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益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益阳市农村税费改革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2-07-16 生效日期: 2002-07-16
发布部门: 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益政办发[2002]12号

区县(市)人民政府,大通湖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益阳市农村税费改革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二年七月十六日

益阳市农村税费改革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
  为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根据中央农村税费改革有关精神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通知》(湘发[2002]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农村税费改革省对市州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02]27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的原则
  (一)统一规范原则。即对现行开支项目和标准进行合理界定,选取相关客观因素,按照统一规范的公式测算各区县(市)所属乡(镇)、村标准支出需求。
  (二)公开公正原则。即公开转移支付测算方法和相关客观因素,并按照各地财政的困难程度和财力状况合理确定市对区县(市)的补助。
  (三)适当照顾原则。即对困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及特殊情况给予适当照顾。
  (四)总量规模原则。即保障总量规模,资金渠道不调向,如数分配不留余地,适当调剂平衡。
  (五)直接关联原则。即只考虑与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关联的因素。不属于农村税费改革的遗留问题不列入本次税费改革范围。

  二、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额的确定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额,是根据税费改革前各区县(市)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乡村道路修建、民兵训练、农村教育集资与村级基本支出等统计数据,按照因素法核定各区县(市)上述各项经费开支的标准需求和税费改革后收入的减少额,并依据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系数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
  某区县(市)转移支付额=[该区县(市)乡村两级办学经费+计划生育经费+优抚经费+乡村道路修建经费+民兵训练经费+教育集资支出+补助村级基本支出+农业特产税政策性减收+屠宰税减收-农业税增收]×该区县(市)转移支付系数。
  (一)乡村两级办学经费
  计算分配的因素:全市乡村两级办学经费总额、农村农业人口数、乡(镇)村个数、行政区划面积。
  公式:某县乡村两级办学经费=全市乡村两级办学经费总额×该县分配率。
  其中:某县分配率=该县农业人口数占全市农业人口数的比重×权重1+该县乡(镇)村个数占全市乡(镇)村个数的比重×权重2+修正值÷该县农村人口密度占全市农村人口密度的比重×权重3。
  修正值是指为计算方便和校正误差采用的换算常数(下同)。
  (二)计划生育经费
  计算分配的因素:育龄妇女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市计生经费总额、乡(镇)个数。
  公式:某县计划生育经费=该县分配率×全市计划生育经费总额。
  其中:某县分配率=该县育龄妇女人数占全市育龄妇女人数的比重×权重1+该县乡(镇)个数占全市乡(镇)个数的比重×权重2+修正值÷该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比重×权重3。
  (三)优抚经费
  计算分配的因素:在乡现役军属户数、在乡伤残复退军人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市优抚经费。
  公式:某县优抚经费=(该县现役军人优待标准支出+该县在乡伤残复退军人优待标准支出)×全市平均实际负担率。
  其中:某县现役军人优待标准支出=该县在乡现役军属户数×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某县在乡伤残复退军人优待标准支出=该县在乡伤残复退军人人数×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全市平均实际负担率=全市优抚经费总额÷(全市现役军人优待标准支出+全市在乡伤残复退军人优待标准支出)。
  (四)乡村道路修建经费
  计算分配因素:乡村道路用地面积、改革前乡(镇)统筹中安排的乡村道路修建支出、农村农业人口数、行政区划面积、全市乡村道路修建支出总额。
  公式:某县道路修建经费=该县分配率×全市乡村道路修建支出总额。
  其中:某县分配率=该县乡村道路用地面积占全市乡村道路用地面积的比重×权重1+该县乡村道路修建支出占全市的比重×权重2+修正值÷该县农村人口密度占全市农村人口密度的比重×权重3。
  (五)民兵训练经费
  计算分配因素:民兵人数、训练工作量、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训练经费开支标准。
  公式:某县民兵训练经费=该县民兵训练经费标准支出×全市平均实际负担率。
  其中:某县民兵训练经费标准支出=训练工作量×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训练经费开支标准。
  全市平均实际负担率=全市民兵训练经费总额÷全市民兵训练经费标准支出。
  (六)教育集资支出
  计算分配因素:农村农业人口数、乡(镇)村个数、全市教育集资支出总额。
  公式:某县教育集资支出=该县分配率×全市教育集资支出总额。
  其中:某县分配率=该县农村农业人口数占全市农村农业人口数的比重×权重1+该县乡(镇)村个数占全市乡(镇)村个数的比重×权重2。
  (七)补助村级基本支出
  计算分配因素:五保户人数、村个数、补助标准。
  公式:某县补助村级支出=五保户补助支出+村管理费补助。
  其中:某县五保户补助支出=五保户人数×补助标准(省标准)×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省的比重。
  某县村管理费补助=村个数×补助标准(省标准)。
  (八)农业特产税减收额
  根据农业特产税财政决算收入及其税率调整情况计算确定。
  公式:某县农业特产税减收额=农业特产税生产环节减收额+农业特产税收购环节减收额。
  (九)屠宰税减收额
  根据1999年屠宰税收入财政决算数确定。
  (十)农业税增收额
  按照各区县(市)改革前后农业税计税常产、计税价格和税率计算确定。
  公式:某县农业税增收额=改革后农业税征收额-改革前农业税征收额。
  其中:改革后农业税征收额=农业税计税常产×计税价格×改革后农业税税率。
  改革前农业税征收额=农业税计税常产×计税价格×改革前农业税标准税率。
  (十一)转移支付系数的确定
  按照省财政对全市的转移支付系数,市对区县(市)的转移支付系数,统一确定为1。

  三、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因素数据的采集
  本办法统一采用1999年度《益阳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和1999年财政决算报表数据。少数数据以有关报表数据为准。其中,乡(镇)个数省里以1995年撤区并乡前一年的数据为依据,我市以现有乡(镇)村个数为依据;“三提五统”采用省农办和市经管部门提供的历史数据;大通湖管理区和沅江市茶盘洲镇的农业人口数以市统计局提供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准;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收入的减(增)收数据以省、市财政农税部门提供的报表数据为准,农业税计税常产取的是1995-1999年五年平均数;农场现有乡(镇)村个数以省民政部门下发的文件为准(湘民行发[2000]23号)。

  四、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的其他问题
  (一)除市转移支付外,各区县(市)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从本级财力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增加对乡(镇)村的补助。各区县(市)要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县乡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以保障基层政权履行职能必不可少的财力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正常需要。各区县(市)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应达到65%(其中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不得低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10%)。
  (二)平垸行洪补助,根据市平建办提供的数据,将单退垸按0.3的系数折算成双退垸,按全市平垸行洪补助金额和平垸行洪耕地面积平均分配。
  (三)大堤维护补助,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数据,以堤垸长度为依据,将堤垸分成一般垸、蓄洪垸、重点垸、内湖临湖渍堤四个等级,分别按每公里5100元、7100元、3600元和1000元的标准分配。
  (四)有关改制农场补助,按全市改制农场补助金额和改制农场农业人口数平均计算到大通湖管理区和沅江市茶盘洲镇。
  (五)水库移民补助,按淹没耕地面积占全市淹没耕地面积的比重和移民人口占全市移民人口的比重各占50%的权重计算分配。
  区县(市)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里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规定,公正合理地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到乡(镇)村。转移支付资金必须专项用于补助县、乡、村农村税费改革所影响的财力收支缺口,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如有违者,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并相应扣减对该区县(市)下一年度的转移支付资金。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35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