“333工程”,加快高级中青年专家队伍建设,提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实施“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大力培养和引进农业、现代制造业、教育、医药卫生、建筑、环保、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加大高级技工、技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
  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使用机制。加快人才市场整合和发展,设立扬州市人才储备中心,健全人才市场功能。积极推进人才合理流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服务理念,倡导人才柔性流动,探索建立自由职业制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高端人才引进政府补贴机制,健全激励机制。

 

  第六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社会中介组织快速发展,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
  发展重点: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管理决策机制,坚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决策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健全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决策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健全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的公示、听证制度,推进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对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实现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规划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自主决策的新型投资体制,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健全并规范核准制和备案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提高项目投资效率。加强投资监管,建立有效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加强审计监督。实行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创新、资源能源节约的财税制度,正确、充分地行使地方税政管理权,加强税收征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善增值税制度,推进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加快商业银行改革步伐,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重组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现有事业单位按照不同的社会功能进行科学分类,实施分类改革。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使之成为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全面清理行政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调整布局结构。大力支持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进入社会化程度较高、市场接轨能力较强的公益型事业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机构、财务、人事、分配、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
  2、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国有企业布局调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企业战略性改制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向涉及国计民生、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产业引领作用的行业集中,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优势企业集中,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培植竞争优势。推进企业完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运作的能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规范授权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经营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和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系,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3、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地方产权交易、企业债券等资本市场,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推进企业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到2010年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以上,培育后备上市公司20家以上,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募集资金8亿元以上。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市场体系,完善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能力。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提高土地经营水平和利用效益。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商品交易规则。大力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全面构建机制健全、运行规范、形式多样、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照“政会分开”原则,改革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优化发展布局,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职能,加快建立与我市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行业协会(商会)体系。按照“依法、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推进中介组织市场化进程,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信评估与公证、咨询、市场开拓、设计、策划、代理和资质认证等中介机构。
  加强市场管理。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监管,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加强价格执法检查,有效控制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商品价格过快增长,切实解决部分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服务领域收费不合理现象。
  建设诚信扬州。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重点建设和完善信用记录、信用评估、信用公示和信用监管制度。加大对违信行为的惩诫力度,提高违信者的失信成本。积极培育信用文化,大力营造社会诚信守信氛围,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
  4、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放宽投资政策,吸引市外民资来扬投资创业,鼓励本地民资扩大投入。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投入,建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科技型、外向型发展道路。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智和挂靠大企业、大集团等途径,实现多元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人才培训服务、信用服务、信息网络服务、创业辅导服务、技术支持服务、法律政策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协调解决用地、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依法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缴纳税费、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劳动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民营企业行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第七章  进一步扩大开放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树立“市外即是外”的观念,加强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力度,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吸引市外各类优质产业资本向我市集聚和发展,切实提升经济国际化、资本全球化和产业现代化水平。
  发展重点:
  1、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按照建设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先导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开发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开发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的根本性转变,加快打造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的现代工业园区。
  促进开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优化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的功能,以产业链整合生产和服务,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发展专业特色园区。扬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高端纺织产业,扬州化学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石化物流产业,邗江工业园重点发展金属板材加工设备、生物医药、服装产业,广陵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机械、食品加工产业,江阳工业园重点发展机电、轻纺产业,江都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冶金、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精细化工产业,高邮开发区重点发展机电、医药化工、电线电缆产业,宝应开发区重点发展电线电缆、电工电器、机械制造、药品产业,仪征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船舶制造等产业。加快扬州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沿江石化保税物流中心等特殊功能园区建设,争取扬州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按照建设生态型、循环型园区的要求,加强园区规划和建设,强化园区间的功能互补和配套开发,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加强开发园区管理体制创新。鼓励各开发园区创新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方式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生产要素集聚功能。积极打造开发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完善的招商引资、审批代理、法律咨询、信息、培训等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管理水平。
