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4-06-09 生效日期: 2004-06-09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共四川省委
发布文号: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4年6月9日
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现就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工业化进程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工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支撑力,是四川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我省工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总量规模,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结构改善、活力增强,已成为推进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目前我省工业化进程滞后,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理念不新,体制性障碍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向度不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大企业、大集团不多,民营经济发展缓慢,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整体竞争力不强。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资源约束的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压力的急剧加大,各地、各部门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是竞争所迫、发展所需、人民所盼、大势所趋,是增加财力、带动农业、促进就业、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西部大开发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历史性机遇,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奋力推进四川工业跨越式发展。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三个转变”,突出发展主题,转变增长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整合与结构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不断增强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我省工业跨越式发展。
  2.基本原则:
  至坚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三个转变”,突破体制性障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促进特色资源向重点地区、优势产业和企业集中,尽快形成经济优势。
  至坚持在优化结构中加快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改造为重点盘活存量,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扩大增量,大力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性增长。
  至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社会信息化步伐,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倍增和催化作用。
  至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都市卫星城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城为重点,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加速城镇化。
  至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为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以加快工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
  至坚持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坚持既重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和改造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扩大就业。
  至坚持工业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有机结合起来,遵循生态规律组织经济活动,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形成合理开采、低消耗、达标排放、再利用的循环经济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2020年前,基本实现工业化,把我省建设成为中西部工业强省。
  至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省工业增加值2010年前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2020年达到50%以上,为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作出突出贡献。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10年名列中西部前茅,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达到2%,2020年达到3%。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010年达到8万元/人,2020年达到16万元/人。工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2010年达到目前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达到当时全国平均水平。
  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达到15%,2020年达到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2010年达到50%,2020年达到100%。骨干企业技术装备2010年达到上世纪末的国际水平,2020年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至城镇化水平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化率2010年达到40%,2020年达到50%以上。全省非农产业就业比重2010年达到55%以上,2020年达到65%以上。
  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2010年降到1.9吨标煤,2020年降到0.9吨标煤。废物资源的利用率2010年达到70%,2020年达到90%以上。

  二、巩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四)依托优势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强化要素流动互补,依托大中城市和城市集群,着力建设成都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绵阳科技城,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攀西钢铁、钒钛、稀土新材料基地,川南、川东北能源化工和纺织基地,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能源基地。积极实施一批老工业城市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城市功能调整、企业搬迁和土地置换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发展和壮大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增强项目的承载能力。进一步落实关于保障工业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严格土地管理,依法用地,集约用地,保障用地。限制并逐步停止零星工业用地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调整搬迁工业企业原则上要进入依法设立的园区或城市工业功能区,进园率2010年达到70%,2020年达到90%以上。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
  (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具有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着力抓好芯片、光通信、数字视听、软件、信息安全、电子元器件、重大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核电设备、汽车、钢铁、名烟名酒、中药材加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煤电冶等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优势,按照国际标准,以粮油、肉奶、果蔬、茶叶、药材、丝麻、林竹、花卉等为重点,抓好一批农畜产品深加工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知名品牌的农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西部重要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中心和营销中心。
  (六)着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增强其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采取托管经营、产权连接、资产重组等方式,发挥核心企业的扩张、聚集、扩散能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10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户、在50亿元以上的达到20户、在100亿元以上的达到10户,到2020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0户、在50亿元以上的达到40户、在100亿元以上的达到20户。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的配套协作,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七)整合科研、军工优势,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军民结合、军地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军工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与潜能,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分工协作,促进中央企业、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科研投入多元化、人才技术资本化等方式,形成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紧密联合,促进我省科研、军工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八)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丝绸、食品、陶瓷、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出口能力强的企业,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特色加工产业以及面向生产领域的服务业。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劳务订单、项目承包、定向培训等方式,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
  (九)大力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淘汰污染严重、高耗材和高耗能的落后工艺和装备,采用和推广无害、低害、废弃物回收处理新工艺、新技术,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效率。抓紧矿产资源勘查,实现科学合理开采。加大对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加强对工业污染的监控治理,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面向市场,扩大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抓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做好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储备工作。抓紧抓实英特尔芯片封装、年产60万吨乙烯、8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8万吨甲烷氯化物、1000万套轮胎、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瀑布沟、锦屏一二级、溪洛渡、向家坝、两河口、双江口、亭子口水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工作。继续保持成套设备、水电、名酒、飞机制造和航空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积极引进和滚动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十一)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选择地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川发展,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促进产业升级。对引进重大项目,实行重点招商、重点跟踪、重点协调、重点服务、重点督查,并在项目立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对外招商项目放开持股比例限制。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着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优势产品出口。
  (十二)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增强发展活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川委发[2003]14号)的有关政策,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重点支持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型、生态环保型和外向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权益保护、信息支撑等方面的问题。

