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5-04-18 生效日期: 2005-04-18
发布部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陕政办发[2005]3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
  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陕西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省委、省政府对此一贯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议程,认真研究部署,切实抓紧抓好。?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四月十八日

陕西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05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要求,结合我省地质灾害活动现状和2005年全省降水趋势预报,制定本方案。?
  一、全省地质灾害现状及2004年地质灾害概况?
  我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全省可划出23个地质灾害易发区,总面积约10?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8%,地质灾害隐患点8483处,其中滑坡5193处,崩塌2488处,泥石流沟378条,地面塌陷244处,地裂缝180处。直接威胁人口达48?8万余人,威胁房屋(或窑洞)30?8万余间(孔)及10万余亩土地、多处公路铁路。其中威胁10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906个,威胁300人以上有306个,威胁1000人以上有72个。略阳、镇巴、紫阳、旬阳、宁陕、岚皋、镇坪、白河、宝鸡市金台区、淳化、铜川市王益区、宜君、延安市宝塔区、子长、洛川、榆林市榆阳区、神木、横山等18个城市和县城受到威胁。?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与群专结合的监测预防,成功预报了7起地质灾害,避免了128人伤亡和304万元的经济损失。由于降水、冻融等作用,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12起,造成28人死亡,1人失踪,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70?9万元。灾害主要发生在延安、安康、汉中、商洛、榆林等市。?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据省气象台预测,2005年我省降水量趋势为:6一8月,陕北南部、关中北部、东部和陕南东部降水偏少,省内其余地区降水与历年持平或略偏多。9月,陕北北部、陕南中西部降水偏少,省内其余地方降水偏多。初夏汛雨接近常年出现日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前期为关中、陕南汛雨多雨时段。9月前半月关中、陕南有弱秋淋,秋淋出现日期较常年略偏早。?
  根据全省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2005年全省降水趋势预报,2005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地质灾害发生区域预测。?
  秦巴山区主要发生区域有:商洛市的南部及中北部地区;安康市的东南部和宁陕县西北部地区及汉阴、石泉中部地区;汉中市的勉(县)略(阳)宁(强)地区和留坝、镇巴、佛坪东南部及城固洋县山前地区;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地区;渭南市的南部山区。这些地区以中、低山为主,板岩、片岩、页岩、千枚岩、灰岩及第四系坡残积层、膨胀土分布广泛,人类切坡盖房、修路、采矿活动频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十分发育,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机率较高,特别是秦巴山区西部和南部,是今年地质灾害防范的主要区域。?
  关中盆地主要发生区域有:宝鸡市渭河北岸黄土塬边缘地带;咸阳市的泾河南岸黄土塬边地带;西安市长安、蓝田、临潼黄土台塬区;渭南市白水一韩城采煤区。这些地区属渭河冲积平原或黄土台塬地貌,新构造运动活跃,河流高阶地与黄土台塬边坡陡峻,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具有湿陷性,人类活动频繁。预计在人为及降水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将零星发生黄土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采煤区地面塌陷及地表变形裂缝仍将继续发展,严重威胁该区内的村民房屋和人身安全。?
  陕北高原主要发生区域有:榆林市神木一府谷采煤区、榆林市东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延安市北部及洛川、黄陵地区;铜川市采煤区;咸阳市彬县、长武山区。这些地区黄土梁峁发育,沟壑纵横,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井下采煤强度不断增大、切坡建窑十分普遍,预计2005年煤矿采空区塌陷将呈上升趋势,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及人工高切边坡的垮塌事故将时有发生。?
  (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城镇。?
  宝鸡、延安、榆林市区和铜川市王益区,略阳、镇巴、紫阳、镇坪、岚皋、白河、宁陕、旬阳、淳化、黄陵、子长、延川、神木、横山县等县城。上述城镇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口集中,在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及集中开采区。?
  略阳县煎茶岭金矿区,宁强县黎家营锰、铅锌矿区,勉县茶店磷矿区,西乡县瓦刀子石膏矿区,留坝县蚂蝗沟大理岩矿区,凤县铅锌矿区,太白县双王金矿区,旬阳县南沙沟、关子沟铅锌矿区,紫阳县瓦板岩矿区,洛南县黄龙铺钼矿区、陈耳金矿区,柞水县大西沟铁矿区,潼关县、华阴市金矿区,主要表现为泥石流、矿渣水石流、滑坡等灾害;铜川、白水、蒲城、澄城、韩城煤矿,彬长煤矿区,陇县煤矿,黄陵县煤矿区,子长县煤矿区,神木县煤矿区,府谷县煤矿区,榆阳区煤矿区,横山煤矿区,主要表现为地下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
  (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
  铁路:宝成线凤州一阳平关段;阳安线阳平关一勉县段,西乡一恒口段;襄渝线安康一七里沟段、紫阳一紫黄段、旬阳一白河段;西康线柞水一安康段;陇海线硖石一凤阁岭段;西延线蒲城一富县段;神延线延安一绥德段;神朔线店塔一府谷段;西南线临渭一商南段。以上线路处于秦巴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若遇暴雨、连阴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公路:国道316酒奠梁一河东店段;210清涧一延川一宝塔区姚店段、长安区丰峪口一宁陕县广货街段、西乡县古城一镇巴县鱼渡镇段;108周至一佛坪段;312永寿一彬县段、丹凤一商南段;307绥德一吴堡段。省道旬阳一白河段、平利一镇坪段、岚皋一镇坪段、勉县一阳平关段、山阳一柞水段、山阳一镇安段、神木一府谷段。上述公路位于秦巴山区或黄土梁峁区,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若遇暴雨、连阴雨,局部地段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对于秦巴山区和黄土梁峁沟壑区正在建设的公路,施工过程中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工棚等生产、生活设施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根据目前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从中选择34个作为2005年度省级防治方案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应急防治措施(详见附表1)。?