  2、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以沿江开发为平台,以各类专业园区为载体,按照量质并重、引资选资并重、一二三产并重、推介产业与推介城市并重的思路,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推进产业向我市集聚。
  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招商领域重点向中高端领域发展,确立技术创新导向,引进跨国公司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要素质量和层次,增强贸易竞争优势。在继续扩大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制造业招商的同时,大力拓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对外引资步伐,推动物流服务、管理咨询、进出口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态观光型农业领域利用外资取得较大突破。
  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实施产业链和基地化的引资策略,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大力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项目,促进化工、汽车、电子信息、电工电器等的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和完善,推动产业水平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推动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功能型转变,努力提高引资质量。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促进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探索利用外资新途径。通过协议并购、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方式吸引外资,鼓励有实力、具备产业发展优势的外资企业入股我市的上市公司。探索利用国外各种基金,吸引风险投资基金,拓展基础设施项目BOT、TOT等利用外资形式。
  3、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营
  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外贸企业依靠技术、质量、服务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型转变。
  优化外贸结构。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开展国际质量体系、环保体系、国际标准体系的认可认证工作。强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有机协调,注重引进高、新、尖技术设备和关键材料件,改造和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地位。
  强化出口企业能力建设。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植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培育出口品牌。加快外贸企业、外贸生产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鼓励外贸公司走工贸结合的道路,实现工贸优势互补,积极扩大代理出口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资本融合、配套协作,加快融入全球生产配套体系和跨国公司采购供应体系。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代加工(OEM)向代设计(ODM)和自创品牌(OBM)转变,增强制造业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大力培育和发展外经重点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推动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获得外经经营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管理,鼓励有经营权的公司拓展境外劳务合作领域,发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
  4、加强区域合作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参与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以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和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充分利用上海在金融、贸易、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共同办博,提升我市沿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我市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进程,加强与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深化区域内在交通、信息网络、生态环境治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信用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专题合作。发挥我市江海河联动的优势,加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域合作,共同开发建设长江产业带,提升我市的物流枢纽地位和产业分工地位。
  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以润扬大桥开通为契机,加强与南京和南京都市圈各成员市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宁镇扬三市在化工、汽车等制造业、物流、旅游、信息等服务业以及轨道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加快三市“同城化”进程。
  促进与中西部地区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曲水、新疆伊犁、陕西汉中和三峡库区工作,完善区域协调互动互助机制。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加大我市产业输出力度,努力拓展中西部市场,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与升级。

  第八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创建生态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集约利用和合理利用,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努力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重点: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节约能源。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发展太阳能建筑和各类太阳能产品,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和空调、冰箱、照明电器等家电产品。加强节煤、节电、节油等各项节能技术和材料的开发,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节约用水。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2010年全市灌溉水渠系利用系数由0.5提高到0.6。加强污水再生利用,建立中水回用体系,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10年污水回收利用率达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加强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使用。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到2010年,全市万元GDP水耗降到250吨,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98%以上。
  节约和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搞好农村庄台和农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矿山环境的恢复整治。2010年全市基本农田稳定在420万亩。五年复垦开发整理土地面积30万亩,新增耕地8万亩以上,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12万亩左右。
  节约原材料。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研究实施节约包装的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产品的过度包装。积极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以粉煤灰、化工废渣、炉渣及脱硫石膏等为重点,推进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01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废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农膜、包装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为重点,发展废物回收利用产业。积极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利用垃圾发电。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促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的全面发展。
  加强生态规划和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确保“十一五”期间我市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市,所有县级市创成环保模范城市,50%的乡镇基本建成生态乡镇,全市一半以上的村庄建成生态村。继续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主要交通干道、河道、城市广场公园、工业园区外围等区域营造生态绿地系统,完善小城镇、村庄、厂矿、庭园绿化。推进瘦西湖景区和扬子津风景区、凤凰岛风景区、白羊山森林公园、润扬湿地风景区五大绿块建设,构建城市近郊森林体系。加强区域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好长江、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里下河浅滩等湿地资源。
  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六圩(开发区)、汤汪、仪征、江都、高邮、宝应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善管网配套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完成南水北调新通扬运河、北澄子河单元治污工程,完善瘦西湖“活水工程”,改善漕河、新城河等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严格入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逐步实施主要河道两岸截污整改工程,推进城区工业“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加快扬州农药厂、磷肥厂等沿河化工企业的整治搬迁。到2010年,全市氨氮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5%,COD排放强度小于3.4千克/万元GDP,主要河流、湖泊水体水质均达到规划功能标准,国省市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85%,地面水水质达标率达65%以上。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集中供热工程、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西气东输”城市供气工程,加强城区供热锅炉专项治理。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粉尘污染,推广新型节能燃料机动车,搬迁扬州水泥厂、焦化厂,提高各工业企业粉尘治理效果,减少粉尘排放量。提高大型化工企业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完善仪征福昌、江都长青集团危废处置系统,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到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6%,颗粒物排放总量削减5%。
