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关于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2000-07-12 生效日期: 2000-07-12
发布部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陕政办发[2000]5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实现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提出的农村电影放映“1231”目标,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陕办发[1999]22号),现将省文化厅《关于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7月12日

  关于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的实施意见
  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是在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广电总局和文化部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电影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的一项跨世纪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998年9月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工作暨文化先进县命名表彰会议提出:“要把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切实解决好。”省委、省政府两办1999年4月在《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陕办发[1999]22号)中也明确规定:“在农村村提留中,要保证农民看电影的经费”。为确保全省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的实现,确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意见的落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全省“2131”目标规划
  总体规划是:全省范围内三年实现农村电影放映3个80%,即到2003年,80%的乡镇有电影队、80%的行政村每年放映12场电影。200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的“2131”目标。
  1、2001年:荣获全国和省级文化先进县称号的县(区)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2、2003年: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五市和杨凌示范区90%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90%的乡镇要有电影放映队;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五地市70%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70%的乡镇要有电影放映队。
  3、2005年:除个别国定贫困县外,基本上都应达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特别贫困、偏远的乡、村也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采取“送电影下乡”等方式积极予以解决。
  4、逐步改善农民看电影的条件,努力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的“三个过渡”,即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市、县区,乡镇可以改造现代影院或建立大篷车流动影院,实现由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过渡、收费向买票过渡、16毫米向35毫米过渡。

  二、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电影的经费问题
  中宣部、广电部、文化部、财政部、农业部1994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解决农村电影放映收费问题的通知》(广发影字[1994]233号)要求:“在向农村观众实行售票放映有困难的地方,要本着‘农民自愿,群众受益,谁看电影谁交钱’的原则,……妥善解决好农村电影放映收费问题。”省委、省政府对此也有明确意见。参照兄弟省、市的做法,我省可实行以下办法:
  1、收取有偿服务费。可在确保农村人口每年观看12场电影的前提下,按每人每年1-1.5元左右的标准收取农村电影放映有偿服务费。在村提留的公益金中要保证电影放映有偿服务费的开支;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区政府(地区行署)制定或由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经同级财政和物价部门审核后执行。
  2、签订放映合同。本着“双方自愿,低偿有效,取之有度,协商一致”的原则,县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要与乡镇放映单位、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分别签订电影放映合同,规定双方的责、权、利,按合同收取有偿服务费。
  3、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农民看到、看好电影。在签订放映合同的基础上,各县市电影公司要保证及时供片,各乡镇放映单位应保证放映质量,提供优质服务。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也应严格履行合同,保证足额收取电影放映有偿服务费,并按合同规定及时予以支付。
  4、专款专用。农村电影放映有偿服务费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管理监督。

  三、进一步放开搞好农村电影市场
  总原则:
  1、充分发挥县级电影公司的职能。县、市、区电影公司(以下简称县电影公司)要顺应市场,转变观念,组建直属放映队,积极占领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由过去单一的发行向发行和放映并重过渡;要以影为旗、多业促影,可利用多种形式的“三产”收入,促进农村电影放映的活跃;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当地个体放映队的资金,可组建农村电影放映联合体或成立股份合作公司,使农村电影经营朝着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任何电影发行公司和集体、个体放映单位,均可持《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自由购买16毫米电影拷贝,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备案登记后,可在县城以下(不含县城)的广大农村放映。
  3、可以跨行政区域放映。16毫米拷贝购买者拥有的每个拷贝,均含有全国县城以下的农村放映权,可以跨行政区域放映。需要跨地区放映的农村电影放映队,应向本县(市)文化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由本县(市)文化行政部门向相关县(市)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即可放映。相关县(市)文化行政部门在努力做好本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的同时,应一视同仁,积极接纳和鼓励“备案”后的跨行政区域放映活动。
  4、做好16毫米电影拷贝剩余场次的处理。在通过出租、出售、交换、转让、共享等多种形式处理有剩余场次的拷贝时,为保证放映质量,应持有经16毫米影片交易中心或当地电影发行机构的技术鉴定证书。有剩余场次16毫米电影拷贝持有者,应委托影片交易中心或当地电影发行机构代为发行。具体委托管理办法,由各市、地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当地实际制定执行。

  四、以科教片为龙头,以爱教片为基础,全面推动“2131”目标的实现
  各级文化、广电、农业、科技、科协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深入持久地做好农村科教片放映活动的组织、筹备和协调工作。16毫米西北交易中心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为购买科教片拷贝提供周到、方便的服务;各级电影公司要充分做好节目的组织、调度、排片,因地制宜地做好放映服务;各放映队要保证放映质量,切实为科教兴农做好第一线的工作,并可以科教片带动故事片的放映,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各级农业和科技主管部门、科协及扶贫等组织,可以从农业、科技推广、科普宣传、扶贫等经费中,调整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科教片拷贝,以“把科教片送下乡”等形式,让农村科教片的放映活动火起来。
  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活动,是落实党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面向农村学校的电影放映,同时也可活跃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为当地“2131”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各级文化和教育等行政部门对此应给以足够的重视,注重引导和总结实践中涌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加以推广。

  五、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严厉打击走私影片放映,萎缩性整顿录像放映,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稽查,是净化电影音像市场的三项举措。各市、地、县文化行政部门,应注意借用各级电影公司的专业力量,成立专、兼职的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对违反农村电影市场经营秩序的不法行为,坚决予以整治,为恢复和丰富农村电影放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农村工作大局,是各级政府及电影工作的根本任务。电影是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将“2131”目标的实现,与当地文化先进县的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在努力完成我省“2131”目标总体规划,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电影经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净化文化市场等方面,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实实在在地为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的实现和省委、省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意见的落实做出积极的贡献。

陕西省文化厅
2000年7月1日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058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