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吉林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2-2030)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3-05 生效日期: 2003-03-05
发布部门: 吉林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建设生态市是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不断提高吉林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落实《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吉林市实际,编制提出《吉林市生态市建设规划》。   一、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市域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4.5%;总人口448.5万人,人口密度为165人/平方公里。吉林市属于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全市农用地占总土地面积的90%,土地肥沃,宜于农耕,人均耕地面积0.15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3种,潜在价值为1053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有镍、钼、铁等9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有人参、贝母、木耳、山野菜等1300多种,野生名贵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黑熊、林蛙等40多种。
  吉林市是全国少有的水资源丰沛的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38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全市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372条,均属松花江水系。第二松花江纵贯南北,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均位于域内,三湖总库容达178亿立方米,总有效库容135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总量的38%,其中松花湖总库容达108亿立方米,湖面面积550平方公里。
  吉林市旅游资源丰富,中心城区四面青山环抱,松花江如玉带从市区呈'S'形蜿蜒穿过,城市山水风光独具魅力;不冻的松花江造就的冬季雾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为国内四大自然奇观;距市区仅26公里的松花湖,山清水秀,为国家4A级风景区;朱雀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内少有的位于城区内的森林公园;吉林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吉林市生态资源潜质虽然较好,但由于多年来重开发、轻保护,使市域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森林采育失调,林分质量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中幼林比重近70%,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较弱;耕作区农业长期连作,土壤肥力下降较快,加之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矿山开采秩序不尽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有加重趋势,矿山生态恢复难度较大;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全市流域内二松干流和辉发河、蛟河等支流的42个地表水控制断面中有38%已丧失使用功能,水源江段能够达到饮用水功能要求的仅占23.5%,松花湖已呈现富营养化趋势。尤其突出的是中心城市大气、水体、噪声、固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改善。目前,吉林市城区空气质量区域达标率仅40%。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内铁合金、水泥等企业由于生产工艺老化落后、污染处理设施不健全,企业污染超标排放严重,致使区内大气环境质量常年处于Ⅴ类甚至劣Ⅴ类水平,直接影响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城市污水处理水平落后,全市仅江北化工区居民生活污水进入吉化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市区内排水设施不健全,雨污合流现象严重,江南及老市区的相当一部分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源江段。区域环境噪声普遍超标。生活垃圾未真正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建设各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都有一定差距,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仅5.7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5.72平方米。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市当前和长远发展,因此,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吉林市生态市建设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全球绿色文明蓬勃兴起,对发展生态经济提出了要求。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生态城市已被国内外众多城市确定为战略目标。随着我国加入WTO,关税壁垒被打破,绿色壁垒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刚性制约,这将促使我国必须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并加快与国际惯例、国际标准接轨,绿色文明将渗透到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建设生态市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一项基本战略,国务院先后批准琼、吉、黑、陕四省进行生态省试点,国内一些地区在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绿色产业上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也为我们建设生态市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战略决策,并将在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扶持性措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中已将我市和长春市确定为特大型生态经济示范城市,随着两市经济联系的不断密切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强化,吉长经济密集带在全省和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设生态市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功能有所提升。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正在提高。全市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8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元。
  综上分析,吉林市生态资源潜质较好,生态环境可恢复性较强,具备了生态市建设的外部环境与基础条件,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在30年内实现建成生态市的宏伟目标。
  二、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的方针,按照生态省建设总体布局和建设吉长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要求,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撑,积极建设优良环境,切实保护生态资源,科学运作生态资本,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环境配置效率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人、自然双赢式发展。
  --坚持非均衡发展模式,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快建设吉长生态经济带,在生态市建设中率先跨越。
  --坚持以对外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机制,推进绿色产品的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坚持城市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综合规划,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趋向高效运转和动态平衡,带动区域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坚持生态文化先行的原则,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型社区。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市建设。
