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南京市政府批转市发改委《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8-17 生效日期: 2005-08-17
发布部门: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宁政发[2005]16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市发改委拟定的《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当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发展任务非常繁重,各区县、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第十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政府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为明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五年八月十七日
关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稳定增长,与国家宏观调控取向基本吻合,呈现出经济发展动力更趋多元、经济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的良好特征。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压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三次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0.54亿元,增长15.3%。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4.76亿元,增长5.3%。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4.11亿元,增长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5.88亿元,增长28.2%。服务业平稳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54.78亿元,增长12%。
  2、三大需求结构更趋合理。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实现地方外贸出口40.56亿美元,增长6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继续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61亿元,增长19.4%。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8.51亿元,增长29.1%;其中工业投入241.47亿元,增长28%。
  3、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升。财政收入状况良好,实现财政总收入246.57亿元,增长21.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4.08亿元,增长22.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3.69,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2.9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4、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就业工作加快推进,新增就业岗位8.62万个,实现再就业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5%。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12.63元,增长27.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488元,增长17.9%。
  在充分肯定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一是利用外资形势严峻。上半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3.23亿美元,下降5.7%;实际利用外资7.71亿美元,下降24.9%。目前,外资项目资源依然不足,利用外资顺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难度较大。二是三产增速有所减缓。受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下降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仅增长2.6%,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仅增长3.2%,也对三产增速带来了较大影响。三是财政增收影响因素较多。上半年出现的房地产相关行业税收不断走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速减缓、出口退税增长较快等因素,都将对下半年财政增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四是农民增收压力较大。纯农户增收渠道依然不多,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相比去年也有所减少。对照全年计划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促进农民增收需要继续加大力度。五是物价依然存在上涨压力。食品类价格受天气影响程度较大,需要密切关注;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呈上升趋势,对下一阶段消费品市场价格将产生滞后影响;6月份水、电、气价格集中上调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出租车、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价格均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迫切需要及时疏导。
  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更加明显。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中,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的任务依然较重。

  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建议
   为实现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平稳运行,下半年,既要立足当前,继续以加快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全年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实现,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争先进位”新进展;又要着眼长远,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1、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1)继续加大工业投入。按照全年实现工业投入600亿元的目标,继续强化工业大项目的引进,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性工业项目,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依托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吸引一批下游配套企业,增强工业有效投入。(2)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重点开发区为载体,以实施《南京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为抓手,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关联度大、知名度高的产业集群,壮大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集聚效应。(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价格调控监管,防止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力度,努力将原材料涨价压力消化在生产环节;支持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快竣工投产一批电力机组,大力组织电煤供应和调运,继续搞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重点急需物资的调度运输,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要素的正常供应。保证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服务,保证重点企业资金供应,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加强工贸、商贸合作,扩大市场营销,降低企业库存,降低两项资金占用。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1)贯彻落实好加快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南京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确定的目标,突出发展重点,积极贯彻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具体实施意见,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积极促进旅游会展业发展。抓住“十运会”、“绿博会”等重要活动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聚集人气。加强商贸、旅游、会展业的协同运作,积极筹备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大型群众活动等,突出南京文化特色、旅游特色,全面提升南京城市形象,带动旅游会展业快速发展。(3)努力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良好运行的舆论氛围。加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尽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围绕市场供求总量、结构和价格,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动态监控、分析和预警。(4)继续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托禄口机场、龙潭港区和过江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物流基地和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园区建设,培育和引进现代化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努力建设立足南京经济圈、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具有扩张能力和充满活力的国际物流中心、长江流域物流转换中心和南京都市圈物流配送中心。继续促进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等行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需求合理增长。(1)集中力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和会办,密切跟踪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全市206项重点在建项目、71项10亿元或1亿美元及以上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快列入年度奋斗目标的工业发展10大项目、城市建设10大工程、社会发展10大项目建设,尤其是加大新开工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达到目标要求进度,对建设条件已满足开工要求的项目,加快进度,提前开工。