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3-07-04 生效日期: 2003-07-04
发布部门: 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市政发[2003]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新兴主导产业,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拉动一、二、三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解决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晋城市对外开放水平。
  2、突出政府主导,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人力度,完善投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业,加快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旅游资源,使其更快更多地转化为产品。
  3、突出精品工程,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程,突出皇城相府晶牌效应,建设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济网络,逐步构建起配套协调的大旅游大产业格局。
  4、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研究和适度开发利用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奋斗目标
  5、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用一到两年时间夯实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大见成效,提升晋城旅游在全省、周边及全国知名度,为发展壮大旅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到“十五”末,跨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6、2003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26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6亿元,创汇60万美元;2004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65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2亿元,创汇115万美元。到“十五”末,接待旅游者390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80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12.27亿元,创汇136万美元。

  三、工作思路
  7、晋城市的旅游资源由于地理文脉的特殊性,境内拥有一批品味极高且有垄断性、独特性、文化性、经济性、研究性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面向市场,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培育国际旅游,发展大众旅游产品,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不断提高国内旅游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8、以国家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为龙头,全力打造五大旅游文物品牌。根据我市旅游文物资源的特点的,推出“地上古建筑博物馆”、'太行雄关古战场遗址”、'太行军事古城堡群”、'国际围棋发源地”、'太行生态峡谷群”五个旅游文物品牌。
  9、强力启动晋城大旅游发展思路。围绕五大品牌,全面整合晋城旅游资源,实施“三线”工程,即东线、中线、西线。东线以人文资源围棋起源为主线,凸现名牌围棋发源地,拉动棋子山、王莽岭、锡崖沟、云台山、佛子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带。中线以人文资源长平古战场为主线,,凸现名牌青莲寺,拉动玉皇庙、珏山、白马禅寺宗教文化(重点以佛事和道场为内容)、拴驴泉生态文化旅游带。西线以人文资源三城(皇城相府、郭峪城、砥洎城)为主线,凸现名牌皇城相府,拉动蟒河、九女湖生态旅游带。全力推出“神秘太行,经典晋城”的核心理念,打造晋城旅游形象,从而迅速提升我市旅游的品位和知名度。
  10、三年再造五个精晶旅游区。太行绝顶棋源文化旅游区;青寺莲、珏山、丹河特大桥、拴护泉名胜旅游区;九女湖旅游区;高平长平古战场旅游区;沁水舜王坪生态旅游区。
  11、围绕五大品牌五个精晶旅游区工程,结合全市实际,2003年至2004年8月东线、中线、西线要完成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重点工程(①通道工程;②景区内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网络;③重要景区开发建设;④景区内配套设施建设)。12、2004年底,全面启动二期工程。即:东线的“一河一谷带一佛” (门河、马圪大峡谷、十里卧佛),中线的“一湾一泉” (中国第一湾、拴驴泉),西线的“两峡一坪带两山” (沁水县:东峡、西峡、舜王坪,阳城县:云蒙山、析城山)。到“十五”期末,力争把晋城建成中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13、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设立旅游宜传促销经费。树立整体促销意识,整体宣传晋城旅游。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旅游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等多种促销活动,加强与相邻省市及沿海旅游发达地区的联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营销力度,搞好旅游市场预测,积极培育旅游市场。编制《晋城旅游》、《晋城奇观》、《神秘太行》书册和筹拍以围棋文化为内涵的电影,促进旅游客源稳步增长,积极鼓励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参与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开发,建立多元化、全方位旅游客源体系。
  逐步增加旅游市场开发的投入。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精心组织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举办皇城相府旅游文化节、中国山西晋城国际围棋旅游文化节、古军事城堡研讨会等,宣传晋城,包装晋城。要编制我市特色突出、针对性强、引人人胜的旅游宣传品、纪念晶等,宣传、旅游、外事、文化、新闻等单位要共同配合,加强宣传,树立晋城整体形象,全方位提升晋城旅游的知名度。
  14、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系统工程,结合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园林城市、一流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实施。成立晋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组,根据“创优”评分表,制定分项目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实施创优方案,力争“十五”末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

  四、政策和措施
  15、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将加快发展旅游业列人工作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都要成立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定期召开例会,统筹协调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16、对于市场前景大、开发基础好、优惠政策到位、实现效益快的项目,要用政府主导资金进行足够的支持。旅游调产资金要在政府调产资金中占有一定比例。要尽早在全市培育出“三线”产品中的精晶旅游区,使之成为带动全市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龙头。
  17、整合旅游资源,搞好旅游规划。我市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人文与生态资源相互交叉、彼此辉映。所以,要处理好旅游与林业、旅游与宗教、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大合力进行开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要借鉴工业管理的有效体制,搞多元体制,凸现品牌,跨地区搞集团经营、人股经营和拍卖经营。各级政府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规划编制工作,要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聘请高水平专家学者完成当地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认真严格执行,同时要协调计划、交通、建设、林业、工商、物价、水利、环保、卫生、宗教等部门支持旅游,按照各自分工,形成发展大旅游的合力,为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努力。
  18、市政府从2003年~200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开发建设,以拉动社会方方面面投资开发旅游。各级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开发建设的速度,努力使景区建设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19、进一步拓宽旅游项目融资渠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不破坏生态资源和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政1府引导,社会出资,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投资旅游业,形成多元化的旅游运作新机制。条件成熟时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以资本和旅游资源经营权为连接纽带,通过相互参股、资产重组、兼并联合、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形式,培育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改变我市旅游企业“弱、小、散、差”的状况,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20、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文件精神。允许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运用价格杠杆,调节淡旺季游客流量。对旅游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旅游企业尤其是星级饭店、旅行社的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
  21、各级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全行业的规划和管理,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制度,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供更优服务。
  22、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旅行社动态管理机制。引进国内外的知名晶牌旅行社参与市场竞争,全面促进和提高我市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尽快成立旅行社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维护旅游者权益,保护行业利益。出台《晋城市旅行社管理办法》,把旅行社的经营和管理行为纳入系统化管理当中来,对全市旅行社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核,严厉查处有重大投诉、不讲信誉、经营业绩差、恶意损坏旅行社整体形象的少数害群之马,建立旅行社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全市旅行社业的良性发展。
  23、加强从业人员酌培训和管理。全面强化对导游及旅游企业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和思想素质,加强对旅行社经理资格持证人员的年审、年检,通过旅行社协会、导游服务公司,将全市现有持证人员有效组织起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为我市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储备人才。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3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