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加入收藏
全国站 [进入分站]
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律师热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法律文书
   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库 >> 法规正文

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

状态:被修正 发布日期:1994-12-20 生效日期: 1994-12-20
发布部门: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1989年1月28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4年12月9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的决定》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章 公民献血义务
第四章 公民用血权利
第五章 奖 惩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本市医疗用血需要,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居住在本市管辖区域内适龄、健康的公民,均有履行献血的义务。
  提倡公民无偿献血。


    第三条    本市实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与公民个人储血、家庭成员互助、单位集体互助及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用血制度。


    第四条    在本市管辖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均有宣传义务献血、普及血液科学知识和组织本单位、本地区公民献血的责任。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领导公民义务献血工作。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管辖区域内公民义务献血工作,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一)制定实施本条例的有关制度和技术规范;
  (二)制定本市公民义务献血的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统一负责本市与外省市的血液调剂工作;
  (四)印发公民义务献血凭证;
  (五)管理公民用血;
  (六)决定奖励与处罚。


    第七条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一)根据市公民义务献血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本管辖区域的规划和计划;
  (二)安排、指导、督促本管辖区域内的公民义务献血工作;
  (三)管理公民用血;
  (四)决定本管辖区域内的奖励与处罚。


    第八条    市和区、县设献血办公室,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公民义务献血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    献血公民所在单位、居住地区组织的职责:
  (一)依据本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或者本地区公民依次献血的计划;
  (二)组织本单位、本地区公民进行献血体格检查和义务献血,保证本单位年度献血计划的完成;
  (三)协助献血办公室做好用血管理工作。


    第十条    采血单位的职责:
  (一)遵守献血体格检查标准和采血、储血技术规范以及有关管理度,保护献血公民的健康,保证血液质量;
  (二)做好医疗供血工作。


    第十一条    医疗单位的职责:
  (一)根据病人病情决定用血,做到计划用血,开展成份输血、自身输血;
  (二)执行输血技术规范,保证输血安全;
  (三)配合献血办公室做好公民用血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公民献血义务

    第十二条    二十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男性公民和二十周岁至五十周岁的女性公民中,符合献血体格检查标准的,按照下列规定履行献血义务: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每五年献血一次;
  (二)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后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献血一次;
  (三)驻沪部队(包括武装警察部队)的军人在服役期间献血一次;
  在本市居住超过五年的军人,每五年献血一次;
  (四)中央和外省、市、自治区在本市的单位,每年按单位符合公民义务献血条件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比例组织献血。


    第十三条    有工作单位的公民(包括学生、军人,下同)献血,由在单位组织进行;也可以凭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直接向居住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计入单位年度完成献血计划数。
  无工作单位公民的献血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负责,由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组织进行。无工作单位公民也可以凭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直接向居住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


    第十四条    公民献血前必须到献血办公室指定的单位进行体格检查,经检查合格者方可献血。
  公民献血的一次献血量为二百毫升。如公民要求一次献血量为四百毫升,可以按照履行两次献血义务计算。公民可以提前履行献血义务。献血间隔时间不得少于四个月。


    第十五条    公民献血后,由采血机构发给《公民义务献血证》,并给予规定的营养费;无偿献血的,发给《公民无偿献血证》。对完成献血年度计划的单位,由所在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发给《完成献血计划证》。
  有工作单位的公民在献血的当日和次日享受公假。

 

第四章 公民用血权利

    第十六条    公民按照本条例规定已经履行献血义务的,实行个人储血用血制度,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公民义务献血证》(或者《公民无偿献血证》)用血。


    第十七条    下列公民实行社会援助用血制度: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凭本人《居民身份证》用血;本人及家庭成员均无献血义务的公民,凭户口簿和有关证明向居住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办理用血证明。


    第十八条    有工作单位的公民实行单位集体互助用血制度:公民所在单位完成上一年度献血计划的,凭单位《完成献血计划证》用血,但公民个人未按照规定履行献血义务的除外。
  单位未完成上一年度献血计划或者有工作单位的公民未按照规定履行献血义务的,需要用血时,分别由单位或者公民个人向所在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申请用血证明,根据用血量由申请人交纳押金,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献血计划或者履行献血义务。在规定期限内,单位完成了献血计划的,退还押金;公民个人履行了献血义务的,退还押金;公民个人用血以后因年龄或者健康状况不符合献血标准的,退还押金。


    第十九条    无工作单位的公民,实行家庭成员互助用血制度,凭家庭成员中的《公民义务献血证》(或者《公民无偿献血证》)和户口簿向居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办理用血证明;其家庭成员不能互助解决的,凭户口簿向居住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申请用血证明。


    第二十条    医院凭本条例规定的用血证明、证件,供给所需要的血液。


    第二十一条    急诊抢救病人需要医疗用血时,医院应当先给予用血,单位或者公民再分别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补办用血手续。


    第二十二条    无偿献血的公民及其家庭成员不享受公费、劳保医疗待遇的,在医疗用血后,可以凭《公民无偿献血证》和用血费收据向居住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报销与无偿献血等量的医疗用血费。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三条    对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无偿献血累计一千毫升以上的个人;
  (二)献血累计二千毫升以上的个人;
  (三)在组织献血或者采血、用血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按照每二百毫升输血费金额的一至十倍处以罚款,有关单位还可以给予行政处分:
  (一)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本市或者到外省市采集或者采购血液的,按照采血量处以罚款;
  (二)单位或者个人雇用他人冒名顶替献血的,按照血量处以罚款;
  (三)单位未完成上一年度献血计划的,按照未完成计划人数的应献血量处以罚款;
  (四)无工作单位的公民未按照规定履行献血义务,其家庭成员和本人用血又不能互助解决的,用血时按照用血量处以罚款。


    第二十五条    组织他人卖血从中牟利的,伪造献血证件或者献血记录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轻重按照血量处以输血费金额的一至二十倍罚款。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医务人员未按照规定采血造成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成采血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有工作单位的公民拒不履行献血义务的,由单位视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制裁。


    第二十八条    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罚款所得金额作为献血事业专项基金,具体使用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订。


    关联法规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既不履行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关联法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外地临时来本市就医的病人需要医疗用血时,应当持医院出具的需要用血证明和本人证件向医院所在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申请用血证明。
  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和华侨、外国人因病需要医疗用血时,凭本人有关身份证件,由医院供给所需血液。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所指的家庭成员以户口簿登记为准。


    第三十二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1989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的决定(1994年12月9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决定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的修正案进行了审议,决定对《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八条修改为:
  有工作单位的公民实行单位集体互助用血制度:公民所在单位完成上一年度献血计划的,凭单位《完成献血计划证》用血,但公民个人未按照规定履行献血义务的除外。
  单位未完成上一年度献血计划或者有工作单位的公民未按照规定履行献血义务的,需要用血时,分别由单位或者公民个人向所在地的区、县献血办公室申请用血证明,根据用血量由申请人交纳押金,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献血计划或者履行献血义务。在规定期限内,单位完成了献血计划的,退还押金;公民个人履行了献血义务的,退还押金;公民个人用血以后因年龄或者健康状况不符合献血标准的,退还押金。
  二、第二十五条修改为:
  组织他人卖血从中牟利的,伪造献血证件或者献血记录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视情节轻重按照血量处以输血费金额的一至二十倍罚款。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第二十六条修改为:
  医务人员未按照规定采血造成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成采血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
  当事人对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上海市公民义务献血条例》根据本决定修改后,重新公布。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2276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