  加强声环境污染防治。调整城市噪声功能区划,加快建设噪声达标区。加强文化娱乐业、餐饮服务业和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噪声污染整治,逐步消除商住楼高噪声振动污染源对住宅的影响。加强工业噪声综合防治,推进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加强交通运输噪声综合防治,扩大城市禁鸣路段范围,加强对敏感区域交通噪声的监测和管理。严格建筑噪声排污申报制度,强化夜间施工管理。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完成赵庄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建成市区5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厂1座,完成江都垃圾处理厂搬迁工程。推广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60%。逐步淘汰各类塑料包装物、方便袋,消除白色污染。加大船舶垃圾收集处置力度,严防船舶固体废物污染长江和内河水体。健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管理体系,建成扬州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确保国家规定的五类医疗废物均能得到有效处置。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进污染治理产业化运作。建设全市重点区域、重点水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推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坚持环境信息公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产业环保准入制度。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每年全市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2%以上。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成一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和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区域生态经济核和生态经济产业带。
  循环型工业建设。推广建立企业内部循环系统,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技术咨询中心和清洁生产交易中心,“十一五”期末全市列统企业清洁生产审计率达20%,20%以上规模化企业按ISO14000标准管理。加快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间的循环,争取到2010年扬州经济开发区、扬州化学工业园建成循环经济园区。
  循环型农业建设。加快沿江、沿河和丘陵地区三大循环农业区域建设,构建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循环生态链,重点培育种植业、蔬菜业、渔业、畜牧业、奶业、食品加工业等六个循环型主导产业。以扩大和更新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果木经济林和花卉苗木为重点,建成1个农林复合系统工程。建设循环型农业发展集聚区,推广有机共生共作技术,整合宝应运西、东荡湿地、中部平原三大有机产业园,将宝应县建设成全省最大的有机农业示范园。大力推广绿色配套生产技术,积极推进耕地质量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建设,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实施清洁化生产,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十一五”期间重点建成1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成2-3个有机肥加工企业,建立10-20个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中心。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禁止露天焚烧,禁止抛入河塘,到201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循环型社会建设。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企业、居民和政府等主体的行为。制定并完善阶梯式水价、峰谷电价等,鼓励使用绿色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加快建设生态物流示范工程、绿色CBD示范工程、绿色饭店创建工程和生态旅游工程。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餐饮”、“绿色商场”、“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加强绿色教育。

  第九章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思路与目标架构: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注重社会公平,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构建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在苏中地区率先建立和谐社会发展框架。
  发展重点:
  1、构建就业促进体系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围绕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积极鼓励创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力宣传、引导和组织落实非公经济发展政策和全民创业政策,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民众创业热情。实施万名青年创业成才行动工程,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依法创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农民进城或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以智力创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贷款,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建设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实施创业辅导工程,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十一五”期间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小区创业基地每年提供3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加强对创业者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提高创业者的社会地位和安全感。
  努力扩大就业。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体系,巩固和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加快建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与城镇新成长劳动者的就业工作,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就业的有关政策,完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实现人人有公平的就业机会。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容量。积极开展失业调控,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加强就业管理,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裁员。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万个以上。
  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专业设置,适当向新兴职业项目、高端技术工种覆盖,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际能力。创新培训模式,建立政府、劳动者、用人单位等多方共同分担,多渠道增加职业培训经费投入的新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城镇各类再就业培训定点单位的管理,完善培训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和劳动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企业职工内部培训制度。实施“两后双百”工程,确保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100%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适龄人员100%推荐就业。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城市社区和乡镇劳动所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促进和规范就业中介组织的发展,切实加强职业中介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城乡联网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和就业信息咨询。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力度,健全维权服务制度,保护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加快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广大劳动者。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成建制、全覆盖”的要求,推进城镇养老保险扩面续保工作,实现各类就业人员应保尽保。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企业职工个人养老金帐户规模,实现市区统筹,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逐步做实个人帐户。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合理拓展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逐步把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着力构筑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补充医疗保险、单位医疗补助、职工医疗互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稳定有效的筹资机制。
  建立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政府、社会资源,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完善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等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老年农民救助制度,继续完善多种形式的“五保”供养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特困群体的再就业援助力度,充分发挥社团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作用,努力实现有就业能力的特困群体再就业。加大城镇限价商品房、解困房、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加快改造农村危房,做好住房解危解困工作。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建立以“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为主要模式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对低保子女、特困家庭子女按规定减免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学杂费、住宿费、簿本费等,继续广泛开展“爱心助成才”、“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助学活动。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慈济网络和平台,完善慈济医院和慈济窗口建设,不断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力,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可靠的救助服务。加强对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咨询。