  (三)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和任务
  通过30年努力,把吉林市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明开放、环境优越舒适的现代化生态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国内发达城市行列。
  --主动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以自然资源节约和永续利用为基础,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体系,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以综合治理现有各种污染源为重点,以中心城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为重心,加强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带动市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使全市优质生态资源不断增加,可再生资源不断增殖,生态复合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城乡人居环境。
  --全力推进吉长生态经济带建设,把吉长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加快城镇化步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发展协调的生态城镇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倡导绿色文明,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使全市社会文明程度、国民综合素质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人民生活进入比较富裕阶段。
  2、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战略任务,在具体实施中,分为近期启动、中期发展、远期提高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期,2002-2005年。
  主要目标:用四年时间搞好生态市建设的开端和布局,初步建立起具有吉林市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框架。到2005年,全市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8%,水土流失率低于15%,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25%;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分别达到60%、70%、65%,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市域人口规模达到47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
  主要任务: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建立起绿色产业主体框架。推进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大力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健康产品等名牌产品。重构工业发展体系,加快化工、汽车、化纤、冶金等传统产业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培育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医药、新材料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景点、线路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全面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完善大交通走廊,建立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用事业,提高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水平,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实现富裕型小康标准。
  --恢复、建设全市生态系统,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趋势。搞好以松花湖流域为重点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良好区的建设与保护,对重点污染源及局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域实施有效的工程性整治。加强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全面实施'清水绿带'工程,建设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加强三湖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安全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
  --全面启动吉长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重点城镇规划,着手实施跨行政区域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发展农业、旅游、汽车、化工等重点产业,积极推进吉长两市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建立人才支持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把资源配置的重点、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方向切实转移到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上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培养和引进适应生态市建设的各类人才。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建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应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营造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发展期,2006--2015年。
  主要目标:用大约10年的时间,使生态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格局,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开始呈现良性循环。到2015年,全市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水土流失率低于10%,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35%,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占全市幅员面积的34%;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分别达到80%、85%、85%,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标准;市域人口达到5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生态城镇达到全市城镇总数的25%;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主要任务:
  --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全面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效益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搞好绿色品牌系列开发,建立绿色产业群、企业群。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化工、化纤、汽车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及医药、新材料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初步建成旅游经济强市。
  --继续加大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全面实施有计划的搬迁、改造,使吉林市城区大气污染基本得到治理和控制;进一步提高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城市污水、垃圾、固废、噪声污染得到彻底整治;全面治理和控制松花湖流域重点城镇点源污染和农业污染,确保松花湖水质达到水源地标准;实现人工定向培育优质资源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使可更新资源不断增殖。
