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8-12-29 生效日期: 1998-12-29
发布部门: 晋城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市发[1998]21号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和一流文明城市的步伐,根据《中共山西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今后两年进一步加快我市乡镇企业的意见:
  一、发展思路
  今后两年,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宽裕型小康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实施科技兴企、产品名牌、人才开发和现代营销四大战略,大力发展加工工业、第三产业、私营企业和闹新技术产品,走规模型、科技型、集约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我市乡镇企业的二次腾飞,把具有较高素质的乡镇企业整体带入二十一世纪。

  二、发展目标
  今后两年,乡镇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值、营业收入以15%,工业产值以13%,上交税金以8%的速度发展。轻重工业比重由1998年的12:88调整为20:80;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75上升到10%,加工工业的比重由1998年的30%上升到45%,煤、铁转化率分别达到30%和70%,第三产业比重由1998年的15%上升到25%,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结构。其中1999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如下:
  乡镇企业增中值完成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
  乡镇工业增加值完成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
  现价总产值完成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
  营业收入完成183.5亿元,比上年增工15.1%;
  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1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上交国家税金3.8亿元,比上年增长8%;
  出口交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安置农村剩余劳力6000人,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2.6万人。

  三、发展重点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后两年,乡镇企业发展要围绕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这个重点,着力抓好“三上”、“三加”、“三整”和“双百工程”。
  “三上”,即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围绕“全力以赴抓三上,各行各业举龙头”这一发展思路,继续分级抓好亿元、5000万元和千万元企业的建设。到2000年, 全市建成亿元以上企业15个,其中3-5个企业达到2亿元以上;建成5000万元以上企业30个,千万元以上企业300个;规模企业的产值占到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0%。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能够带动辐射全市的五大集团:离心铸管集团、厦普赛尔饮料集团、高平三甲散热器集团、白煤炼焦集团和化工集团。到2000年,离心铸管系列产品产量达到20万吨,厦普赛尔系列产品产量达到3万吨,单面对 流散热器系列产品产量达到3000万片,焦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化工集团成为华北最大的呋喃系列产品生产集团。要强化名牌意识,积极实施产品名牌战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积极开辟市场等措施,力争把“厦普赛尔牌”黄梨汁、“阳通牌”离心铸管和免维护蓄电池培育成为市场名牌,市以上优质、优秀产品产值率达到15%。要抓好企业的降本降耗、增收增利工作,千万元以上企业的管理达到企业管理评价合格以上标准。
  “三加”,即煤、铁、农副产品三大加工业。要进一步延伸资源优势,促进煤、铁、农副产品三大深加工的发展,逐步拉长支柱产业链条,增强与非资源产业的关联度。煤炭加工要扩大现有的活性炭、面碳素、型煤、焦炭、洗精煤等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开发煤转化新产品。集中抓好以太行山实业有限公司和兴高焦化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白煤配煤炼变集团,以晓庄型煤厂为核心的型煤集团以及以八甲口洗煤厂为核心的洗煤集团。到2000年,焦炭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型煤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洗煤能力达到150万吨,全市乡镇企业转化原煤能力达到400万吨,转化率达到30%。
  生铁加工要以离心铸管、单面对流散热器、工业耐酸管、衡器配件和汽拖配件五大系列产品为龙头,“稳定提高传统铸件,大力发展新型铸件,积极开发精密铸件”,力争把我市建成高中低档结合,品种比较齐全的全国铸件生产基地。到2000年,生铁转化率达到70%以上。煤炭、铸造二个协会,要积极研究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由白煤配煤炼焦至炼铁至铸件至高科技产品的炼铁加工转化之路。
  农副产品加工,要围绕“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和“富裕乡镇举龙头,贫困乡镇建基地”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粮食、果品、蔬菜、肉类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重点抓好厦普赛尔集团、麦高食品、雄华食品、恒山饲料等龙头企业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到2000年,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产值占到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0%。
  “三整”,即集中整治煤炭、冶炼、铸造三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规模偏小、秩序混乱、浪费较大、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按照抓大与治小并举的发展方什,集中力量抓好煤炭、冶炼、铸造三大行业中规模小、浪费重、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的整治工作,促进产业升级。煤炭行业,要本着“关闭、限产、保价、清欠、增收”的思路,根据省里安排,今年要坚决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压减煤炭产量 。要利用关井压产的极好机遇,提倡煤炭企业利用自身积累,走“一矿办一厂”之路,推动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努力抓好100个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经营,100个企业由地下转地上的转产经营。冶炼行业的整治方针是“扩大规模、提高质量、降低污染、增收效益”,继续实施高炉改造三年规划和小高炉改造优惠政策。1999年要完成100座小高炉的改造工作,逾期得不到改造的坚决取缔。到2000年,确保高炉数量稳定在700座以上,单炉容积在13立方以上,总容积不少于1万立方米,总生产能力保持在400万吨左右。铸造行业,要坚持“整顿、重组、改造、提高”的原则,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资本联合,扩大规模,逐步淘汰砂模铸造,推广机械铸造和离心铸造,彻底改变目前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格局。到2000年,建成亿元以上铸造集团10个,万吨以上铸造企业100个,各类铸件产量达到200万吨,铸造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占到20%以上。