  (六)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预计2005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为5一10月,其中6一9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2一4月、11一12月也是陕北黄土地区冻融作用引发崩塌、滑坡的高发期。?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落实责任,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利、气象、公路、铁路、电力、建设、农业、民政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协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广大农村的地质灾害防治应以群众监测预防和村民搬迁为主;威胁城镇或重大工程、风景名胜区安全的地质灾害,应在加强监测预防的同时,按照省政府同意的《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一2015年)》要求,对目前掌握的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有计划地进行工程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的搬迁,应同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威胁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矿山等设施或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由其主管部门或危及单位负责监测预防,并进行治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三)加强检查,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编制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于汛期前公布实施。二是要在汛期到来之前,对本地区开展全面的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明确指出,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确保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及应急调查等各项工作制度。四是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目前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纳入群测群防网络,落实责任,加强监测,提高成功预报率;特别是对列入省、市、县三级年度方案的隐患点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监测责任,规范监测记录,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导致群死群伤事故。五是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提高预报精度。?
  (四)落实经费,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日常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调查处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测预报及治理工作。同时,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建立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地质灾害的新机制。?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陕西省地质灾害安全防治管理规定》(试行)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教育,并注意把宣传培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放到乡镇、村组等基层单位,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能力。?
  (六)加大执法监督管理力度,遏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势头。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严格依法管理,规范相关行为活动。对于各类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执法监督力度,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勘查、设计、施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杜绝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新建项目,要加强管理,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关。?
  (七)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气象、水利、交通、建设、民政等部门的协作,加强信息交流。特别是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及时掌握水情、雨情、灾情,为制定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和抢险救灾提供依据。?

  四、巡回检查计划和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
  (一)巡回检查计划。?
  省国土资源厅将于5月一7月上旬分别对陕南秦巴山区、关中盆地和陕北黄土高原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巡回检查。各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汛前检查,落实各项制度,汛中加强巡回检查,完善防御措施,增强突发性灾害应急反应能力。?
  (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省国土资源厅成立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对大型以上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也应对本行政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及时开展调查。?
  省国土资源厅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电话:(029)87851045,传真:(029)87851090。?

附件:《陕西省2005年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略)
  《陕西省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图》 (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729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