  四、依靠科技,推进创新,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三)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积极推进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着力抓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制造、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传播输送和国家级、省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工作,加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和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的建设,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打造西部信息产业高地。加大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绵阳科技城数字家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
  (十四)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燃烧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设计、工艺、生产、仓储、营销、管理等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十五)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养企业原创能力,抓好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区、工程技术中心等的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抓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科技研发和技改贴息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财政安排的科技投入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力争全社会重点科技创新投入年增长15%以上。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集中力量实施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大力开发一批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创建行业技术标准;推动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建立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品牌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大幅度提高四川品牌在国内名牌中的比例,争创国际品牌。

  五、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十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创业创新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规范企业改制和产权交易,促进产权的合理有序流动,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主辅分离,做强做大主业,放开搞活辅业。积极引进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高的战略投资者,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合理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
  (十七)建立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确保国有资本投向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产业,促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十八)健全资本进退流动机制,促进企业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健全国有资本灵活进入和退出企业的机制,推进国有资产的整合,抓好国有资本的运作,积极促进企业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六、转变职能,完善体系,大力优化加快工业发展的环境
  (十九)创建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办好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电子政务,实行行政公示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坚持政企分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和“三乱”等问题,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二十)加快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改善工业发展条件。继续加强水陆交通运输干线、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强立体综合交通网配套能力,加强口岸建设,实施“大通关”战略。统筹和加快电源电网等重大能源基地建设,改善电源结构,抓好能源的供应和调度,保障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加快区域产权、土地、矿产、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市场的建设,提高公开化、市场化程度。尽快建立四川产权交易中心。大力推进流通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支持成都建成西部现代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和社团自主组建行业协会、民间商会等中介组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分割向市场一体化转变,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
  (二十一)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努力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对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财政技改贴息等资金重点向优势产业和企业倾斜;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服务,完善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租赁融资等投融资方式;建立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的原材料、技术改造所需资金的“绿色评审”通道,加快建立多形式、多元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整合信用信息资源,2005年初步建成以工商、银行、法院、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为主的“全省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着力打造“信用四川”。
  (二十二)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形成工业发展的智力支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川委发[2003]24号)的有关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用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职业经理人的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职业经理人的选聘步伐,争取2010年职业经理人达到50%以上。调动社会力量,整合教育资源,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办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广大职工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加大对下岗职工、失地无业农民和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发挥科技社团聚集人才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提高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
  (二十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工业经济发展的安全机制。建立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2005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改善劳动关系。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政府出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再就业救助对象。逐步建立农民工和失地无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十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并配强抓工业工作的领导,充实抓工业工作的力量。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制定本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建立健全工业发展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二十五)努力提高对工业经济的调控水平。构建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工业运行监测体系和预警导向机制。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引导、国际合作、技术标准、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对产业、企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增加对工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工业园区、重大工业项目的扶持。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十六)积极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共识。加强对工业政策法规、优势企业、名优特新产品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和经营团队,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业发展氛围。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48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