  --加强吉长生态经济带北侧的开发建设,扩大左家、桦皮厂等城镇规模,提高环境承载力和经济、人口集聚程度,基本实现吉长生态经济带北侧开发轴的城市功能对接,同时,加快南侧重点城镇开发,形成生态经济带南侧开发轴的雏形。
  --建立连接全国和世界的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永久开发和利用的信息资源库。
  --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科技、教育产业,建立以绿色产品加工制造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市民的生态文化素质。
  第三阶段:提高期,2016--2030年。
  主要目标:巩固和完善已进入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全面达到生态市建设各项阶段性目标。全市形成以优质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生态环保型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形态;全社会形成以崇尚科学和先进生态文化为支撑的绿色意识形态;经济及产业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以较高标准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达到良性循环;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科技教育等达到全国较发达城市水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30年,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2%,水土流失率小于8%,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50%;地表水水质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标准;市域人口达到5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生态城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
  主要任务:
  --推进全市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具有高度的资源更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效益创造能力和人文支持能力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使生态效益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以之反哺生态环境建设。
  --以吉林、长春两个核心城市和北侧经济轴带为依托,加快建设南侧经济轴带,形成南北互相呼应、协调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基本建成一体发展的吉长生态经济带。
  --建立以绿色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体系,使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市场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
  --加大城乡生态型人居环境建设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绿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动力和居民消费方式的普遍追求。
  (四)分阶段主要评价指标
  三、生态市建设总体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分层次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原则,全市划分三大类型生态经济区,确定三个层次的生态经济城镇体系,同时选择一些重点区域进行生态建设示范。
  (一)生态经济分区
  根据自然地理、生态功能及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将市域范围划分成三大生态经济区,即中部生态工业和城郊型生态农业经济区,东部、南部水源地保护与特产经济区,北部黑土地资源保护与绿色农牧业经济区。各生态经济区要按照规划的总体布署,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1、中部生态工业和都市型农业经济
  该区域包括吉林市城区和永吉县,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面积6260平方公里,人口236万人。2001年该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4亿元。现有产业主要是石化、汽车、电力、冶金、造纸、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和旅游等,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区。作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吉林市现有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矛盾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口前镇和永吉经济开发区位于吉林市水源上游和上风向,其发展建设对吉林市城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发展方向和重点
  --扩大城市规模,适时将永吉县纳入城区管理,进一步明晰城市功能分区,优化生产力布局,完善生产、流通、信息、金融、旅游、文化等多种功能。
  --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有计划地淘汰、转移现有高耗能、高污染型产业和产品,积极培育以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工业。
  --推进吉长生态经济带建设,在增强核心城市整体实力的同时,加强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左家、桦皮厂、岔路河等重点城镇建设,形成以点带面、南北呼应的发展格局,建成吉长生态经济带,全面提高区域环境、产业、人口承载能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彻底治理松花江吉林市城区江段水污染和以哈达湾大气污染为重点的城市大气污染,基本消除噪声和垃圾污染。充分发挥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优势,完善城市园林、绿地、水体等生态支持系统,建设优美、舒适、文明的现代人居环境和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旅游名城。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圈。城市近郊逐步退出粮食生产,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精品畜牧业,丰富城市'菜篮子',积极发展花卉、苗木等观光型生态农业。
  2、东部、南部水源地保护与特产经济
  该区域包括蛟河、桦甸、磐石三市,面积16260平方公里,人口144万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亿元。该区域位于第二松花江上游,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均位于本区,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全省及下游地区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功能非常突出。域内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东部、东南部是中山山区,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区,森林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林下草场、林下动植物资源及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境内辉发河、蛟河等入湖支流由于上游及境内城镇生产生活污染和日益加剧的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污染严重,直接影响松花湖水质;由于森林质量欠佳,林分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比重过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不强。
  发展方向和重点
  --在'三湖'水资源保护区,以控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强生态恢复与建设,全面停止经营性森林采伐,15度以上坡耕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加快森林资源恢复。
  --加强松花江上游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城市污水排放。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坚持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彻底解决人为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在重点生态退化区,积极种植生态草,发展人工草地,建立林草复合植被防护体系。