  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重视老龄问题研究,加强老龄工作,加速推进老年事业。进一步完善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基层福利服务体系为依托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福利机构,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3、完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
  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要形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工资监督机制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的方法,由工资总额调控转向工资水平调控,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三项制度,确保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建立公务员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增长、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养老金)按在职职工收入一定比例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加大财政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等方面倾斜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最低工资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困难人群的生活补贴。加强收入监管和税收征管力度,依法调节过高收入。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以“五个一工程”、国家和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设立文学艺术政府奖,努力繁荣艺术创作。加强地方文化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建成扬州文化艺术中心、职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一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办好全市少儿艺术节、老年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和农民艺术节,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均建成省级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县(市、区),市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市图书馆基本建成数字化图书馆,市、县、乡三级图书馆藏书量达到人均0.7册,社区公益文化活动用房建筑面积达到人均 0.04平方米。加强文物文博资源的挖掘保护和整合利用,加大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产品开发,继续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积极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和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等形式,大力拓展扬州木偶、古筝、书画、文物的国际影响。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平移,2010年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推进档案方志事业发展,做好并完成全市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市和各县(市、区)档案馆馆库建设全面达标,市档案馆初步建成数字化档案馆。
  发展卫生事业。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加快建立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执法和卫生信息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推进健康促进行动。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多元化社会资金进入医疗行业,加快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成苏北人民医院改造工程,完成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楼和病房楼的建设,完成市中医院病房楼建设及扩建工程,完成南方协和医院建设,完成市传染病医院搬迁扩建工程,完成市急救中心建设工程,完成县(市、区)人民医院及传染病规范化病区改造。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到2010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数达到25人以上,每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25张以上。
  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健全全民健身体系,以社区为重点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适时启动体育公园二期、东区体育中心等工程建设,鼓励各类单位有序开放体育活动场所。推进体育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积极承接和举办好重大体育赛事,积极推进竞技体育项目的职业化进程。加快体育场馆管理机制改革,推动市场化、多元化经营。
  5、加快发展人口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重点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在全社会形成新型婚育观念。加强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建立对生育过程的全程监控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
  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和劳动保护。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做好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形成政府部门、家庭、社区、青少年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兴建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各类无障碍设施,切实帮助解决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康复、文体等方面的需求,增强残疾人自立自强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人口流动管理。以优化人口分布、开展人口信息预报、实施人口安全监测为重点,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标准化的信息体系,为社会经济的重大决策提供人口依据。以社区为主体,强化流动人口属地管理,积极探索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的新机制,逐步完善居住证制度和房屋租赁管理制度,制定社会保障、子女义务教育、就业培训、计划生育管理等综合配套政策。
  6、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加强城乡居民社区建设,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和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推动居民消费。注重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增加即期消费。大力培育信息服务、旅游、文化娱乐、非义务教育、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推行带薪休假,扩大服务性消费的比重。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放心食品、药品工程,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持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建立低收入群体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落实以货币补贴为主的各项房改政策,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居民购房能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到2010年生态小区覆盖率达50%以上。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深化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为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居)民民主议事的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政务、企务、和村务公开。全面实施《法治扬州建设纲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快政府工作法治化,进一步改革司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强化司法监督。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创新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做好民族、外事和侨务工作,规范发展各类民间组织,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国防动员、优抚安置和国家安全工作,继续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8、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全民,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时期扬州精神,继续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全社会爱国建国强国意识, 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深入开展“现代市民教育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各类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市民日”、“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学习型单位、企业、社区和城市建设,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科普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重大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大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新闻出版业。
  9、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理、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行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10、建立健全社会安全体系
