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吉林省乡道管理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10-29 生效日期: 2005-01-01
发布部门: 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

  《吉林省乡道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0月27日省政府十届二十三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 洪虎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乡道建设、养护和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乡道的建设、养护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乡道,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公路规划确定的,连接城市、乡(镇)、村屯间的,不属于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道的规划、建设和养护。
  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乡道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与乡道建设、养护和管理有关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乡道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乡道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乡道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乡道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乡道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和乡镇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 乡道规划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和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的原则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经批准的乡道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乡道建设计划应当符合乡道规划,并报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乡道建设计划应当优先安排扶贫、国防、资源开发利用公路、危险桥涵隧道等急需的项目。


    第十一条 乡道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不具备实施能力的项目,也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公路管理机构实施。


    第十二条 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乡道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对乡道建设的技术指导,监督参与乡道建设的单位遵守公路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并依法查处违反乡道建设市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乡道的技术等级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四级标准,原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四级标准的乡道,应当逐步改造。
  确无条件达到前款要求的边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乡道建设可适用省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简易公路工程技术等级标准。


    第十四条 乡道的建设、养护、管理、绿化用地及砂石料场,由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解决。

第三章 养护

    第十五条 乡道应当按照国家或者省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
  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对乡道养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养护质量评定考核,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当限期整改。


    第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专业养护、承包养护和其他适合当地特点的养护形式进行乡道养护。


    第十七条 乡道的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桥涵、隧道可以由所在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或者招聘专业养护队伍负责养护;也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养护。
  乡道路基及砂石路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沿线居民集中养护、分段承包养护或者招标养护。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农民养护乡道的,不得违反规定增加农民负担。


    第十八条 乡道的绿化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乡道的绿化规划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乡道交通中断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抢修,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应修建临时便道或者指明绕行路线。

第四章 建设与养护资金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加乡道建设、养护资金的投入。


    第二十一条 乡道建设、养护资金可采取以下方式筹集:
  (一)当地人民政府列支的乡道建设、养护资金;
  (二)依法收取的拖拉机、农用车养路费;
  (三)贷款;
  (四)吸收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或者个人捐资;
  (五)受益人自愿出资;
  (六)通过资源置换筹措;
  (七)其他合法方式。
  乡道建设、养护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第二十二条 依法征收的拖拉机、农用车养路费必须全部用于乡道建设、养护和管理。

第五章 路政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公路管理机构可根据乡道管理的实际情况向乡(镇)人民政府派驻专职路政管理员或者兼职路政管理员,路政管理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止损害乡道的行为;
  (二)协助实施乡道养护施工作业时的交通控制;
  (三)负责乡道管理的日常巡视;
  (四)监督路政审批事宜的执行;
  (五)向公路管理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第二十四条 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乡道路政管理资料档案制度和乡道定期巡查制度,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乡道入口处设置公告牌,公告乡道的限定标准和超限车辆行驶乡道的法律后果,并在乡道的危险桥梁、隧道和路段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公告牌和警示标志的样式由省交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乡道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管辖区域内乡道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可聘请管辖区域内乡道沿线居民作为护路员协助公路管理机构开展路政管理工作。护路员有权制止损害乡道的行为。遇有损害乡道行为发生时,应保护案发现场,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公路管理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第二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制定合法的保护乡道的乡规民约,提高乡道沿线居民爱路护路意识。


    第二十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有权依法制止各种损害乡道的行为,可以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避免超限运输车辆损害乡道。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擅自在乡道上设卡、收费、罚款、拦截车辆的,由交通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经责令仍不停止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关联法规        

    第三十一条 挤占、挪用乡道建设和养护资金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并对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超限车辆擅自行驶乡道,由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法给予处罚,造成乡道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费用必须用于乡道养护。


    第三十三条 乡道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假公济私,使乡道遭受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5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