  --加强二松江、辉发河、蛟河等主要江河堤防建设及大中型水库改造建设,增强防洪、除涝、调蓄功能。
  --在保护好水源地的基础上,从山区、半山区实际出发,搞好林业多种经营,突出发展森林工业、林地特产业和多种经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充分利用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的天然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业。
  --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要重点开发铁、镍、油页岩、花岗岩等优势矿种,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强尾矿废水治理和矿山生态恢复。
  3、北部黑土地资源保护与绿色农牧业经济
  本区域包括舒兰市全境,面积4600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该区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以冲积地貌为主,多河谷平原,气候条件较好,黑土地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区内水资源相对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地表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局部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开发利用较为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发展方向和重点
  --以发展绿色、集约农业为方向,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护黑土地资源,开发和推广有机农用化工产品,逐步提高优质高效化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可降解农膜的使用量,推广科学施用方法,控制面源污染。
  --发展可持续效益农业,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产品品质,搞好绿色水稻、大豆、优质杂粮基地建设和深加工基地建设;建设优质肉牛、肉猪、肉鸡、鹅、蜂等牧业园区,搞好绿色牧业产品开发及系列深加工,建立健全绿色农牧产品产销体系,培育、壮大产业和产品名牌。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农村四旁林,恢复与保持良好的农牧业生态环境。
  (二)生态经济城镇体系
  生态经济城镇建设,总体上按特大型、中型、小型三个层次,分三个阶段进行。近期,率先建设吉林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和桦甸中等生态经济城市,新发展5个小型生态经济城市,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0个重点城镇进行生态产业发展示范;中期,将舒兰、磐石、蛟河建成中等生态经济城市,全市重点生态经济镇达到20个;远期,在全市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各异的生态经济城镇体系,重点生态经济镇发展到40个。
  1、吉林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
  吉林市城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95万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0亿元。作为全省特大型生态经济示范城市,要加快构建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体系。在改造现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以有机和绿色食品加工、环境友好型化工、绿色汽车、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为标志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格局。到2030年左右,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00万人,把吉林市建成山青、水碧、天蓝、草绿的生态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名城,成为全国重要的环境友好型化工产业基地及绿色化工技术中心、绿色食品生产和集散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生态省建设中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
  2、中等生态经济城市
  桦甸、磐石、舒兰、蛟河四个县级市已具备10-15万人口规模,在城镇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次级中心作用,是市域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结点,经过未来30年的建设,要分别达到25-35万人口的规模,建成各具特色的中等生态经济示范城市。
  桦甸市现市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5.4万人,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9.5亿元,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境内有白山湖、红石湖及大型电站,森林覆盖率高达74.3%,油母页岩、铁、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加强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以特产种养业、林特产品深加工、绿色和有机食品开发为代表的林地经济,大力发展水电、油母页岩综合利用等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同时,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增强承载能力,到2015年,把桦甸市率先建成中等生态经济城市,到2030年达到30万人口的规模,成为吉林省中东部的经济中心、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和林特产品集散地。
  舒兰市现市区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境内西部为松花江河谷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是重要产粮区,东部是重点天然林保护区,林下动植物资源丰富。今后,要加强黑土地资源保护,大力发展集约型现代农业,积极培育绿色大米、绿色大豆、优质畜禽等名牌产品,同时,依托现有基础,发展壮大机械加工、医药化工产业。加快主城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滨河带状公园和东山森林公园。到2030年,把舒兰市建成全省重要的粮食深加工基地、有机食品基地,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
  磐石市现市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 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8亿元。境内多为低山丘陵区,农牧业相对发达,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今后,要进一步扩大饮品产业、食用菌产业规模,利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改造提升非金属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建材工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同时,加强旧城改造,高标准建设新城区。到2030年,把磐石市建设成为全国食用菌大市、全省重要的饮品产业基地和建材生产基地,人口规模达到25万人。
  蛟河市现市区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13.4万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5亿元。境内多为中山山区,松花湖水域纵横交错,森林资源、石材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今后,要突出发展畜牧加工、特产种养、医药、石材加工业,完善拉法山、庆岭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到2030年把蛟河市建设成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人口规模达到25万人。
  3、生态经济示范城镇
  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市范围选择一批重点城镇进行生态经济示范,明确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烟筒山、岔路河、红石砬子、白石山、新站、桦皮厂等城镇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今后要重点发展交通、工业、商贸等多种功能,2015年前逐步达到小城市规模;左家、平安、上营、红旗岭、白山、天岗、明城、缸窑、江密峰、搜登站等城镇均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今后重点发展绿色产品深加工、林特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业,2030年前逐步过渡成为小城市;乌拉街、北大湖、庆岭、小城等城镇旅游资源丰富,今后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业。其它建制镇要突出优势,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绿色支柱产业。要有计划地搞好村屯撤并,具备条件的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小城镇。
