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06年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5-20 生效日期: 2006-05-20
发布部门: 山西省农业厅
发布文号: 晋农(市场)发[2006]5号

各市农业、畜牧、果业局(中心):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省厅制定了《2006年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山西省农业厅??

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日


2006年省农业厅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要点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部、省厅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发展措施”的工作方针,按照“完善体系,提升能力,延伸网络,拓展服务”的发展思路,认真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和“金农”工程,推广“三电合一”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农业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
  一、主要任务、目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以质量安全的理念贯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绿色生态的理念转变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途径,从净化源头、标准示范、检验检测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6年,制定引用推广种养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农业标准50项,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养殖场)3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地200万亩,畜禽养殖基地10个,认证农畜产品100个;力争11个市级城市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启动“金农”工程,推进“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信息服务工作。完成“金农”工程项目可研,力争年内建成开通全省农业调度专网视频会商系统和省厅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完成农业部下达的“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新发展农村信息员1500名,扩大信息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的覆盖范围。完成农业统计调查工作任务。
  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工作: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积极探索农产品市场和农资连锁经营的网络建设。今年重点扶持3-5个批发市场实施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增强批发市场交易服务能力。引导批发市场、超市与生产基地建立产销合作机制及连锁配送营销网,促进产销衔接,搞活农产品流通。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加快农业标准制定引用工作,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以保障农产品安全、鼓励大宗农产品分级、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指导农业安全生产和良好操作为重点,引用推广国家、行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30项,制定地方(包括市级)农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20项。各级农业部门及种养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把制定引用推广农业标准作为重点,结合“科技下乡入户”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标准应用的覆盖范围。
  2、抓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提高管理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2006年,省厅将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农业标准制定推广人员标准化知识培训班,尽快建立起一支熟悉农业标准化管理和农业标准推广的工作队伍。培训内容:一是如何进行标准的选题、立项,加快制定全省农业生产急需标准。二是根据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要求,我省农业如何规避风险,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三是按照国家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标准编写模版软件培训。
  3、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要与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农业标准的实施作为各项农业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由点到面推动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今年要在巩固提高已建的8个部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场)的基础上,新创建部级无公害蔬菜、水果、畜禽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3个。通过创建活动,探索适合我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基本模式、管理机制和实践经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规范检测机构工作,加快检测能力建设。规范检测制度和检测方法,加强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省级和晋城市、太原市三个农产品质检中心的检测能力,积极开展产品认证检测、产地认定环境检测评价和例行检测工作;加快省级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部级认证工作。各市、县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速测设备,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加快监管能力建设。各级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要及时通过网络上报到“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从山西农业信息网首页登陆)。
  5、完善例行监测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从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监测等环节入手,以蔬菜、水果、畜禽生产养殖基地和农资市场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禁用限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力度,强化农业投入品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在继续配合部级质检中心对太原市蔬菜农药残留进行例行监测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省厅组织对全省11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四环素等药物残留进行例行监测工作,以促进各地加强监管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适时公布例行监测结果,提高监测信息透明度。
  6、完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程序,扩大认证规模。按照农业部“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统一部署,加强认证体系建设,简化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程序,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规模和数量。各级农业部门的认证管理机构对认定、认证的产地、产品及标志使用要加强监管。
  7、积极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贯彻,制定相关配套法规,确保该法的顺利实施。拟成立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协调。
  (二)启动“金农工程”,加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1、组织实施“金农工程”。认真组织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为“金农”工程尽快实施奠定基础。以农业部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加快建设和完善我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增强农业部门的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
  2、积极推进“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组织编制“三电合一”信息服务项目建设指南,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对部级试点项目建设和应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及时总结经验,抓好推广应用。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推广“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推进网络延伸,加快新农村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完善和拓宽农业信息发布窗口。充分发挥省级农业信息网在全省农业信息网站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丰富栏目内容,开设和完善全省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批发市场行情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建立“上下互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促进各级农业部门信息资源整合,突出地方和行业特色;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扩大农业信息传播的覆盖范围。
  4、提高信息采集、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统计、农业基点物价成本调查、市场监测等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工作,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全面提升农业部门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能力。今年,省厅采集发布信息的重点:各地贯彻落实农村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农业综合统计调查资料的分析报告;对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度分析及对策;农产品市场、农资市场和农村供求情况的监测预警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信息。各市农业部门市场信息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做好当地有关方面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发布上报工作,为宏观部门、广大生产经营者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
  5、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是目前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组织保证。各地要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合作经济组织、流通协会、村级组织、乡镇农业“三站”和生产经营大户,设立信息服务站点,培训发展农村信息员,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各市农业部门市场信息管理服务机构,要组织区县农业部门信息人员认真做好农村信息员网上注册登记、审核申报工作。
  (三)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加快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
  1、改造升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要以农业部启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工程”为契机,与有关部门配合,争取资金扶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2006年,我省重点对3-5个部、省级定点市场的交易、服务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建立无公害专销区,完善信息采集发布、质量安全检测设备,设立加工配送、分级包装现代物流设施,引导市场拓展场地挂钩、壮大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水平和集散交易、服务能力。
  2、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精神、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制定我省具体实施办法。各地要以培育壮大农产品和农资市场营销主体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农资现代物流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扶持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与企业和市场对接的能力。
  3、积极开展农产品促销工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组织,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我省在上海香港举办的经济协作及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对外贸易,扩大农产品出口外销规模;进一步完善部、省级网上农产品促销平台功能,丰富内容,扩大影响,积极推介生产加工企业和产品,探索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与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建设。
  4、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政策引导,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品牌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业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名牌农产品认定工作、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管理,提升我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三、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行政能力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和理顺管理体制。农业市场信息和质量安全工作是新时期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机构职能定位,省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是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设的行政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农业、畜牧有关产业及业务单位开展体系建设、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了在省、市农业部门间建立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各市农业部门要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完善本部门市场信息质量工作行政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工作关系和明确职责。同时要确定一位局领导主管,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2、加强学习培训,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握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前沿性、节奏快、变化大的特点,建立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强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提高本系统干部的统筹发展、政策执行、务实创新、依法行政、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建立考核机制,努力完成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各项工作任务。围绕农业市场信息质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2006年省厅将对各地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管理及营销促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统计调查(按统计调查制度考核)、标准引用制定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工作进行考核。各市农业部门市场信息科(处)要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加强沟通。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省厅将给予表彰。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21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