(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推进优质项目与金融资金的对接,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产权转让等多种方式,推广项目法人招标制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切实加强供地管理和用地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计划,优先保证工业、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供地。(3)加强重点项目储备。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着眼全局、着眼长远,以沿江开发、五大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为重点,精心谋划、超前部署,落实和储备一批重点项目。(4)加快“迎十运”重点项目建设。做好“迎十运”各类城建项目的收尾工作,加快推进十运会“10+2”配套场馆建设,确保“十运会”顺利召开。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1)迅速扭转利用外资下滑势头。狠抓项目注册率,努力挖掘已批外资项目的到帐潜力;狠抓大项目的推进,加强对在谈3000万美元以上、在手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跟踪服务,加大推进力度,促进资金早到帐、项目早开工。(2)广泛开展各类招商活动。认真筹备和组织好赴台、港、欧美等境外招商活动和“金洽会”等相关国内招商活动,抓紧客商邀请工作,挖掘一批新的项目信息。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方式,充分发挥驻外招商机构的招商作用,积极推进大企业集团、民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外合作,大力实施特色招商、规划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形式。(3)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加强跨国公司研发、营销中心、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引进。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开展服务业专题招商,努力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4)加快推进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积极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扩大一般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培育自主品牌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密切关注国际贸易环境新变化特别是轻纺产品贸易摩擦对我市外贸出口的影响,引导企业主动应对,合理规避贸易风险,利用国际规则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5、继续深化和完善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1)确保全年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年初确定的改革目标,继续加大改革工作力度,巩固好市属工业企业“三联动”改革成果,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活力,提高企业适应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面完成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任务,并做好改制后的各项后续服务工作。(2)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改革方案的出台,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要听取职工意见,将各项改革措施控制在群众能够承受的范围内。(3)稳步推进价格调控措施。目前政府定、调价项目出台的压力较大,在把握好目前价格指数较低这一有利时机、有序出台价格调控措施的同时,认真做好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工作。(4)努力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围绕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落实好我市的实施细则,继续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着力解决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和管理问题,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6、努力促进财政增收,确保财政收支平稳增长。(1)积极做好税收征缴工作。加强对税源企业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监控和定期分析,做好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加强税源管理的通知》以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财税优惠政策管理工作的通知》,维护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防止税收无序流动和税源流失。积极整合现有支持经济发展的有关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加税源。推进依法治税,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税费减免规定。(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保障重点,安排调度好农村新五件实事、“一区两县”对口帮促等工作的配套资金,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逐步增加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安排。重点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支持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促进投资结构全面优化。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在确保各项重点支出的同时,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3)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分类指导、促进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做好市对区县财政体制调整,完善各项衔接准备工作,促进市区县经济协调发展。密切关注国家出口政策、汇率变化对出口退税的影响,及时掌握信息、积极应对。
   7、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提升郊县经济发展水平。(1)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按照《关于加快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确定的工作重点,尽快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各项配套政策的推进和落实工作,特别是要以城乡一体的布局规划为龙头,完善城乡产业和功能定位,推进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建设,为“三个集中”创造条件,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尽快取得成效。(2)认真做好“一区两县”帮促工作。在产业项目布局、基础设施配套、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积极促进“一区两县”产业提升,形成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结对帮促机制,通过城乡资金、项目和人才等资源对接,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造血”功能。(3)继续提升郊县经济实力。加快郊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形成工业集约化发展的新高地,促进郊县工业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抓住我市作为商务部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契机,加强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年内在高淳、溧水两个试点县新建改造100个“万村千乡”连锁“农家店”,不断推动郊县商品流通方式的升级。提升金融等服务业对郊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加县域授信额度,下放审批权限,增强县级金融机构的活力。
   8、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做好三农工作。(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向科技要效益,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努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外向农业等现代农业。继续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带动农民增收。(2)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重点鼓励、扶持农民创业,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实施订单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充分发挥外出务工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3)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积极做好农资调剂、调运和供应工作,确保农资价格的稳定。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农村八件实事,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完成。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把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
   9、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1)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努力把节约资源变成全民自觉行动。(2)着力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土、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能源节约,着力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逐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3)加快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规划指导,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研究制定节约资源的条例法规,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研究激励政策,创新资源节约机制,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
市发改委
2005年7月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9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