  (三)生态经济示范园区
  按照生态市建设总体布局,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率先启动,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示范,近期规划建设九站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江南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大湖冰雪旅游区、白山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区、乌拉街满族民族风俗文化旅游园等一批特色生态示范园区。
  四、生态产业选择与发展重点
  发展现代生态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生态市的重要支撑。今后一个时期,吉林市产业选择要按照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在加大对冶金、化纤、建材、机械、商贸、运输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的同时,采取适度倾斜和重点扶持战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构筑以可持续效益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环境友好型化工、绿色汽车、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生态资源水利、生态旅游为代表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格局,使绿色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
  (一)可持续效益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业
  1、发展方向
  适应绿色消费需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保护利用土地资源、减少面源污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名、优、特农畜产品,实现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管理科学化,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逐步实现效益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
  2、发展重点
  --建立完善以设施农业技术、旱作节水技术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肥土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加快作物品种改良和引进,建设吉林市水稻、大豆种原基地和基因库。
  --合理调整畜禽结构,稳定发展食粮型畜禽,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禽,搞好畜禽品种改良,建立优质饲草饲料基地。
  --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实行人畜分离、舍饲为主,加强动物产地防疫、检疫,严格推行国际畜禽贸易法则和技术标准。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具有吉林特色的有机食品和绿色名牌产品。
  3、基地建设
  --以北部平原区及南部半山区为重点,建设200万亩特种玉米生产基地、10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50万亩优质大豆生产基地,重点培育壮大万昌'白头山牌'清洁大米、'丰珠牌'舒兰贡米、'丰珠牌'玉米及舒兰有机大豆等品牌形象。
  --以桦甸、蛟河和吉林市近郊为重点,建设万亩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基地,健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动物疫病防治网络,建设一批优质肉牛、奶牛、肉猪、肉鸡、鹅、蜂等牧业园区,建设创汇型畜禽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分割肉、冷冻肉、肉肠等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创造名牌产品。
  --以东部、南部山区和半山区为重点,建设一批食用菌、白瓜子、人参、中药材、林蛙、柞蚕、果品、水产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打造'龙鼎长白山果蔬汁'、'桦甸白瓜子'、'舒兰林蛙'、'蛟河长白山菌类'、'五里河金红苹果'、'松花湖淡水鱼'等品牌形象。
  --以城市近郊为重点,建设环城蔬菜、奶牛、果品、花卉生产基地,培育'九牛乳品'、'春光乳品'、'乌拉街绿色蔬菜'、'五里河水果'等名牌产品。
  --以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重点,提高玉米转化能力,大力发展变性淀粉、赖氨酸、玉米油等深加工产品,积极开发营养型白酒、无水酒精,以及玉米早餐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等名牌产品。
  --以舒兰、桦甸为重点,建设大豆加工转化基地,大力发展豆奶及豆奶粉、大豆磷脂、大豆蛋白食品、大豆色拉油、营养调和油等产品,同时,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生产大豆皂甙、核酸、低聚糖和功能酞产品,塑造名牌产品形象。
  (二)环境友好型化工产业
  1、发展方向
  以提高集约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稳定提高基础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环境友好型化工新产品。到2005年,以吉化为主体,建成全国最大的醇类、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ABS、橡胶、有机硅生产基地,精细化工率提高到30%,重点污染源基本得到治理。远期吉化要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的跨国集团,精细化工率提高到60%以上,实现高效益、低污染的良性循环。
  2、发展重点
  --优化加工工艺,合理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重质化技术改造,采用乙烯分离工艺及无毒、无污染催化剂,开发直接利用裂化干气制取化工产品。近期要加快实施65万吨乙烯扩能、30万吨聚乙烯新建、24.6万吨苯酚丙酮、24万吨丁辛醇改造等重大项目。中远期要利用引进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建设高效益的天然气化工装置,发展天然气化工产品。
  --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工艺技术的应用,生产清洁汽油、燃料酒精、低硫低芳烃柴油、车用液化气、压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及重交通道路沥青。
  --采用适用先进技术,开发合成材料、新型材料、化工溶剂、汽车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等绿色精细化工产品。近期重点建设5万吨有机硅、10万吨双酚A、30万吨ABS、10万吨聚碳酸酯、4000吨DNBP阻聚剂等项目。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建设30万吨合成氨工程,扶持高浓度专用复合肥生产,发展高效、低残留、低毒、安全农药、降解塑料等绿色农用化工产品。
  --依托农副产品资源,发展淀粉、酒精、糖类、溶剂等绿色有机化学品。
  --依托化工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化学建材,重点开发建筑塑料、建筑涂料、防水材料、粘合胶剂等产品。
  (三)绿色汽车工业
  1、发展方向
  通过资产重组和合资合作,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具有绿色、节能概念的环保型汽车,建设国内一流的经济型轿车和客车生产基地,并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带动更多相关行业为汽车工业配套和服务。
  2、发展重点
  --完善吉林轻型车厂现有设备和工艺,积极推进吉林轻型车厂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发生产T-4商务车等中高档车型及经济型家庭轿车,逐步形成4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江北机械厂的资产和技术优势,加快与吉利汽车公司等企业的合作,积极发展经济型家庭轿车,逐步形成2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按照高起点、多品种、小批量的路子,积极发展化工原料运输、玉米专用运输、城市垃圾清运等专用汽车。
  --加强与一汽、大众等知名汽车企业的联系,积极寻求配套合作机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重点发展模块式供货方式和总成零部件,建设模具制造、锻造和铸造中心。
  --推行国家强制性检验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积极开发生产燃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新型环保车辆设备。
