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吉林省农村敬老院暂行管理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4-06-04 生效日期: 1994-06-04
发布部门: 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农村敬老院的管理, 保障其供养人员幸福生活和安度晚年,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敬老院, 是指乡(镇)兴办的集中供养五保供养对象的集体福利事业组织。
  五保供养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 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抚养义务人, 但是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抚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 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关联法规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乡(镇)敬老院的管理。


    第四条    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应坚持民主管理、文明办院、 以养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市)、 区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
  各乡(镇)政府负责农村敬老院的具体管理工作。
  各级农业、城建、财政、工商、税务、卫生、乡镇企业、土地、林业、公安等管理部门应配合敬老院的管理部门做好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办好农村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应尽的义务。


    第七条    农村敬老院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院内生活、医疗、卫生、文化、 娱乐等基本设施配套;院区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设;环境绿化、美化;
  (二)供养对象住室每间不超过四人,并保证安全、保暖、 舒适;
  (三)院内床位数量不少于本乡(镇)符合供养条件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六十;
  (四)具有一定数量的用于供养人员种植蔬菜和畜禽饲料的耕地;
  (五)应按服务人员与供养人员不低于1:15的比例配备服务人员;
  (六)设立光荣间,集中收养农村孤劳优抚对象;
  (七)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夫妻间、病号间。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须制定新建、改建、 扩建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经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批同意后, 按有关规定办理其它手续。


    第九条    农村敬老院不得供养精神病、麻疯病患者。


    第十条    供养人员须经本人申请、村民小组同意、 村民委员会审核、乡(镇)政府批准,并报所在县(市)、 区民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入敬老院集中供养。


    第十一条    供养人员在院内享有下列权利:
  (一)平等享受敬老院的福利待遇和服务;
  (二)讨论、建议和监督院务管理工作;
  (三)选举或被选举为院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第十二条    供养人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社会公德及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二)服从、执行院务管理委员会的决定,爱护院内公物;
  (三)支持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四)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第十三条    供养人员的私有财产由敬老院登记造册, 其所有权不受侵犯。


    第十四条    供养人员退出敬老院应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五条    供养人员死亡后, 应按殡葬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安葬。


    第十六条    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实行院务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院务管理委员会由敬老院供养人员和工作人员选举产生, 成员人数由乡(镇)政府自定, 其中供养人员所占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六十。
  院长、副院长由院务管理委员会选举, 经乡(镇)政府批准任命;副院长中应有一名由供养人员担任。


    第十七条    院务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贯彻以养为主的原则,全面落实五保供给政策, 不断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敬老院发展规划,讨论、 决定有关重大问题;
  (三)检查、落实各项院务管理工作,筹集、 管理并按规定使用敬老院经费、物资和固定资产;
  (四)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工副业生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五)加强自身建设和对其他供养人员、工作人员的教育, 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促进敬老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八条    院长的职责是:
  (一)召集并主持院务管理委员会会议;
  (二)组织实施院务管理委员会议决议;
  (三)负责主持日常院务工作。


    第十九条    农村敬老院应采用合同制并按有关规定配备管理、服务、炊事等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行政、 财务、生活、医疗、卫生、生产、殡葬、安全保卫、公开办事、 兼政建设、政治、学习、表彰奖励等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第二十条    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要热爱五保供养事业, 忠于职守,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对供养人员和气热忱,体帖公道, 优质、高效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乡(镇)政府必须按下列规定保证敬老院经费及物质生活资料的落实:
  (一)供养人员生活费,不低于本乡(镇)农民平均生活水平,在乡(镇)统筹费中列支;
  (二)基建维修费,根据实际需要和农民承受能力,在乡(镇)统筹费中列支;
  (三)管理费及工作人员报酬一般应在敬老院经营创收中解决,中足部分按规定报批后,在乡(镇)统筹费中列支;
  (四)供养人员口粮由乡(镇)统筹供给,并按规定配有细粮、品种粮和食油;
  (五)副食、蔬菜由敬老院自给自足。


    第二十二条    农村敬老院应大力发展院办经济。 任何个人不得以敬老院名义办经济实体,从中牟利。
  院办经济实体须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院办经济的收入除扩大再生产外, 主要用于改善供养人员生活及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并应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有所积累, 以便以丰补欠。


    第二十三条    农村敬老院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财务管理人员,并设专帐、专户。


    第二十四条    农村敬老 院的财、物要专款(物)专用,不得侵占、挪用。


    第二十五条    农村敬老院财务帐目应按季度定期公开, 接受供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并按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二十六条    农村敬老院应根据供养人员的特点适时调剂伙食,定期改善生活,配备日常生活必需品。


    第二十七条    农村敬老院应配备专(兼)职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对供养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并对患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供养人员设专人护理。


    第二十八条    农村敬老院应加强对供养人员的卫生知识教育,保证供养人员定期洗澡、理发,及时清洗、更换衣服、 被褥罩单,并保证室内外清洁卫生。


    第二十九条    农村敬老院应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保持厨房、餐厅清洁,按规定对炊具、餐具消毒,保证饮食卫生、安全。


    第三十条    农村敬老院应丰富供养人员的文化生活, 不断完善相应设施,满足供养人员的阅读、视听、娱乐等需要。


    第三十一条    农村敬老院应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维护供养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未成年供养人员及时受到教育。


    第三十二条    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救灾救济款物时,应当优先照顾敬老院的五保对象,保障他们的生活。


    第三十三条    工商、税务、财政、 土地等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敬老院院办经济,在审批等有关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在税收方面比照社会福利企业给予优惠照顾, 并保证敬老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十四条    对模范遵守本办法, 在敬老院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五条    对刁难、虐待供养人员, 侵犯供养人员合法权益,以及妨碍、阻挠敬老院管理工作, 侵犯敬老院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12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