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财经纪律检查有关问题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81-07-14 生效日期: 1981-07-14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发布文号:

今年六月二十三日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增产增收、节约开支的紧急指示》中提出,当前我省总的开势是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财政上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实现今年的财政收支平衡困难还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分散浪费国家资金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相当严重,这种情况如不迅速加以扭转,不仅影响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而且也不利于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了坚决刹住经济领域的不正之风,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省委、省政府在上述紧急指示中决定从七月份起,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财经纪律检查,并结合检查对广大干部进行一次遵纪守法的教育。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指示:这次财经纪律检查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并指定一位负责同志亲自主持,统一部署检查工作,统一组织力量开展重点检查,统一研究处理检查出来的问题,抓紧抓好,善始善终。各级纪委、各大口和财政、税务银行、劳动及有关主管部门要积极参加,认真做好有关的工作,保证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 检查的内容主要是一九八O年以来违反“十不准”的问题。“十不准”是:不准截留坐支应当上缴的税收和利润;不准乱摊乱挤成本费用、虚报冒领各种补贴;不准偷税、漏税和超越权限减税免税;不准自行提高各项专项基金和企业留成比例;不准乱发奖金、补贴、实物,或要奖、送奖,索取“回扣”;不准乱挪乱用资金搞计划外基本建设;不准任意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用公款请客送礼,搞铺张浪费;不准以还贷为名挖国家的收入;不准擅自提价、加价、削价使国家减收增支;不准擅自冲退国库收入或把预算内企业划作预算外,把预算外开支挤进预算内。
  有些问题需要追溯到以前年度的,由各地根据问题的性质确定。但凡属应交的财政收入必须坚决收缴入库。
三、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要认真做好思想发动和组织准备。检查工作以自查与重点检查方式结合进行:八月底前由各级企业、基建、事业、行政单位和主管部门组织力量进行自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派人进行督促和辅导。自查结束后,单位和主管部门应把检查出来的问题和改正情况写出书面报告,报经当地政府审查批准,从九月一日起,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重点复查。
四、 中央和省级企事业单位,一律按驻在地政府的统一布置进行自查,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自查和改正情况,接受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复查,任何单位不准例外。省直属机关的财经纪律检查工作,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确定由一位副省长负责。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自查,带头改正。
五、 要坚决克服那种敷衍塞责或者只检查、不处理的错误作法。对于自查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自觉进行改正;但经济处理必须逗硬,该交收入必须如数上交,违反规定的开支必须如数退回,不准搞“下不违例”不了了之。对于自查以后经过重点检查查出的问题要严肃处理,该批评教育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有的要给予纪律处分或经济制裁(如停发奖金,扣减预算包干指标;收缴违反规定购买、领发的物资等),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应当联系检察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反映情况、揭发问题的同志以及执行财经纪律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搞打击报复的,要从严惩处。
六、 整个检查处理工作要求在十月底结束,并逐级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检查进度、经验、问题、违反财经纪律的典型案例,以及检查中发现的执行财经纪律好的单位和个人,应按月报送简报或专题报告。
附:一、财经纪律检查参考提纲。
  二、财经纪律检查情况统计表(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190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