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的决定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7-12-30 生效日期: 1997-12-30
发布部门: 湖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1997年11月3日省人民政府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湖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第十八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湖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附:湖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1995年3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7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南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预防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文娱、体育、贸易等活动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场所,包括:
  (一)营业性娱乐城、夜总会、影剧院、录相放映点、影视厅、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曲艺室、游乐(艺)场;
  (二)营业性体育场(馆)、武术馆、射击场、游泳池(场、馆)、溜冰场、保龄球场、健身(美)馆;
  (三)公园、风景游览区;
  (四)车站、客运码头、港口;
  (五)商场、集贸市场、证券交易场所;
  (六)饮食、服务场所;
  (七)举办大型订货会、展览会、展销会、物资交流会、节庆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
  (八)其他供群众聚集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    公共场所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治安责任制。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体户业主是该场所的治安责任人,对其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全负责。

    第四条    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遵守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规定,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和安全,接受公共场所治安保卫人员的管理。
  对于公共场所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应当协助有关部门予以制止。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治安工作的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督促公共场所主管(主办)单位建立治安管理制度,落实治安管理措施;
  (二)协助公共场所负责人对工作人员进行治安管理业务知识培训;
  (三)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四)依法查处违反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工商、文化、体育、城建、园林、交通、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公安机关搞好公共场所治安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公共场所必须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一)建筑物和各项设施坚固安全,出入口及通道畅通;
  (二)消防设备齐全有效,放置得当;
  (三)电器安装符合安全标准,夜间开放的公共场所,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突然停电时的应急措施;
  (四)危险路段、部位设置有护栏等安全设施;
  (五)禁止游客、顾客、观众进入的地区设有明显的标志;
  (六)设置相应的物品寄存处和交通工具停放场地;
  (七)公安机关根据场所情况提出的其他安全要求。

    第七条    开办公共场所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向所在地县(市、市辖区)以上公安机关申请公共安全条件审查。属于本办法第 条第(一)项规定的公共场所,应当向县以上公安机关申领(公共场所安全许可证)。
  公共场所因故合并、分立、歇业、转业,应当向原批准机关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第八条    凡临时举办大型订货会、展览会、展销会、物资交流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民间文艺活动、节庆活动等涉及公共安全的活动,(承办、主办)单位应当于举办前15天持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向所在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进行审查,并在5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书面答复。

    第九条    公共场所售票不得超过核定的人员容量,场内使用的音响器材的音量应当适当,不得影响相邻单位和居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第十条    公共场所禁止以色情招揽生意,禁止卖淫嫖娼,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第十一条    公共场所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治安管理责任制,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不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    公共场所应当制定游客、顾客或者观众须知,并张贴在显要位置。

    第十三条    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治安保卫组织或者配备治安保卫人员,负责维护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
  公共场所治安保卫人员应当坚守岗位,忠于职守。

    第十四条    公共场所应当接受公安人员的治安管理检查。
  公安人员到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检查,应当出示由省公安厅统一制发的《治安检查证》,文明执法。

    第十五条    公共场所的治安保卫人员和其他内部工作人员必须佩带明显标志。遇有下列情况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处置:
  (一)发现打架斗殴、酗酒闹事、流氓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要主动劝阻制止,或者将行为人带离现场,并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二)发生灾害事故时,要维护好现场秩序,疏散群众,抢救伤员,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救援、处理;
  (三)遇有游客、顾客、观众死亡或者发生刑事案件时,应当认真保护好现场,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四)对突发疾病的游客、顾客、观众,应当积极给予救助;
  (五)发现游客、顾问、观众遗留的物品,应当妥当保管,设法归还原主或者公开招领;经招领3个月后无人认领的,登记造册,送当地公安机关按拾遗物品处理。对违禁物品和可疑物品,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凡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扰乱公共秩序和妨碍公共安全;
  (二)爱护国家文物、名胜古迹和公共设施,不准涂写、刻划、损毁;
  (三)不准攀折花草,不准伤害观赏动物;
  (四)不准在场内喧哗、起哄、吵闹和燃放烟花爆竹、抛掷杂物;
  (五)不准阻碍交通;
  (六)不准进入已标明不准进入的区域;
  (七)不准倒卖入场券(票);
  (八)严禁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品及其他违禁品;
  (九)严禁寻衅滋事、斗殴、赌博、传播淫秽物品、侮辱妇女、卖淫嫖娼、进行封建迷信和其他有碍社会风化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七条    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机关给予表彰奖励:
  (一)模范执行本办法,公共场所秩序好,安全防范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
  (二)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防止重大案件或者治安灾害事故发生,有突出贡献的;
  (三)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协助公安机关查破案件,贡献较大的。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关联法规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关联法规        

    第二十条    公安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应当严格执法、秉公办事。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主管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单位内部设置的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05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