  (四)高新技术产业
  1、发展方向
  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搞好技术移植、引进和开发,加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拳头产品,把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2、发展重点
  --发挥特色和优势,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基础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信息终端产品,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冷光源、片式电容,汽车扬声器,以及数字电视、数字移动通信产品。加快发展软件产业,以高新区软件园为核心,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开发电子报税系统、微波光缆监控系统、工业控制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软件。进一步扩大信息、网络技术应用领域。加快市域光纤传输网络建设,在城市管理、教育、卫生等领域全面推广应用信息网络技术。
  --突出发展生物工程及医药。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基因工程技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为重点,开发生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人重组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长素等生物制药产品。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全面实施制药企业GMP改造,积极开发生产'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中药现代化新品种,力争在预防心脑血管、抗癌、糖尿病等领域实现突破,近期重点开发蛹虫草制剂、松柏泰制剂、天三奇制剂、北五味子系列产品。建立小分子化学药研发中心,重点研制开发治疗艾滋病、白血病等疑难病症以及抗病毒、抗肿瘤等靶向制剂药物,培育形成一批国家级一、二类新药。依托林蛙、月苋草、龙胆草、人参、鹿茸等独特资源,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加工深度,积极开发系列化健康食品或保健药品。
  --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选择具有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重点发展纳米级稀土永磁材料、纳米级电子陶瓷粉、新型激光材料、辐照材料、有机硅、碳纤维、橡塑材料、增强塑料、玻璃纤维聚酯等新材料。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依托优势企业,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重点建设龙鼎集团现场总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省公路机械厂大吨位间歇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市工程机械厂750型混凝土搅拌站、吉林模具制造公司加工中心等项目。
  (五)环保产业
  1、发展方向
  适应国内外环保设备需求持续增长趋势,以资产和技术为纽带,有效整合环保行业资源,建立集团化、产业化开发群体,积极发展多品种、系列化环保设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建设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2、发展重点
  --做大做强水净化产业,建设全国水净化设备基地。适应化纤、造纸、食品、酒精等行业废水处理的需要,大力开发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消化、吸收荷兰帕克公司先进技术,建设龙鼎集团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国产化项目。依托吉林大禹公司,扩大浮动纤维高效过滤器生产能力。积极开发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开发生产曝气增氧机、工业污水有害金属磁选分离机等产品。适应市场需要,开发生产大型污水输送设备、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与设备、水处理溶剂等。
  --建设洁净煤锅炉研发、生产基地,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重点发展新型洁净煤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及洁净配煤和型煤技术。
  --加强固体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尾矿、冶炼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开发生产垃圾分类、筛选和粉碎设备,推广农村畜禽粪便、秸秆无害化处理技术。
  --积极开发生产环保型建筑机械、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适应绿色消费需求,开发生产生物有机肥、可降解塑料及包装物等环保产品。
  (六)生态资源水利
  1、发展方向
  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方针,加速构建以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城市水利为主体的水利发展框架,重点解决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资源不足三大问题。切实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合理开发传统水资源,综合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开源节流并重,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实现工程水利向生态资源水利转变。
  2、发展重点
  --科学合理开发水资源。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现有中型水库改造扩容,加快建设一批拦蓄和调、引水工程,科学合理利用降水与过境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近期集中力量建设关门砬子、团山子、四间水库等后备水源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使全市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达到55亿立方米,满足全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朝阳、柳阳、庆丰、大绥河等万亩新灌区工程建设,对永舒榆、星星哨、碾子沟等现有灌区进行配套改造,提高供水利用率,提高灌溉保证率,继续扩大旱田节水灌溉面积。
  --以工程、农艺、化控、生物措施为基础,重点发展旱作集雨设施农业、覆盖农业、保护性耕作和抗旱节水技术。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和节水服务业,改进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在推进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首位,建立节水型社区。
  --积极发展水利产业,推进水利建设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依法治水。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尽快完成吉林市城区、五个县市所在城区、重点规划区的防洪工程和全市12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七)生态旅游业
  1、发展方向
  以建设中国旅游强市为目标,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路子,做好'青山、绿水、名城、冰雪'文章,搞好景点、线路、服务体系整合,推出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旅游精品,促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2、发展重点
  --发展雾凇冰雪旅游。加快建设北大湖滑雪旅游区、沿江雾凇观赏区,完善松花湖、北山、朱雀山滑雪旅游设施,积极承办大型冰雪体育赛事,把吉林市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名城。
  --发展山水风光旅游。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加强松花湖、白山湖、红石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怡人、赏心悦目的旅游度假胜地。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以龙潭山、朱雀山、拉法山、官马溶洞等森林公园为重点,形成森林生态旅游线路。
  --发展产业观光旅游。开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东北三宝'、'东珠'养殖加工观光旅游,水电、化工、冶金工业观光旅游等线路。
  --发展民俗风情旅游。修复小白山望祭殿,建设乌拉街、金丰等民俗村,办好'中国满族文化节'、'中国关东美食节',以浓厚的满族、朝鲜族民俗和关东风情吸引中外游客,形成民俗风情旅游热线。