  “双百工程”,即抓好100个未达产项目的达产达效和100个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的技改项目。近几年来,全市先后新建和改造了一批企业,但由于市场、流动资金等问题,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达产率不达30%。今明两年,要集中力量抓100个规模较大、有市场、有质量、有效益的适销对路产品的达产达效工作。1999年,达产率要达到70%,2000年全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要抓好100家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确保这批项目如期竣工投产。

  四、配套政策与措施
  1、创新机制,进一步引深以明果产权为核心的乡镇企业改革。深化乡镇企业改革要遵循“大型企业集团控股上水平,中型企业多方参股增活力,小型企业多种形式全放开”的思路,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规范动作问题。改制企业要严格按规定的规模操作,认真把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方神机妙算审批、法人治理结构选择“五关”。对已改制的企业,要严格按章程规定动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避免形式主义。二是明晰产权问题。乡村集团企业要大力推进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改革。要借当前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之机,对全市乡村集体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产核资。在此基础上,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创造、谁所有”和实事求是、民主协商的原则,明晰企业产权。允许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从资产增值部分中切出一定比例,奖励贡献突出的经营者和职工。
  要采用兼并、租赁、收购等资本运营形式,以规模企业、拳头产品为龙头,积极组建企业集团。实行集团化经营的企业,原则上要实现“四统一”,即统一商标,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价格。今后,煤炭、冶炼、铸造三大行业原则上不鼓励铺新摊子,提倡有投资积极性的个人和单位通过入股、参股的形式发展股份制企业。上述三大行业确实需要新建的企业,一律加入同行业集团,以避免出现无序竞争,重蹈小冶炼、金属镁之覆辙。工商部门要密切配合,围绕企业集团建设的需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搞好服务。
  2、科技兴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科技进步,要坚持“拿来主义”,通过横向联合引进科技,参加集团借用科技,挂靠院校推广科技。营业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000万元以上的村和所有的乡(镇),都要同大专院较、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机关报工艺。每个县(市、区)都要培育1-2个技术一流、设备先进、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示范企业,每年开发1-2年投入在千万元以上的高科技产品,对目前已开发的淋浴器、蓄电池、离心铸管、镍氢电池等十大高新技术产品,要抓好市场开拓和技改扩建工程。力争2000年产值达到10个亿;鼓励现在企业加入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借用别人的技术、资金、装备来发展自己。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努力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到2000年基本淘汰传统技术和手工作坊式生产工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为鼓励企业推动科技进步,市里要林乡镇企业发展基金中切出1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建立科技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新上高新技术项目的补贴和对推动科技进步有功人员的奖励。
  凡为我市乡镇企业引进新项目,并帮助实施投产见效的。或帮助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进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者,从获利之日起三年内,每年提取新增利润的10%给予奖励。
  3、培育人才,努力造就跨世纪 企业家和员工队伍。在全面推进第二次腾飞的形势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多层次、多形式开发与培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起直追,企业要确实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1)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工作。乡镇企业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没有培训合格证不得上岗。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创办职工业余技校,对全体员工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轮训。企业按营业收入的1%提取职工教育基金,专项用于职工培训。市、县(市、区)和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要办好乡镇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各级财政、人事部门要从培训经费,人员编制上给予支持。市里的培训经费每年不少于10万元,县(市、区)不少于5万元。
  (2)要有计划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进入乡镇企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关系可留在市、县(市、区)人事局或乡镇局,凡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大中专学生享受取消见习期、工资上浮2一3级等优惠待遇;允许在企业间合理流动。主管部门要积极负责地做好他拉调资、调级、调动等工作。
  (3)要学习沁水县在煤炭全行业引起人才的办法,广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每年每个县引进人数不能低于100人。引进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不受指标限制,随到随聘。
  (4)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四化”厂长(经理)。按照厂长(经理)年轻化的要求,对现有年龄偏大的厂长(经理)原则上不再担任实职,就地安排为企业顾问,享受厂长(经理)的工资福利待遇。
  要加强对乡镇企业厂长(经理)的培训。市乡镇局要同太原工大联合试办“乡镇企业管理人员专修班”,重点对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轮训,同时选取拨年龄在30岁左右的副经理(厂长)和有培养前途的车间主任,进行中长期培训,努力为乡镇企业培养新一代企业家后备人才。今后,对厂长(经理)的选择,要实行“考核、考试、民主推荐”三结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4、广开渠道,确保乡镇企业的投入。保持乡镇企业稳定增长,首先必须保证一事实上的投入。今后两年要集中解决“双百”工程的投入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渠道,融通资金,集中财力确保重点技改项目如期投产达效。
  (1)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对中西部乡镇企业的专项贷款、东西合作项目贷款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专项投资。各级金融部门要积极为重点技改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2)积极鼓励引进外资。要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的优惠办法”、“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办法”和“关于加强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意见”精神,对为乡镇企业引进资金的有功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