  推进平安扬州建设。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建设,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完善市、县、乡三级信访接待网络,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大调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排查、掌握、化解各类社会隐患,妥善调解社会纠纷和劳动关系矛盾,及时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和保安、联防队伍建设,健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综治网络,深入开展企业、学校、社区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以110报警服务台为基础的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提高政府应急处置水平和创安维稳能力。发挥人民调解职能,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探索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活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联动体系,切实提高安监装备能力,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和监控网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重要区域、物种、物品、疾病的监控,建立完善生态安全监测报告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每年下降2.5%以上。
  建立健全公共危机应急救援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御、治理和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消防、气象、地震、人防等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装备条件,提高防洪防灾减灾监测预警预报服务能力。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改善应急救援条件,逐步建立严密、快捷、高效的公共安全社会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城市公共危机应急防护能力。

 

  第十章  实施机制与实施保障
  “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是编制其他各类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产业导向等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未来五年我市各地、各部门安排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工作指南,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1、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规划体系。市政府将加快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建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责任明确、分类实施、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和实施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产业、城市、交通、生态等四十多个重点专项规划,保证重点领域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为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奠定基础。各县(市、区)规划要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与本规划纲要的对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以本规划纲要为依据,将本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具体落实,突出建设性和控制性。
  加强目标管理。完善政府目标管理制度,将“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内容,逐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部门。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分解落实,由市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负其责,明确责任、明确进度、明确要求,确保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实施。
  优化政策引导。政府将合理通过税费、金融、用地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行为,优化市域资源配置,吸引各类要素集聚,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强化资金筹措。在稳定现有资金供给的基础上,政府将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和拓宽融资渠道,扩大金融机构投入,不断引进外资民资,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国家和省各类资金扶持,“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超过3450亿元。
  优化财政投入。政府将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合理配置财政资源,优先发展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强对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研究的扶持。深化社会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经营性社会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减少公共财政的支付领域,提高使用效果。
  2、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
  认真开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泛开展规划纲要的宣传活动,使全社会了解规划、关心规划、自觉地参与规划实施,提高规划纲要的社会知晓度,并监督规划执行和实施。
  加强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2008年市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将组织力量,对“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上报市政府。经中期评估需要对本规划进行修订时,市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
  3、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强化项目支撑,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导向带动作用,按照“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有较大调控能力并能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产业项目”等原则,“十一五”期间初步在以下十大工程领域实施360个左右重大项目,计划投资2450亿元左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70%左右。主要是: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工程。主要构建和完善综合快速交通网,建成一批港站枢纽,提升对外通达能力。包括新建扩容宁通高速公路、新建江海高速扬泰段、安丰至大桥公路、完善沿江高等级公路扬州段、加快扬州港“一港两区”建设、推进运河“三改二”整治、扩容改造京沪高速淮安至江都段、规划淮扬镇铁路、苏中机场、宁扬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114亿元左右。
  能源建设和保障工程。主要续建和规划新建一批电源点,完善电网改造,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包括扬州二电厂二期工程、江苏油田勘探开发、扬州电网改造、秸杆发电等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130亿元左右。
  水资源供给和水利防洪工程。主要改善水资源供给条件,提升流域防洪、城市防洪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包括长江治理、淮河治理、病险水库加固、重点洼地治理、城市防洪、水资源调配、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利血防、水源保障等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50亿元左右。
  城镇功能提升工程。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包括“数字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改造和河道整治、燃气、集中供热、古城保护和改造、房地产开发、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等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650亿元左右。
  现代农业推进工程。主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率,增强农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及优质粮产业工程、农业重点产业一体化工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业“三品三创”工程、宝应县有机农业开发园区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25亿元左右。
  现代制造业振兴工程。主要壮大支柱产业,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传统特色产业,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包括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医药及医疗器械、金属板材设备、电工电缆、船舶、电子信息等八大工业支柱产业亿元以上项目等,“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1150亿元左右。
  现代商贸物流工程。主要构建区域物流平台,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提升中心城市物流集散能力。包括扬州港口综合物流、仪征石化专业物流、文昌商圈改造、五亭龙玩具城、国际珠宝城、高邮服装城等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106亿元左右。
  文化大市建设工程。主要加快教育、文化、旅游等事业和产业发展,提升城市以文化为核心的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博览城、文化艺术中心、扬子津科教园、体育公园、瘦西湖新区、古运河游览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140亿元左右。
  生态市建设工程。主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和湿地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完善、垃圾处理、污染企业搬迁、生态林网建设、湿地保护等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65亿元左右。
  公共卫生与安全体系建设工程。主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安全网,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包括重点医院改造、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公安消防设施建设、气象与地震监测预报网络建设、安全生产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民政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十一五”期间投资计划20亿元左右。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73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