  --发展文物古迹旅游。加强文物古迹保护和发掘工作,形成以北山寺庙群、文庙博物馆、陨石天文馆、龙潭山山城、西团山遗址为重点的文物古迹旅游线路。
  --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接待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
  --强化旅游市场开拓,加强区域性合作,开辟城际间旅游线路,重点开发东北、北京、华南和东南亚、日本、韩国旅游市场,增强吉林市旅游吸引力。
  --搞好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开发地方特产、绿色食品、冰雪体育用具、冰雪服装、旅游纪念品等产品,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五、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一)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以恢复与培育优质资源,增加可再生资源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建立完善资源有序利用制度,全面推进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村屯建设用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农田改良建设,在低山丘陵、半山区通过增施农家肥、科学施用化肥等措施降低土壤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搞好方条田、中低产田改造,建立完善复垦开发制度。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加强'一江三湖'水源地保护,逐步提高水源质量。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降水与过境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节水工业、节水服务业,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利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实施百万亩封山育林工程、二百万亩造纸用材林工程、百万亩红松经济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建设松花湖水源涵养生态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调减木材产量,实现从采伐森林转向管护森林。实施城市秀美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国土绿化体系,推进森林分类经营,积极发展森林工业。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重点开发优势矿种,均衡发展大路矿种,调整国家规定限制的矿种,促进矿业经济持续、有序、健康发展。加强矿山环境保护,鼓励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实现矿山'三废'资源化,实施舒兰、蛟河等地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搞好镍、钼、铁等矿山废渣、废水综合治理及尾矿坝治理。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建设。在现有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设立松花湖、白山湖、红石湖、辉发河水土流失控制区,新建松花江吉林江段越冬水禽保护区、蛟河市前进自然保护区、舒兰市大秃顶子自然保护区、舒兰市小城湿地保护区,形成全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体系。
  (二)中心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
  针对吉林市城区污染比较严重的实际,转变过去重开发、轻保护,重生产、轻治理的做法,树立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建设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适度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到2030年,吉林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240平方公里。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分区,压缩主城区工业用地比例,适度分离各类商业区、居民区,形成城市核心区一个主中心和四个副中心的指状城市组团格局,强化中商、南教、北工、西流、西南住的区域特色。
  --建立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改造吉林铁路枢纽,建设中心城区环线公路及连接县级城市的快速公路。调整和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加快快速路及主次干路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发展轨道交通,普及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
  --完善生态景观系统,打造魅力型山水城市。依托一江环城、四山拱卫的自然优势,不断深入实施'清水绿带'工程,高标准营造松花江岸线景观轴。加强环城山系生态景观规划,不断提高市区绿化水平,建设多层次立体绿地系统。加强城市建筑的统一规划,提高建筑品位和格调。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治理哈达湾地区烟尘污染,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对造纸、铁合金、炭素等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改造和搬迁。同时,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消除城市黑烟,到'十五'末,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远期城区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标准。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完善市区排水管网,彻底实现雨污分流,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吉化污水处理厂现有能力,彻底实现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大幅度提高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推行垃圾分类包装,推广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加强噪声污染控制,建立环境噪声达标区,严格控制机动车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生活噪声。
  (三)城镇和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现有的4个县级市要把强化城市功能与扩大规模结合起来,超前搞好规划,严格城市功能分区,突出抓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合理布局生产力,综合治理各类污染,积极构建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到2030年,4个城市都建设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社会文明进步、环境质量良好的中等生态城市。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小城镇功能,保护和利用好绿色资源,在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绿色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强小城镇污染防治,鼓励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开发,严格控制乡镇企业污染,严禁将生产工艺落后的产品和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乡镇企业,实施乡镇企业污染集中治理。控制集约型禽畜鱼养殖业的污染,对垃圾粪便实施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
  加强村屯建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保证农村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保证饮用水安全。推广秸杆气化技术、太阳能采暖房、节能地炕,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近期要在40个生态农业示范乡镇,重点建设'六位一体'日光温室和秸杆气化站。