  (3)各级政府、特别是村级经济组织,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动员群众入股,把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发展乡镇企业上来。
  (4)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市乡镇企业发展基金,要按晋市政发(1997)31号文件规定逐年增加。从1999年起,乡镇企业发展基金要专户储存, 由市乡镇局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各县(市、区)要根据《乡镇企业法》,尽快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要求泽州、高平、阳城每年不少于500万元,城区不少于300万元,陵川、沁水不少于200万元。发展基金集中用于规模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新产品开发。
  5、重点整治,推动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根据上述治理整顿思路和目标,制定治理整顿规划和实施意见,把开展对煤炭、冶炼、铸造行业的整顿工作作为调整结构的主要措施来抓。煤炭行业的整顿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精神,在抓好关井压产工作的同时,引导煤炭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之咱。今后市政府将重点扶持联营改造搞规模化、集团化经营的煤炭生产企业。冶炼、铸造业着重解决企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效益问题。目前我市乡镇企业铸造产品质量低的根本原因 是生铁质量低,提高铸造产品质量,首先要提高生铁质量。因此,必须加快小高炉改造,积极推广球式热风、焦炭炼铁和三级除尘技术,努力提高生铁质量。铸造待业要淘汰0.5吨、改造1-2吨冲天炉,推广使用3吨环保型冲天炉。从1999年开始, 市铸造协会要根据治理整顿的要求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证,达不到整顿要求的不能生产。对已改制、改造且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铸造企业,历年使用的市级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可以转为国家资本金,作为市政府的入股资本,由冶金铸协会代市政府行使股东权利。对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铸造企业,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以资本为纽带组建的规范化企业集团,财政部门应积极筹措资金给以扶持。
  6、开拓市场,建立销售网络。在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形势下,销售工作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工作,因此,必须转变过去那种“重生产、轻销售”的经营观念,把销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第一,要加强市场调研与开发,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瓜机制。第二,要建立销售网络。通过广设销售网点,聘请专、兼职销售人员等措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市各驻外办事处厅把为企业推销产品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各种展览、展销、洽谈会,努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第四,要壮大销售队伍,把精兵强将充实到销售第一线,一般情况下一步,企业的销售人员不少于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销售人员的比例要占到一半以上。第五,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加入国际互联网,创造条件分享和使用国内外市场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捕捉更多的商机。第六,要实施销售激励政策。企业对销售人员实行销售费用包干。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企业推销产品,凡帮助企业推销产品的人员,可按销售利润的一事实上比例提取报酬。对帮助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换了外汇者,按出口额的一事实上比例给予奖励。要高薪聘请销售专业人世间员为企业进行营销策划,对通过营销策划取得明显效益的,要一次性给予重奖。
  7、积极创造条件,放手发展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私营企业是乡镇企业最具蜂力的增长点,要积极扶持,放手发展。要积极培植私营企业大户,对营业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市里在安排发展基金扶持方面与集体企业界一视同仁。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承包、租赁、购买乡镇集体企业,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及时提供营业登记、债务转换等服务。对挂集体牌子,实际为私人经营的企业,要还其本来面目,对资产额较大的私营企业,要本着积极、慎重的态度,尽快明晰产权,做到既不挫伤经营者的积极性,又不使集体利益受到损失。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抓好现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交通运输业的同时,提倡发展为企业提供直接服务的技术、人才、政策咨询、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服务业。到2000年,力争私营企业的比重占到全市乡镇企业的40%,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到25%。
  8、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发展乡镇企业对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宽裕型小康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主要领导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的主要内容。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协作,在立项、审批、办证、贷款、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支持,在全市形成全力以赴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合力。对规模型、科技型企业、名牌产品以及扶持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和个人继续实行奖励。营业收入达亿元、利税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亿元企业”,一次性奖给经营者资金3万元;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导向作用的, 认定投资在2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投产达效后,分别奖给在功人员2万元和1万元;,凡认定为国家级名牌产品、省级名牌产品,且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3000万元、利税在500万元、300万元以上的,分别奖给有功人员1万元和5000元;对乡镇企业发展起导向作用的,营业收入达3亿元以上的紧密型企业集团,一次性发给有功人员资金5万元。对扶持乡镇企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市委、市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要加强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喁到的实际困难。为稳定乡镇企业管理队伍,市、县(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全额进入财政预算。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15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