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百万农民健康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1-10 生效日期: 2000-01-10
发布部门: 晋城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市政发[2000]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百万农民健康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百万农民健康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以及省政府善于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总体构想,市政府决定,从2000的开始,在全市开展“百万农民健康行动”。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开展“百万农民健康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在全市广大农村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2000年是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等诸多卫生指标的最后大农民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标准,使我市初级卫生保健在1992年已经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巩固、提高、发展、确保各项卫生指标到既定要求和目标。
  (二)开展“百万农民健康行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民、农村和农业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我市的市情和我国的国情一样,农村是大头,广大农民是最活跃的社会生产力,通过健康行动,进一步保护和发展这一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对推进全市农村工作意义重大。
  (三)开展“百万农民健康行动”,是实现市委、市政府关于宽裕型小康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经济强市建设等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农民健康行动是现实之所需,发展之必然。

  二、范围和内容
  范围:全市已经达小康的所有乡(镇)、材。
  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环境卫生、合作医疗、防保事业四个方面。
  (一)健康发展:就是要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普及卫生常识,规范健康行为,强化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个体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及群体健康教育三个系列。个体健康教育以保健、卫生、膳食、心理、行为、身体、法规、控烟、疾病防治理、用药等知识教育为内容;家庭健康教育以家庭饮食、划生育等为内容;群体健康教育主要以农民有害作业、农村环境卫生、除害消毒、卫生公德、社会心理等为内容。
  (二)环境卫生:就是要在全市深入开展以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要以“两管五改”绿化、美化、净化、硬化环境为重点,坚持县城和乡村相结合、村镇和院落相结合、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状况。
  (三)合作医疗:就是在现有合作医疗制度基础上,积极推动合作档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面积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具体形式可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及农民收入水平,分别选择免基本费用、分段报销及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等形式。
  (四)防保事业:就是要抓好以乡镇、村为单位的计免达标(四苗接种率)活动,积极控制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肝炎、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积极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巩固提高“爱婴市”的结果,进一步搞好“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三、规划目标
  (一)健康教育
  1、到2000年年底,全市160万农民中有100万接受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63%。
  2、百万农民卫生知识和知晓率达80%以上。
  3、卫生行为形式成率达到70%以上。
  4、农庭邻里和睦友好,十星家庭达到60%以上。
  5、小康村农庭建立健康档案达80%。
  6、小康村农庭保健员达80%
  (二)环境卫生
  7、在继续巩固卫生县城的基础上,建设20个高标准卫生乡(镇)、100个高标准卫生村、100个高标准卫生单位。
  8、农村改建卫生厕所10000个。
  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1999年80%的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三)合作医疗
  10、实行不同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合医合药形式的要达到50%,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占到30%。
  (四)防保事业
  11、巩固和提高计划免疫达标成果,全市农村四苗接种率要达到90%以上。
  12、杜绝“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出现,继续保持全国“无脊髓灰质炎市”的称号。
  13、严格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积极预防肝炎和结核病。各种传染病发病率要控制在100/十万以下。
  14、全市农村妇、儿“两个系统”管理率要达到80%以上。
  15、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50%,婴儿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30%。
  16、继续巩固县以上爱婴医院活动的成果,保持“爱婴市”的称号。在乡镇卫生院继续开展创建爱婴屋活动,争取2000年底建成爱婴卫生院80所。

  四、方法步骤
  第一步(2000年1-6月):进行宣传发动教育。由市卫生局配合市、县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屐,为百万农民健康行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使广大农民群众知道这次行动的目的、意义和目标。在此期间,可结合我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先行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级教育,为百万农民健康行动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步(2000年7-12月):以县(市、区)为单位首先在宽裕型小康村镇或部分小康村组织实施。
  第三步(2001年-2005年):进行全面推进。在此期间,要整体推进,要逐年落实任务,分项突破,使我市的卫生事业按照规划目标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健康水平得到大的提高,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五、保证措施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资金投入。百万农民健康行动既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又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百万农民健康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实施百万农民健康行动领导组,组长由副市长郭长青担任,副组长由政府副秘书长张廷硅、市卫生局局长王德旺担任、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教委、市民政局、城建、环保、市广电局、市爱卫办各出一名领导任领导组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有市卫生局、各县(市、区)、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办事机构,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同时,各级政府要保证百万农民健康行动实施中必不可少的经费投入,如健康经费、合作医疗引导资金、防保经费、改水改厕补助经费等,确保所需资金适时到位,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广泛宝剑发动,形成社会共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专栏、板报、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对这次行动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特别是在启动阶段要在全市范围内,由市、县到乡村进行全面系统地宣传这次行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为了配合这次宝剑和健康教育,要成立“健康之声”广播电台,机构人员、广播业务由卫生部门和广播电视忆共同管理。通过“健康之声”,向广大农民长期地全面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和教育为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常识,促进农村卫生面貌的根本改观创造条件。
  第三、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责任到人。要制定政府和卫生部门两个序列的目标管理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市政府要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政府与村委会也要按年度、季度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做至:领导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卫生系统也要逐级签订责任书,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任务到全,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卫生系统也要逐级签订责任书,明克任务,责任到单位到人头,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部门协调配合,城乡对口支援。在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卫生部门要对“百万农民健康行动”进行具体操作,搞好实施规划,经常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保证“百万农民健康行动中有关资金的及时到位,并监督检查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市月初卫办要对农村环境卫生具体规划,协调实施;农业、水利、民政、教育、广电等部门都要按照“百万农民健康行动”所涉及的任务和工作主动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开展对乡、村卫生组织的对口支援,定点定期帮带,要按1:3的比例进行落实。要继续开展卫生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医送药送知识。高、中级技术人员都要参加卫生下乡活动或到农村开展巡回医疗、技术讲座等活动。要把卫生下乡和职称评聘结合起来,作为一条硬指标进行考核。与此同时,市要成立汽车医院,人员由卫生部门系统内组织,长年深入山老区的窝铺,为广大农民定期咨询、定期检查、定期诊疗优惠服务、成本收费。所有对口支援卫生下乡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百万农民健康行动”的内容来开展工作,以此促进“百万农民健康行动”的顺利实施。
  第五、分段考核总结,及时进行指导。要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实行从市到县到乡村的农级分段考核办法,各县(市、区)要将每个阶段考核情况报市领导组办公室。市领导组根据全市的综合情况,及时深入到各县(市、区)、各乡(镇)、各村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确保“百万农民健康行动”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全面完成。推动全市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在新千年初再上新台阶。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0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