  六、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社会是生态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生态市建设中,必须倡导生态文化,加强生态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持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重点解决农村早婚、早育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从体制、机制和科技入手,对人口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生活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具有预防、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有效、经济、公平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面,调整优化福利事业结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二)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培养公众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价值观。在各级学校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培养生态文化的观念和意识,努力造就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保护意识的一代新人。提高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态文化素质,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公众传统价值观的转型。结?quot;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将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具有集生态教育和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
  (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风貌,继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在开发建设中既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点,防止片面强调发展而割断历史、不顾环境、风貌进行破坏性的建设,也要注意在继承名城特色的基础上使城市历史文脉得到延续。加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积极妥善保护龙潭山山城、西团山古墓葬等历史文化遗存。积极保护、挖掘和发扬具有吉林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二人转、浪木根雕等地方戏剧、舞蹈、工艺品、绘画、民间文学、土特产品、饮食风味、生活习俗等文化形式,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特色。推进企业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树立企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形象。
  (四)保护吉林'江城'风貌,树立'激流勇进'的江城精神。结合'清水绿带'工程,在松花江两岸进行文化景观建设,把松花江城区段建设成吉林市的生态走廊、景观走廊和文化走廊。按沿江的自然地势,合理确立两岸不同区域的开发强度,保护空间轮廓的协调统一。沿江建筑要与自然相协调,在高度、形式、色彩、绿化方面,精心设计,丰富空间轮廓。保护两岸的历史文化遗迹,在重点地段塑造一批具有生态文化内涵和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物和雕塑。充分利用松花江,结合雾淞奇观,组织雾淞、冰雕、雪雕等活动,展现'江城'特色。
  (五)加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建立与生产力水平、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与伦理规范,倡导文明向上的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树立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引导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行为方式向既保护自身健康,又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
  七、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建设生态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适时转为常设机构,对生态市建设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生态市建设纳入当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精心实施。组建生态市建设专家咨询小组,为各级政府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重大工程建设管理的领导分工,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并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生态市建设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依法实施规划,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规划引导,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提请市人大审议,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并保持实施的连续性。进一步编制完善与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重点区域规划、重点产业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搞好衔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加紧研究制定有利于生态市建设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在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中的调节功能。加强依法行政,建立生态市建设审计制度,确保重大工程的投资效益。
  (三)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吉林市资源优势,以绿色产品为标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产业、新品种、新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
  (四)制定实施优先项目计划,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是建设生态市的重要支撑,初步规划提出包括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生态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清洁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五个大类的优先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00亿元,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实施。对这些优先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特别是中远期项目,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特点,进行滚动式调整。对近期项目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加紧组织实施。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不同形式参与生态市建设。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利用世行、亚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贷款、赠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适当安排生态市建设所需资金,加大对林、草、土地、水利资源建设、流域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与监测投入力度。根据财力状况,建立生态市建设导向资金,优先用于发展绿色名牌产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五)完善认证制度,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建立和推行绿色技术标准,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建立健全有机食品和绿色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产品的检测和指导工作。按照通行的国际国内绿色认证要求,结合全球绿色科技的发展趋势,制定既符合我市实际、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打破资源无价和环境无价的传统观念,逐步实行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充分考虑资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等因素。尽快建立生态环境预警制度,形成生态环境监测和气象预警、灾害预警体系,为生态市建设提供全面翔实的科学依据。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407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