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确保今年农民增收目标实现有关问题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5-21 生效日期: 2003-05-21
发布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桂政办发[2003]85号

各市(地)、县人民政府(行署),区直各委、办、厅、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战略决策,在抓好农村“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目标,努力实现农村防治“非典”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胜利,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坚持一手抓农村非典型肺炎防治,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做到“两不误”、“齐推进”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稳定增长,农民现金收入持平,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今年我区农民增收的内外部环境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使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近几年来少有的严重困难和复杂问题。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继续走低,在去年冬天我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冰冻灾害之后,今年3月又出现了早期高温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了农民增收。特别是“非典”疫情已经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农产品出口和向区外销售受到某些制约,区内社会消费量萎缩,流通的市场环境受到影响,卖难问题更加突出;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农民务工收入减少;在“非典”疫情面前,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正确处理好防治“非典”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工作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使得我区农民增收更为困难。“非典”疫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果断、有效的措施,使我区“非典”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这为我区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由于防治“非典”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对“非典”疫情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形势,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决不能掉以轻心。各地、各部门务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各项部署上来,按照“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要求,正确处理农村“非典”防治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抓好“非典”防治、控制农村疫情、保证农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切实抓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尽最大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的实现,争取农村防治“非典”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胜利。

  二、立足当前,认真抓好对今年农民增收有现实影响的几项重点工作,把“非典”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面对“非典”疫情的影响和当前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立足当前,坚定信心,认真研究应对办法,积极采取克服困难的有效措施,化不利为有利,变消极为积极,努力争取工作的主动权。当前要切实抓好对今年农民增收有现实影响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种养项目。种植业方面,一要抓好晚造优质稻、优质杂交玉米生产,切实提高晚造稻谷、玉米优质品种种植的比例。二要抓好秋冬菜开发,当前要抓紧做好秋菜种植的准备,力争秋冬菜的种植面积、产量和效益有新的突破。三要抓好花卉园艺产业的发展,努力使这一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四要抓好冬季油菜、蘑菇、马铃薯等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生产的准备,努力实现这几类高效经济作物今冬在适宜区域获得规模的发展。养殖业方面,要加快发展市场价位高、需求量大的养殖业产品生产,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生猪、草食动物、海产品、水产品等近期市场价格有回升、生产周期短、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实施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等地新开3万亩水面养殖罗菲鱼的项目,确保这一开发项目在今年内产生效益。对上述结构调整的“短平快”项目,自治区农业厅、林业局、水产畜牧局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做好规划,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并加强对各地的分类指导;各地要根据本地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紧组织实施。
  (二)切实抓好增收效果显著的几项新技术措施的落实。一要大力推广免耕抛秧技术,力争超额完成今年300万亩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的任务;二要加快水果套袋和摘后处理等技术的推广步伐,提高我区优势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三要抓好牛品改、桔杆氨化育肥、罗菲鱼高产养殖等技术的推广,努力提高养殖产品的单产和质量。通过一系列增收技术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三)切实抓好农产品流通、加工和采后处理工作。各农产品主产区,要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开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要针对“非典”时期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的实际,加强网上销售;要组织人员到非疫区开辟新的销售市场;要针对疫区农产品相对短缺的实际,在完善相应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鼓励把农产品销到疫区,支持疫区搞好农产品的供给。各卫生检测站对组织农产品外销的车辆和人员要优先检测、优先放行。对进入我区收购农产品的外地客商,经检测无发热症状的,要即时放行,各农产品主产区要进一步优化流通环境,为外地客商购销业务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已经形成生产能力的加工企业要保证其正常生产,对通过努力可以形成生产能力的加工企业要帮助其尽快投产。要加强对农产品采后处理和检验检测工作,对检验检测达标的,各有关部门要给予认证,使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带标识流通,保证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四)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小型工程的建设,努力增加农民在本地的工资性收入。对国家、自治区已经安排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农村小型水利、县乡村道路、农网改造工程、沼气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尽早组织开工,加快进度。各地也要通过各种办法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工程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农民工,增加农民在本地务工的工资性收入。
  (五)切实做好对务工农民的服务和安置工作。农民外出务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当前要着力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对目前尚在外地务工的农民,要动员其亲属通过写信、打电话等多种方式,介绍科学预防“非典”的知识和国家关于农民工就地预防、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政策,稳定其思想,动员他们继续留在当地务工;各地要因地制宜组织各种形式的互助队帮助外出务工、缺少劳力的农户做好生产中的急难工作,解决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二是为确保区内农民工的基本稳定,在防治“非典”期间,区内企业要暂停轮换、不得遣散和辞退农民工,并要保障其基本生活;按当地政府规定暂停营业的行业和企业要安置好所聘农民工的工作,尽量安排他们在企业内参加技能培训或从事其他工作。三是对从疫区返乡的农民工,要按有关规定落实好隔离措施,经隔离观察后未发现患病的,各级人民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就地创业,积极参与秋冬菜开发、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等增收工作,待疫情平稳后帮助和支持他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再度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六)抓好政策性增收减负措施的落实。退耕还林是能够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政策措施,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地方要抓住当前有利的天气条件帮助农民尽快完成任务,并按农民完成任务的实际结果,及时向农民兑现各项政策规定的实物和现金补助。农村税费改革和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是直接影响农民收益的重要工作,各地一定要深刻认识“减负就是增收”的道理,切实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把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落实好。今年我区自然灾害较多,各地要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做好重灾户因灾歉收的税收减免工作,切实减轻受灾户的税赋负担。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特点和部门职能,研究制定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形成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有利于帮助农民增收的氛围。

  三、着眼长远,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在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切实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工作,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指导各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布置,进一步加快全区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工作,尽快形成用规划指导生产、按规划安排项目的工作格局,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业产业。
  (二)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加快制定我区农产品地方标准和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步伐的同时,确保年内一批重点城市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并试行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创建名牌,提高我区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要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措施向外推介、向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海内外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到我区投资,尤其是要积极引进资本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到我区“安营扎寨”,共同参与我区优势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要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农村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
  (五)毫不松懈地做好农业和农村的日常性工作。要加强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继续完善动物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制定和完善防汛抗旱预案,落实各项防灾抗灾措施,确保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农村有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目标
  在下大力气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深入实际指导工作,紧紧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毫不放松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确保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非典”疫情发生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确保“非典”防治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齐推进”。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自治区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要针对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提出保证农民增收的具体项目、办法和要求,切实组织起具体的增收活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好具体增收项目的实施方案,同时要深入实际,加强具体指导,推动各地抓好增收具体项目的落实。
  (三)加强指导,做好服务。各级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做好增收项目的落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切实为农民增收做好服务。
  (四)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对自治区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对今年农民增收有现实影响的几项重点工作,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定期派出督查组,检查各地落实情况,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各级各部门也要采取相应的督查措施,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既要注重宣传“非典”防治,又要宣传各地在抓好“非典”防治的同时抓好经济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区形成既抓“非典”防治,又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8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